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八區管理處 文化性資產清查成果

第八區管理處 文化性資產清查成果. 報告人:總務室陳芳君. 貳、各項設備清查成果簡述. 一、土木建築. 由財產卡單清查計 26 處淨水相關設備,較具代表性者為廣興第二取水站內之八角涼亭、八角水塔及石敢當等建築;宜蘭水道之員山配水池;蘇澳水道之蓄水池。. 日治昭和時期石敢當,側面部份日文已遭排日人士刮掉。. 羅東水廠配水池現照,與興建時並無差異,現仍為本處之備用配水池,因其外形為八角形,故同仁習慣稱之為八角水塔。. 羅東水廠配水池舊照興建於昭和 1 年 1926 年,池頂覆土,第二層中空,底層為抽水機房並以 RC 牆保護。. 一、土木建築.

hono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八區管理處 文化性資產清查成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區管理處文化性資產清查成果 報告人:總務室陳芳君

  2. 貳、各項設備清查成果簡述 一、土木建築 • 由財產卡單清查計26處淨水相關設備,較具代表性者為廣興第二取水站內之八角涼亭、八角水塔及石敢當等建築;宜蘭水道之員山配水池;蘇澳水道之蓄水池。 日治昭和時期石敢當,側面部份日文已遭排日人士刮掉。

  3. 羅東水廠配水池現照,與興建時並無差異,現仍為本處之備用配水池,因其外形為八角形,故同仁習慣稱之為八角水塔。羅東水廠配水池現照,與興建時並無差異,現仍為本處之備用配水池,因其外形為八角形,故同仁習慣稱之為八角水塔。 羅東水廠配水池舊照興建於昭和1年1926年,池頂覆土,第二層中空,底層為抽水機房並以RC牆保護。

  4. 一、土木建築 八角水塔登塔階梯,為水塔附屬建物,工法細膩精緻,目前結構仍完整。 八角涼亭及內部之RC圓桌,仍堪用,建於民國28年(昭和3年)。 八角水塔內抽水機,由德國直接進口安裝,目前仍堪用。

  5. 宜蘭水道之配水池,現屬本處深溝給水廠,稱員山配水池,民國30年3月並於其下方再增設4050噸配水池一座,右側增建分水井一口,現為備用水池結構完整,配水池上方之通氣孔多達40個,並具一只避雷針,惟其上之針頭已不知去向。宜蘭水道之配水池,現屬本處深溝給水廠,稱員山配水池,民國30年3月並於其下方再增設4050噸配水池一座,右側增建分水井一口,現為備用水池結構完整,配水池上方之通氣孔多達40個,並具一只避雷針,惟其上之針頭已不知去向。

  6. 蘇澳水道創始於大正13年(西元1924年),水源地應為現蘇澳鎮光明路5號(原蘇澳分所所在地),35年再擴建1座蓄水池,60年擴大供水至南方澳,民國70年接收原國軍自行營運之系統,供水範圍再擴大至北方澳之蘇澳軍港,於74年再行擴建配水池,後始具現今規模。蘇澳水道創始於大正13年(西元1924年),水源地應為現蘇澳鎮光明路5號(原蘇澳分所所在地),35年再擴建1座蓄水池,60年擴大供水至南方澳,民國70年接收原國軍自行營運之系統,供水範圍再擴大至北方澳之蘇澳軍港,於74年再行擴建配水池,後始具現今規模。

  7. 二、機具文物 • 由廢料倉庫清查機具一批,其中較特別者為早期消毒瓶,其使用方式為先填裝消毒粉,再加入等比例水稀釋後,以繩索沉降至水池內進行消毒用,多用於小系統。

  8. 二、機具文物 鑄鐵管切管機,可切割鑄鐵直管。為80年代工具,但已相當少見。

  9. 二、機具文物 日治時期鉛管修理工具 「鋼銑子」平敲鉛使之紮實 「牛角刀」用於鉛管口切薄以便灌錫 灌鉛CIP臼塞接頭 各種尺寸的「矢」 各種尺寸的「打麻銃」

  10. 二、機具文物 熔鉛器具,約使用於日據時代(1910)至水廠時代(1970)初期,右下圖為攜帶式酒精燈,右上圖為熔鉛爐,上圖為熔鉛爐底座,用於漏水修理後,加封水管接頭時熔化鉛塊用。

  11. 二、機具文物 水表修理器具類 水表母表,用以衡量用戶水表是否正確約使用於1940~1970年代。 早期水表試壓照片,圖內右方為水桶,早期水表購入後須自行修理,經修理後水表必須經由試壓檢驗是否完全不漏水,始得出廠使用。

  12. 二、機具文物 總水表類 日據時期文氏總水表令件,左上為水壓紀錄器,左下為總水表圖表介面外殼,上圖為總水表紀錄紙捲軸。

  13. 二、機具文物 左圖為加液氯之加藥器,使用於配水池前之,本器具原置於宜蘭水道之員山機房內,為1926年使用至1950年左右,後為新型加藥器取代,1985年隨機房拆建除而缷下。 加藥設備類 右圖為較新型液氯加藥器,使用於配水池進水口處,本器具後隨加藥劑改為次氯酸鈉後停用。

  14. 二、機具文物 工安急救設備類 濕式氯氣緊急處理設備,用於外洩時緊急處理用。 毒氣外洩檢知箱,為檢知是否有氯氣外洩。

  15. 二、機具文物 • 由檔案庫房清查羅東所舊文件,發現一批昭和二年以降之三星水道之文獻資料,包括水質檢驗報告、水量計剖面圖、簡易水道誌、水保區管制公函、臺灣水道研究規則‧‧‧等。 日治昭和時期水道月報,由三星鄉庄長填報,報送羅東郡守殿。 日治昭和時期三星水道給水月報「庄長」核章。

  16. 二、機具文物 日治昭和時期三星柑仔坑水源取水區評估報告內之等高線圖。 日治昭和時期三星水道鐵管分布圖。

  17. 二、機具文物 日治昭和時期水表鉛封示意圖。 日治昭和時期水表剖面圖。

  18. 二、機具文物 民國41年宜蘭縣警察局覆函要求所屬礁溪、羅東、蘇澳分局配合更換水源地禁止進入告示之公函。

  19. 二、機具文物 昭和十年之臺灣水道研究會規則及水道研究會會員名冊各乙冊,可分享予各區同仁參考。

  20. 參、結 語 每一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包括有形的無形的層面,有些部份會表現在所謂的文化性資產上。若只看到老舊設備不合時宜,就處理掉,是非常不智而可惜的,期能透過本處文化資產及生態保育小組之努力與智慧,為這些有代表性的產業文化資產,帶來第二春。

  21. 簡報完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