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36 Vues
增强环境监管责任意识 提高监察执法艺术水平. 重庆环境监察总队 漆林 二零零九年八月. 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说起. 法律、法规不健全 领导不重视 部门不配合 缺乏强制手段 缺乏执法经费和设备 体制不顺 执法人员素质不适应. 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会执法 二是不能执法 三是不敢执法 四是不愿执法. 不会执法的表现. 没有系统的掌握法律、法规; 基本不了解企业的工艺特点; 几乎不知道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弄不清现场执法的程序;. 不能执法问题原因. 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 没有相应的执法工具;. 不敢执法的根源.
E N D
增强环境监管责任意识提高监察执法艺术水平 重庆环境监察总队 漆林 二零零九年八月
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说起 法律、法规不健全 领导不重视 部门不配合 缺乏强制手段 缺乏执法经费和设备 体制不顺 执法人员素质不适应
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会执法 二是不能执法 三是不敢执法 四是不愿执法
不会执法的表现 没有系统的掌握法律、法规; 基本不了解企业的工艺特点; 几乎不知道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弄不清现场执法的程序;
不能执法问题原因 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 没有相应的执法工具;
不敢执法的根源 自身素质问题,底气不足; 社会关系复杂,牵扯太多; 行政干预限制,顾虑重重
总要求: 准确把握任务性质 精心准备执法用具 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千方百计发现问题 科学准确给予定性 依法适度施用法律 灵活对症采取措施 执法普法因人宣教 全面总结认真汇报 适时反馈定期跟踪
一、准确把握任务性质 1、部门职能(日常工作) ——统筹规划、稳扎稳打 2、政府安排(重点、中心工作)如,专项行 动、减排核查等 ——精心组织、重点突破
3、社会信息(报纸、电视、广播等) ——注意收集、及时发现、区别对待 4、来信来访(包括信件、电话、来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提案等等) ——认真对待、及时反馈 5、突发环境事件 ——快速反应、沉着应对、
二、精心准备执法工具 1、对被检查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名称、地址、工艺、主要污染物、处理方法、排放标准、历史背景等) 2、法律法规 △针对执法任务,首先学习法规,重点掌握相关的条款,不是拿一本《汇编》了事。
二、精心准备执法工具 3、取证工具 是我们执法的必备手段,是科学定性的工具。它还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取证工具一定要经过技术监督局标定,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4、笔录、决定书等文书 监察笔录、询问笔录、现场处罚决定书等
二、精心准备执法工具 总之做到精神准备与物质准备相结合 心理上的准备,面对不同的执法对象 身体上的准备,迎接不同的气候条件 设备上的准备,适应不同的执法环境 知识上的准备,处理不同的环境问题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1、目的:依法促治、依法促收 2、手段:借势执法、借力执法、借机执法 3、基本程序: ①出示证件 ②说明来意:直接介绍(开门见山) 借题发挥(声东击西)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③深入现场: 熟悉情况走在前面 情况不明走在后面 突击检查走在前面 例行检查走在后面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现场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由上至下:先到机关,然后去现场(要人带领、特殊地点等) 由下至上:检查人员先到现场,然后到机关交换意见 上下结合:检查人员兵分两路,一路直奔现场,一路到机关与被检查单位取得联系。优点是节约时间、效果也好。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检查的内容 (1)有关手续(立项、环评、验收等) (2)工艺过程(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 (3)执行制度情况(排污申报、缴纳排污 费、限期治理、总量控制、污染减排等) (4)排放情况(水、气、声、渣、放辐射等)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调资料(手续、台帐、制度等)——查现场(重点抽查,逐台检查) ——看记录(是否真实、全面、完整、规范) ——问情况(与手续、记录是否相符) 上述过程可调整进行,也可交叉、交替进行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要做到: 上下结合——就是不仅要检查地面设施,而且还要检查高空设施。 内外结合——就是厂外厂内兼顾,不被表面现象麻痹,许多问题往往发生在厂外。 前后结合——就是要适当把重点放在后部,做到瞻前顾后,不留死角。
④交流情况 a 先听后说:检查完后,先听企业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汇报,再谈我们的意见。 b 先说后听:检查完后,先谈我们的意见,再听企业的就有关问题的解释。 c 先学,后听,再说:检查完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先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再听企业汇报或解释,最后谈我们的意见。 d 先学再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先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然后谈我们的意见。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⑤形成笔录: 全面 准确 规范 明确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笔录的主要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简明扼要 2、现场检查的情况——具体详尽 3、处理意见和要求——明确可行 要做到:页面整洁、字迹清晰、内容全面、用词规范、数据准确。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做笔录应做到: 1、明确目的、繁简有序 2、首尾呼应、记载全面 3、重点突出、兼顾一般 4、描述有度、语言规范 5、要求整改、明确时限
三、迅速及时深入现场 做笔录应注意的事项: 被检查单位写全称 参与人员要亲自签名 一式二份 对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字的,应注明相关情况
四、千方百计发现问题 能否发现问题,直接影响执法效果 △有问题做帮促,没问题搞宣教 腿勤——不怕累,走遍每一角落 眼勤——不嫌烦,发现蛛丝马迹 手勤——不怕脏,检查有关设施 口勤——不畏难,询问相关问题
执法中应做到 依法执法——履行职责 公正执法——坚持原则 文明执法——树立形象 合理执法——兼顾公平 善于执法——讲究方法 敢于执法——注意态度 勤于执法——掌握频次 严于执法——遵守程序
对执法问题的认识 依 法 执 法 原 则 公 正 执 法 水 平 善 于 执 法 技 巧 问题 敢 于 执 法 责 任 勤 于 执 法 态 度 严 于 执 法 形 象
五、科学准确给予定性 发现问题,必须给予科学准确的定性,这样才能为依法处理创造条件。 科学——是指要依照科学和客观规律办 事,该监测的监测,该观测的观测。如 COD、二氧化硫、黑度等。 准确——是指用数据说话,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语言。
五、科学准确给予定性 必须避免: 主观武断 夸大其辞 牵强附会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人身攻击
六、依法适度施用法律 依法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办事。 过重或过轻不对,超出职权更不对。
六、依法适度施用法律 看: 程度 对象 情节 影响 态度 危害 整改 考虑:主观客观、认识态度、整改情况
七、灵活对症 采取措施 总目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发现问题,就要有办法解决问题 检查处理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纠正违法行为 光检查不帮促不是好的执法者。 不仅要告知企业错在哪里,而且要告知其如何改正
八、执法普法,因人宣教 执法是普法的极好机会,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法过程,就是工作人员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过程。是具体的普法过程。它可以向企业宣教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指出其违犯的主客观原因,帮助其提高认识,实施整改。直观,有效。
八、执法普法,因人宣教 首先执法者自己是行家,,其次要有热心,第三要方法得当,帮教结合。 注意:看准对象 把握时机 选好内容 时间要短、内容要精、方法要活、态度要诚
九、全面总结,认真报告 总结: 是对执法过程的回顾,是提高执法 水平的基础。不善于总结的人是不会进步的。 是否全面决定其进步提高的程度,全面总结全面提高。 是汇报(报告)的前提和基础。 是积累经验(资料)的最好方式。
九、全面总结,认真报告 注意事项: 总结要认真,对自己负责,对领导负责,坚持实事求是。 汇报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夸夸其谈,欺上瞒下。 把握: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 善于总结,就能不断提高。
九、全面总结,认真报告 报告: 是下级对上级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是上级了解情况的渠道,更是上级了解下级工作思路、处理问题能力等考察人的极好机会。 可以采取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 要把握好报告的时机,要有你的意见和建议。 自己一定要留记录,备查。
十、适时反馈,定期跟踪 反馈就是通报情况。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 向上报告:要做到及时、全面。 横向通报:要做到适时、周到。 向下告知:要做到诚心、周全。
跟踪 指适时的复查回访——后督察 主要是检查被查企业落实上一次检查整改意见的情况,是一次新的执法。可以由上次参加人员进行,也可以重新派人或由稽查人员进行。既是对企业的检查,也是对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跟踪 。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缺乏跟踪,甚至没有跟踪。
总 之 任务明确 ——可以强化责任 准备充分 ——才能信心十足 去过现场 ——你会胸有成竹 找准问题 ——就可有的放矢 准确定性 ——便于依法处理 用法适度 ——对方心服口服 措施得力 ——方能防患未然 宣教有方 ——能够深入人心 全面总结 ——才能不断提高 长期跟踪 ——效果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