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 4 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第 4 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本章大綱. 4.1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4.2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 4.3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 4.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 4.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維繫 4.6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傳統資料中心年代的 ITI 資料中心的管理並不隨策略而起變化,而是在有限的範圍內要求作業最佳化。 網路時代的 ITI 在今日網路時代, ITI 的角色已不同於已往,它是橫跨公司各事業單位共享的資訊科技服務。 實例說明: Johnson & Johnson

hali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4 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2. 本章大綱 • 4.1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4.2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 • 4.3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 • 4.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 • 4.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維繫 • 4.6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3.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傳統資料中心年代的ITI • 資料中心的管理並不隨策略而起變化,而是在有限的範圍內要求作業最佳化。 • 網路時代的ITI • 在今日網路時代,ITI的角色已不同於已往,它是橫跨公司各事業單位共享的資訊科技服務。 • 實例說明:Johnson & Johnson • 實例說明:Schneider National貨運公司

  4. 圖4-1 傳統資料中心年代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1/6) • ITI的能力不易建立,此能力乃是融合了「技術」、「流程」和「人」三者,需要較長的時間組織,才能學習到這些能力。 • ITI一旦建好,競爭者不容易在短期內模仿得到,因而具有競爭上的優勢。 • 實例說明:Delta航空公司將ITI視作數位化的神經系統 • 圖4-2中有灰底的區塊是和實體設施相關的服務,另四者則是管理導向的服務,茲分別說明於后。

  6. 圖4-2 整合的ITI工具(10種IT能力群)

  7.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2/6) • 第一群:通路管理(Channel Management) • 通常通路包括下列物件的組合: • 實體店面(如經銷商店面或分行)的POS(point of sales) • 網站(包括e-mail等) • 客服中心(call center) • 資訊站(kiosks) • 行動通訊(mobile computing & phones) • 建立ITI通路能力,要組合上述不同通路,連結客戶或合作廠商,這一能力為啟動多項e化創意的必要條件。 • 實例說明:以銀行為例說明通路整合

  8.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3/6) • 第二群:安全與風險管理(Security & Risk Management) • ITI的安全和風險管理能力要能保護企業品牌、聲譽、資料、設備和收入流。 • 第三群:通訊(Communication) • 企業和客戶與合作夥伴的連結是經由一組通訊服務 • 第四群:資料管理(Data Management) • ITI所處理的是以全公司共享的資料為主,以別於各應用系統專用的在地資料(local data)。 • 第五群:應用系統基礎建設(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 應用系統基礎建設包含全公司整合型的系統來支援共享的服務。 • 共享系統可以標準化,並降低成本。

  9.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4/6) • 第六群:資訊科技設備之管理(IT Facilities Management) • 協調並發揮上述第一群到第五群的服務,包括: • 大型主機的運作 • 伺服器群的運作 • 工作站和區域網路的架設和維護 • 一般系統的開發環境(如建立公司整體系統開發或外購應用系統之能力) • 新創意專案之試驗(如e化的各項創新應用)

  10.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5/6) • 第七群:資訊科技管理(IT Management) • 協調並整合企業基礎建設,並管理與各事業單位間的關係。包括: • 資訊系統之專案管理 • 與供應商及委外承包商之協商 • 訂定服務水平之合約 • 資訊系統規劃、投資與監控 • 第八群:資訊科技架構與標準(IT architecture & standards) • 提供與資訊科技架構(ITA;或稱EA)以及標準(Standards)相關的服務。 • ITA是企業建立ITI的前導和指引。

  11.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6/6) • 第九群:資訊科技研究發展(IT R&D) • 第十群:資訊科技教育訓練(IT Education) • 實例說明:IBM改進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並在其上建立新的商業機會

  12.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1/5) • 網路時代ITI的概念架構 • 圖4-3這個概念架構明確指出ITI的建構不能只當作一個技術問題來考量。 • 策略指引 ITI • 要建立ITI,高階主管必須要有一個絕對清楚的視野──「企業該如何交付自己的核心能力」。 • 要據以設計ITI,須以作業為基礎的遠見,明確指出: • 跨功能的主要作業流程是哪些 • 在此主要流程之上,如何作決策 • 實例說明:Federal Express和JC Penny如何訂出明確的作業為基礎的策略說明,以指引ITI的建立

  13. 圖4-3 網路時代ITI的概念架構

  1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2/5) • 明確指出主要流程是設計ITI絕對必要的先決條件,否則,不論是業務單位或IT單位都無法決定優先順序。 • 資訊科技架構 • ITA是應用系統、資料、IT基礎建設的各項技術的一個組合邏輯,掌控在一組政策和技術標準之下,意圖能促成實現企業策略。 • 一個設計完善的ITA應能提示出達成公司策略目標最關鍵的IT能力。 • 應用系統 • 功能強固的ITI提供了一個基礎,可以在其上「快速」開發新的應用系統

  1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3/5) • 從1990年末起,有三類應用系統特別受到重視: •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系統) • 網路相關的應用系統 • 績效支援應用系統(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 • 流程 • 在資訊時代,新技術能力和全球化市場,特別重視三項非常不一樣的流程: • 供應鏈整合 • 與客戶/供應商的連結 • 善用組織的學習和經驗

  16.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4/5) • ITI的連結力和分享力 • 「連結力」是在思考網路要接到哪裡。 • 一般而言,依連接範圍之廣狹可分為五種層次:(1)部門 內,(2)全公司,(3)上下游合作夥伴,(4)個人消費者,(5)新市場/新客戶。 • 「分享力」,那就是討論連結之後,要作什麼的問題。可能只做簡單的資料查詢,也可能在其上進行並完成一項交易。在 • 「資料分享」是連結之後,只作資訊的分享。 • 「流程共享」表示除分享資訊外,還進一步利用網路的連結能力來同步化進行某項現有的作業。

  17.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5/5) • 「新產品/新服務」是連結後,進行前所未有的新運作。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模式,可以圖4-4來展示。 • 實體和虛擬間之平衡 • 資訊科技讓許多企業以較少的實體基礎建設,進行更有效的營運。 • 將實體基礎建設轉移至虛擬化,最經典的範例,就是銀行的自動提款機。

  18. 圖4-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模式

  19.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1/5) • ITI的服務組合(ITI Portfolio) • 一如投資講求投資組合一樣,ITI也講求服務項目的組合。組合得宜,就能收效;反之,則可能費錢費事,而績效不彰。 • ITI的層級性 • ITI是企業中共享的資訊科技服務。此共享的服務一般分成三個層級。如下: • 公共基礎建設 • 全公司的基礎建設 • 各事業單位的基礎建設 • 實例說明:State Street銀行整合各事業單位的ITI成為全公司的ITI

  20.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2/5) • 標準訂定 • 標準設定取捨的原則,是先分清楚ITI所提供的該項服務是競爭必要的(completive necessities)還是能有策略優勢的(strategic advantage)。 • 實例說明:UPS公司堅守ITI標準 • 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 • 設計ITI要決定採用集中式或分散式的作業架構,這個問題隨著企業營運特色、組織結構、授權方式等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選擇。 • 整體技術環境也扮演了重要的決定角色。

  21.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3/5) • 總之,資訊資源要集中或分散的考慮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圖4-5綜合說明了可能的考慮因素。 • 實例說明:UPS公司的ITI選擇了集中式 • ITI投資方式 • 能在適當時機投資適當的ITI,不僅可以快速啟動e化事業創新專案,並降低現有的作業成本。 • 過度投資甚或選錯ITI,會造成浪費、延誤,以及系統與合作夥伴不能相容等缺失。 • ITI的投資有二種作法: • 一次全面性投資 • 漸進式的逐步投資

  22. 圖4-5 資訊資源集中或分散的考慮因素(1/2)

  23. 圖4-5 資訊資源集中或分散的考慮因素(2/2)

  2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4/5) • 自製或委外 • 圖4-6說明了決定ITI服務自製或外購的考量因素。 • ITI的關係管理 • 高階主管/IT主管的關係 • 將「公司策略」推往「資訊科技架構」的過程,涉及高階主管和IT主管兩者之間的相互教育。 • 供應廠商/IT人員的關係 • IT主管必須負責與主要的策略合作的供應商建立並維持良好的關係。

  2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5/5) • IT人員之間的關係 • ITI的人員和負責應用系統的IT人員間須彼此相互了解,才能共同協商應該選擇怎樣的標準,同時一旦標準建立之後,才能堅守標準,有效應用ITI • 各事業單位主管/IT主管間的關係 • ITI極可能引發新的組織結構或新的作業流程,要落實就需要事業單位主管和IT主管二者通力合作,共同負責 • IT部門只能提供工具,事業單位需要提供遠見和領導組織結構或作業流程的改變

  26. 圖4-6 決定資訊科技自製或外購的考量因素

  27.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維繫 • ITI的汰舊換新需要慎密而詳確的規劃,先將服務分成下列四類: • 浮現中的標準Emerging Standards • 主流標準Mainstream Standards • 抑制標的Containment targets • 退休標的retirement targets • 每年評估現有ITI的技術項目,並觀察了解市場上所出現的新科技,再將這些現有科技和新科技逐一歸類入上述四類,據以訂出「科技汰舊換新計劃」。然後再依計劃,淘汰退休標的的舊科技,引入主流標準。 • 實例說明:JM Family Enterprises公司ITI的建置和維繫

  28.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 評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不能只著重在基礎建設本身,因為ITI所存在的情境(context)和ITI兩者會相互影響。若沒有配適良好的組織情境,則空有一套精良的ITI,亦難以發揮功效。 • 組織面 • 營運管理面 • 人力面 • 資料管理面 • 技術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