1 / 16

動能股票投資策略 - 以台灣股市為例

動能股票投資策略 - 以台灣股市為例. 第五組 組長:吳瑋婷 組員:劉文瑜 鄧立恆 陳怡儒 指導老師:張健邦. 1. 摘要. 摘要. 研究 期間. 實證 結果.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TEXT. TEXT. TEXT. TEXT. 壹、 前言. 前言. 2. 一、 研究動機

gotz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動能股票投資策略 - 以台灣股市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動能股票投資策略-以台灣股市為例 第五組 組長:吳瑋婷 組員:劉文瑜 鄧立恆 陳怡儒 指導老師:張健邦

  2. 1 摘要 摘要 研究 期間 實證 結果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TEXT TEXT TEXT TEXT

  3. 壹、前言 前言 2 一、研究動機 投資者是否可藉由特定的投資策略以獲得異常報酬,而動能投資策略在台灣50是否存有顯著的效果則是本文研究的主題。動能效果最早是由Jegadeeshamd Titman(1993)所提出,指的是股票的報酬率有持續性的現象,「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最能充分的表達動能效果的涵意。投資人可藉由買進前期贏家組合並同時賣出前期輸家投資組合,此種追漲殺跌之投資策略獲取超額報酬。 二、研究目的 依循Lee and Swaminathan (2000)的研究方法,探究台灣股票市場-台灣50是否存有動能效果,以及檢視簡單動能策略的獲利能力並加以比較。

  4. 3 文獻探討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 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6. 5 研究方法與架構 研究流程與架構 圖1 本研究架構圖

  7. 資料來源 6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 股票排除 1.特別股股票 2.全額交割股 3.初次上市期間未滿12個月

  8. 7 變數說明

  9. 9 研究方法 簡單動能策略 採用買入贏家投資組合並同時賣出輸家投資組合的套利方式來進行投資 若贏家投資組合減去輸家投資組合之投資報酬率為正,則表示此研究具有顯著的動能效果。 反之,若贏家投資組合減去輸家投資組合之投資報酬率為負,則表示此研究不具有顯著的動能效果。

  10. 研究方法 10 以個股累計報酬率變數做為建構投資組合的選樣基準,將整個研究期間分成形成期與持有期兩個期間 先由形成期建構各種投資組合,再以形成期之後的期間訂為持有期,以觀察投資組合於持有期間所獲得之報酬。 重疊法,增加檢定力 乘積法將股票分為三個投資組合 R3:贏家組合(報酬前三分之一)R1:輸家組合(報酬後三分之一)

  11. 11 研究步驟

  12. 12 實證結果分析

  13. 13 實證結果分析 • 本研究認為由於市場普遍反應不足 • 短中期間贏家並沒有強者恆強的持續動能現象,輸家也並不存在弱者恆弱的情況 • 結果的原因可能為:台灣50的投資人普遍不存在追漲殺跌的投資方式。而造成股市無弱者恆弱原因可能為投資人在股票下跌時,仍捨不得出售,使得股票沒有持續下跌之現象。

  14. 14 結論 • 形成期為一個月的期間內有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 • 形成期拉長為三個月時則顯現出台灣50普遍不存在簡單動能價格的現象 • 未出現強則恆強,弱者恆弱的走勢 • 形成期長度越短的情況下的確有著顯著的正報酬,但如果形成期拉長卻存在著一種反轉的現象

  15. 16 研究建議 • 研究期間拉得更長 • 形成期長度細分更多 • 加入其他動能策略一起來做探討 • 加入個股其他的特性來做分析

  16.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