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780 Vues
第六章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一、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二、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三、集体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四、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相关文书制作. 第六章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一、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二、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三、集体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四、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相关文书制作.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一、申诉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狭义的申诉是指员工依程序公开指控对劳资合同条款的曲解和滥用行为。 (二)特征: 内部性;直接性;正式性 申诉是员工不满的宣泄口,是企业的预警器。.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E N D
第六章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 一、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二、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三、集体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相关文书制作
第六章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 一、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二、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三、集体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相关文书制作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一、申诉的概念与特征 • (一)概念:狭义的申诉是指员工依程序公开指控对劳资合同条款的曲解和滥用行为。 • (二)特征: • 内部性;直接性;正式性 • 申诉是员工不满的宣泄口,是企业的预警器。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二、员工申诉的程序 • (一)提出申诉 • (二)受理申诉 • (三)对申诉的调查 • (四)形成决定 • 申诉的处理可以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化解于企业基层,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 • 三、员工申诉处理流程的设计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二、企业员工申诉处理流程设计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四、员工申诉的定期汇总与分析 • (一)申诉定期汇总 • 定时及时汇总;分类和系统性汇总;汇总记录存档和比较 • (二)申诉分析 • 深入调查;多手段分析;综合分析
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五、申诉与规章制度改进 • (一)定期审查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二)依据本单位实际,对规章制度内容进行细化。 • (三)完善规章制度中的纠纷调解渠道。 • (四)完善规章制度的制订程序和执行程序。
第六章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 一、员工申诉的受理与处理 • 二、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三、集体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相关文书制作
个别劳动关系中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协商 用人单位 调解 争议 劳动仲裁 劳动者 劳动诉讼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一、劳动争议协商处理 • (一)协商的概念和特征 • 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和员工,通过谈判、磋商以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一种形式。 • 自愿性/灵活性/可选择性
劳动争议协商 双方协商 劳动者 用人单位 三方协商 劳动者 用人单位 工会或者第三方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二)劳动争议协商技巧 • 1 促进及时沟通,安抚职工情绪 • 2 把握问题实质,因势利导 • 寻找问题焦点 • 3 另辟捷径,达到合理目的 • (三)我国劳动争议协商程序中的问题 • 工会缺位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二、劳动争议调解处理 • (一)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 由第三者居中调和,通过疏导、说服、促使企业和职工互谅互让,从而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一种形式。 • 调解主体的特定性/调解过程的非规范性/调解的非诉讼性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二)调解机构 •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 • 2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 3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三)调解的程序 • 1 申请和受理 • 2 调查 • 3 调解:15日 • 4 终结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调解协议的效力 • 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但无强制执行力。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支付令的问题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 •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问题:督促程序被终结,员工可否直接提起诉讼?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最高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 •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就劳动争议事项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五)调解中的有效沟通 • 原则: 信任、理解、双向 • 技巧:倾听、询问和分析、善用语言 • (六)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中的问题 • 缺乏真正中立的第三方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三、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办理 •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 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把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依法居中调解、裁决的行为。 • 仲裁机构法定/非选择性/裁决具有法律强制力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和时效 • 1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 (1)地域管辖 •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案例 • 员工甲与重庆某公司订立劳动合同,被派驻郑州子公司工作。甲的工资在重庆领取,社会保险在郑州缴纳,发生劳动争议,应由何地仲裁委管辖?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 第12条 •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1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 (1)地域管辖 • 问题:仲裁管辖地可否劳动合同中约定? • (2)级别管辖 • (3)移送管辖 • (4)指定管辖 • (5)管辖权的转移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2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1)时效的中止 • 不可抗力;正当事由 • (2)时效的中断 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3)特殊规定: •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案例思考: • 陈某2009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2006年10月1日陈某发现工资少了800元,公司也未做任何解释,陈某可在何时申请仲裁? • A 在1年内(2007年10月1日)申请仲裁 • B 在合同到期前(2009年12月31日)申请仲裁 • C 在合同到期后1年内(2010年12月31日)申请仲裁
(三)劳动仲裁一般程序 申请仲裁 5天 受理 组成仲裁庭 不予 受理 逾期 未决定 10天 答辩 45天-60天 审理 裁决 逾期未裁决 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一般程序 • 申请 •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 劳动争议仲裁不向当事人收费
劳动仲裁一般程序 • 受理 • 受理时间为5天 • 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答辩时间为10天
劳动仲裁一般程序 • 审理 • 实行仲裁庭审理 • 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劳动仲裁一般程序 • 裁决 • 被申请人不到庭可以缺席裁决 • 仲裁庭在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 裁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延长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裁决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 • 裁决按照多数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仲裁证据规则 • 谁主张,谁举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案例: • 某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请问他提出的哪些事实需要由单位举证? • A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B 单位克扣工资 • C 单位随意调整岗位 • D 单位强迫加班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 第十七条 •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第十八条 •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五)劳动仲裁中的特殊制度 • 1 一裁终局 •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 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 劳动者可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不得提起诉讼
部分一裁终局案件 协商 用人单位 30日 调解 撤销 争议 劳动仲裁 中级法院 15日 劳动者 一 审 15日 二 审 再 审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最高院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 • 第十三条 劳动者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规定,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如果仲裁裁决涉及数项,每项确定的数额均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应当按照终局裁决处理。 • 第十四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同时包含终局裁决事项和非终局裁决事项,当事人不服该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按照非终局裁决处理。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2 部分裁决与先予执行 • 部分裁决 • 适用于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劳动争议 • 先予执行 • 适用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六)劳动仲裁案件代理中应掌握的问题 • 1 确定争议性质 • 2 争议产生原因调查 • 3 明确地区管辖 • 4 应对仲裁相关信息 • 5 正确制作法律文书 • 6 正确适用举证规则 • 7 善于使用诉讼权利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办理 •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 • 当事人特定/劳动仲裁前置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 • 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 •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 • 1 起诉 符合实质要件、形式要件、特殊要件 • 2 立案 7日内审查决定 • 3 被告答辩:15日内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4 申请财产保全 • 5 证据交换 • 6 庭前调解 • 7 开庭审理 • 8 二审 • 9 审判监督 • 10 案件执行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问题: • 一裁终局的仲裁案件,劳动者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提起撤销仲裁裁决。如何处理?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最高院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三) • 第十五条 劳动者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中级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 • 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或者劳动者撤诉的,用人单位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规则 • 谁主张,谁举证。 • 司法解释(一) •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司法解释(三) •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争议处理 • 1证据效力问题: • 证据的基本要求: • 合法取得 • 真实有效 • 与案件有关 • 证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