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66 Vues
第 6 ç« é†‡ é…š. 醇ã€é…šçš„结构ã€åˆ†ç±»å’Œå‘½åï¼› é†‡å’Œé…šçš„åŒ–å¦æ€§è´¨åŠå…¶å应机制; 醇和酚在医å¦ä¸Šçš„应用 。. ç›®çš„è¦æ±‚:. 妿—¶ï¼š 4h. R OH. Ar OH. 苯甲醇. 苯酚. Functional group : -OH , hydroxyl group. 第一节 醇 ( Alcohols ) 一ã€åˆ†ç±»ä¸Žå‘½å. 按羟基数目. ( 伯醇 ). ( 仲醇 ). 按碳的ç§ç±». ( å”醇 ). å”ä¸ï¼ˆåŸºï¼‰é†‡. 新戊(基)醇. å‘½å æ™®é€šå‘½å法:烃基å + 醇. ç³»ç»Ÿå‘½åæ³•. 5- 甲基 - 2- 己醇. 一元醇. ä¸é¥±å’Œé†‡.
E N D
第6章 醇 酚 醇、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制; 醇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 。 目的要求: 学时: 4h
ROH ArOH 苯甲醇 苯酚 Functional group:-OH, hydroxyl group
第一节 醇(Alcohols) 一、分类与命名 按羟基数目 (伯醇) (仲醇) 按碳的种类 (叔醇)
叔丁(基)醇 新戊(基)醇 • 命名 • 普通命名法:烃基名+醇 • 系统命名法 5-甲基-2-己醇 一元醇 不饱和醇 5-己烯-2-醇
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 多元醇 (2R,3R)-2,3-丁二醇 环醇 从-OH编号,称为“环某(烯)醇” 3-甲基-2-环己烯醇
二、结构与性质 结构 所以,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得多;低级醇可与水混溶.
三、化学性质 1. 酸性(Acidity) 酸性强弱: ROH < HOH RCH2OH >R2CHOH >R3COH 不同结构醇钠的碱性强弱次序是: 叔醇钠 > 仲醇钠 > 伯醇钠
2.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 与HX作用 活性: 特点:可逆;需要酸催化(无机酸、Lewis酸) 应用:制备卤代烃
Lucas试验(鉴别六碳以下的各级醇) 加热后出现混浊 数分钟后出现混浊 立即后出现混浊
SN1—有重排反应发生 SN2 机理:
反应活性: 烯丙醇 > R3COH > R2CHOH > RCH2OH 苄醇
℃ 2 ℃ ℃ ℃ 3. 脱水反应(Dehydration) (分子间) (分子内) 三级醇主要发生分子内脱水。
遵循Saytzeff规则 例: 活性:R3COH > R2CHOH >RCH2OH 特点:H2SO4催化倾向于E1历程,有重排产物; Al2O3催化,无重排产物; 烯烃的稳定性决定消除方向。
不反应 4.氧化与脱氢 鉴别伯、仲、叔醇
选择性氧化剂:Sarrett[O] CrO3/吡啶/CH2Cl2 (Collins) 特点:使伯醇氧化停留在醛阶段; 不影响双键。
5. 与无机酸的反应: 硫酸氢某酯 甘油三硝酸酯 磷酸三丁酯
6.多元醇的特性 a. HIO4氧化 (定量进行) 应用:含量测定; 推断结构。
b.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邻二醇可与氢氧化铜形成配合物,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变为绛蓝色溶液。 此反应是邻二醇类化合物的特有反应
四、醇在医药上的应用 • 甲醇 • 乙醇
1.甲醇 • 甲醇最早由木材干馏得到,故又称木醇 。 • 甲醇为无色液体,沸点64.7,易燃,能与水、乙醇、乙醚和氯仿等混溶。 • 甲醇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之一。 • 甲醇的毒性很大,不能作为饮料。 • 甲醇对视神经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可致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严重者可可双目失明。
2.乙醇 • 俗称酒精,是无色、易燃性液体,沸点78.3℃,与水混溶。 • 乙醇在临床上用作消毒剂,70%乙醇的杀菌能力最强。 • 乙醇是最常用的溶剂和工业原料之一。 • 乙醇是各类酒类饮料的主要成分。 • 乙醇的毒性小于甲醇,但过量饮酒仍可发生乙醇中毒,严重的可中毒致死。
练习: 命名 1,2-二苯基-2-丙醇 完成反应式 O H H + △ C H 3
第二节 酚(Phenols) • 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酚的物理性质 • 酚的化学性质 • 酚在医药上的应用
-萘酚 一、 酚的分类与命名:
对-羟基苯磺酸 例如: -萘酚 一元酚: 间甲苯酚 对硝基苯酚 二元酚: 邻苯二酚
三元酚: 1,3,5-苯三酚 均苯三酚 1,2,3-苯三酚 连苯三酚 甲基苯酚各异构体的混合物——甲酚(煤酚) 甲酚+肥皂溶液——“来苏水”(Lysol)
二、结构特征与性质 • 酸性 • 酯化 • 醚化 • 亲电取代反应 (活性比苯高)
分子与水形成氢键 分子间形成氢键
三、化学性质 (一)酚羟基的反应: 1. 酸性: Stronger acid weaker acid pKa = 10 pKa = 6.38
酸性强弱次序: pKa 6.35 10 15.7 16~19 盐的形成: 负电荷愈分散, 负离子愈稳定, 对应的酸愈强。
(二)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 卤代反应: 检验苯酚
2. 硝化反应: 苦味酸
邻硝基苯酚分子内氢键,可随水蒸气挥发。 对硝基苯酚分子之间氢键缔合,不随水蒸气挥发。
(三)与FeCl3的显色反应 蓝紫色深绿色暗绿色结晶蓝色蓝绿色淡棕红色
(四)酚的氧化反应 酚比醇更容易被氧化,空气中的氧就可以将酚慢慢氧化,氧化产物很复杂。
多元酚更容易被氧化,氧化产物也是醌类化合物 O O H A g O 2 无 水 醚 乙 O O H A g O 2 O O H O O H 无 水 乙 醚
(五)酚的鉴别反应 •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 酚与溴水的反应
2.酚与溴水的反应 常用此反应检验苯酚及某些酚类化合物。
六、酚在医药上的应用 • 麝香草酚 • 丹皮酚 • 维生素E
1.麝香草酚 • 化学名为5-甲基-2-异丙基苯酚 ; • 又名百里香酚,存在于某些植物的香精油中 ; • 医药中作为防腐剂、消毒剂和驱虫剂。
2.丹皮酚 • 又称牡丹酚,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 • 中药徐长卿和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静作用 。
3.维生素E • 维生素E俗称生育酚; • 是人体内的重要抗氧剂;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 临床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
生育酚的结构: R1 R2 R3 α- 维生素E CH3 CH3 CH3 β- 维生素E CH3 H CH3 γ- 维生素E H CH3 CH3 δ- 维生素E H H 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