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 实训 1】 界定经济法律关系 的三个要素

【 实训 1】 界定经济法律关系 的三个要素. 【 案例 1】. 2002 年 10 月 17 日,某村 ( 原告 ) ,与某县供销合作社(被告)签订预购白菜合同规定:原告提供白菜 170 万斤,每百斤定价 1.70 元;每棵菜质量要求重 3.5 斤以上,七成心,不带土和黄叶; 11 月 7 日至 17 日在当地火车站交货,违约按未履行合同部分的货款总价值处 30 %的罚金。.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实训 1】 界定经济法律关系 的三个要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训1】界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

  2. 【案例1】 2002年10月17日,某村(原告),与某县供销合作社(被告)签订预购白菜合同规定:原告提供白菜170万斤,每百斤定价1.70元;每棵菜质量要求重3.5斤以上,七成心,不带土和黄叶;11月7日至17日在当地火车站交货,违约按未履行合同部分的货款总价值处30%的罚金。 • 合同经鉴证后有效,原告从11月7日起至11日交售被告白菜380720斤,11日被告通知原告停止交售,理由是:货装不上车,决定由该乡各村抽调人装车,用哪个村的人装车工就收购哪个村的菜,其它村即使有合同也一律停止收货。原告多次找被告协商履行合同,均遭拒绝。原告要求被告按合同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被告不予答复。

  3. 故原告于12月18日以被告不履行合同,无故拒收白菜700560斤,给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诉之法院。经法院判决,被告按合同付给违约金3515.33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元,误工工资42元。故原告于12月18日以被告不履行合同,无故拒收白菜700560斤,给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由诉之法院。经法院判决,被告按合同付给违约金3515.33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元,误工工资42元。 • (1)本案中当事人所形成的关系,属于哪一种经济法律关系?说出理由. • (2)界定该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4. 分析要点 • 属于合同法律关系,因为是双方签订买卖合同且一方违约 • 该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某村、某县供销合作社。客体为白菜。内容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与义务

  5. 【案例2】 • 某县为发展经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国企改制,将本县原国营啤酒厂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管理科学,该公司的运营良好,啤酒的市场销路很好,为本县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但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上海某啤酒公司所产啤酒进入本地市场,严重冲击了本县所产的啤酒,该县经济主管部门见状十分忧虑,遂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凡需啤酒应从本县啤酒公司购买。另外,暗中要求税务机关提高外地啤酒的税率。

  6.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 何谓经济法律关系?具有哪些特征? • 分析本案涉及的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 对于某县经济主管部门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7. 分析要点1 •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所调整而形成的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1)经济法律关系是以经济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建立的。 (2)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权利义务关系。

  8. 分析要点2、3 • 本案属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主体为该县经济主管部门及上海某啤酒公司。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十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本法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9. 【案例3】 • 甲向鞋匠乙订做皮鞋10双,合同签订后,乙已备好10双皮鞋的原材料,并已完成了3双。甲突然向乙提出解除合同。

  10.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 该案属何种经济法律关系并分析该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 该案应如何处理? 分析要点 该案属于合同法律关系,且要素为:主体甲与乙,客体为乙的加工承揽行为,内容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该案甲应接受3双皮鞋并付酬;甲应赔偿乙为准备其余7双鞋的原料等相应损失;余下7双皮鞋的完成工作应停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