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生涯決定理論在學習動機 之實證研究

生涯決定理論在學習動機 之實證研究. 人 力 資 源 暨 公 共 關 係 研 究 所 指 導 教 授: 林 淑 慧 博士 研 究 生 : 吳 怡 親 . 第一章 緒論 - 研究背景. 依職訓局所做的調查有 74% 青年曾轉換工作,平均轉換 2.7 個工作 ; 顯示出青年生涯發展不穩定特性,除原有就讀相關學校所學外,在職場中施予實務工作崗位訓練,有助青年確認生涯發展、提升職場技能 (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網站 ) 。

graham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生涯決定理論在學習動機 之實證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涯決定理論在學習動機 之實證研究 人 力 資 源 暨 公 共 關 係 研 究 所 指 導 教 授: 林 淑 慧 博士 研 究 生 : 吳 怡 親

  2. 第一章 緒論-研究背景 依職訓局所做的調查有74%青年曾轉換工作,平均轉換2.7個工作;顯示出青年生涯發展不穩定特性,除原有就讀相關學校所學外,在職場中施予實務工作崗位訓練,有助青年確認生涯發展、提升職場技能(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網站)。   國內研究也指出許多大學生無法有效的進行生涯探索的活動,一旦面臨職業或未來發展的抉擇時,將呈現猶豫、迷惑;在面對生涯的未定向是否也會影響其學習的動機和效果。

  3. 第一章 緒論-研究動機    生涯發展過程中,資訊的不充足也會導致個人產生生涯的不確定感(Veerle G. & Paul D. B.,2003)。會去參與職訓局就業學程的學員,是否對本身的生涯目標很清楚;或許有些會對未來規劃不太明確,也有部份是為了提高自我目標的達成,這些生涯發展歷程是否會影響了個人參與學習的動機,則是本研究所想要探討的地方。

  4. 第一章 緒論-研究問題 本研究提出的問題如下: 一、生涯決定越清楚明確,學習動機是否越高? 二、生涯自我效能越強,學習動機是否越強? 三、生涯動機越強,學習動機是否越強?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生涯決定理論 Sepich解釋生涯決定是指個體在許多的選項之中斟酌衡量,做出對個人發展最有價值或最有意義的職業領域或是生涯方向的決定(楊智馨、林世華,1998)。 Gelatt等人認為決定絕非單一事件,而是前後連貫的發展性歷程,任何先前的決定均會影響其後的決定(吳芝儀,2001)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生涯未定性 Crites曾說明生涯未定性,「指個體沒有能力作選擇或將自己投入特定行動,已準備或進入一特定的職業」;當個體尚未或是無法在潛在生涯選項中作出明確的決策或是選擇時,就被視為具有生涯決定的難題,會被稱之為「生涯未定向」(career undecidednes)或是「生涯不確定」(career indecision)(吳芝儀,2001)。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生涯自我效能   個人對自己表現特定任務或者執行任務能力的信心,Bandura(1977)稱為「自我效能預期」;而自我效能的強度,則決定了個人對特定行動或任務會下多少的努力與持續多久的時間。 Lent & Hackett (1987)指出,生涯自我效能乃「個體對於從事與生涯選擇和生涯適應相關行為的個人效能評價」。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生涯動機   生涯動機是一種引起並維持個人生涯規劃、行為及生涯決定之力量(London,1997)。 London(1983)提出生涯動機是指個人生涯的決定與其行為所組合起來的個人特徵,包括了生涯洞察力(career insight)、生涯認同(career identity)、生涯回復力(career resilience)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學習動機(一)   學習動機是指個體願意從事訓練或者學習的活動,並獲取訓練經驗的意願程度(Carlson, D. S., Bozeman, D. P., Kacmar K. M., Wright P. M. & McMahan G. C. ,2000)。   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乃指受訓人員對於學習訓練計劃內容的渴求(簡貞玉,2002);也是個體參與及致力於學習工作的意願(willingness)或慾求(disire),顯示出現在個體對特定學習活動的選擇以及努力持續進行此項活動的強度上(陳品華,2006)。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學習動機(二) 個人也因不同特質及工作環境的差異在進入學習訓練課程中帶著不同的動機(Mathieu J. E., & J. W. Martineau, 1997)。   我們可以將訓練看成是改變受訓人員的認知、態度或行為的一種學習歷程,而學習動機是其原動力(潘俊怡,1997)。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學習動機(三) Pintrich等人(2000)提出社會認知論的學習動機模式,其主張「動機源自於個人內在的信念(beliefs),而信念則是指個人在生活經驗中所累積對事物的看法,而這些卻可以引發個人的情緒感受和行為」;在學習的歷程中,學習的動機包含了價值(value component)、期望(expectancy component)和情感(affective component)這三個主要的動機成分 。

  12. 第二章文獻探討-生涯決定理論與學習動機關聯性(一)第二章文獻探討-生涯決定理論與學習動機關聯性(一) 辛靜宜等人(2005)的研究中發現五專學生學習微積分之動機裡面包含了自我效能,顯示出自我效能較高的學生,其學動機也較強。   花敬凱(2000)研究裡發現,資優障礙生缺乏他人鼓勵,常造成其追求生涯目標的阻力,進而影響其學習動機。

  13. 第二章文獻探討-生涯決定理論與學習動機關聯性(二)第二章文獻探討-生涯決定理論與學習動機關聯性(二) 楊昭景(2003)研究結論指出廚師的生涯決定歷程中主要受到「社會」、「個人」、「家庭」等三個重要構面所形成;而在職業生涯的發展過程,個人對職業的認同與肯定,創造自我價值的期許,是讓廚師們能從負面的制約影響轉化為正向提升、不斷學習成長的動力;顯示出生涯目標確定,對提升學習動機有正向影響。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架構 學習動機 生涯決定理論 ˙生涯未定性 ˙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動機 H1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假設 H1:生涯決定理論對學習動機有顯著正向影響 H1a:生涯未定性對學習動機有顯著正向影響 H1b:生涯自我效能對學習動機有顯著正向影響 H1c:生涯動機對學習動機有顯著正向影響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以參與勞委會職訓局就業學程課程的學員為研究調查之對象。   以郵寄問卷方式進行,研究者將於發放問卷前先聯絡相關單位之意願,並委託負責人協助本研究施測,將問卷發給學員填答,於問卷完成後將問卷統一寄回。

  17. 感謝各位的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