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组员 : 卢美妮 10303076 黄志威 10303057 薛文广 10303044 方思宇 10303083

我国主要战略原油运输通道. 组员 : 卢美妮 10303076 黄志威 10303057 薛文广 10303044 方思宇 10303083. 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示意图. 1. 我国油气进口西北通道.

hunt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组员 : 卢美妮 10303076 黄志威 10303057 薛文广 10303044 方思宇 1030308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国主要战略原油运输通道 组员:卢美妮 10303076 黄志威 10303057 薛文广 10303044 方思宇 10303083

  2. 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示意图

  3. 1.我国油气进口西北通道 •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战略级跨国原油进口管道。2004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CNODC)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运输股份公司(KTO)共同各自参股50%成立了“中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KCP),负责中哈原油管道的项目投资、工程建设、管道运营管理等业务。中哈原油管道总体规划年输油能力为2000 万吨,西起里海的阿特劳,途经阿克纠宾,终点为中哈边界阿拉山口,全长2798 公里。管道的前期工程阿特劳- 肯基亚克输油管线全长448.8公里,管径610mm,已于2003 年底建成投产,年输油能力为600 万吨。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苏- 阿拉山口段,西起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东至中国阿拉山口,全长962.2公里,管径32英寸,于2006 年5 月实现全线通油。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一阶段工程肯基亚克- 库姆克尔段,长761 公里,于2009 年7月建成投产,实现由哈萨克斯坦西部到中国新疆全线贯通。

  4. 中亚天然气管道从源头阿姆河右岸到终点广州,途经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与同期建设的我国境内西气东输二线(起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衔接,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油气输送管道。届时,中亚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接头”,将被喻为“蓝金”的天然气从中亚地区供应到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中亚天然气及西气东输二线项目总投资达2500亿元,加上各省的供气支线及下游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投资,预计累计拉动直接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同时,根据国际开发经验,利用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下游要配套建设500亿元至600亿元的设施,将极大推动相关产业的投资,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这条跨国天然气管道预计2009年底西段投产,届时将向宁夏中卫以西的管道沿线省市年供气45亿立方米,2012年底全线达到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年设计输气能力。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后,将向包括新疆在内的沿线省市供应天然气,广东将获得100亿立方米,其中深圳40亿立方米,此外,将向香港特区供气10亿立方米。中亚天然气管道从源头阿姆河右岸到终点广州,途经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与同期建设的我国境内西气东输二线(起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衔接,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油气输送管道。届时,中亚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接头”,将被喻为“蓝金”的天然气从中亚地区供应到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中亚天然气及西气东输二线项目总投资达2500亿元,加上各省的供气支线及下游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投资,预计累计拉动直接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同时,根据国际开发经验,利用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下游要配套建设500亿元至600亿元的设施,将极大推动相关产业的投资,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这条跨国天然气管道预计2009年底西段投产,届时将向宁夏中卫以西的管道沿线省市年供气45亿立方米,2012年底全线达到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年设计输气能力。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后,将向包括新疆在内的沿线省市供应天然气,广东将获得100亿立方米,其中深圳40亿立方米,此外,将向香港特区供气10亿立方米。

  5.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成后,天然气利用将促进节能减排,预计可节约标煤11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229.3万吨,二氧化硫39.1万吨,氮氧化物32.9万吨,烟尘10.1万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成后,天然气利用将促进节能减排,预计可节约标煤11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229.3万吨,二氧化硫39.1万吨,氮氧化物32.9万吨,烟尘10.1万吨。

  6. 2.我国油气进口东北通道 • 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满输,并正式投入生产运行。投产当天输送原油4.2万吨,我国又一条油气战略通道打通。至此,我国陆上三大油气管运通道中已有两条建成并投产。 • 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段漠大线是我国第一条通过永冻土区的管道,沿途水系、森林和沼泽、冻土间隔分布,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极端严寒达到零下52.3摄氏度,积雪时间长达5个月,其中116公里穿越永冻土地带。中俄原油管道开工建设以来,中国石油近5000名管道建设者突破冬季不能土建施工的禁区,攻克极端严寒地区焊接保温难、永冻土施工难和机械设备降效严重等世界级施工难题,填补我国管道建设穿越特殊(永冻土)寒冷地区设计和施工空白,仅用486天建成竣工。

  7. 从2011年1月1日起,中俄双方将正式履行每年1500万吨原油进口协议,共持续20年。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和内蒙古,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000万吨。中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0年1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境外段开始供油,首批25万吨原油于11月2日顺利抵达漠河首站。从2011年1月1日起,中俄双方将正式履行每年1500万吨原油进口协议,共持续20年。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和内蒙古,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000万吨。中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0年1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境外段开始供油,首批25万吨原油于11月2日顺利抵达漠河首站。

  8. 3.我国油气进口西南通道 •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后又一条重要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跨越马六甲海峡,对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中缅油气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Kyaukpyu港。 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将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而曾一度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将成为其中长达的原油管道的末站。天然气管道,则将南下到达广西。 • 管道长度:缅甸境内全长771公里;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国内全长1727公里;运送能力:这条管道每年能向国内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则为2200万吨/年。

  9.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进入境内,中缅原油管道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为我国原油进口增添了一条进口线路,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性。中缅油气管道与中俄原油通道、中哈油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共同构成了我国油气输送的四条能源动脉。再加上国内的西气东输、北油南运、川气东送管道,我国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框架初现雏形。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进入境内,中缅原油管道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为我国原油进口增添了一条进口线路,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性。中缅油气管道与中俄原油通道、中哈油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共同构成了我国油气输送的四条能源动脉。再加上国内的西气东输、北油南运、川气东送管道,我国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框架初现雏形。

  10. 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标志着中国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陆上三大油气管运通道与海上航运通道一起,形成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标志着中国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陆上三大油气管运通道与海上航运通道一起,形成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

  11. 我国进口原油主要通道:东北通道、西北通道、西南通道、 海上马六甲海峡通道

  12. 西北通道 •   中哈原油管道:起自哈萨克斯坦阿塔苏,止于中国阿拉山口,年输送原油2000万吨。 •   中亚天然气原油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在新疆霍尔果斯进境,每年引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原油。 • 东北通道 •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止于黑龙江大庆,年输送原油1500万吨。 • 西南通道 •   中缅原油管道:起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皎漂市,止于云南昆明,年输送原油2200万吨,油源首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 中缅天然气原油管道:输送缅甸西海天然气原油,止于南宁,年输气原油120亿立方米。 • 然而有实际数据显示,中哈原油管道输送能力已突破2000万吨/年;中俄原油管道设计输送能力将达3000万吨/年;中缅原油管道按照2200万吨/年的设计能力计算,三大原油管道进口能力将超过7000万吨/年,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1/3。

  13. 海上通道 • 海上油气原油进口线路-马六甲海峡原油(气)运输通道:中国石油进口量的4/5依靠马六甲海峡运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14. 马六甲是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洲地区的重要海运通道,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按照统计,每年都有5万艘商船经此到达新加坡,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途经马六甲海峡。 • 马六甲海峡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一直是国际势力竞争的焦点。目前,马六甲海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但美国、日本,甚至印度都在试图控制这一重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战略要地,是连通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主要航道。它承担着全球1/3货运量和约50%的石油运输量,也是中日韩三国海上石油进口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海盗在马六甲海峡的活动日益猖獗。 • 马六甲海峡堪称日本的“石油运输命脉”,日本90%的原油运输都要从这里经过。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也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进口原油运输有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

  15. The end,thX.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