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热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指导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工作交流

热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指导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工作交流. 科技工作理念. 论文写在产品上 研究做在工程中 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依托单位概况.

ista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热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指导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工作交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热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指导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工作交流

  2. 科技工作理念 论文写在产品上 研究做在工程中 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3. 依托单位概况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设有19个学院、46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66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3668人,3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5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00余人。 在电气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光伏技术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拥有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能源研究所、分布式发电及电力用户研技术研究所、电力系统研究所、光电材料研究所等与光伏利用紧密相关的专业研究所,是我国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太阳能并网逆变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在光伏材料制备、光伏系统技术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学术和技术成果, 在学科方向凝练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很扎实的基础。年均承担过国家973、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一千余项,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经费以每年40%的幅度递增,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量以每年60%的幅度递增。

  4.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专门从事光伏系统技术研究的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被列入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 可再生能源与工业电气节能工程实验室。 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挂靠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下辖4个研究所,目前拥有教授24名,博导18名,兼职教授15名,外籍学术大师及专家10名,副教授、博士及以下科研人员84名。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973、863、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支撑计划等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3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委托项目500余项。2010年科研到账经费6648万元 中心在太阳能电池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配套装置、能量转换技术与装置、光伏系统专用高效配套装置、风能关键技术、风-光-柴-蓄复合能源发电技术及并网技术、光伏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及其配套生产工艺、生产用测试检测装置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有一大批的科技成果成功进行了转化,在国内的许多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优点与前景 • 太阳能的储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污染、没有消耗、没有任何有害物质的排放,是最为洁净的清洁、环保、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产品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职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许多优点,这些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 相比之下,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辐射总功率为每平方公里800MW。如果把地球表面百分之零点一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转化效率为百分之十五,每年发电量就相当于目前世界上年能耗的120倍左右。中国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有沙漠化土地面积一百六十九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一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0MW光伏阵列,每年能够发电1.5亿度。若1%沙漠化土地上建设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690GWp,每年能够发电 2.535万亿度,13亿人人均1950度电。 •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乌鲁木齐市现有各种楼顶面积5400万平方米,50%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270万KWp,平均年发电量30亿度,相当于一台42万KW的火电机组全年的发电量,每年可以节省优质煤炭100万吨,减少260余万吨的二氧化碳和7.6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

  6.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背景 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严峻的能源紧张状况已经危及到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引起党了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1月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国家有关部门随后相继出台了二十多个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办法和条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和国家今后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深入人心。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太阳能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球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以每年30%到45%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年均增长超过60%。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快速启动, 2007年以后,增长率超过100%。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据初步统计,在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目前尚有约900万户2800万人口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这些地区居住分散,远离电网,在较长时间内都不可能靠常规电力解决用电问题

  7. 部分科技成果介绍 (1)MW级及以下全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产业化技术

  8. (2)、光伏屋顶电站设计及建设技术 在国家攻关和863项目支持下开发的 “光伏屋顶并网系统”已经实现了批量化和产业化,在北京、上海、合肥、新疆等地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

  9. (3)、光伏水泵系统产业化技术 开发了系列化光伏水泵系统,出口多个国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10. (4)风力发电变流器产业化技术

  11. (5)全系列多功能(并网、独立、并网/独立一体)光伏逆变、控制器产业化技术(5)全系列多功能(并网、独立、并网/独立一体)光伏逆变、控制器产业化技术 逆变电源是将太阳电池、风力发电机所发的或蓄电池存储的直流电转换成我们日常使用的交流电。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微波通讯、基站、电台、野外活动、高速公路、也可为无电山区、村庄、海岛提供电力。

  12. (6)太阳能民用系列化产品产业化技术

  13. 研究基础及条件 (7)大功率有源无功补偿装备自造产业化技术 (8)大功率有源滤波装备产业化技术 (9)大功率高压变频器产业化技术 (10)双向逆变大功率充放电系统装备产业化技术

  14. 研究基础及条件 发电机和线路控制屏 负荷子系统 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室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发电监控系统 20kW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11)分布式发电系统

  15. 5KW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系统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建立了由超级电容、常规蓄电池构成的储能系统。 风力/太阳能互补发电并网逆变装置、风光柴蓄复合能源发电系统。 3-200KW系列化独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小区太阳能利用集中控制系统。 (12) 各种可再生能源复合并网发电技术

  16. (13)分布式发电软件系统技术

  17. (14)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技术

  18. 示范工程

  19. 六潜高速公路狮子尖隧道风光互补发电照明工程六潜高速公路狮子尖隧道风光互补发电照明工程

  20.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1、新型智能化高压大功率变频节能系统装置生产技术 2、军用风光柴蓄集成供电系统装备生产技术 3、太阳能观光游览车生产技术 4、太阳能光伏供水电源系统生产技术 5、太阳能景观喷泉生产技术 6、太阳能草坪灯生产技术 7、太阳能广告牌及书报亭照明系统生产技术 8、太阳能施工区标牌生产技术 9、太阳能(固定、移动式)信号灯生产技术 10、太阳能养鱼塘增氧机生产技术 11、太阳能移动蜂窝站电源系统 12、太阳能水文自动监测报警系统 13、太阳能地质自动监测报警系统 14、太阳能森林火警等自然灾害自动检测报警系统 15、太阳能光伏屋顶电站简介

  21.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16、新型太阳能路灯及景观产品 17、油田用稀土高效节能抽油机电机 18、永磁多维机器人关节用球形电动机 19、发电厂电动机高压变频技术 20、大型电网复杂故障及有效控制措施 21、省级输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22、并网光伏发电用系列逆变器的产业化开发 23、风力发电系统研究开发 24、基于PWM控制可无级调节的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设计及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 25、高压大容量变频节能装置 26、太阳能光伏水泵配套设备 27、信号电源不间断切换装置 28、LED隧道照明灯技术 29、新能源电子镇流器 30、太阳能庭园灯控制器开发及产业化

  22.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31、双电源检测互投装置技术开发 33、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35、60KVA三相EPS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开发 38、光伏并网/独立两用逆变器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 40、1KW-5KW采用PWM充电控制的风光互补正弦波电源 41、分布式能源系统仿真与优化分析系统 42、涡街流量计抗干扰信号处理系统 43、1.5MW风力发电机组及变流器研制 44、1-2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产业化关键技术 45、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 46、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低频振荡的HOPF分岔本质及HOPF分岔控制 47、SC刻字机直流伺服控制系统研发 48、电力开关柜用开关状态显示器的开发 50、分布式蓄电池测试系统的开发 51、三相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

  23.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52、电能质量综合调节器(UPQC)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53、户用光伏水泵变频驱动电源 62、EPS消防应急电源系统 63、电动机微机保护装置开发 64、网损分摊技术 65、可靠性评估模块技术方案 67、石化系统自备电站可靠性研究电气系统可靠性技术开发 68、电网规划运行分析计算比较 69、大功率四极管驱动电源及反馈控制板研制 71、基于机器视觉和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复杂运动电机的设计理论与实验 72、分布式能源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73、低成本并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及控制合作 74、含绿色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及其评价方法 75、1.5MW以上直驱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的研制与产业化 76、1.5MW以上双馈式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的研制与产业化

  24.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77、电网异常条件下风场柔性直流输电网侧变流器控制技术 78、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IGBT串联技术 79、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转速持续振荡的时滞反馈控制技术 80、地区供电网电容器优化配置技术 82、交流内反馈式串级电机调速系统 83、齿轮箱试车台 84、KWS抽油机控制系统 85、抽油机智能控制机研制 86、电动助力车用永磁盘式电动机及其控制器 87、电能质量综合控制器(UPQC)的建模及控制策略 88、中压电网在线检测与故障定位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开发 90、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软件开发 91、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及其控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 92、大型发电机组保护及自动装置对极网协安全影响 93、风光互补电站控制系统

  25.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95、基于实时测量系统的电网运行方案可靠性评估软件系统 97、电机的非参数建模及优化技术 98、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与控制关键技术 99、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 100、省级电网机网协调问题 102、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关键技术 103、户用型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器 104、太阳能供电移动警务车载终端 105、高压开关柜在线监测系统 106、集中式光伏照明电站及控制系统 109、分布式发电系统优化控制与能量管理 110、分布式复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111、分布式互补能源微网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能 112、风力发电机交直交并网变流器 113、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与控制方法

  26.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技城果转让项目 114、光伏光热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 115、微电脑模糊控制洗衣机用系列排水 116、600W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技术 117、农村乡镇道路太阳能路灯控制技术 118、光伏发电并网用逆变控制功率调节系统 119、高可靠性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及控制器研制 121、新型低成本高精度关节电机及其伺服驱动技术 122、多功能互补微型电网的并网、控制和能量管理技术 123、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微网供电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 124、太阳能风能专用阀控密封胶体蓄电池 125、多能互补微型电网的并网、控制和能量管理技术 126、低成本并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及控制 127、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运行控制与保护关键技术 128、故障条件下分布式电源保护与控制 129、基于光伏太阳能的零损耗变电站系统技术开发

  27.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联系电话:0551-2901938 2901936 传 真:0551-2901938 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指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