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5 Vues
台灣環安衛問題. - 外來物種 班級:化材一乙 組員 : 4A240064 蔡孟穎 4A240068 賴繐育 4A240070 江仲薇. 目錄 前言 吳郭魚 ---------------------------4A240064 蔡孟穎 紅火 蟻 ---------------------------4A240068 賴繐育 銀 合歡 ---------------------------4A240070 江仲薇 參考文獻. 前言.
E N D
台灣環安衛問題 -外來物種 班級:化材一乙 組員:4A240064 蔡孟穎 4A240068 賴繐育 4A240070 江仲薇
目錄 • 前言 • 吳郭魚---------------------------4A240064蔡孟穎 • 紅火蟻---------------------------4A240068賴繐育 • 銀合歡---------------------------4A240070江仲薇 • 參考文獻
前言 外來種生物除因人們為經濟、娛樂、科學研究與生物防治等各種需求所蓄意引入,亦常伴隨人類移動或貿易行為,而成為意外遷入的訪客,也危害到台灣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吳郭魚 台灣鯛魚(吳郭魚)屬於鱸型目、慈鯛科(Cichlidae),原產於非洲,英文名-Tilapia,俗名-南洋鯽仔、姬鯛、潮鯛、聖彼得魚。 民國三十五年,在被徵調到新加坡服役的吳振輝先生和郭啟彰先生,偷偷潛到當地的日本養殖,用內衣充當漁網撈了孵化約五天的「帝王魚」魚苗並帶回台灣養殖。 為了感念兩位,乃按他們的姓氏,依吳振輝先生年長敘姓在前,將這南洋鯽仔取名為『吳郭魚』。
生態習性 吳郭魚對於外在環境的適應力強,具有耐污染、耐高鹽在鹽度35~40%的海水和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是一種廣鹽性魚類、抗病力強、雜食性、領域性強的特性,且種類多,棲息地廣布於全台河流中下游、湖泊、 池塘、溝渠中,肉質鮮美而少虱目魚般的細刺,是目前台灣地區日漸重視的養殖魚種,為了拓展外銷市場,更有「優質化的改良吳郭魚品種」─「台灣鯛」的出現,並已成功進軍世界各地市場,藉著有效的養殖技術提昇及嚴格的品管程序,相信「台灣鯛」能為台灣的養殖漁業再創另一個奇蹟。
對生態影響 本屬慈鯛科魚種,具強烈的領域性,因為人為的因素使牠的族群在野外迅速繁衍,當我們在享用吳郭魚所烹調而成的美食同時,卻忽視牠雜食的特性與天生領域攻擊的行為,所以對許多的小型河川物種而言是一項莫大的浩劫。此外,又因吳郭魚的的繁殖力很強,所以幾乎台灣野外的各條溪流及溝渠中都有牠的蹤跡,是穩定增長的外來物種之一。
紅火蟻 • 紅火蟻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 • 中文學名: 紅火蟻拉丁學名:Red imported fire ant,或簡稱RIFA、二名法:Solenopsisinvicta(1972)、界: 動物界、門: 節肢動物門、綱: 昆蟲綱、目: 膜翅目、亞目: 細腰、亞目科: 蟻科、亞科: 家蟻亞科、族: 火蟻族、屬: 火蟻屬
形態特徵 • 紅火蟻是一種營社會性生活昆蟲,每個成熟蟻巢,約有5-50萬只紅火蟻。紅火蟻蟲體包括負責做工的工蟻、負責保衛和作戰的兵蟻和負責繁殖后代的生殖蟻。生殖蟻包括蟻巢中的蟻后和長有翅膀的雌、雄蟻。一個蟻巢中包括1個或數個可以生殖的蟻后,其他所有的工蟻和兵蟻都是不能繁殖的。紅火蟻與一般螞蟻相近,但個體較大,兵蟻體長3-6mm。 紅火蟻工蟻多型,體長2.4-6mm,上顎4齒,觸角10節,身體紅色到棕色,柄后腹黑色。蟻巢向外突起呈丘狀,直徑一般小于46厘米。當蟻丘受到破壞時,入侵紅火蟻將異常憤怒。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進攻入侵者,一般被蟄刺后次日會有水皰出現。
威脅 • 紅火蟻給被入侵地往往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業生產的大敵。紅火蟻入侵住房、學校、草坪等地,與人接觸的機會較大,叮咬現象時有發生。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過敏反應,甚至造成人類死亡。入侵紅火蟻同時也啃咬電線,經常造成電線短路甚至引發小型火災。火蟻的名稱便是在描述被其叮咬后如火灼傷般疼痛感,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紅火蟻蟻巢在受到外力干擾騷動時極具攻擊性,成熟蟻巢的個體數約20萬至50萬只個體,因此入侵者往往會遭受大量的火蟻以螫針叮咬,大量酸性毒液的注入,立即產生破壞性的傷害與劇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會造成被攻擊者產生過敏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險,若膿泡破掉,則常容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
化學藥劑防治法 • 二階段處理方法是將二種處理方法共同配合使用,這也是最被研究人員與防治人員所推薦使用的方法。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餌劑,而約在10~14天后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并持續處理直到問題解決。二階段處理方法建議每年處理二次,通常在4~5月處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處理第二次。 • 餌劑大部分火蟻餌劑用藥的劑型多使用磨碎的除去油脂的玉米顆粒為餌劑的基質及大豆油為載體,也就是說黃色固體的材質是去油脂的玉米顆粒,而作用的藥劑原料是加在大豆油中,再將含有藥劑的大豆油與玉米顆粒混合,而大豆油將是餌劑吸引螞蟻來取食的重要成分。但大豆油常常會因為過期而開始腐敗,而影響對螞蟻的誘引力,所以需要在餌劑新鮮的時候盡快使用。餌劑的藥劑大約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化學藥劑(毒劑),第二類為昆蟲生長調節劑。研究顯示不管餌劑使用那一種藥劑類型,所獲得的防治效果都僅能防除85% 至95%的火蟻族群。但明顯的差異在于可見螞蟻族群數量減少開始時間與速度上,一般而言,生長調節劑的成效要比較延后,但其卻較有利于去控制火蟻族群的拓展階段。散播火蟻餌劑最低有效量的公式,大部分狀況約每4000平方公尺需要灑1公斤的藥劑。
銀合歡 科名:含羞草科銀合歡屬 別名:白相思子、細葉番婆樹、臭菁仔 原產地:原產於中美洲,為荷蘭人引進之外來種 特徵:為不具針刺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幹通直或略彎曲。銀合歡的花本身是白色圓球狀花,枝葉含特殊味道,葉子可用作餵飼牲畜,繁殖能力強,被稱為難以防除的雜木。其幼葉富蛋白質可做牛群飼料,因含銀合歡素,單胃動物食之容易中毒。
銀合歡的成因 由荷蘭人輾轉帶進台灣。數十年前,台灣鄉村地區以銀合歡的嫩莖葉當作牲畜的飼料、樹枝做薪材,物盡其用的作法,使銀合歡的生長受到控制,不同樹種之間也相安無事。但一九六○年代開始,台灣開始推廣經濟造林,改種銀合歡藉以製漿出口。可惜獲利不佳,任其在山坡地蔓延。今日恆春關山一帶滿坡的銀合歡林,就是當年企業造林時留下的痕跡。到了一九八○年代,台灣農牧業逐漸轉型,許多土地開始休耕荒廢,讓銀合歡更加迅速蔓延,八○年代初,由於尼龍繩普及,再加上電力普及,也沒有人以銀合歡當柴燒。供需不協調,造成銀合歡迅速增加,占據更多廢耕地。
銀合歡的威脅 屬於向陽性植物的銀合歡,在陽光充足時生長快速,可以長至六到八公尺高不等。當光照達到一定條件,銀合歡就長得高且快,把其他植物壓在下面,使得環境周遭的原生植物,必須和銀合歡爭奪光照,才能維持基本的生命運作,然而,銀合歡擴散的枝葉擋住了陽光,一旦本地植物不耐陰,就會難以運送光合作用。排放毒素,抑制本地植物的生長,又是銀合歡另一項鞏固地盤、驅逐鄰居的利器。根據研究發現,銀合歡具有一種名喚為「含羞草毒」的相剋化學物質,這味銀合歡會將體內的含羞草毒排放到四周棲地,本地植物往往抗拒不了有毒物質的侵略,只能坐以待斃,受到壓抑無法生長,嚴重者還因此凋萎死亡。
銀合歡的用途 • 銀合歡的葉以沸水燙熟,再換水沖洗,即可加調味料食用。或是嫩莢和成熟種子可炒食或煮食。種子炒熟後可帶咖啡泡飲料 • 銀合歡的根皮可解鬱寧心,解毒消腫,治心煩失眠,疥瘡;未成熟的種子也可驅蟲 • 銀合歡的木材也可做薪材,供雕刻小飾品的木材,根有固結土壤及改良肥效的功能
參考文獻 • 吳郭魚主題館http://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01695&ctNode=2615&mp=159&kpi=0 • 台北市釣魚協會http://taipeifishing.com/bbs2/dispbbs.asp?boardid=67&Id=9215 • 中華百科http://wikiyou.tw/%e7%b4%85%e7%81%ab%e8%9f%bb/ • 台灣外來種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375 • Pchome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riby771987/post/1320343831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A%80%E5%90%88%E6%AD%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