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环境问题的性质: ( 1 )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人类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

环境问题的性质: ( 1 )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人类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 ( 2 )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它存在于生产、生活、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所有领域中; ( 3 )对人类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变化 环境问题的实质: 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和间接的结果;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需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环境问题的性质: ( 1 )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人类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境问题的性质: (1)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人类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 (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它存在于生产、生活、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所有领域中; (3)对人类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变化 •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和间接的结果;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需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 •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特点:一是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二是仍有许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 •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特点:主要是生态环境破坏、环境卫生和大城市的环境问题,或者说正步者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渍水和盐渍化(2)环境污染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和环境卫生差,农药污染严重。

  3.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1):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生态功能仍然较弱;草原退化与减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水土流失(50亿吨/年)、土壤沙化(国土13.5%)、耕地被占(平均150万公顷/年);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 (2)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仍十分严重;水域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工业固体废物增加。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 • 环境污染的危害 • 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 •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 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 环境规划 • 环境管理

  5. 环境科学的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规划设计出高效的“人类----环境”系统,并随时调控到 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6. 基础环境学 应用环境学 环境科学 环境数学 环境监测 环境经济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学 环境医学 环境行为学 环境化学 环境地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规划 环境法学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科学分科体系示意图 环境科学以人为目标,以环境质量为中心,生态学为基础。

  7. 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理论环境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质量)评价学 环境规划学 环境数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环境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 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医学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医学监测 环境地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理学 环境水文学 环境海洋学 环境土壤学 污染气象学 环境技术学 环境控制学 环境工程学 污染防治工程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水利工程 环境工效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法学 环境经济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教育学 环境哲学 环境美学 环境心理学 环境伦理学 环境文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

  9. 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防环境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自然保护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技术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地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

  10.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 办公室 综合科 建设项目管理科 污染控制科 生态保护科 监测站 监察支队 环科所 国家环保总局 办公厅(宣传教育司) 政策法规司 污染控制司 科技标准司 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 环境监察局 规划与财务司 国际合作司 核安全管理司(辐射安全管理司) 行政体制与人事司 机关党委

  11.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是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和教育的等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和自然界生物地生存和发展。 即:运用环境科学地理论、方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污染后有治理可能吗? 泰晤士河曾是世界上污染最早、危害最严重的城市河流之一,经10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本世纪60~70年代的高强度治理,成为收效最显著的河流。80年代的河流水质,已恢复到17世纪的原貌,达到饮用水标准,100多种鱼类重返泰晤士河,连名贵的鲑鱼也可年产10万尾以上。泰晤士河治理的成效不但令英国为之自豪,也为世界所瞩目。

  13. 先污染,后治理? 水俣事件损害金额与环保费用比较(1989年度价格):  (1) 损害金额   健康损害金额: 76.71亿日元/年   底泥污染造成损害:42.71亿日元/年   渔业损害: 6.89亿日元/年   总损害金额: 126.31亿日元/年  (2) 环保费用   将1955~1966年TISSO水俣工厂每年平均的环保投资金额加上运行费用和利息负担作为全部的环保费用,总计每年约为1.23亿日元。 到2000年3月末,熊本发行的赔偿县债总额超过2568亿日元

  14. 有效控制环境问题发展的投资 • “预防为主” 1%GDP或略高(世界各国) • “先污染,后治理” 3%GDP左右(欧盟估算)

  15. 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 唐孝炎   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在早期落后于世界20年。70年代以前虽然在环境医学、在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已经有了零星的研究工作,但大家基本上不知环境科学为何物。1972年,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召开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保大会,环境保护的概念才进入我国,取代了“三废”的概念。当时两项主要工作是北京做的:其一昌官厅水库的水污染和水源保护,当时组织了北京市的大专院校、中科院等专家合作,为全国的水源保护工作起到了带头作用;其二是西郊环境质量评价,是全国第一个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后来由此发展为环境影响评价,打破了环境保护中的专业界限,将水、气、土、噪声等糅合在一起,开展综合性研究工作,这在全国是领先的,推进了全国环境科学的发展。我国大气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略落后于对水的研究,这方面的第一项研究是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区的光化学烟雾,是由甘肃省和北京大学共同合作进行的。在此基础上中国的环境科学迅速发了起来。总的来讲,我国70年代注重局部污染;80年代赶上国际步代,开展区域性研究,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90年代我们基本上开始努力与国际保持同步。   另一个特点是,我国环境污染的发展比环境科学的发展要快,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我 国酸雨面积已占到了国土面积的近30%,84个城市中降水pH小于5.6的(即酸雨)已占43个城市;而酸雨频率高于60%的有24个;沙漠化的土地已占到了17.6%,并且每年以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50亿亩草场在退化;15%-20%动物物种受到威胁;固废和垃圾年产量达7亿吨,未处理累积达70亿吨,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了不能解决的老问题,78%的城市河段不能再用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7大水系重点河段达标的只有32%,三类标准29%,四、五类标准的39%,水污染问题形势严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