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课间休息

课间休息. 第九章 皮质激素类药物 (Adrenocoritical hormone). 一、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grtical Hormones )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它们结构与胆固醇 (甾体, steroid ) 相似,故又称皮质类固醇激素 (甾体 steroid 类激素。.

how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课间休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间休息

  2. 第九章 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itical hormone)

  3. 一、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grtical Hormones)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它们结构与胆固醇(甾体,steroid)相似,故又称皮质类固醇激素(甾体steroid类激素。 自从1935年从肾上腺皮质分离出可的松(Cortisone)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出50多种。临床常用的天然皮质激素为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由于含量少,成本高,现在都已用人工合成,同时根据可的松的基本结构加以改造,已有一系列人工合成皮质激素问世,且作用比天然的更强、更单纯。

  4. 二、分类 根据其生理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2、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

  5. 表9-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表

  6. 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理功能必需基团 基本结构为甾核 C3的酮基 C4-5的双键 C20的羰基

  7. 四、 体内过程 吸收:内服、肌肉注射、部位注射等均易吸收 分布:85~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10~15%与白蛋白,75~80%与球蛋白结合)。10~15%游离的随血液到达作用部位,发挥特异作用 代谢:在靶细胞中代谢,或在肝中结合(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少部分与硫酸结合)形成无活性的水溶性产物, 排泄:3/4随尿,1/4随粪排出体外。

  8. 五、药理作用 • 主要表现为(四抗) • 抗炎 • 抗过敏 • 抗毒素 • 抗休克 • 对代谢和血细胞的影响

  9. 1.抗炎 抗炎作用很强,对感染性炎症(细菌等)和非感染性炎症(化学、机械等)引起的类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在炎症早期能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浸润及吞噬反应、缓解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而且也能抑制炎症后期的毛细血管增生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减轻或预防粘连和疤痕形成。从而缓解和改善炎症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 • 在炎症晚期。能抑制胶原纤维和粘蛋白的合成,抑制组织修复,阻碍伤口愈合。

  10. 药理作用(续) • 其机理比较复杂,还有一些没有阐述清楚,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①增加血管平滑对儿茶酚胺类的敏感性,使小血管张力增加→通透性降低。②增加细胞基质对粘多糖酸酶的抵抗力,增强间叶组织、结缔组织、关节滑膜细胞粘多糖基质的抵抗力,使其不被粘多糖酸酶水解,而保护细胞的基质,减轻水肿。③稳定溶酶体膜(膜性结构的胞质细胞器),防止溶酶体内的蛋白质水解酶释放,从而防止血浆和组织蛋白分解,产生五羟色胺(5-Hydroxy trypta mjne,5-HT)、缓激肽和通透因子等致炎类物质。④抑制肉芽组织增生过程中DNA的合成。⑤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积聚。

  11. 2.抗过敏 • 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反应,它是抗原与机体内抗体或与致敏的淋巴细胞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细胞或组织反应。 • 能抑制抗体免疫引起的速发性变态反应,以及免疫复合体引起的变态反应或细胞性免疫引起的延缓性变态反应,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能治疗和控制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 其抗过敏的确切机理尚未弄清,可能干扰免疫过程的如下几个环节。

  12. 药理作用(续) • (1)抑制(Indibition)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uptake)和处理。 • (2)抑制免疫性淋巴细胞的生成或使之解体。 • (3)使致敏小淋巴细胞解体。 • (4)阻碍浆细胞生成抗体,这与它抑制蛋白质全成有关。 • (5)妨碍致炎物质5-HT、缓激肽、组织胺等的产生。 • (6)干扰补体参与免疫反应。

  13. 糖皮质激素影响变态反应示意图

  14. 3.抗毒素作用 能增加机体的代谢能力而提高机体对不利刺激因子的耐受力,降低机体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各种细菌的内毒素侵入机体细胞,提高机体细胞对内毒素的耐受性。 • 糠皮质激素不能中和毒素,而且对毒性较强的外毒素没有作用。

  15. 其机理争论较大。 • (1)认为它能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内毒素不易透入细胞内。 • (2)能抑制嗜中性白细胞释放热原刺激物、可使升高的体温降下来。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如败血症时,常具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

  16. (3)对脂肪:a.促进脂肪的分解。b.对体脂的贮存发生移位(向心肥胖)。(3)对脂肪:a.促进脂肪的分解。b.对体脂的贮存发生移位(向心肥胖)。 • (4)对水盐:虽影响小,但也能促进远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增加及K+的分泌增加,长期使用→水肿和失钾。 • 此外:能使钙、磷的排泄增加→造成骨质疏松。 • (5)对血细胞:a.能使血液中的嗜酸性细胞降低,淋巴细胞降低。b.大剂量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升高,血小板数增加。

  17. 六、临床适应症 • 1.代谢性疾病,如牛酮血症,羊妊娠毒血症。 • 2.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要配合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各种败血症,中毒性肺炎和中毒性菌痢,腹膜炎,产后急性子宫炎等。 • 3.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清病、支气管哮喘、对光过敏、过敏性皮炎、过敏性湿疹等 • 适应症(续)

  18. 奶牛酮血症的防治 奶牛酮血症多因饲养不当,饲料内蛋白、脂肪过剩,糖类和维生素不足,致使血糖降低,肝脏生糖作用增强,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奶牛运动不足、患有肝脏疾病或胰岛素产生不足,也引起该病。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    临床症状1、消化不良型:病初食欲不振,继而反刍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便秘或腹泻,量少而恶臭。产乳量下降,乳房无明显变化,乳汁易形成泡沫,状如初乳,有特异的醋酮气味。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数减少呈腹式呼吸。

  19. 2、神经型:初期兴奋不安,听觉过敏,眼神狞恶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未吃食而不断虚嚼和流涎。有的横冲直撞狂暴不安。一两天后,转为抑制状态,头低沉,反射迟钝,精神萎顿,步态蹒跚。有的后期颇似产后瘫痪,常发生昏迷状态。3、亚临床型:仅见血酮升高,轻度食欲缺乏,产乳少或乳脂低下,其余无明显症状,最易被忽视2、神经型:初期兴奋不安,听觉过敏,眼神狞恶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未吃食而不断虚嚼和流涎。有的横冲直撞狂暴不安。一两天后,转为抑制状态,头低沉,反射迟钝,精神萎顿,步态蹒跚。有的后期颇似产后瘫痪,常发生昏迷状态。3、亚临床型:仅见血酮升高,轻度食欲缺乏,产乳少或乳脂低下,其余无明显症状,最易被忽视 二、防治方法1、改善饲养,调整口粮。停喂或少喂豆科精料,给予易消化的糖类饲料,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多给青干草并驱使奶牛加强运动。2、补充血糖,提高血糖含量。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也可腹腔注射20%葡萄糖溶液 返回

  20. 羊的妊娠毒血症 是母羊妊娠期间由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妊娠后期发生的一种消耗性酮病。低血糖、酮血、酮尿、酮汗和瞎眼为特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运动失调,背弓反张,卧地不起和昏睡等症状。 返回

  21. 湿疹 湿疹是皮肤由致敏物质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 急性湿疹,初发为皮肤潮红、肿胀,随即出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间有糜烂或抓痕,局部色素加深。一般损害境界清楚,可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 血清病(serum sickness) 是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并的发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其表现主要有皮疹、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 返回

  22.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由致敏物质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特征是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许多圆形或扁形的疹块。发展快,消失也块,伴有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泻等。急性变态反应,有时可伴有休克的症状。 返回 过敏性休克是指强烈的全身过敏反应,症状包括血压下降、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50%的过敏性休克是由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便是青霉素过敏,多发生在用药后5分钟内。返回

  23. 临床适应症(续) • 4.局部性炎症,如关节炎、腱鞘炎、粘液囊炎、乳腺炎、眼科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周期性眼炎等。 • 5.休克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对各种休克都有较好的疗效。如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和蛇毒性休克等。 • 6.引产,国外常用地塞米松做牛、猪、羊的引产和同期产仔,利于生产管理,但可引起胎衣滞留率增加。

  24. 七、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 1.代谢紊乱 • 2.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 • 3.诱发和加重感染 • 4.抑制过敏和过敏反应 • 5.其他

  25. 1.代谢紊乱 • 皮质激素的留钠排钾作用→水肿和低血钾症 • 蛋白质异化作用增强和钙、磷排泄增加→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等,幼畜生长抑制。 • 预防措施:不易长期、大量应用,应尽量采用最小有效量,病情一经控制,应减量或逐渐减量后停药(长期用药后应逐步递减停药,否则产生反跳现象)。能局部用药的就不要全身用药。

  26. 不良反应(续) • 反跳现象:某些疾病使用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可使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缓解,骤然停药则原病复发或加剧,这种现象叫“反跳现象或停药反应”。

  27. 2.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 • 由于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长期用药后,可使肾上腺皮质机能受到抑制,使其皮质激素分泌下降或停止,大量使用后突然停药出现停药综合症(发热、软弱无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血糖和血压下降等)。 • 预防措施: (1)长期用药后,应逐步递减停药。 (2)停药前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8. 3.诱发和加重感染 • 糠皮质激素虽有抗炎作用,但其本身无抗菌作用,使用后还可使机体防御机能和抗感染的能力下降,致使原有病灶或加剧或扩散,甚至继发感染。 • 预防措施:一般性感染性疾病不宜使用。危急性感染性疾病时才考虑使用。使用时应配合有足量的有效抗生药物,在激素停用后仍需继续用抗菌药物治疗。

  29. 4.抑制过敏和过敏反应 •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变态反应,抑制白细胞对刺激原的反应,因而在用药期间可影响鼻疽菌素点眼和其它诊断试验或活菌苗免疫试验。糖皮质激素对少数马、牛有时可见有过敏反应,用药后可见有荨麻疹,呼吸困难,阴门及眼睑水肿,心动过速,甚至死亡。这些常发生于多次反复应用的病例。

  30. 5.其他 • 精皮质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延缓伤口愈合。 • 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或加重胃溃疡。

  31. 八、禁忌症 • 1、禁用于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 • 2、骨软化病和骨质疏松症 • 3、骨折治疗期 • 4、妊娠期 • 5、结核菌素或鼻疽菌素诊断期 • 6、疫苗接种期

  32. 九、常用药物 • 1、可的松 天然,副作用大,即抗炎和糖代谢作用弱,水、盐代谢作用强。 • 2、氢化可的松 天然,抗炎作用是可的松的1.25倍。多用作静脉注射,肌注吸收很少,局部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 3、泼尼松Prednisone(强的松) 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为可的松的4倍。 • 4、泼尼松龙Prednisolone (强的松龙) 疗效与泼尼松相当。

  33. 5、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氟美松) 抗炎作用为可的松的25倍,水、盐代谢作用弱。目前应用最广,可以用于牛的引产(同步分娩)。 • 6、倍地米松Betamethasone 地塞米松的同分异构体,作用强于地塞米松,应用于地塞米松相同。 • 7、氟氢松Fluoclnolone (肤轻松) 外用皮质激素中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用于皮肤、粘膜的炎症和过敏反应,止痒效果好。 • 8、曲安西龙(去炎松) 抗炎作用为可的松的5倍。

  34. 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为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糖皮质激素。其主要作用、用途与糖皮质激素类激素的作用相同,长期应用可引起水、钠潴留,感染扩散等。 • 本品仅供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不可口服,临床上主要用于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过程中或停药前使用,以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该激素为多肽类化合物,长期间应用可引起过敏反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