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植物衰老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植物衰老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植物衰老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 基因转化技术(过量表达) 2 反义 RNA 技术(抑制表达) 3 基因敲除技术 ( 突变体技术 ).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 把某些参与衰老 负 调控的基因,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中,使其 过量表达 从而延缓衰老。

jama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植物衰老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植物衰老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 植物衰老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 基因转化技术(过量表达) 2 反义RNA技术(抑制表达) 3 基因敲除技术 (突变体技术)

  3.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 把某些参与衰老负调控的基因,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中,使其过量表达从而延缓衰老。 例如:SOD基因 调控CTK生物合成的基因 and so on

  4. 异戊烯基转移酶 烟草CTK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自动 调节导致转基因植株衰老延迟。

  5.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 植物的基本特征 遗传操作的简易性 一 高等植物基因工程简介 整株植物的再生性 染色体的多倍体性

  6. 植物的基本特征 植 物 低 等 植 物 高 等 植 物 无根、茎、叶等分化器官 含根、茎、叶、花、果分化器官 合子不经胚直接发育为个体 合子经胚再发育为个体 藻类 地衣 苔藓门 蕨类门 裸子门 被子门

  7. 遗传操作的简易性 大多数高等植物具有自我授精的遗传特征,通常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且借助于如风、重力、昆虫传播等自然条件,授精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即便是频率极低的基因突变和重组事件,其遗传后果也易被观察。

  8. 整株植物的再生性 植物损伤后,会在伤口长出一块软组织,称为愈伤组织。如果将一小片鲜嫩的愈伤组织取下,放在含有合适营养和植物生长激素的组织培养基中,则这些细胞便会持续生长并分裂成悬浮液。将这些细胞涂在特定的固体培养基上,就会长成新的幼芽,并且这些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为叶、根、茎,最终成为整株开花植物。

  9. 整株植物的再生性 植物细胞通常不能有效地吸收外源DNA,因为它们具有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待吸收DNA分子后,经过再生,再通过愈伤组织形成培育出整株植物。这项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大多数单子叶农作物(如谷类作物)很难从原生质再生出完整细胞。

  10. 二 高等植物基因转化的大致步骤 (一)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载体及其构成基本要素 • 能独立复制并稳定传代:复制起始点ori或自主复制序列ARS和着丝粒, 端粒 • 方便插入外源片段: 酶切位点 • 选择标记: 药物抗性 • 报告基因: 插入筛选标记 • 易分离提取 • 高产率(多拷贝) • 强启动子 • 多宿主

  12. 常用载体 质粒(plasmid),粘粒(cosmid),噬菌体,噬粒(phagemid), 病毒,PAC,YAC,BAC 特殊用途的载体 表达型载体, 分泌型载体,穿梭载体

  13. Transform +report gene substrates

  14. 二 高等植物基因转化的大致步骤 根据所用载体类型以及转化对象不同一般有以下主要转化方式: 1 基因枪转化 2 电转化 3 融合法 4 花粉管转化 5 农杆菌介导

  15. 1 基因枪转化法 将待转化的DNA沉淀在细小金属珠的表面,用特制枪将金属珠直接打入植物细胞,枪的威力为430 m / s,植物细胞通常是胚胎细胞、玉米籽、叶子等,但进去的DNA片段整合效率极低。

  16. 2 电击法 将高浓度的质粒DNA加入到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悬浮液中,混合物在 200 - 600 V / cm的电场中处理若干秒钟,然后将原生质体在组织培养基中生长 1 - 2 周,再生出整株植物。

  17. 3 融合法 将外源DNA与特殊的疏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混合,在水中这些疏水性化合物分子形成球状的脂质体,后者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子,再生植物细胞壁。 所有涉及到植物原生质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均存在一个难题,即:原生质体很难再生出整株植物。

  18. 4 花粉管导入法 将外源DNA沿着花粉管经过珠心进入尚未形成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的转移。这一方法是我国科学家周光宇首先提出设计的,目前已应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的转基因研究, 花粉管导入法的特点是直接、简便。它的受体材料为植株整体,省略了细胞组织培养的诱导和传代过程,排除了植株再生的障碍,特别适合于难以建立有效再生系统的植物。由于转化的是完整植株的卵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导入的DNA分子整合效率较高。

  19. 5 农杆菌介导 几乎所有的双子叶植物尤其是豆科类植物的根部常常会形成根瘤,这是由于植物根部被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杆菌农杆根瘤菌(A.tumefaciens)感染所致,其致瘤特性是由该菌细胞内的野生 型质粒 Ti(Tumor-inducing)介导的。

  20. Ti 质粒的结构与功能 Ti 质粒的图谱 整个质粒 160 - 240 kb 其中 T-DNA 12 - 24 kb tms 的编码产物负责: 合成吲哚乙酸 tmr 的编码产物负责: 合成植物分裂素 tmt 的编码产物负责: 合成氨基酸衍生物 冠瘿碱

  21. Ti 质粒的结构与功能 Ti 质粒致瘤的分子机制 损伤的植物根部会分泌出乙酰丁香酸和羟基乙酰丁香酸,它们能诱导Ti质粒上的vir基因以及根瘤菌染色体上的一个操纵子表达。vir基因产物将Ti质粒上的T-DNA单链切下,而根瘤菌染色体上的操纵子表达产物则与单链T-DNA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转化植物根部细胞。

  22. Ti 质粒的结构与功能 T-DNA的染色体整合机制

  23. Ti 质粒的结构与功能 T-DNA的染色体整合机制

  24. Ti 质粒的改造 除去T-DNA上的生长素(tms)和分裂素(tmr)生物合成基因,因为大量的生长素和分裂素会抑止细胞再生长为整株植物; 除去T-DNA上的有机碱生物合成基因(tmt);因为有机碱的合成大量消耗精氨酸和谷氨酸,影响植物细胞的生长; 除去 Ti 质粒上的其它非必需序列,最大限度地缩短载体的长度; 安装大肠杆菌复制子,使其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以利于克隆操作; 安装植物细胞的筛选标记,如 neor 基因,使用植物基因的启动子和polyA化信号序列; 安装多聚人工接头以利于外源基因的克隆。

  25. 共整合转化程序

  26. 二元整合转化程序 将外源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农杆菌穿梭质粒的T-DNA区内; 重组质粒直接转化农杆菌株,该菌株携带只含vir区不含T-DNA区的Ti辅助质粒; 以上述重组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

  27. 二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及分析 • 抗性鉴定 • 分子鉴定 : PCR • Southern blot • Northern blot • Western blot

  28. 异戊烯基转移酶 烟草CTK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自动 调节导致转基因植株衰老延迟。

  29. 第二节 反义RNA技术(抑制表达) 一 反义RNA概述 反义RNA(anti-sense RNA):指与目的DNA或RNA序列互补的DNA或RNA片段。 反义RNA与特定的mRNA结合的位点通常是SD序列、起始密码子AUG和部分N端的密码子,从而抑制mRNA的翻译.所以又称这类RNA为干扰mRNA的互补RNA(mRNA—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RNA,micRNA)。

  30. 二 反义RNA作用原理 5´   C A U G   3´     mRNA3´   G U A C   5´     Antisense RNA

  31. 三 应用举例 蔬菜和水果成熟后,其组织呼吸速度和乙烯合成速度普遍加快,并迅速导致果实皱缩和腐烂。控制蔬菜水果细胞中乙烯合成的速度,能有效延长果实的成熟状态及存放期,为长途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植物细胞中的乙烯由S-腺苷甲硫氨酸经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ACC和乙烯合成酶EFE催化裂解而成。科学家采用反义RNA技术封闭番茄细胞中上述两个酶编码基因的表达,由此构建出的重组番茄的乙烯合成量分别仅为野生植物的3%和0.5%,明显增长了番茄的保存期。

  32. 乙烯生物生物合成途径

  33. 转入成熟酶atRNA后, 西红柿保存期延长至1个月

  34. 第三节 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突变体)

  35. 乙烯不敏感突变体的果实 野生型的果实 生长在同样条件下,处于同样年龄的番茄果实

  36. 外源乙烯处理野生型番茄,引起花的衰老与脱落外源乙烯处理野生型番茄,引起花的衰老与脱落 突变体由于乙烯受体的变异,造成对乙烯不敏感,处理后乙烯不启动衰老与脱落 外源乙烯诱导衰老与脱落

  37. 外源乙烯--诱导WT拟南芥衰老 对乙烯不敏感型突变体无影响 生命衰老受遗传控制

  38. 利用T-DNA构建植物遗传突变株 植物突变株基因组 LB NTPII pBR322 RB 酶切 连接 克隆 重组克隆DNA 卸下克隆的植物基因片段 植物突变基因的DNA片段 杂交野生型植物基因组 经历突变的野生型全长基因 基因序列分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