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口腔种植义齿技术

口腔种植义齿技术.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人民医院) 刘 学. 一、口腔种植义齿的发展史 二、种植义齿的优缺点 三、种植义齿的结构 四、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五、口腔种植体材料及表面处理 六、口腔种植手术. 一、口腔种植义齿的发展史 口腔种植学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 主要包括种植外科、种植义齿修复、种植材料、种植力学及种植生物学等内容。 其中植入颌骨中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植入物成为口腔种植体 (Oral implant) 也称牙种植体 (Dental implant) 。.

ismae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口腔种植义齿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口腔种植义齿技术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人民医院) 刘 学

  2. 一、口腔种植义齿的发展史 • 二、种植义齿的优缺点 • 三、种植义齿的结构 • 四、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 五、口腔种植体材料及表面处理 • 六、口腔种植手术

  3. 一、口腔种植义齿的发展史 口腔种植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种植外科、种植义齿修复、种植材料、种植力学及种植生物学等内容。 其中植入颌骨中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植入物成为口腔种植体(Oral implant)也称牙种植体(Dental implant)。

  4. 古埃及——最早 • 人们在出土的人类颌骨化石中发现镶有宝石或黄金雕成牙体形状的植入物,具体的应用目的尚无从考证,但它却成为了牙种植体的原始雏形。 • 上世纪30年代—真正牙种植体历史的开始 • Formiggini:早期代表学者。由于他对牙种植体早期发展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被誉为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奠基人。由于当时的临床应用明显超前于基础研究的发展速度,致临床上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使尚处于十分幼稚的牙种植术转入低谷。

  5. 50年代中期 • 瑞典科学家Branemark:引入了“骨结合”理论和提出规范的两次法种植技术才使牙种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医学界所公认。 • Branemark在研究骨微循环的实验中采用纯钛的显微镜观察窗,意外的发现钛与骨结合牢固,遂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基础实验研究。证实纯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出了种植体的骨结合理论,并将其具体定义为“负载的种植体表面与周围发育良好的骨组织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直接结合”。同时规范了严格的种植手术步骤和种植体实现骨结合的必要条件。

  6. 1965年Branemark正式推出种植系统-螺旋型骨结合式纯钛种植体系统,并报道了长达24年的临床随访结果,种植体10年成功率下颌可达90%以上,上颌可达80%以上。由于该系统的可靠实验基础、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和长期的临床随访资料,使骨结合理论于1982年在多伦多种植会议上得到公认,种植步骤也由早期的一次法发展为成熟的两次法。1965年Branemark正式推出种植系统-螺旋型骨结合式纯钛种植体系统,并报道了长达24年的临床随访结果,种植体10年成功率下颌可达90%以上,上颌可达80%以上。由于该系统的可靠实验基础、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和长期的临床随访资料,使骨结合理论于1982年在多伦多种植会议上得到公认,种植步骤也由早期的一次法发展为成熟的两次法。

  7. 现代在骨结合理论的指导下,口腔种植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牙种植体系统层出不穷,其中有代表性的除Branemark种植系统外,还有Core-vent、ITI、IMZ、Astra-Tech、Friadent、Lifecore、Paragon、Steri-Oss、Camlog等系统,形成了独立的种植外科体系及其理论,并随着学科的发展被不断地完善。现代在骨结合理论的指导下,口腔种植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牙种植体系统层出不穷,其中有代表性的除Branemark种植系统外,还有Core-vent、ITI、IMZ、Astra-Tech、Friadent、Lifecore、Paragon、Steri-Oss、Camlog等系统,形成了独立的种植外科体系及其理论,并随着学科的发展被不断地完善。

  8. 我国种植义齿的发展 • 特点: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 • 1980年起始被列入高等医学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内容之中。 • 1995年首次种植义齿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成立了全国口腔种植义齿协作组,为口腔种植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 2002年成立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 每年一次北京国际口腔种植学术大会。

  9. 现存有待解决的问题: ⑴、两次法种植手术周期长、一次法种植成功率低。 ⑵、种植体龈界面理论尚不完善。 ⑶、种植系统繁多,缺乏统一性。

  10. 二、种植义齿的优缺点 • 1、优点: • 种植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功能好。由于咬合力通过种植体直接传导至颌骨内,防止了颌骨萎缩吸收,且能承受较大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明显提高。 • 种植义齿类似天然牙齿状态,通常条件下,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美观的修复效果。

  11. 由于种植义齿固位好无基托或基托面积较小,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 种植义齿避免了固定义齿修复制备邻牙时要损伤其表面层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和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 • 有些无法采用常规修复的患者如牙槽嵴过低、游离端缺失等,可通过种植修复获得良好效果。

  12. 2、缺点: • 种植牙整个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半年的时间。 • 种植牙由于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价格昂贵。 • 种植牙作为一项手术,对医生要求较高。

  13. 三、种植义齿的结构 • ㈠、牙种植体的基本组成: • 1、体部(人工牙根)是种植义齿植入组织内,获得支持、固位、稳定的部分。 • 2、颈部 是种植体穿过牙槽嵴顶粘骨膜处的较短部分。 • 3、基桩或基台 该结构是种植体露在黏膜外的部分,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和稳定牙种植体。

  14. (二)、上部结构 1、人造冠:种植单冠或联冠的上部结构是人造冠。 2、金属支架:金属支架的作用是增加上部结构的强度、固位及分散牙合力。 3、人工牙:人工牙用以代替缺失的天然牙。 4、基托:边缘伸展少,范围小,其组织面应与黏膜紧密贴合,以便使其在功能运动中能与基桩较均匀地分担咬合力。

  15. 人造冠 基台 颈部 体部

  16. 四、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 自然牙的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它们共同完成支持牙齿的功能。牙周膜靠各组织纤维支持牙齿,并富含神经和末梢感受器,以调节和缓冲咀嚼力。 • 种植义齿的周围组织与自然牙尚有区别,但是种植体与周围牙龈及牙槽骨也应有良好的结合。

  17. 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 1、纤维-骨性结合 2、骨结合 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即骨结合)。所谓骨结合即在体内埋的植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不存在结缔组织的结合。认为如果植入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纯钛),种植手术中能将骨的切削量控制在恰好的水平,并保证骨组织的活力,种植体植入后与骨组织紧密贴合,手术后创口缝合严密,使种植体在基本不受力的情况下度过“愈合期”,同时在义齿修复时应保证种植体合理的受力的方向和大小,就能形成骨结合。

  18. 龈界面 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接触形成的界面。 上皮细胞粘附在种植体表面而形成生物学封闭,又称袖口(cuff)。种植体的成功与牙龈封闭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19. 五、口腔种植体材料及表面处理 • (一)材料: • 金属类 金属在满足基本生物相容的前提下,具有突出的机械性能优势,致使它成为应用早,且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一类种植材料。其中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理想的力学性能,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最受青睐的一种金属 。 • 陶瓷类 陶瓷较金属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如生物相容性好,多数具有引导成骨作用;色泽与自然牙接近,成为近年生物材料发展的一个热点 。

  20. 碳素材料 碳素主要是一种玻璃碳,具有良好的化学及生物学稳定性,但机械性能差、脆性大、易折断。 •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低,具有较好的骨适应性,但强度低、且存在着降解与老化的问题,故目前极少用作种植材料。不过随着其自身性能的改善和提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潜在的种植材料 。 • 复合材料 目前复合材料主要是利用涂层技术,将生物活性材料复合于金属材料表面,弥补各自材料不足,使所形成的新材料理想化。然而,由于传统涂层方法存在的缺陷,使这类复合材料远未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这是未来种植材料的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21. (二)、表面处理 • 表面处理是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使种植体表面疏松、粗糙话,从而具有更好的生物黏附力、表面张力、表面亲水性、骨组织亲和力和适宜的电势能。 • 目前种植表面处理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 • 1、种植体表面加成法2、种植体表面减少法3、种植体表面轰击法:直接轰击种植体表面使其粗糙化,如电子束热处理、激光处理和离子注入法等。4、种植体表面氧化法:用电化学氧化处理增加种植体表面氧化层的厚度。

  22. 六、口腔种植手术 (一)口腔种植义齿的适应症 病员是否适应种植手术,应根据全身及局部检查确定。 1、上下颌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不宜作基牙或为避免邻牙受损伤者。 2、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3、全口缺牙,尤其是下颌骨牙槽严重萎缩者,由于牙槽突形态的改变,传统的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23. 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5、对义齿的修复要求较高,而常规义齿又无法满足者。 6、种植区应有足够高度及宽度(唇颊,舌腭)的健康骨质。 7、口腔黏膜健康,种植区有足够厚度的附着龈。

  24. (二)口腔种植义齿的禁忌症 • 1、全身情况差或因严重系统疾病不能承受手术者。 • 2、严重糖尿病,血糖过高或已有明显并发症者,因术后易造成感染,故应在糖尿病得到控制时方可手术。 • 3、口腔内急、慢性炎症者,如牙龈、黏膜、上颌窦炎症等,应在治愈后手术。 • 4、口腔或颌骨内有良、恶性肿瘤者。

  25. 5、某些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及骨硬化症等。5、某些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及骨硬化症等。 • 6、严重习惯性磨牙症。 • 7、口腔卫生差者。 • 8、精神病患者

  26. (三)口腔种植义齿的治疗程序 1、患者先通过专科门诊检查,经口腔颌面外科及口腔修复科医生共同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后,通过先后两次手术植入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最后完成种植义齿修复。 • 2、第一期手术 将牙种植体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术后7天拆线,待创口完全愈合后,原来的活动义齿基托组织面经调整缓冲后,可继续配戴。 • 3、第二期手术 待第一期手术后4-6月(上颌6月,下颌4月)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即可安装。

  27. (四)牙种植体植入术的原则 • 无菌原则 • 种植体表面无污染原则 • 种植手术的微创原则 • 初期稳定性原则 • 无干扰愈合原则 • 尽量保留健康的附着龈

  28. (五)种植区骨量不足的处理 I、骨挤压技术和骨劈开术 1、骨挤压技术 主要是在术区骨密度较低时应用的一种外科解决方法,以专门的手用骨挤压器械,逐级扩孔,可以取代常规技术进行种植窝的预备。 2、骨劈开技术 当术区牙槽嵴宽度不足,骨质密度高,在除去刃状骨嵴后,牙槽骨密度仍足以植入一定长度种植体时,使用专门的劈开器械将牙槽嵴从中间劈开,形成完整的颊、舌侧皮质骨板,将种植体植入劈开的间隙内,而骨和种植体之间的间隙则移植骨材料。

  29. II、口腔种植的牙槽嵴扩增技术 解决骨高度不足的方法 (1)Onlay植骨 即外置式植骨。 (2)Inlay植骨 即内置式植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采用上颌窦底提升术增加可用骨高度时,可选用碎骨屑进行充填,或者是块状骨移植。供区选择髂骨和颌骨等。 (3)牵张成骨术 应用专门的骨牵张器,可以增加骨高度。

  30. III、上颌窦底提升术 IV、 上颌窦底冲顶术 V、 下牙槽神经移位术

  31. VI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GBR) 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之间人为的竖起一道生物屏障,可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确保成骨过程最终实现缺损区完全的骨修复。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种植外科,成为现代种植外科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32. (六)种植义齿成功的标准 • 1、1986年瑞典Albrektsson和Zarb等提出的口腔种植成功评价标准 • ⑴、种植体无动度。 • ⑵、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 • ⑶、种植体功能负载1年后,垂直方向骨吸收小于0.2mm/年。 • ⑷、种植体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症状,如疼痛、感染、麻木、坏死、感觉异常及下颌管损伤。

  33. ⑸、达上述要求者,5年成功率85%以上;10年成功率80%以上为最低标准。⑸、达上述要求者,5年成功率85%以上;10年成功率80%以上为最低标准。 • 2、1995年我国在珠海召开的种植义齿研讨会上提出的标准 • ⑴、功能好。 • ⑵、无麻木、疼痛等不适。 • ⑶、自我感觉良好。

  34. ⑷、种植体周围X线无透射区;横行骨吸收不超过1/3,种植体不松动。⑷、种植体周围X线无透射区;横行骨吸收不超过1/3,种植体不松动。 • ⑸、龈炎可控制。 • ⑹、无与种植体相关的感染。 • ⑺、对邻牙支持组织无损害。 • ⑻、美观。 • ⑼、咀嚼效率达70%以上。 • ⑽、符合上述要求者5年成功率85%以上;10年成功率80%以上为最低标准。

  35. (七)典型病例 种植前 种植牙根 种植牙 种植牙完成

  36. 种植手术实例

  37. 切口及翻瓣

  38. 外科模板及 D2.0先锋钻

  39. 球钻及D3.4﹑D3.8逐级钻

  40. 尝试基台及D4.5终末钻

  41. 无菌及非接触性操作

  42. 种植体植入

  43. 种植体印模

  44. 外科缝合

  45. 种植体暴露 选择一:牙龈成型及台選擇一

  46. 闭合式印模技术

  47. 长螺钉将种植体代型及转移杆固定后插于印模内长螺钉将种植体代型及转移杆固定后插于印模内

  48. 美学基台及横向螺杆固位的冠就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