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王丽慧,硕士。1995-2000年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主修内科专业。2000-2003年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修内经专业。导师周国琪。2003年至今,受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绪 论. 为什么要学习原著?. 根据原始论文来追踪理论的形成过程,始终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而且这样一种研究,比起通过同时代的工作对已完成的题目作出一种流畅的叙述来,往往对于实质能够提供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爱因斯坦.   为什么值得学习?. 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 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个人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个人简介 • 王丽慧,硕士。1995-2000年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主修内科专业。2000-2003年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修内经专业。导师周国琪。2003年至今,受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 绪 论 为什么要学习原著?

  3. 根据原始论文来追踪理论的形成过程,始终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而且这样一种研究,比起通过同时代的工作对已完成的题目作出一种流畅的叙述来,往往对于实质能够提供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根据原始论文来追踪理论的形成过程,始终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而且这样一种研究,比起通过同时代的工作对已完成的题目作出一种流畅的叙述来,往往对于实质能够提供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爱因斯坦

  4.   为什么值得学习? • 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 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 • 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 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 创建了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 • 《内经》的学术精华及成就在世界医学发展史占有一席之地

  5. 节一 《内经》的成书和沿革 一、《内经》成书年代 二、《内经》书名的由来与作者 三、《内经》的沿革

  6. 一、《内经》成书年代 • 黄帝时代 (新石器时代) •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 秦汉之际(前221---前206) • 西汉(前206---23)/东汉(25---220)

  7. 黄帝时代 (新石器时代) 正方:即成书于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 ,for黄帝是氏族社会人物。 反方:不可能。内经十多万字,涉及多学科内容,不可能以甲骨文形式记录、保存并流传下来。

  8.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素问·上古天真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 “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 ----清·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自序》

  10. 秦汉之际(前221---220) 1、文字“漆”秦以前没有造出,秦时出现《内经》“面如漆柴” 2、 黔首,秦时对百姓之称谓

  11. 秦汉之际(前221---220) 3、“豆”秦前指一种盛器,带高座的盘子,《内经》指大豆,属五谷之一。 4、文体中对黄帝的称颂之辞与《史记》《大戴理》中相近,而后二者为汉代作品。

  12. 汉代 • “ (《内经》)广衍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人遂似汉人语”。 • ————明·顾从德《重雕素问序》

  13. 结 论 • 《内经》内容既有战国的,又有秦汉时期的,跨越的年代很长,非一时作品。最后成书在西汉末之前。

  14. 《内经》成书上限 • 《史记》(前104-前91成书)记述了《上下经》等 曾被《内经》所引证的古古医籍。但未见《内经》。 • 《内经》的成书当在《史记》成编之后。

  15. 《内经》成书下限 • 《七略》(前32年成书),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 《汉书·艺文志》,据《七略》摘编而成。 • 《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 • 《内经》成书当不晚于公元前32年。

  16. 结 论: 《内经》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并自秦汉以来代有补充,将其汇集编纂成书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17. “内经”是什么意思 二、书名的由来与作者 内,与“外”相对。 经:常也,法也,经也。

  18. 二、书名的由来与作者 黄 帝: • 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 • 黄帝族。春秋时代又称之谓“华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汉以后所谓“汉族”的祖先。 一个民族图腾。

  19. 《内经》作者 1.有不同的学术观点 • “脾主四时”/ “脾不主时” • “肾开窍于耳”/ “心开窍于耳” • “泻必用方,补必用员”/ “泻必用员,补必用方”

  20. 《内经》作者 2.《素问》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体部分)成编汉以前。 第二部分(运气七篇)乃唐王冰增补。 第三部分(遗篇:刺法论和本病论)为宋刘 温舒补入 。

  21. 《内经》作者 3. 不同时代的烙印 • “平旦”、“下晡”、“日昳”----先秦人习惯 • “寅月 ”为岁首----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后

  22. 结 论 内经 非一个医家所著,可看作是一部医家经验的论文汇集,即“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的各家学说” 。

  23. 《素问》的含义 • 全元起:“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 • 张介宾:“平素所讲问,是谓《素问》。” • 宋·林亿:“太素者,质之始也。” • 素问,黄帝及其臣子平素的问答。

  24. 《灵枢》的含义 • 明代马莳:“……谓之曰《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圣至元之称,此书之切,何以异是”。 • 张介宾:“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 • “灵枢”之名,系唐王冰所加 ,蕴涵着深刻的道家思想 。

  25. 《内经》成形的社会背景 • 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 •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 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26. 构建方法 • 司外揣内 • 援物比类 • 直觉领悟 • 揆度奇恒. 如:藏象学说 援物比类,化之冥冥 顿悟 测度比较

  27. 主要内容 • 养生 • 阴阳五行 • 藏象 • 气血精神 • 经络 • 病因病机 • 病证 • 诊法 • 论治 • 运气

  28. 成功经验 • 多学科的综合统一 tcm-x • 理论结合临床 theory --- clinic • 继承和创新 learning---crea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