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平面构成

DAxsdszdadadada

he4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平面构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平面构成

  2. 1、什么是构成? • 构成是区别于传统造型艺术的造型理念和造型思维的全新造型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 • 构成,主要依赖于艺术的抽象思维和科学的理性思维,依赖于丰富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从形态的内在组织结构以及形态与形态之间的诸多要素关系中,找到某种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创造出新形态。 • 构成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过程是,观察、分析、联想、抽象、模仿、拆解、重构。

  3. 2、学习的方法 • 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整体、局部、宏观、微观、综合、对比、联想……等等。 • 培养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发散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法,反规则,破习惯,重独创,强个性……等等。 • 扩宽学习路径。向大自然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巧妙模仿和衍生。 • 使用新材料,发展新技术,探索新方法。

  4. 平面构成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习设计的重要基础。平面构成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习设计的重要基础。 •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法则和力学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并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抽象造型活动。

  5.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 概念元素和视觉元素 • 1.概念元素:点、线、面 • 排除了实际材料的物质特性而抽象化了的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概念元素。 • 概念元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是根据形态之间即时的空间距离和面积大小关系以及人对形态的主观感受而决定的。

  6. 2、视觉元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方向 、 • 面积、距离、数量。 • 形状:形的轮廓外表,比如方、圆、三角…等。 • 色彩:红、黄、蓝、黑、白、灰……等。 • 肌理:形的表面纹理,如粗糙、柔滑、平坦、凹凸等。 • 位置:上、下、左、右……等。 • 方向:东、西、南、北、中……等。 • 面积:大、小。 • 距离:远、近。 • 数量:多、少。

  7. 平面构成的元素——点 • 1、点的概念 •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

  8. 点在空间中表示位置,是构成的最小单位。 •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通过比较来显示。 • 例如:同一个圆的形象,在小的框架里显得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会显得小。因此,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相对关系决定的。如右图所示。

  9. 2、点的判断 • 当一个形与其周围的形相比相对较小时,它就可以看成是一个点。 • 点可用来标记:一条线的两端,两条线的交点,体块上的角点,一个范围的中心。 • 点的形状:各种形状的点,当其较小时,都可看成是点。一个广场中心的纪念碑可看成是这个范围内的一个点。

  10. 3、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a.实的点:相对虚的点而言,平面中作为图形的点,立体中较小的实块都是实点。 b.虚的点:指平面构成的图底转换而形成的点;立体构成中实块的虚空处理较小时,也可以看成虚的点。

  11. d.面化的点: 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面的感觉。 c.线化的点:距离较近的点,呈线状排列时,间隔之间似乎有了引力,点的感觉弱化,变成了线的感觉。

  12. 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 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 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 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

  13. 点的形态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如右图所示。

  14. 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 • 当画面上有一个点的时候,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

  15. 商品广告中的商标,就是起到点的作用。按照这一原理,在设计时将商标放在较宽阔的空间中,不仅发挥其占据空间的作用,而且还会更加突出商标的形象。商品广告中的商标,就是起到点的作用。按照这一原理,在设计时将商标放在较宽阔的空间中,不仅发挥其占据空间的作用,而且还会更加突出商标的形象。

  16. 中国花鸟画的章法中,在大片的空白处往往要加上两只蝴蝶或蜜蜂,这样会使画面感到充实,并且,更能显示出画面的空间感。中国花鸟画的章法中,在大片的空白处往往要加上两只蝴蝶或蜜蜂,这样会使画面感到充实,并且,更能显示出画面的空间感。

  17. 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 •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18. 如果当画面中又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如果当画面中又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 ●―→←―●

  19. 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

  20. 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 •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 • 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

  21. 其次,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还能创造一种节奏感,就好比音乐中的节拍、鼓点。

  22. 点的线化 • 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

  23. 3、点的错觉 •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24. 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25. 等 点 构 成 • 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 • 在一定的规律中,组合成多样的图形,别有一番新意。

  26. 差 点 构 成 • 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的构成方式。 • 不但可以展示生动、各异的图形,而且给人以前进或后退、曲面或阴影以及其他复杂的具有三维化的立体感、纵深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 本图用点的有次序的渐变排列,形成了一种闪光的效果,画面呈现出它的韵律美。 • 点的密集排列,也可以作为表现群众力量的象征。

  27. 网 点 构 成 • 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构成方式。 • 带有机械性又有规则的网点构成的设计作品,图象清晰度虽然不高,但却能给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这恰好是设计者所追求的与众不同的表现特征,从而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构成方式。

  28. 构成作品

  29. 设计应用

  30.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 • 1、线的概念 •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

  31. 2、线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 线的类型十分复杂。 • 线条总体分为:直线和曲线最基本的两种。直线又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 线的自身形态有:均匀线、不均匀线、粗线、细线、渐变线等。

  32. 线的各种形态 a.实线:平面和立体实在的线; b.虚线:指图形之间线状的空隙; c.面化的线:大量的线密集排列就形成了面的感觉;   d.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面的交接或体的交接都能形成线。

  33. 线的各种形态 • 密布的线能产生面的感觉。面的交接能产生线。长与短、宽与窄以及角度方位的变化,使不同的线产生有趣的组合。

  34. 线的视觉特征 • 线在平面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感情性格,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 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

  35. 线的视觉特征 •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 • 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风平浪静的水面,远方的地平线; • 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建筑物的柱子,有一种崇高的感受; • 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 • 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36. 线的视觉特征 •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

  37. 线的视觉特征 •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差、规整的美。 •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38. 3、线的错觉 •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 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

  39. 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 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不同,感觉长短也不同。

  40. 线的构成方法 •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5)立体化的线(图5)(6)不规则的线(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41. 面化的线 • 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 • 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