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 十八 章 歐、亞之金融市場

第 十八 章 歐、亞之金融市場. 本章大綱. 第一節 歐洲之金融市場 第二節 日本之金融市場 第三節 中國大陸之金融市場. 歐洲市場. 存在歐洲銀行的美元存款稱為歐洲美元 (Eurodollar) ,並沿用至今。其實,歐洲美元就是境外美元之意;後來,所有存於某一國家境外的該國貨幣存款,便統稱為歐洲貨幣 (Eurocurrency) 。 市場也將「歐洲」 (Euro) 一詞套用在其他的有價證券上,如歐洲債券 (Eurobond) 、歐洲商業本票 (Eurocommercial Paper) 等,並構成所謂的「歐洲市場」 (Euromarket) 。.

jan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十八 章 歐、亞之金融市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八章歐、亞之金融市場

  2. 本章大綱 • 第一節 歐洲之金融市場 • 第二節 日本之金融市場 • 第三節 中國大陸之金融市場

  3. 歐洲市場 • 存在歐洲銀行的美元存款稱為歐洲美元(Eurodollar),並沿用至今。其實,歐洲美元就是境外美元之意;後來,所有存於某一國家境外的該國貨幣存款,便統稱為歐洲貨幣(Eurocurrency) 。 • 市場也將「歐洲」 (Euro)一詞套用在其他的有價證券上,如歐洲債券(Eurobond)、歐洲商業本票(Eurocommercial Paper)等,並構成所謂的「歐洲市場」(Euromarket)。

  4. 歐洲市場的發展現況 • 歐洲市場屬境外的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雖源自於歐洲地區,但目前的交易活動已遍及全球,包括歐洲的倫敦、巴黎、布魯塞爾、法蘭克福、盧森堡;美國的紐約;亞洲的東京、香港、新加坡等主要金融市場。 • 在計價幣別上,雖然仍以美元為主,其他如歐元、英鎊、日圓等也是重要的歐洲貨幣。

  5. 歐洲市場的金融工具 • 歐洲貨幣 • 其交易形式包括了定期存單、活期存款及銀行間的拆款等。 • 歐洲債券 • 大部分歐洲債券的計價幣別為美元;而在1990年代以後,以歐元、英鎊、日圓等為計價幣別的歐洲債券也逐漸崛起。 • 歐洲商業本票 • 衍生性金融商品 • 如以歐洲美元定期存單為標的物之期貨、選擇權及遠期利率契約等。

  6. 歐洲經濟與貨幣的整合 • 1991年,簽訂馬斯垂克條約,詳細訂出完成歐洲貨幣聯盟的時間表以及參加會員國的資格條件。 • 1994年成立了歐洲貨幣機構(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ion, EMI) 。 • 1999年1月1日訂為貨幣聯盟的起始日。 • 2002年1月1日發行新貨幣的鈔票及硬幣。 • 2002年7月1日起,新貨幣即成為各國的法定貨幣。 • 1995年12月,於馬德里的會議中將新貨幣定名為「歐元」。

  7. 表18-1 EMU會員國貨幣與歐元之間的固定匯率

  8. 歐洲之證券市場 • 由於單一貨幣的使用,消除了投資人的匯兌風險;而投資人的投資範圍也不再局限於本國市場,可以擴及到其他會員國家,以降低投資風險,並增加賺取較高報酬的機會。因此,EMU的運作,帶動了歐洲當地證券市場的發展。 • EMU之各會員國也希望整合歐洲當地的證券市場,如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等三個證券交易所便於2000年3月宣布合併為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 。

  9. 歐洲之證券市場(續) • 前三大證券交易所分別為英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 LSE)、Euronext及德國的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Frankfurt Stock Exchange, FSE或Deutsche Börse)。

  10. LSE的介紹 • 在股票交易方面,除了主板市場(Main Market)之外,1995年更進一步為具有成長潛力的小型企業開闢了類似美國那斯達克市場之二板市場—另類投資市場(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簡稱AIM市場)。 • 在主板市場中,為了符合不同投資人的需求,又於1999年、2001年分別成立科技板(techMark)、科技醫療板(techMark Mediscience)等市場。

  11. Euronext的介紹 • Euronext係由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等三個證券交易所於2000年合併而成。 • 在Euronext中,目前有提供股票、共同基金、ETF、認購權證、債券等交易。 • 在現貨交易方面,Euronext繼續沿用法國的電子交易系統(NSC);在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方面,則採用倫敦國際金融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LIFFE)的電子交易系統 。

  12. FSE的介紹 • FSE是德國目前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 1997年,FSE為了吸引外國企業或規模較小的企業在此上市,專門成立了上市審查標準較為寬鬆的「自由市場」(Neuer Market),沒有成立年限、資本額的限制,亦沒有要求揭露年度與期中的財務資訊。 • 自2003年1月起,企業可選擇以主要標準(Prime Standard)或一般標準(General Standard)在FSE上市。主要標準整合了自由市場的審查標準,並關閉自由市場;而一般標準則是在FSE上市的最低標準。

  13. 日本之金融市場 • 日本的金融改革 • 為了徹底解決日本的金融問題,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在1996年提出了六項改革措施,其中的金融改革計畫於1998年開始分階段執行,並以自由、公平、全球化為原則,以建立具有競爭力的金融環境。 • 日本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即採行金融監理一元化的制度。 • 日本許多銀行積極以出售債權資產或其擔保品的方式處理呆帳。

  14. 日本之金融市場(續) • 積極開放金融商品的種類;擴大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並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解除銀行、保險、證券之跨業經營的限制。

  15. 日本的股票市場 • 在日本的股票市場中,共有6家證券交易所,其中的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 TSE)是日本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 依上市審查的標準,TSE將上市的股票分為第一部(First Section)市場及第二部(Second Section)市場。 • 為了提供新創企業的籌資管道,TSE亦於1999年11月開闢了新興企業市場(Market of The High-Growth and Emerging Stocks, Mothers)。

  16. 日本股票市場之交易 • 在TSE的股價指數中,以1969年所編製的東京證指數(Tokyo Stock Price Index, TOPIX)最為著名。 • 過去TSE係以人工喊價的方式進行股票的撮合,而為了提高交易的活絡度,自1999年5月起已取消人工喊價制度,全部改採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網路系統 (Tokyo Stock Exchange Trading Network System, ToSTNeT)之電子交易方式。 • 也解除了上市股票只能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限制;換言之,目前上市股票已允許在場外進行交易了。

  17. 日本股票市場之交易(續) • 在交易時間方面,分為上午盤與下午盤。 • 在漲跌幅限制方面,股票的最大漲跌幅為前1營業日收盤價的某一百分比,介於7%~30%之間;股價愈高(低)的股票,其最大漲跌幅愈小(大)。

  18. 日本的債券市場 • 日本的政府公債市場 • 日本政府公債(Japanese Government Bond, JGB)主要有國庫券、付息政府公債及零息公債等商品。 • 亦採標售的方式進行。 • 自2003年起,日本也開始推動無實體化的工作,未來的交易均採登錄的方式進行。 • 為了提供規避利率風險的管道,日本於1985年推出利率期貨商品,1990年再推出利率期貨選擇權商品。

  19. 日本的公司債市場 • 固定利率的公司債 • 浮動利率債券 • 可轉換公司債 • 附認股權公司債 • 可贖回公司債 • 雙重貨幣債券 (Dual-Currency Bond) :係指償付本金的幣別與發行幣別不同的債券,但支付票面利息的幣別則與發行幣別相同。 • 許多境外組織也會在日本發行以日圓為計價幣別的外國債券,又稱為武士債券(Samurai Bond)。

  20. 債券的報價 • 無論是日本政府公債或公司債,均以簡單殖利率(Simple Yield)的形式報價。

  21. 中國大陸之金融市場 • 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 • 中國大陸的股票上市概況 •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 • 在中國大陸交易的上市股票,又分為A股、B股與H股。 • 中國大陸股票市場仍有許多結構性的問題存在,提高了投資中國大陸股票市場的風險。

  22. 中國大陸股票市場的未來發展 • 引進在台灣非常成功的QFII制度 • 逐步開放外資參與證券商或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 • 鼓勵外國企業(包括台資企業)赴其境內股票市場掛牌上市 • 如國祥製冷即為首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A股掛牌上市的台資企業,其於2003年12月30日以每股7.3元人民幣掛牌。

  23. 中國大陸的債券市場 • 政府發行的國債(即政府公債) • 中國政策銀行發行的政策金融債 • 民間企業所發行的企業債券(即公司債)

  24. 債券交易 • 主要分為集中市場、銀行間交易市場及場外交易市場 • 以集中交易市場與銀行間交易市場的交易較為活絡 • 集中市場係指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市場,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均有提供債券交易的市場。 • 銀行間交易市場則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NIBFC)負責監控。

  25. 中國大陸的外匯市場 • 採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目前將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釘在8.28(CNY/USD)的水準,而每天的波動幅度不得超過0.1%。 • 由於中國大陸經濟的起飛,對外貿易順差迅速成長,加上外資的流入,使其外匯存底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排名全球第二位,僅次於日本。因此,全球主要工業國家(尤其是美國)均希望中國大陸能採行浮動匯率制度,讓人民幣適度升值,以改善彼此之間的國際貿易條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