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心得報告 雪上光

心得報告 雪上光. J206 21 趙雅芸. 一名被遺棄在雪地裡的女嬰,讓一對曾經失去親人的父女展開心靈之旅。 沒有錯綜複雜的劇情,也沒有多如牛毛的角色,只想給你最真實而深刻的感動。. 動機.

gray-burk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心得報告 雪上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得報告雪上光 J206 21 趙雅芸 一名被遺棄在雪地裡的女嬰,讓一對曾經失去親人的父女展開心靈之旅。 沒有錯綜複雜的劇情,也沒有多如牛毛的角色,只想給你最真實而深刻的感動。

  2. 動機 我認為,買一本好書,是不需要有理由的,當我在書店中繞了好久,到最後腳步仍然不由自主地走向它時,我就知道我不會後悔買了這本書。安妮塔‧雪瑞佛駕馭文字的功利非常深厚,令我歎服。不像愛情小說到最後落入俗套,而是將一個平凡無奇的故事鋪展開來,到最後看似沒有結局的結局,其實是主角的回憶結束。我們看著書中的內容,看著回憶與現實穿插,到最後才想起書中的第一頁「這是三十歲的妮琪對當年事件的回憶……」才明白,啊,原來我們是在跟妮琪一起回憶當年所發生的事。或許是主角的年齡(12歲)與現在的我年齡相似,所以對她的一舉一動及想法引起共鳴。我能理解青春期時的叛逆與有些驚奇的想法,還有甚至比大人還強的適應力及成熟度。看安妮塔‧雪瑞佛的書,你會一頭栽進去,非一口氣看完不可。看完一本好書,你除了從漩渦中爬出,懂了些東西外,還有一份寧靜。我希望將這份感覺與大家共享。

  3. 書目資料The data of the book 書名:雪上光(Light on Snow) 作者:安妮塔‧雪瑞佛(Anita Shreve) 譯者:王凡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05年9月初版 ISBN:986-7323-69-6

  4. 關於作者1About the author--Anita Shreve 1946年出生,父親是達美航空的機長,母親是全職主婦。當她十歲、十一歲時就立志要做個作家,可惜不被家人支持。1968年從波士頓塔弗茲大學畢業後,先在高中做了幾年英文教師,在此期間仍不放棄創作,1975年以短篇“Past the Island, Drifting”得到歐亨利文學獎之後,她覺得光是做個作家無法養活自己,於是她離開了學校成為一名雜誌特約撰稿人這期間她旅居非洲,並在肯亞待了三年之久,幫許多知名雜誌撰稿,如:Quest, US, Newsweek(新聞週刊)。

  5. 關於作者2About the author--Anita Shreve 回到美國後,她開始做一個自由作家並為多家雜誌撰稿,如New York Times、《柯夢波丹》以及Esquire等,此間作品也得了許多獎項。1989年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Eden Close問世,她也在同年辭去雜誌專文作家的身分,正式成為全職長篇小說作家,據她自己所說,這個決定是「突然自由之後對自己的補償」。在此之後她寫了十餘本小說,並於1998年得到PEN/L.L. Winship Award以及新英格蘭圖書小說類獎兩個獎項。

  6. 各大媒體書評1 她筆下的角色雖然充滿了同情心,但絕不濫情,故事的脈動簡單卻深入,啟發了讀者的心靈。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安妮塔‧雪瑞佛很巧妙的製造了一個懸疑的氛圍,然後在極短促的時間內一下子全部抖開來,讓人招架不住。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對於雪瑞佛來說,本書算是她的小品之作……,而這也顯示了她嫻熟的文筆功力。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一旦開卷,勢必讓你欲罷不能。讀者們可要小心了。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安妮塔‧雪瑞佛是目前為止與她同代的小說家中最優秀的翹楚之一。讓人忍不住將這位卓越的當代作家與艾狄絲‧華頓這類文學巨擘作一比較。 --波士頓前鋒報(Boston Herald) 作者描寫主角父親對於喪親之痛,深刻而寫實;而主角對於棄嬰母親的複雜情感,也十分細膩而詳實。本書或許不會是作者的傳世之作,但內容絕對是傑出可期。 --克利斯‧包加連,華盛頓郵報專職書評

  7. 各大媒體書評2 安妮塔‧雪瑞佛的筆力萬鈞,絕對不會讓讀者們就此對她心灰意冷。 --書單(Booklist Magazine) 對於那些只看書介就大發議論的讀者來說,絕對會錯過作者自《飛行員之妻》以來的最大改變。 --書籤雜誌(Bookmarks Magazine) 書中人物生動,過程寫實,結局也像恰有其事。本書懸疑緊張。雪瑞佛筆力萬鈞,感性自然而且寫實生動。 --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這是本好書,我敢保證。 --最佳小說網站(MostlyFictin.com) 要同時創造出令人同情的角色和引人入勝的情節,並非易事,但是雪瑞佛做的天衣無縫。 --奧蘭多崗哨報(Orlando Sentinel) 雪瑞佛醞釀戲劇張力的能力非同凡響。 --巴爾的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 她的秘訣是,她就是有這天份--從第一頁便扣住你的心弦,引你陷入其中,儘管你或許掙扎踢踹,卻無法釋平,直到讀完最後一個字。 --華盛頓郵報‧書的世界(The Washington Post‘s Book World)

  8. 書影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0386

  9. 作者 【得獎紀錄】1975年 《Past the Island, Drifting》O. Henry Award1998年 《水之重》新英格蘭筆會L.L. Winship Award (PEN/L.L. Winship Award)新英格蘭書商協會獎 (New England Book Award for fiction)英國橘子獎最佳小說提名 (Orange Prize for Fiction, Best Novel nominee) 【著作改編】◎《水之重》The Weight of Water被改拍成電影(中譯:魔鬼遊戲),於 2001 年 11 月 10 日上映,影片卡斯包括金像獎影帝西恩‧潘、伊莉莎白‧赫莉以及莎拉‧波莉等知名影星,原著也在 1998 得到橘子文學獎最佳小說提名 (Orange Prize for Fiction, Best Novel nominee)。 ◎《飛行員之妻》The Pilot’s Wife入選美國最具影響力之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書 (Oprah Book Club selection),亦曾改拍成電影。 圖片及資料來源:http://data.sitak.com.tw/tn053/page1.htm

  10. 這是三十歲的妮琪對當年事件的回憶……

  11. 大意1Main information 妮琪在母親和妹妹克拉芮因車禍過世後,和父親從原本的魏撤斯特搬到新罕布夏的雪佛鎮上,住進一間位於一條偏僻山路的盡頭的屋中。福欽辭去了工作,自己做簡單的家具。他們通常在傍晚到屋後的樹林散步,就在一個尋常的傍晚,他們聽到嬰兒的哭聲,父親循著哭聲找到了嬰兒並送到醫院,鎮上的波伊警長通知協和市的華倫探員來調查本案。嬰兒的母親找到妮琪家中謊稱看家具,之後才坦承是嬰兒的母親-夏綠蒂。她脫水了,外面的風雪也大,不得不暫時待在妮琪家中住了兩晚,她向妮琪的父親說了她未婚懷孕生子的經過,父親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後來願意跟夏綠蒂說話。

  12. 大意2Main information 這期間妮琪不斷想起母親和克拉芮生前與她和父親相處的情景,甚至開始建構夏綠蒂沒被探員抓走跟他們一起生活的畫面,而不想要夏綠蒂走。夏綠蒂在暴風雪停歇時開著她的車離開,但被巡邏車發現帶到協和市,兩人也得接受偵訊。妮琪憤怒之餘和父親吵了一架,說他懦弱活不出妻子和女兒的死一直活在傷痛中。在和父親吵架後因肚痛而到廁所的妮琪發現月經來到,聽到父親發動引擎的聲音急忙衝上車並告訴他這件事。從父親交代她的兩句話中了解到父親對她的愛。父親也開始改變,不再那麼封閉。華倫在偵訊完後的幾天,到他們家通知說嬰兒目前待的寄養之家,父親幫妮琪向華倫要到了夏綠蒂目前的地址。而故事就在看完嬰兒後離開結束。

  13. 我的觀點My opinion 書中每一節都穿插著妮琪過去和現在的回憶,沒有複雜的劇情或角色,人物都很平凡:一對喪失親人的父女胃了逃避傷痛而搬到偏遠地區,在每日的例行散步中發現了嬰兒,而嬰兒的母親從報上得知父女的地址找到家中,因為身體不適暫住他們家中。父女兩人開始重新審視失去親人後的心境及想法,妮琪不斷回想起從前與母親與妹妹相處的時光及搬到新罕布夏的生活;父親則是經歷喪失妻女之後,不敢面對人群、報紙雜誌、任何會跟現實接軌的事物,因為害怕看到令他觸景傷情的事物,卻又不得不勉力振作照顧唯一的女兒。看似堅強,其實脆弱,把哀傷埋在心底,就只是埋在心底,不去面對,不想走出,而女兒則是在跟他大吵一架後點醒了自己,一味活在過去並不會改變現況,把悲傷找出來解決它並重新開始才是對的。雪地中的棄嬰或許讓兩人想起了克拉芮,勾起了很多回憶,但也逼迫兩人解決過去的悲傷,重新開始。

  14. 書中佳句Good sentences of the book 我們離開了協和市,要返回我們在樹林邊的偏遠住所。父親開車像個老人家,他沉浸在思緒中,要不就是在腦海中重複一些場景,或是在思索華倫警探說過的那一句話--我們都需要重回那令我們心悸的地方。我像是跟一個極可能睡著的駕駛同車的乘客,注意著路況。雙線道都開放通車了,車流暢快。這天是耶誕夜,每個人都有安身之處。(P.270) 我想到母親和克拉芮,閉上眼,她們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我眼前。我不時會這樣閉眼想像她們,好保持影像鮮明清晰。我腦海中的畫面有熱度、氣味和動作,是我萬萬不能失去的珍寶。(P.80) 我完全知道那是甚麼樣的感覺。初遷至新罕布夏州時,突如其來的哀慟會在足球場上或樂隊練習室內攻陷了我。即使並未真正想到母親,我也會莫名奇妙地被心酸偷襲。我的思緒會不經意地想起她,卻發現從前我想像的畫面:她站在廚房裡捧著一杯咖啡,或是開著她的福斯汽車,或是坐在電視機前打毛線,而我在看迪士尼錄影帶;如今已是空無一人。那經驗總是教人心痛,迄今依然像一條斷了的神經,暴露在空氣之中。(P.154)

  15. 感想 書中不斷將現在與過去穿插並不會覺得煩亂,而是照著腳步走,一層一層抽絲剝繭,結局給人的感覺也讓人覺得作者似乎留有伏筆,而之後所發生的事雖不得而知,但也能猜出點頭緒。到最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在讀一個30歲的女子回憶她12歲時所發生的事,所以結局的有點不明所以是因為她的回憶結束了。夏綠蒂只是待了兩晚,期間所發生的事及主角的回憶就可以串成一本書,令人對作者的筆力深感驚異,而妮琪在12歲時的想法也頗能引起共鳴,青少年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對啊,這就是我所想的:大人可能會認為:原來小孩是這樣想的啊。或:我以前也是這個樣子。青春期的孩子,想法有時幼稚,有時成熟,甚至有出乎意料的念頭出現。但有時面對事情的態度及成熟度是跟大人截然不同的,甚至大人略遜一籌。例如父親在妻女死後打自己封閉起來,女兒卻一針見血地指出父親的盲點及錯誤,看待事情及適應能力是比大人還強的。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不是父母。青春期就是一個轉捩點,我們其實看的到父母的錯誤態度,而且想法有時是比你們成熟的。

  16. 換個角度 書中人物都很平凡,作者只是用輕鬆溫暖的筆調在陳述一個回憶,偶爾穿插30歲的主角一些現在的想法,很符合回憶時的心境:看著過去的自己,偶爾對自己加點言論。書中描寫了深刻的感情,以親情為主軸,描寫父女間的關係及互動,失去親人前後的個性是如何的轉變(大人似乎比小孩難適應,而且變的更多) ;青少年對愛情的無知,即使快20歲,處理感情的問題還是不夠成熟,因為一時的快樂沒有想到後果,在有了小孩後男方是多麼不想因為孩子而毀掉自己的未來,在女方生完孩子後便將小孩遺棄。最後坦承錯誤並設法得知小孩下落的反而是女方,而男方選擇逃避(刑罰也更重)。這本書也告訴我們,要享受快樂,必須先架構在負責上,以及對未來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有適當的規劃。結局雖然看不出有甚麼震撼人心的氣勢,但也隱約看出這是個不錯的Happy ending,父女兩人都從失去親人的傷痛中走出,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嬰兒以後可能會有個很好的寄養家庭;夏綠蒂可能刑罰不會太重;而她的男友(小孩的父親)也得入獄好好反省自己的罪過。

  17. 安妮塔‧雪瑞佛的其他力作 飛行員之妻 歐普拉讀者俱樂部選書(Oprah Book Club selection) 圖片來源:blog.roodo.com/franwu/archives/2006-06.html

  18. 安妮塔‧雪瑞佛的其他力作 命運之岩 歐普拉讀者俱樂部選書(Oprah Book Club selection) 圖片來源:http://data.sitak.com.tw/tn053/page2.htm

  19. 安妮塔‧雪瑞佛的其他力作 水之重 歐普拉讀者俱樂部選書(Oprah Book Club selection) 圖片來源: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740494346&Path=

  20. The End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