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25 Vues
做好信息服务品牌 让网站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 孙文雅. 嘉宾介绍. 孙文雅 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从事农业信息工作11年 , 对农村科技经济信息服务需求及信息交流渠道非常熟悉,独立策划了20多个农产品商标,第一个把兴平市20多种农产品引入省内外大超市,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先后获得“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获得荣誉. 发表的部分作品.
E N D
做好信息服务品牌 让网站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 孙文雅
嘉宾介绍 孙文雅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从事农业信息工作11年,对农村科技经济信息服务需求及信息交流渠道非常熟悉,独立策划了20多个农产品商标,第一个把兴平市20多种农产品引入省内外大超市,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先后获得“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不断强化为农服务措施,积极探索出了覆盖政策宣传、科技推广、市场调查、品牌营销等产业化经营的信息服务新模式,提高了兴平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信息中心被誉为“农民群众致富的信息库”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不断强化为农服务措施,积极探索出了覆盖政策宣传、科技推广、市场调查、品牌营销等产业化经营的信息服务新模式,提高了兴平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信息中心被誉为“农民群众致富的信息库”
4 农业信息员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服务指导快; 2 发现有价值的农业信息立即汇报,领导决策快; 依托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信息传递快; 有业务素质高的专职农业信息员队伍,反应速度快; 1 五快工作法 3 5 及时指导农产品注册品牌,全程技术支撑快。
一、依托陕西省信息入村工程,实现镇、村网站全覆盖。一、依托陕西省信息入村工程,实现镇、村网站全覆盖。 兴平市坚持用标准化提升农业,用产业化经营农业,大力实施“四十万、百万”工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科技型、特色型、绿色型、城郊型农业产业新体系,全市形成了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
2000年8月,我率先建立了全省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兴平农业信息网,使兴平农业有了一个对外宣传的网上新窗口。用四年的时间共建成223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在培训农村信息员时,考虑到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地域远近等差异,专门选择正规网吧专场集中培训的方式,还安排了10余名信息辅导员,手把手的教会了村级信息员上网查询农业政策和新闻、农产品网上销售、计算机安全等知识。在培训农村信息员时,考虑到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地域远近等差异,专门选择正规网吧专场集中培训的方式,还安排了10余名信息辅导员,手把手的教会了村级信息员上网查询农业政策和新闻、农产品网上销售、计算机安全等知识。
兴平市庄头镇三吴村农村信息综合站 一、依托陕西省信息入村工程,实现镇、村网站全覆盖。 据统计,兴平市农村上网用户突破12000户,经常上网查询信息的群众已达10万余人。
二、依托兴平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服务。二、依托兴平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服务。 兴平市第一个箱装菜正式上市
一是确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一村一品示范村、种养殖大户等为重点服务对象,辐射带动群众依靠信息致富。一是确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一村一品示范村、种养殖大户等为重点服务对象,辐射带动群众依靠信息致富。
刚刚起步的土织布产业 发展壮大的土织布产业
二是注册农产品品牌,实现产品到商品的转变。二是注册农产品品牌,实现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与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起前往陕西省商标事务所,设计、注册了“亚虎”牌大蒜、“佳荷美”牌清水莲菜、“土乌”牌富硒乌鸡蛋、“张辣妹”牌辣椒、“回味老家”牌挂面、“金梭子”牌土织布等20多个农产品商标,并协助他们印制了精美的礼品盒和包装。
二是注册农产品品牌,实现产品到商品的转变。二是注册农产品品牌,实现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三是千方百计转变农产品销售方式, 实现农超对接。 在西安、咸阳等地设立了多处兴平农产品专营柜台,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兴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咸阳一村一品展销中心开业,兴平特产受欢迎
兴平辣椒出口现场 陪同泰国客商考察兴平辣椒产业 彭武云在泰国曼谷展会上促销兴平农产品 咸阳雅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出口韩国
在新加坡的巴西班让市场设立了兴平农产品销售处,常年从事辣椒、大蒜、红薯等产品出口贸易,辣蒜系列加工产品出口量达1500万公斤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加坡的巴西班让市场设立了兴平农产品销售处,常年从事辣椒、大蒜、红薯等产品出口贸易,辣蒜系列加工产品出口量达1500万公斤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千方百计转变农产品销售方式, 实现农超对接。
在农高会推介兴平特产——醪糟 陪同日本客商考察兴平大蒜产业 三是千方百计转变农产品销售方式, 实现农超对接。
赵正永省长在兴平调研 三、依托农业专家团,实现农业信息的无障碍传递,解决农业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
农机专家张晔下乡指导生产 种子专家赵加强下乡指导生产 程智慧教授指导大蒜种植技术 高级农艺师赵喜特下乡指导小麦生产 一是组建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团,初步实现农业信息的集成化服务。
兴平市西吴办来祁寨村大棚油桃产业的迅速壮大,种植面积发展到2600亩,产量3600吨,现在在家乐福、华润万家等知名连锁超市的设柜,棚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兴平市西吴办来祁寨村大棚油桃产业的迅速壮大,种植面积发展到2600亩,产量3600吨,现在在家乐福、华润万家等知名连锁超市的设柜,棚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
兴平市农林局与兴平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联手推出“农信通”、“电子农务”、“农家乐”手机短信服务业务,定期定向为农民群众发布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农产品供求、劳动力转移等各类信息,增强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兴平市农林局与兴平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联手推出“农信通”、“电子农务”、“农家乐”手机短信服务业务,定期定向为农民群众发布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农产品供求、劳动力转移等各类信息,增强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是丰富服务手段,让农业专家成为 农民的信息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