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資訊與通訊

資訊與通訊. N10122101 何汶蓓 N10122143 陳昺豪 N10122114 李馨怡 N10122147 陳威宏. 華為 公司歷史 產品與服務 組織結構 FACEBOOK 社群網站 發展歷史 對大眾開放. 公司歷史. 華為. 1987.9 月 - 華為以「民間科技企業」身份獲深圳市工商局批准獲得註冊。 成立早期代理小型程式控制交換機,在通訊裝置核心技術方面的第一次突破 1994-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資訊與通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訊與通訊 N10122101何汶蓓 N10122143陳昺豪 N10122114李馨怡 N10122147陳威宏 華為 • 公司歷史 • 產品與服務 • 組織結構 FACEBOOK社群網站 • 發展歷史 • 對大眾開放

  2. 公司歷史 華為 1987.9月- 華為以「民間科技企業」身份獲深圳市工商局批准獲得註冊。成立早期代理小型程式控制交換機,在通訊裝置核心技術方面的第一次突破 1994- 推出的「C&C08」大型程式控制交換機,之後逐漸佔據國內固定交換及接入網等通訊裝置市場,市場佔有率逐漸擴大,至90年代末期已經在國內市場上與其他少數競爭對手共同佔有大部分市場佔有率。 2007- 華為在光傳輸網路、移動及固定交換網路、資料通訊網路幾大領域內擁有較強實力,並在全球電信市場與愛立信、阿爾卡特、思科等老牌通訊公司展開激烈競爭。

  3. 產品與服務 華為 華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於電信運營商業務,同時也提供企業與個人使用的產品與服務,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一在使用某種形式的華為技術。 • 無線接入:包括GSM、UMTS、LTE等基站裝置 • 2. 固定接入:包括傳統固網接入(MSAN, DLSAM),光纖寬頻接 入(FTTX),ODN和配線(ODN AND MDF) • 3. 核心網 • 4. 傳送網:WDM/OTN、MSTP/HYBRID MSTP、微波系統等 • 5. 資料通訊:路由器、交換機等6. 網路能源7. 業務與軟體 • 8. OSS伺服器:電信網路和運維轉型中的網規網設、IP運維、資源 管理、業務發放與啟用、線路診斷、系統架構以及端到端的專業服務 等9. 儲存與網路安全10.終端:手機、上網卡、閘道器、數據機、機頂盒等

  4. 組織結構 華為 分為6大體系,分別是銷售與服務,產品與解決方案,財經,市場策略,運作與交付,人力資源。 其中銷售與服務體系下在全球設有7大片區,分別是中國區(國內市場部,下設中國國內27個代表處,亞太片區,拉美片區,歐美片區,南部非洲片區,獨立國協片區和中東北非片區。 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終端公司,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華為軟體技術公司,安捷信電力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務有限公司,華為大學,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海洋網路有限公司等。組織架構由上至下分別是董事會(BOD)-經營管理團隊(EMT)-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IRB)-六大體系的辦公會議。華為在全球設立了包括印度、美國、瑞典、歐洲(德意法等)、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多個研究所,89000名員工中的48%從事研發工作。

  5. 公司歷史 FACEBOOK ●創始時期(2003年-2004年) ●2003.10.28- 祖克柏撰寫了一個名為「FACEMASH」的網站程式,根據哈佛校內報紙《THE HARVARD CRIMSON》,「FACEMASH」會從校內的網路上收集照片,每次將兩張照片並排後讓使用者選擇「較火辣」的照片。為了達成這個功能,祖克柏入侵了受保護的哈佛電腦網路,並拷貝了學生的私人宿舍門卡照片。 ●1980中期- 在上線後4小時內,「FACEMASH」網站吸引了約450名訪客,所有照片共被瀏覽22,000次。在數日後被哈佛校方強制關閉。祖克柏當時面臨了退學處份,校方指控他破壞安全、侵犯著作權,以及侵犯個人隱私。這些指控和處分最後被撤銷。祖克柏以「FACEMASH」計劃為基礎,在藝術史期末考前建立了一個社交讀書工具。他上傳了500張羅馬歷史相關圖片到一個網站上,且每張圖片都有一個可發表評論和意見的區塊。他將網站與同學分享,許多人開始利用這個網站來分享筆記。

  6. 公司歷史 FACEBOOK ●2004.1月-祖克柏從開始撰寫新網站的程式代碼。 ●2004.2.4.-祖克柏啟動了「THEFACEBOOK」,最初的最初的網址是THEFACEBOOK.COM。網站上線的六天後,三名哈佛高年級生指控祖克柏刻意誤導他們,讓他們認為祖克柏將幫他們建立一個稱為「HARVARDCONNECTION.COM」的社交網路。三人宣稱祖克柏反而使用了他們的構想來建立自己的競爭網站。 三人並向《THE HARVARD CRIMSON》投訴,而報社也展開調查。之後三人對祖克柏提出告訴,這起訴訟最後在2008年以1,200萬股的賠償條件達成和解。網站最初僅限哈佛大學學生加入,在上線後的第一個月內,哈佛大學的學士生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註冊成為使用者。四名專業技師加入了祖克柏的團隊,幫助他推廣網站。

  7. 公司歷史 FACEBOOK ●2004.3月-THEFACEBOOK.COM擴展營運範圍至哥倫比亞、史丹佛和耶魯大學。之後繼續開放多所大學,以及大部分美國和加拿大境內的大學師生使用。●2004年-企業家西恩·帕克成為公司的總裁。 ●2004.6月-THEFACEBOOK.COM將營運基地搬遷至加州帕羅奧圖。搬遷不久後,THEFACEBOOK.COM獲得了第一筆投資。 ●2005-FACEBOOK以20萬美元購得FACEBOOK.COM域名後將「THE」從名稱中去除,名稱正式改為「FACEBOOK」。

  8. 對大眾開放(2005年-2012年) FACEBOOK ●2005.9.2- 祖克柏推出了FACEBOOK的高中版網站,並稱這是最合乎邏輯的下一步(在當時,高中版FACEBOOK需要獲得邀請才能註冊)。FACEBOOK並將註冊適用範圍伸至數間公司的員工,包括蘋果公司和微軟在內。 ●2006.9.26-FACEBOOK正式對所有年滿13歲且持有一個有效電子郵件位址的人開放。●2007-FACEBOOK已有超過10萬個商業頁面(可讓公司進行宣傳和吸引客戶的頁面)。●2007.10.24-微軟宣布以2.4億美元購入1.6%的FACEBOOK股權,讓FACEBOOK的總價值來到約150億美元。 2010.3.13-當周FACEBOOK的造訪人次超越GOOGLE。●2010.11-FACEBOOK的市值來到410億美元;些為超越EBAY成為美國第三大網路公司,僅次於GOOGLE和AMAZON.COM。

  9. 對大眾開放 FACEBOOK ●2011.3月-FACEBOOK每天移除超過20,000個個人檔案頁面,這些頁面中包含垃圾訊息、不適切的內容,或13歲以下的用戶頁面。這是FACEBOOK為了提高網路安全性所採取的行動之一。 ●2011.6月-FACEBOOK的瀏覽次數達到1兆次,成為在DOUBLECLICK追蹤名單裡最多人瀏覽的網站。 ●2011.12月-發表的尼爾森媒體研究調查,FACEBOOK是美國造訪量第二高的網站,僅次於GOOGLE。●2012.5.17-舉行首次公開募股,協定價格為每股38美元,公司當時的市值為1,040億美元,是至今價值最高的新掛牌上市公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