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627 Vues
代工之 王 - 傲視全球的鴻海集團. 組員:許純若、施佳伶、吳庭誼 李佳紋、曾鈺錡、蕭紋薏. 公司簡介. 鴻海 創立於 1974 年 自創顛覆電子代工服務領域的機光電垂直整合『 eCMMS 』商業 模式 。 鴻 海科技集團是 全球 3C( 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 ) 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 集團 。 集團 多年來致力於研發 創新 , 以 核心技術為 中心 , 截至 2012 年已在全世界共獲 超過 55 , 000 件 專利. 企業沿革. 1974 年 , 以 成立 「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 」 , 生產 加工 製造塑膠 產品
E N D
代工之王-傲視全球的鴻海集團 組員:許純若、施佳伶、吳庭誼 李佳紋、曾鈺錡、蕭紋薏
公司簡介 • 鴻海創立於1974年自創顛覆電子代工服務領域的機光電垂直整合『eCMMS』商業模式。 • 鴻海科技集團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 • 集團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創新,以核心技術為中心,截至2012年已在全世界共獲超過55,000件專利
企業沿革 • 1974年,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製造塑膠產品 • 1975年,改名「鴻海工業有限公司」,生產TV用高壓陽極帽組件 • 1981年,成功開發連接器,正式進入連接器領域 1982年, 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進入電腦用線纜裝配領域 • 1985年,創立「FOXCONN」自我品牌,首次入榜台灣製造業1000大 • 1991年,股票上市。 1995年,世界級PC大廠Compaq、Intel、Dell等均成為重要客戶 1996年,個人電腦機殼量產上市,跨足電腦機殼/準系統領域 • 1999年,與Cisco System達成互聯網商務應用結盟 • 2001年,榮登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 • 2005年,FIH(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 2009年,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光電與奇美集團奇美電子合併。 • 2012年,鴻海集團併購夏普 • 2013年鴻海集團併購全球第二大數位相機代工廠普立爾 • 2013年,鴻海集團併購台揚科技 • 2013年,郭台銘指出未來進軍4G服務。 <
經營理念 • 五大產品策略: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附加價值。 • 自創的垂直整合商業模式: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 • 全球3C代工產業向來分為兩大壁壘:一是以CEM、EMS及ODM等為主的電子工程背景模式,二是以模具/零元件為主的機械工程背景模式。鴻海郭董事長在多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成本優勢』下,自創出全球獨門的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商業模式,簡稱eCMMS。 • eCMMS為機光電垂直整合的軟硬體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舉凡模具、治具、機構件、零元件、整機至設計、生產、組裝、維修、物流等等服務均涵蓋在內。 • 在企業社會責任與節能、減排、綠化、循環等環境保護方面全力推動與奉獻。 • 郭台銘的「六選」:選客戶、選產品、選人才、選技術、選股東,選策略伙伴
國際化三大策略-一地設計(Time to market) • 一地設計:與客戶共舞 • 全力配合在重要策略客戶的附近設立研發設計、工程測試、快速樣品製作的機制,以便與客戶同步開發新產品,使產品儘速量產上市。 • 鴻海也在進一步建立全球24小時遠程互動設計的能力。例如,透過全球資訊網路,位於美國西岸工程單位下班後,可以將設計重點告知遠在台灣或大陸的設計工程師,繼續以接力賽的方式完成設計,甚至做出樣品實體。
國際化三大策略-三地製造(Time to volume) • 三地製造:垂直爬升的戰鬥機 • 在新產品獲得認可之後,鴻海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亞洲、北美、歐洲三個主要市場的製造基地,佈置生產所需的採購、製造、工程、品管等各項能力,並能依據客戶的市場需求遞增,快速地擴充產能,滿足客戶需求快速爬昇的需求。
國際化三大策略-全球交貨(Time to money) • 全球交貨 • 企業活動從研發、行銷、製造,一直要到及時交貨給客戶,把錢收回來,才算打上一個句號。對郭台銘來說:「賺不賺錢,客戶最後付款給你才算數!」;貨物放在自己的工廠或中途發貨倉庫,只能算是負擔,不能算收益。 • 客戶要貨有貨,不要貨時零庫存,交貨就是「適品、適時、適質、適量」把貨交到客戶指定地點。因此,全球物流追蹤系統,永遠是鴻海ERP系統最先要完成的項目。
結論 • 鴻海之所以會成功除了後天性的努力以及遇到挫折永不放棄的精神,對於員工的管理方式加上客戶的處理方式也絲毫不馬虎,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 在現今成功的企業家中,很少人會像郭台銘這樣賺錢不是目的,懂得回饋社會才是重要,他不喜歡花錢享受,又不喜歡出名這種個性造就了他的成功,他不像有些企業家會為了省成本而製造出劣質,表面上說自己製造的商品多好什麼的,等到有人出來爆料才在媒體上道歉、賠錢。 • 他把它處事的態度用來管理整個鴻海,就算鴻海已在社會上有占有部份的地位了,但他還是繼續學習《成功不墜》的法則,努力不懈的精神來面對未來,我想這將會使它成長更加迅速。 • 。
建議 • 鴻海公司基本上是秉持客戶至上原則,盡量滿足消費者需求,可惜因強人勢的領導和購併策略欲使自己的企業規模擴大, 反而會產生管理風險偏高,企業文化整合時較不易,所以他必須產業分工更加精細,以及要有效掌握細分化產業之核心能力來加強企業文化的整合能力,如果沒有明確的管理,未來將會被競爭市場所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