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魏武揮鞭 - 勝敗有憑

將地方圖案插入此投影片 選取 〔 插入 〕 功能表 〔 圖片 〕 指令 選取 〔 從檔案 〕 指令 選取你的標幟圖片檔案 按下 〔 確定 〕 調整標幟圖案大小 於標幟圖案內任意一處按一下 . 出現在標幟圖案外的白色小方塊即為可調整邊框 運用此法來調整物件大小 如果你在使用調整邊框之前按住 Ctrl 鍵,將維持你想調整之物件比例. 魏武揮鞭 - 勝敗有憑. 主講人 : 周振和. 官渡大戰. ◎ 西元 199 年袁術病逝 ◎ 西元 200 年 10 月袁紹兵敗 ◎ 中國北方開始姓曹. 袁氏兄弟. ◎ 袁逢的夫人去世時 ◎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魏武揮鞭 - 勝敗有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將地方圖案插入此投影片 • 選取〔插入〕功能表 〔圖片〕指令 • 選取〔從檔案〕指令 • 選取你的標幟圖片檔案 • 按下〔確定〕 • 調整標幟圖案大小 • 於標幟圖案內任意一處按一下.出現在標幟圖案外的白色小方塊即為可調整邊框 • 運用此法來調整物件大小 • 如果你在使用調整邊框之前按住Ctrl 鍵,將維持你想調整之物件比例 魏武揮鞭-勝敗有憑 主講人:周振和

  2. 官渡大戰 ◎西元199年袁術病逝 ◎西元200年10月袁紹兵敗 ◎中國北方開始姓曹

  3. 袁氏兄弟 ◎袁逢的夫人去世時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 扶靈歸葬汝南 ◎大會賓客 前來弔唁的人 竟達三萬之多

  4. 袁氏兄弟 ◎面對如此之多的賓客 ◎袁紹和袁術 雖然不得不做悲痛狀 ◎內心深處的得意 則不難想見

  5. 袁氏兄弟 ◎曹操對王俊說 ◎天下即將大亂 作為禍亂魁首的 一定就是這兩個人 ◎要想平定天下 拯救百姓 必須先滅了這兩個 <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註引皇甫謐<逸士傳>

  6. 曹操的鬱悶 ◎袁紹--擁四州之地 人多勢眾 兵強馬壯 「天下畏其強」 ◎曹操--北有袁紹 東有呂布 西有張繡 南有袁術 江東有孫策 ◎袁紹給曹操寫了一封信 --<三國志˙荀彧傳>

  7. 曹操的鬱悶 ◎荀彧說 縱觀古今 成敗在人不在勢 ◎「誠有其才 雖弱必強」--曹操 ◎「苟非其人 雖強易弱」--袁紹 --<三國志˙荀彧傳>

  8. 曹操的四勝 ◎氣度勝過袁紹 ◎謀略勝過袁紹 ◎英武勝過袁紹 ◎仁德勝過袁紹 --<三國志˙荀彧傳>

  9. 曹操的氣度勝過袁紹 ◎袁紹--「貌外寬而內忌」 「任人而疑其心」 ◎ 曹操--「明達不拘」 「唯才所宜」 --<三國志˙荀彧傳>

  10. 曹操的謀略勝過袁紹 ◎袁紹--「遲重少決 失在後機」 ◎ 曹操--「能斷大事 應變無方」 --<三國志˙荀彧傳>

  11. 曹操的英武勝過袁紹 ◎袁紹--「御軍寬緩 法令不行」 「士卒雖眾 其實難用」 ◎曹操--「法令既明 賞罰必行」 「士卒雖寡 皆爭致死」 --<三國志˙荀彧傳>

  12. 曹操的仁德勝過袁紹 ◎袁紹— 「紹憑世資 從容飾智 以收名譽」 「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 ◎曹操— 「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 「行己謹儉」「有功者無所吝惜」 「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願為用」 --<三國志˙荀彧傳>

  13. 曹操的十勝 ◎道勝 義勝 治勝 度勝 謀勝 德勝 仁勝 明勝 文勝 武勝 --<三國志>裴松之註引傅玄<傅子>

  14. 沮授和田豐 ◎「師出歷年」「百姓疲弊」 「倉庚無積」「賦役方殷」 這是國家最大的憂患 ◎ 運動戰 游擊戰 持久戰 「事可坐定」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

  15. 沮授和田豐 ◎先將曹操置於不義—有理 ◎以強制弱以逸待勞—有利 ◎步步為營循序漸進—有節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

  16. 沮授和田豐 ◎審配和郭圖反對 ◎審配—糊塗 ◎郭圖—拍馬屁 ◎郭圖「十圍五攻 敵則能戰」 「譬若覆手」 ※空談誤國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

  17. 沮授和田豐 ◎「救亂誅暴 謂之義兵」 「恃眾憑強 謂之驕兵」 ◎「兵義無敵」「驕者先滅」 ◎「舉兵南向 於義則違」 ◎「今棄萬安之術 而興無名之兵 竊為公懼之」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

  18. 指揮失誤 ◎一誤—不守白馬 馳援延津 ◎二誤—挺進官渡 ◎三誤—不接受許攸的建議 ◎四誤—派輕兵救援烏巢 派重兵攻打官渡 --<三國志˙袁紹傳>

  19. 指揮失誤 ◎根本原因:袁紹不具備帥才 ◎荀彧「遲重少決 失在後機」 ◎西元200年正月 曹操忙裡偷閒攻打劉備 ◎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 --<三國志˙武帝紀>

  20. 指揮失誤 ◎西元200年正月 曹操攻打劉備 ◎田豐建議袁紹趁機襲擊曹操 ◎田豐:千載難逢的機會呀 卻說什麼生病 --<三國志˙袁紹傳>

  21. 指揮失誤 ◎另一原因:袁紹用人失當 ◎孔融對荀彧說 「田豐 許攸 智計之士也 為之謀 審配 逢紀 盡忠之臣也 任其事 顏良 文醜 勇冠三軍 統其兵 殆難克乎」 --<三國志˙荀彧傳>

  22. 用人失當 ◎荀彧認為 「田豐剛而犯上 許攸貪而不治 審配專而無謀 逢紀果而自用」 --<三國志˙荀彧傳>

  23. 用人失當 ◎結果完全如荀彧所言 田豐被囚 許攸叛逃 顏良 文醜丟了腦袋 --<三國志˙荀彧傳>

  24. 用人失當 ◎袁紹用人只有一個原則 全憑自己個人的好惡 ◎好惡的標準 誰拍馬屁就喜歡誰 誰提意見就討厭誰

  25. 用人失當 ◎田豐喜歡提意見 他讓田豐進牢房 ◎沮授喜歡提意見 他讓沮授坐冷板凳 ◎沮授坐冷板凳的結果 是袁紹的決策一錯再錯

  26. 用人失當 ◎袁紹似乎有一種 特殊的性格和特別的本事 ◎凡是對自己有利的正確意見他一定本能的抵制 ◎越是對他有好處 他越是不聽 ※這真是一個奇觀

  27. 窩裡鬥 ◎郭圖嫉恨沮授 ◎逢紀誣陷田豐 ◎沮授仰天長歎 悠悠黃河啊 我怕是再也回不來了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獻帝傳>

  28. 鬧家務 ◎袁譚為青州刺史 ◎袁熙為幽州刺史 ◎高幹為并州刺史 ◎袁紹 袁尚守冀州 ◎「一兔走衢 萬人逐之 一人獲之 貪者悉止」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九州春秋>

  29. 鬧家務 ◎審配 逢紀擁護袁尚 ◎辛評郭圖擁護袁譚 ◎最後在爭權奪利中同歸於盡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九州春秋>

  30. 袁紹的「六失」 ◎政治失利 ◎道義失理 ◎戰略失策 ◎指揮失誤 ◎用人失當 ◎組織失和 ※有此「六失」袁紹不敗 天理不容

  31. 曹操充滿信心 ◎「諸將以為不敵」(10萬:1萬) ◎袁紹「志大而智小」 「色厲而膽薄」 「忌克而少威」 「兵多而分畫不明 將驕而政令不一」 「土地雖廣 糧食雖豐」 「適足以為吾奉也」 --<三國志˙武帝紀>

  32. 袁紹的失敗 ◎袁紹在最關鍵的時刻 表現出愚蠢 固執和狂妄 終於把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袁紹的愚蠢 固執和狂妄 是三位一體的 ◎他因狂妄而固執 因固執而愚蠢 因愚蠢而狂妄

  33. 袁紹的性格 ◎袁紹的失敗是做人的失敗 ◎他做人的失敗是性格使然 ◎袁紹「貌外寬而內忌」 「任人而疑其心」 --<三國志˙荀彧傳> ◎袁紹「外寬雅 有局度 憂喜不形於色 而內多忌害」 --<三國志>

  34. 袁紹的性格 ◎袁紹兵敗官渡以後 將士們捶著胸脯痛哭流涕 說如果田豐在這裡 我們不會落得這個下場 ◎袁紹回到鄴城 第一件事就是殺了田豐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註引<先賢行狀>

  35. 袁紹的性格 ◎袁紹兵敗官渡 朋友向田豐說「君必見重」 ◎田豐「若軍有利 吾必全 今軍敗 吾其死矣」 --<三國志˙袁紹傳> ※這樣的人真不是東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