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中国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 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 理事长 商务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CCIIP ) 顾 问 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CSIP) 专 家 曲玲年 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联盟 顾 问 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 ISCC ) 专 家 顾 问. 二 O 一 三 年 八 月.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服务外包概览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服务业概览. 3.

jami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服务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服务业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 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 理事长 商务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CCIIP) 顾 问 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 专 家 曲玲年 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联盟 顾 问 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ISCC) 专 家 顾 问 二O一三年八月

  2.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服务外包概览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服务业概览 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3. 第一部分 中国服务外包概览 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4. 服务外包的相关定义与覆盖领域 服务外包 离岸外包(Offshore) 指发包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境完成。 近岸外包(Near shore) 指发包方和承接方来自于邻近国家,在语言、文化方面比较类似,并且通常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成本优势。 在岸外包(Onshore) 指发包方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同一个国家,外包工作在境内完成。 到岸外包(Onsite) 指服务外包承接方登陆到转移方所在国家,外包工作在转移方境内完成。 承接方 近岸 发包方 母公司 服务方式 业务走向 承接方 离岸 发包方 子公司 服务外包,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的新型产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全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 服务外包:指企业(发包商)将信息系统构架、应用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等业务,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承接商),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写ITO),指将信息服务系统外包给专业信息技术公司,包括软件研发及外包、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等。 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写BPO),指将经营过程某个业务流程环节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包括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运营服务和企业供应链服务等。 知识流程外包: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简写KPO),指将业务流程中高知识含量的业务外包给服务提供商,包括知识产权研究、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和测试、产品技术研发等。

  5. 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意义 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全球服务产业革命的引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两次发展机遇。第一次机遇是承接跨国公司的制造业转移,第二次机遇是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业转移。服务外包产业成为继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浪潮之后开始兴起的新兴产业,是引领全球服务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服务外包,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办公室”。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导产业,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强,成为下一轮中国服务走向“办公室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 服务外包,将引发新一轮全球高端人力资源的整合。服务外包产业具备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服务外包以信息系统为承载体,具备占地面积少,污染小,单位面积产值高的突出优势。二是产业核心生产要素是智力、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的投入在服务外包产业投资构成中比重较大。继过去30年全球蓝领工作职位转移之后,在今后的20-30年内,一轮新的全球办公室白领职位的离岸转移将不可避免。 服务外包,主导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将集中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人才成为占据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服务外包企业集聚的与国际一线需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技术、作业流程、开发技能、质量控制、管理等软实力和有经验的优秀人才,在中国服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将愈发重要。 以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席卷全球,基于信息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并将成为第二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趋势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服务外包对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换代以及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作用,纷纷立足政治经济稳定、人力资源基础雄厚、技术完善、人力成本较低等自身优势打造错位发展格局。 新格局 5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服务外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 复函》 规格高:2009、2010、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持续下发文件给予支持。 范围广:国家改委、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统计局、外汇局以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个国家部委通过协调机制共同发布相关产业政策。 政策全:制定涉及财税、投融资、人才、就业、特殊工时、海关监管、电信服务、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投资促进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 国办函〔2009〕9号 国办函〔2010〕69号 国办函〔2013〕33号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深化专业分工、提高效率、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发展服务外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对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等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在2012年6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式上,温总理再次要求“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建筑服务等优质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王岐山副总理近年来多次召开座谈会,协调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持续发布促进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国务院办公厅继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69号)等文件后,于2013年3月最新下发(国办函〔2013〕33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复函》,不仅对服务外包原有政策体系做了关键性政策延续,还特别针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现阶段发展特点,加大了服务外包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政策鼓励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环境,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的服务外包政策促进体系进入新一阶段,以高端化为切入点,加大力度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周期。

  7. 商务部组织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 服务外包 坚持“示范引领、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国际合作”。积极发挥产业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新兴增长点,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强国,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创新和集成服务外包政策体系。商务部组织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政策,优化多层次的支持政策体系、完善财政税收扶持体系、健全高效投融资体系。 认证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针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制定了大量服务外包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为企业的市场开发、人员训练、银行与市场融资、压缩办公物业及通信成本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为企业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推动离岸、在岸市场协调发展。一方面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打造中国服务外包整体形象,树立“中国外包”品牌;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服务外包在岸市场,鼓励政府机构和各类企业创新管理运营理念,购买专业服务。 提升服务外包人才队伍素质。建立多层次人才结构体系,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样化人才输送渠道。扩大服务外包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引进海外服务外包人才,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国际交流,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 建立服务外包评估指导体系。完善服务外包统计制度,建立综合评价制度,加强分类指导评估,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发展条件,走差异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完善服务外包综合服务平台。一系列公共培训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研究平台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陆续建成;网络、通信、电力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产业的专业会展、发展论坛、交易平台、服务网络等快速推进。 加强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保护。通过鼓励企业健全优化相关标准、制度与管控体系、开展信息安全国际化认证等举措,在优化产业环境的同时,大幅提升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发展和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面向国际 开放发展 示范引领 联动发展 品牌建设 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市场导向 推动发展 内外并举 协调发展 7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8.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服务外包 2009-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总额与离岸服务外包规模 单位:亿美元 来源:中国商务部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8到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量保持迅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2.4%。2012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已超过2万家。2012年,全国服务外包新增企业4220家,企业总量已达到21159家。 中国服务外包人力资源优势十分明显。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共428.9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291万人,占人员总数的67.8%。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为促进中国大学生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中国良好的宏观环境与相对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在国内外因素改变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和稳定性,使其作为重要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地时展现了巨大的吸引力。2012年,中国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3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1%。目前,中国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和国别呈现多元化趋势,美国、日本、欧盟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市场区域。

  9.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竞争能力稳步提高 服务外包 规模化发展取得突破。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相继发生了多起较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其并购密度之高、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特别是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对等合并后,中国首次出现营收突破5亿美元、人员规模超过两万人的重量级服务外包供应商。这意味着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了规模化高附加值发展的关键节点,到了“内生增长”与“外部并购”两条腿走路,快速壮大的重要发展阶段。 高端化发展进程加速。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积累行业经验,提升承接、交付和流程管理能力。中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逐步由低端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产业咨询、解决方案能力、软件与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研发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比重不断上升。2011年,中国知识流程服务外包(KPO)的合同执行金额达77.2亿美元,占总额的比例为23.8%。 国际化竞争能力增强。通过丰富的遍布全球的咨询顾问和工程师储备,中国服务外包企业逐渐形成多样化业务、多元化渠道,建立全方位、专业化的国际服务体系,通过更多的资源储备、更全面的IT服务能力和更平衡的国际市场分布,在欧美与日本市场的诸多领域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在全球化布局、国际市场开拓、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等方面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按营业额分布的十大中国领军服务外包企业 按营业额分布的中国百家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 单位:家数 来源: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9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10. 中国服务外包区域集聚发展效应日渐释放 服务外包 深 圳 哈尔滨 大 连 济 南 天 津 广 州 大 庆 厦 门 北 京 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空间布局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苏 州 西 安 • 中国已形成以园区为特色、示范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跟进和“四大集群”东西映射、联动发展的服务外包空间布局。 • 以北京、大连为龙头,包括天津、济南的环渤海板块 • 以上海、杭州、南京为龙头的长三角板块 • 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板块 • 以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为代表的中西部板块 合 肥 无 锡 成 都 重 庆 武 汉 南 昌 长 沙 示范城市集聚成效明显。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各示范城市要素资源集聚,规模效应显现。示范城市主要发展指标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国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额的贡献度超过95%。 辐射带动效应持续扩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示范城市为核心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带。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周边地区凭借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转移,与示范城市共享发展成果,产业辐射效应凸显。 特色外包园区不断涌现。全国各地建设形成了呼叫中心园、数据中心园、企业孵化园、研发设计园、动漫和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专业性服务外包园区,并已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企业成长的培育平台。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占服务贸易出口份额不断提高,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吸收外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初现成效。服务外包企业、园区、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人才培训工作,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基本形成。依靠国内培养和海外引进,中国服务外包人才素质快速提升,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人力资源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11. 中国服务外包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 服务外包 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离岸服务外包需求市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陆续在美国成立分支机构,并开始通过并购构建在美国的现地交付能力美国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离岸业务发包国家。2011年中国对美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到了61.3亿美元。美国在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的份额从2008年的不足20%,增长到了2011年的25.7%。 对日本的主要离岸接包国中,中国优势十分明显。承接日本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的优势极为明显,且市场份额逐年递增。2004年中国占日本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总体份额为76.5%,到2009年,已增至82.4%。目前,中国已建立起承接对日服务外包业务的城市集群。一方面,以北京、大连、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构成了中国承接日本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集聚区,另一方面,以西安、杭州、成都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正在崛起。 逐步渗透欧洲服务外包市场,积极寻求市场突破点。中国承接欧洲离岸服务外包的规模比较有限,业务相对比较离散,目前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但通过中小规模项目的多点合作、收购欧洲国家现地研发中心以及与德国电信等大型公司展开战略合作等举措,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正在逐步渗透欧洲市场。 2011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 业务来源国(地区)构成 2009-2011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规模 单位:亿美元 11 来源:中国商务部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12.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服务业概览 1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13. 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定义与覆盖领域 现代服务业 科学与试验发展、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研究专业技术服务业、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电信等信息传输服务业 计算机服务业 软件业 现代服务业主要覆盖领域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水利、环境 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 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 主要包括: • 生产性服务业:基于信息网络、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高度依赖先进科技的服务行业。 • 新兴服务业: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产生的新的服务形态。 • 科技服务业:基于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和支撑的产业。

  14.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 现代服务业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位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人民生活迫切需要发展新兴服务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密集、高成长性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文化、数字旅游、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社区等依托信息与网络技术,从传统公共服务业衍生出来的新业态。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发展科技服务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不但通过其创新支持产业的发展,其本身也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做大做强,培育科技服务产业新模式,壮大科技服务产业规模,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加快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 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15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重点战略 现代服务业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 现代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先导作用,是“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现代服务业与信息产业并重,设立了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并把“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和“数字媒体内容平台”等作为优先主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与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国家发改委持续开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理论、模式、标准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有关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为建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为国家和有关企业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提供服务,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

  16. 科技部组织推进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现代服务业 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与水平。 建立跨部门、地方协调工作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相关部委和地方参与的协调领导小组,加强整体协调,跨部门、行业和地方联合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保障行动顺利实施与总体目标的实现。 组织“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跨部门、行业、地方联合组织实施“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同时加强与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衔接与协调。 建立现代服务业投融资体系。在国家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和“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专项”的引导下,带动社会资金、境外资金以及金融资金、资本市场资金参与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现代服务业产学研联盟的形成。积极引导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共同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加强现代服务业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现代服务业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统计方法的研究,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强化对从业人员、企业、相关机构以及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服务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依托相关高校,建设若干个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共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中心,培育现代服务业复合型人才。 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管理经验,推动建立内地与港澳台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机制,在技术和产业层面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化进程。 系统规划 统筹推进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模式创新 技术支撑 市场牵引 政府推动 市场导向 推动发展 17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17. 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 现代服务业 • 在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支持建设了若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研究机构 图12. 2010-2014年日本信息服务市场支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JISA 研发环境 • 加大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政策的实施力度 服务环境 • 举办了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系列论坛 创新环境 发挥市场优势,整合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在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引导并建立若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建立一批现代服务业的测评、认证中心。发挥多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研究和应用转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开放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作用。 健全政策、法规、教育、培训、咨询、评估等服务体系。开展现代服务业应用人才培训与工程技术服务,采用开放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重点突破的机制,鼓励相关产业联盟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有关各方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 颁布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 政策环境

  18. 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现代服务业 以示范城市为核心,形成现代服务业增长极。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开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工作。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示范城市依据自身资源和条件,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产业,带动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形成特色服务产业聚集区。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依托,在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认定了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国已有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18家。 以示范企业为着力点,形成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动力源。以提高服务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服务业创新水平为目标,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创新性强、处于行业领军地位的现代服务企业开展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带动作用。 现代服务业创新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3 2 1 19 27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19. 着力做大做强 科技服务业 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大力改造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现代服务业 西欧占全球IT服务市场份额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医疗、数字内容、数字社区、数字教育、数字旅游、电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多个重要领域和方向,突破了一批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和系统集成技术,制定了一批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针对现代服务业的重大领域与行业应用,结合市场需求以及实施的可行性,在各应用领域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积极支持示范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能力,创新了一批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企业。形成以示范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企业集群。 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和技术标准的形成。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规范,提升服务业行业发展水平。

  20. 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市场体系 现代服务业 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中国制造”的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由此而形成的庞大的服务市场规模,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现代服务业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我国在全球最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提升国际标准体系竞争力。全球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体系与标准尚未健全;同时,现代服务业服务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和文化特色,利用这种态势,主动推动以我国为主的相关国际标准与体系的建立,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技术体系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具有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的特点,通过面向应用的模式创新带动技术的系统集成创新,实现技术体系整体的跨越式发展。 21 27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21. 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 束 语 未来十年,中国服务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中国服务企业在斥资兼并重组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实现规模化扩张的同时,将致力于向全球服务产业链的高端转型升级,不久的将来,“中国服务”于在岸和离岸交付市场上,都会形成与其人力资源储备相匹配的全球交付能力。 技术创新将被视为中国服务业升级的强大推动力量,云计算、智能分析、社交媒体和企业移动性等革新性技术服务将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非线性增长要素。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服务企业将在巩固业务领域专长、建立卓越业务流程、利用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本土市场的适应等方面显示出更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可伸缩性。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研究-服务业篇

  22.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