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远离癌症,拥抱健康

远离癌症,拥抱健康. 陈国卿.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 培根. 内容提要. 癌症的起因 饮食 , 营养与癌症 生活方式与癌症 遗传与癌症 环境与癌症 肿瘤的早期信号. - 肿瘤基础 肿瘤病因 化学致癌 物理致癌 病毒与癌 基因与癌 肿瘤发病的阶段性 肿瘤的细胞周期 癌的信号传导 肿瘤细胞的凋亡. 肿瘤学概论. 肿瘤病因学( 1 ) 化学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直接致癌物:烷化剂、亚硝酰胺 间接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亚硝胺及黄

grad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远离癌症,拥抱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远离癌症,拥抱健康 陈国卿

  2.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 ——培根

  3. 内容提要 • 癌症的起因 • 饮食,营养与癌症 • 生活方式与癌症 • 遗传与癌症 • 环境与癌症 • 肿瘤的早期信号

  4. -肿瘤基础 肿瘤病因 化学致癌 物理致癌 病毒与癌 基因与癌 肿瘤发病的阶段性 肿瘤的细胞周期 癌的信号传导 肿瘤细胞的凋亡 肿瘤学概论

  5. 肿瘤病因学(1)化学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直接致癌物:烷化剂、亚硝酰胺 间接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亚硝胺及黄 曲霉菌 促 癌 物(tumor promoting agent): 巴豆油、糖精、 苯巴比妥等 流行病学 动物实验 体外D-E 肯定致癌物(defined carcinogen) + + + 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 — ± + 潜在致癌物(potential carcinogen) — ± —

  6. 直接致癌物与间接致癌物 阈下剂量的苯并蓖处理小鼠皮肤达一年之久,仅3/102只发生肿瘤。若用苯并蓖处理几个月后接着用巴豆油作为促癌物处理,就引起许多小鼠发生皮肤癌(36/83)。 若先以巴豆油处理数月,再加阈下剂量的致癌物处理,则未见肿瘤发生。长期用巴豆油处理动物皮肤也只是偶尔可见个别癌变( l/106)。 苯并蓖 巴豆油 皮肤癌(36/83)

  7. 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 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 活化 近致癌物(寿命短) 活 P450 化 (超基因家族) 终致癌物(带正电亲电子 P450的基因多态性是肿瘤易感性的重要方面 癌变 DNA、RNA、蛋白质 共价结合

  8. 遗传因素影响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遗传因素 定位于与控制 P450基因相同或邻近位点的基因调控 芳香烃羥化酶(AHH)组织浓度》》 组织细胞 癌变

  9. 物理致癌  电离辐射:形成 自由基 光子 电子 重粒子 紫外线:皮肤癌 基因结构改变 (DNA中形成嘧啶二聚体----着色性干皮病) 清除 异常 DNA修复系统

  10. 常见的致癌病毒 •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EB 病 毒 -----鼻咽癌、 • Burkit淋巴瘤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外阴癌、 • 皮肤癌

  11. 癌基因 细胞中活化的原癌基因被称为癌基因。原癌基因是一些与病毒癌基因类似基因,在细胞中行使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活化----点突变、易位和扩增 肿瘤是细胞中多种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这些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三类细胞基因,即癌基因(oncogene)、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和DNA修复基因(DNA repair gene)。

  12. 人类肿瘤中代表性癌基因 基因 活化机制 蛋白功能 肿瘤种类 K-Ras 点突变 P21GTPase 胰腺癌、肺癌、结肠癌 H-Ras 点突变 P21GTPase 膀胱癌 N-Ras 点突变 P21GTPase 粒细胞白血病 Myc 易位、扩增 转录因子 Burkitt瘤、SCLC N-Myc 扩增 转录因子 NB、SCLC L-Myc 扩增 转录因子 小细胞肺癌 CYCD1 易位、扩增 细胞周期蛋白 B细胞淋巴瘤、乳腺癌

  13. Ras调节通路

  14. 癌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癌基因与不同肿瘤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癌基因与肿瘤的易感性 癌基因与不同个体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癌基因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基因分型

  15. 癌变的二阶段学说 Berenblwn和Subik据此提出:癌变至少由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第一个为特异性的激发阶段,激发过程是正常细胞经致癌物作用后转变为潜伏性瘤细胞的过程。激发过程比较短暂,一般是不可逆的。促进过程是潜伏性癌细胞经促癌物作用后转变成癌细胞的过程。促进阶段的初期具有可逆性,而后期是不可逆的。促癌物本身不具诱变性,促癌过程是被激发细胞进一步增殖,逐步形成克隆的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细胞生长失控,逃脱宿主的免疫监视,逐步形成恶性表型,继而发展成浸润、转移性癌。

  16. 癌变多阶段性的分子基础 目前认为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大致可分激发、促进、进展和转移等几个阶段。癌变的这种多阶段性在实验性肿瘤以及肿瘤病理阶段演变过程中均已得到证实。实验动物化学致癌过程中致癌物与促癌物的协同作用以及人类肿瘤(如结肠癌)发生过程中所经历的增生、良住肿瘤、原位癌、浸润癌等一系列序贯变化都为癌变的多阶段性提供了很好的证据,而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则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这种多阶段性发展的本质。 体外转化实验中癌基因协同效应 实验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个癌基因并不足以引起细胞转化。Land等发现H—Ras可使小鼠NIH/3T3细胞转化,但不能有效地转化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H—Ras 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可使其发生停泊非依依赖生长而在软琼脂中产生集落,但在连续传代时细胞死亡,也不能在裸鼠体内产生肿瘤。但如果把两个癌基因(如H—Ras—与活化的Myc)一起导入成纤维细胞就能使其发生有效转化。Land据此认为H—Ras基因产物使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并降低对血清需求而导致其出现停泊非依赖性生长,而Myc基因产物则使细胞永生化。

  17. 癌变多阶段性  致癌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 启动(Initiation) 促进(Promotion) 发展(Progression)

  18. 癌变多阶段性 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三个独立步骤: 形态变化:生长、增殖控制的异常 锚着独立性生长 永生化:逃逸衰老、增加克隆效率、寿命延长 致瘤性:侵润性

  19. 肿瘤的生成 偶然现象遗传因素  射线                          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 正常细胞的转化过程               激素             肿瘤细胞 正常细胞          生长因子               宿主体内状态 临床肿瘤

  20. 肿瘤增长因素 组织学类型    倍增时间  增殖指数  细胞丢失 结缔组织肉瘤   41 15% 71% 鳞癌       58 25% 90% 腺癌 83 6% 71%

  21. 肿瘤增长的表现--远处转移 肿瘤细胞数Log 亚临床间期           原发灶的诊断 临床发现域值                  转移灶的诊断                         时间

  22. 我国各器官肿瘤的发病率 男性肿瘤(1/10万) 女性肿瘤(1/10万) 肺癌 50 17 胃癌 39 19 大肠癌 20 18 食管癌 10 4 肝癌 26 9 淋巴瘤5 4 膀胱癌 7 2 鼻咽癌 5 2 前列腺癌 3 乳腺癌0.3 50 子宫 7 卵巢 7

  23. 各器官肿瘤20年发病率变化 肿瘤死亡率(1 /10万) 70年 90年 调整死亡率 中国 84 108 +30 美国 +3 英国 -4 法国 +9 日本 +5

  24. 中国(90-92)与美国(87-91)肿瘤调整死亡率(1/10万)比较中国(90-92)与美国(87-91)肿瘤调整死亡率(1/10万)比较 中国 美国 男 女 男 女 恶性肿瘤 122 68 220 141 肺癌 22(3) 9 (3) 75 (1) 30(1) 胃癌 31(1) 15 (1) 7 3 大肠癌 5 4 24(3) 16(3) 食管癌 20 10 6 2 肝癌 26 (2) 10 (2) 4 2 鼻咽癌 2 1 - - 前列腺癌 1 - 26(2) - 宫颈癌- 3 - 3 乳腺癌- 3 - 27(2) 黑色素瘤- - 3 2

  25. 肿瘤死亡与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组)      因肿瘤致死的百分比               估计值  极值 烟草               30 25~40 酒精 10 10~15 饮食习惯 35 10~70 食物添加剂 <1 -5~2 性与生殖习惯 5 1~13 职业肿瘤 4 2~8 环境污染 2 <1~5 工业产品 1 <1~2 治疗因素 1 0.5~3 感染               10 1~20

  26. 年龄性别与肿瘤发病率 发病                       根据Bas - Rhin肿瘤登记 2500   每十万人口按年龄/性                      别的新肿瘤数. 2000          男性 1500 女性 1000 500                   年龄

  27. 饮食,营养与癌症

  28. 致癌食品 • 熏烤食品:如腊肉等,含有大量3,4-苯并芘。 • 腌制食品:如腌肉、咸鱼、咸菜等,都含有亚 • 硝胺,可能引起消化道肿瘤。 • 发霉食品:发霉的花生、瓜子或者玉米等食物中 • 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以诱发肝 癌。 • 隔夜蔬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使用后可与胃 • 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成亚硝胺, • 易导致胃癌和肠癌。 • 煎炸食品:含有3,4-苯并芘,容易导致肺癌 • 胃癌等恶性肿瘤

  29. 与饮食相关的肿瘤—食管癌 • 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 • 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 • 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甚至香肠、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 ④喝酒加吸烟则食管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

  30. 与食物相关的癌症—胃癌 ①好吃熏烤食品 ②饮水及粮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 ③喜吃腌制食品。 ④吃霉变食物, ⑤饮酒:酗酒可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酒精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损害和减弱肝的解毒功能。

  31. 推荐的食谱 • 牛奶,酸奶,豆浆每天。 • 较以往多食鱼,肉,鸡蛋等荤菜。 • 炒菜时多放大蒜,生吃更好。 • 饭后水果三两(一个苹果的量)。 • 做不到者每天补充21金维他一颗。

  32. 与食物相关的癌—食管癌 1,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    腌制和发霉食物均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2,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 •    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E、C缺乏,微 • 量元素钼、锌、镁、锰、钴、铁等缺少,以及新鲜水 • 果和蔬菜缺乏者易患食管癌。 3,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 •    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 • 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 • 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

  33. 有食管癌家族史如何安排膳食 • 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要吃烫食。 • 间断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每天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C各一片. • 鸡蛋,牛奶是最佳食品。 • 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 • 养成喝绿茶的好习惯。

  34. 诱发肝癌的因素 • 肝炎 • 黄曲霉毒素(变质食品) • 受污染的水质 • 烟,酒。

  35. 有肝癌家族史如何应对 • 已被传染肝炎者及早应用抗病毒治疗,防止肝炎转入肝硬化阶段。 • 增加蛋白质饮食,水果,牛奶的摄入量。 • 拒绝隔夜食物,霉变食品,腌鱼腌肉,咸菜等不新鲜食品。 • 补充微量元素硒,复合维生素B。 • 养成喝绿茶的习惯。

  36. “福”人的麻烦--大肠癌 •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渐增高。 • 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 • 油炸食品 • 腌制食品 • 饮酒,尤其是啤酒。 • 吸烟。

  37. 大肠癌家族史的应对 • 少吃动物性食品,多食牛奶,鱼肉,水果。 • 喝绿茶 • 烧菜时多放大蒜。 • 复合B,维生素C每天各一片。 • 饭后不要忘记运动。

  38. 生活方式与癌症

  39. 注意你的周围 • 吸烟是患癌的第一大诱因,研究表明,吸烟可以导致13种癌症。 • 过量饮酒,常常喝醉。 • 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 • 工作环境有污染 • 缺少运动 • 生育和哺乳减少。

  40. 如何改变 •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 运动计划 • 改变环境 • 服用药物进行帮助

  41. 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癌--乳腺癌 • 家族史—遗传倾向 • 生育少,哺乳少,停经晚,月经周期短,初潮早的女性易患。 • 高脂,高蛋白饮食 • 缺少运动 • 饮酒 • 职业—制药,美容行业。

  42. 如何应对 • 学会自我检查 • 有家族史者应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 • 改变饮食结构,增加素食的分量。 • 多吃水果。

  43. 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癌--肺癌 • 吸烟是第一杀手。 • 厨房的油烟—女性肺癌的原因。 • 工作环境—废旧工业垃圾中大量致癌物。 • 空气污染。 • 遗传因素,个体因素。

  44. 有肺癌家族史如何应对 • 戒烟 • 改善厨房环境 • 每日食用鱼腥草(生吃,凉拌,炒菜均可),经常食用胡萝卜,菠菜,水果。 • 注意工业污染对你的影响 • 注意你的工作环境,注意通风,透光,氧气充足。

  45. 食物中有哪些抗癌的成分 • ·叶绿素、茶多酚、黄酮类物质、多糖、灵芝多糖、枸杞多糖、海带多糖、香菇多糖、人参皂甙、谷类胚芽、膳食纤维、维生素A、C、E、胡萝卜素及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多种抗氧化素、异硫代氰酸酚类、芥子油甙、单帖类、植酸类、大蒜素、植物雌激素以及微量元素硒、钼、碘、有机锗、铁、铜、锌等。

  46. 抗癌食品--茶叶及粗粮 ·红茶、绿茶、乌龙茶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产茶区居民的癌死亡率低于非产茶区,有饮茶习惯的人群的癌发生率低于不饮茶的人群。 ·大豆及其制品、绿豆、红小豆、玉米、马铃薯、多种食用菌如猴头菇等。

  47. 抗癌且可食性中草药材 • ·桂圆、银杏、枸杞、灵芝 、珍珠粉、大枣、山楂、姜黄、女贞子、苦杏仁、芦荟、红景天、蒲公英、白山药、柳芽、桑葚、石榴皮、荸荠、仙人指、蜂蜜、蜂王浆、蜂采花粉、海藻、裙带菜、甘草、丹参、黄芪、白菊花、槐花、槐豆、陈皮、茯苓、薏米仁、芝麻、金银花、百合、白茅根,鱼腥草等。

  48. ??? 遗传因素 在癌症发病过程中起多大作用

  49. 遗传因素与癌症 • 只有1%的肿瘤为遗传导致。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家族性乳腺癌,神经纤维瘤病。 • 性格是遗传的,内向的性格易患癌。 • 绝大多数是外界环境与易感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家族内有患癌病例,则该家族的其他人患癌的几率大大增加,因为家族内的基因相同。

  50. 如何应对 1, 避免已经患癌的人所热衷的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2,有针对性应用防癌的手段,如食用防癌食 品,加强锻炼,药物的帮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