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 4 讲 以太网

第 4 讲 以太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希望您能够: 理解数据链路层的 MAC 子层和 LLC 子层 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发展 掌握以太网的帧格式. 本讲内容. 数据链路层的 MAC 子层和 LLC 子层 以太网. 课程议题.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 MAC 子层和 LLC 子层. 局域网. 局域网定义 局域网是限定区域的网络 局域网的线路是专用的 局域网具有 较高的数据通信速率 局域网具有 较低的误码率 局域网具有开放性

jare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4 讲 以太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讲 以太网

  2. 学习目标 • 通过本讲的学习,希望您能够: • 理解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 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发展 • 掌握以太网的帧格式

  3. 本讲内容 • 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 以太网

  4. 课程议题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 MAC子层和LLC子层

  5. 局域网 局域网定义 • 局域网是限定区域的网络 • 局域网的线路是专用的 • 局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通信速率 • 局域网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 局域网具有开放性 • 目前,很难对局域网作出明确定义,这是因为局域网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网络产品、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6. 局域网标准 1. IEEE802是主要的局域网系列标准,由 IEEE802委员会(下属若干工作组)定义,该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通过共享的传输介质通信。 2. IEEE 802规范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如光缆、双绞线、无线等),以及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定义了传输信息的网络设备之间连接建立、维护和拆除的途径。遵循IEEE 802标准的产品包括网卡、桥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来建立局域网络的组件。

  7. IEEE802局域网模型 • IEEE802标准定义了ISO/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为了降低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的复杂度,将其分成两个子层: •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 媒体访问控制( MAC)子层

  8.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 制定如何使用传输媒体的通信协议 ,主要功能有: • 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包括寻址和错误检测 • 介质的管理,包含介质分配(避免碰撞)和竞争裁决(碰撞处理) • 设置网络设备的硬件地址,用以识别物理设备 • IEEE 802标准中为MAC地址

  9. MAC地址的结构 • 由48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 • 前24位是厂商识别码,后24位是节点标识符 • 分为三类: • 单播:第1个字节的最低位为0,可作为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 组播:第1个字节的最低位为1,仅能作为目的地址 • 广播:48位全部为1

  10.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 控制信号交换和数据流量,解释上层通信协议传来的命令并且产生响应 • 克服数据在传送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 • 对上层可以提供面向连接或者无连接的服务 • IEEE 802系列标准中只制定了一种LLC子层标准,屏蔽不同MAC子层之间的差异

  11. IEEE802.1------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IEEE802.1------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 IEEE802.3-------以太网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802.4-------令牌总线网Token-Bus • IEEE802.5-------令牌环网Token-Ring • IEEE802.6-------城域网 • IEEE802.7-------宽带局域网 • IEEE802.8-------光纤技术FDDI •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 IEEE802.12------需求优先 • IEEE802.13 ------(未使用) • IEEE802.14 ------电缆调制解调器 • IEEE802.15 ------无线个人网 • IEEE802.16 ------宽带无线接入 • IEEE802.17 ------可靠个人接入技术 局域网标准( 续):IEEE802标准集

  12. 课程议题 以太网

  13. 以太网概述 • 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施乐公司 • 最初的以太网使用粗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为共享式以太网,会产生冲突 • 利用CSMA/CD算法解决共享信道内的信道争用问题 • 现在以太网(Ethernet)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 • 1978年,DEC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拟定了一个针对10Mbps以太网的标准,成为DIX标准 • 1983年,DIX标准演变成IEEE 802.3标准 •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百兆、千兆、万兆的标准相继出台

  14. 共享信道内的冲突问题 • 任意时刻信道只能传输一路数据 • 每台主机发出的数据可以被其他所有主机所接收 • 如果有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则产生冲突 冲 突

  15. CSMA/CD工作机制 • 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 • 载波侦听:发送结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必须侦听传输介质(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 多路访问:具有两种含义,既表示多个结点可以同时访问信道,也表示一个结点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结点所接收。 • 冲突检测:发送结点在发出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信道,判断是否发生冲突 • 借助于CSMA/CD方式,两个或多个站能共享一个公共的总线传输介质。 • CSMA/CD的工作机制可概括为: 先听后讲;边讲边听;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16. CSMA/CD 冲 突 如果两台主机同时监听到信道空闲并发生数据,则发生冲突 主机在发送数据前监听信道,如果空闲,则发送;如果忙,则退避等待 发送阻塞信号并退避等待

  17. CSMA算法 • 非坚持算法 • 如果传输信道是空闲的,则可以立即发送 • 如果信道是忙的,则等待一个由概率分布决定的随机重发延迟后,再重复前一步骤 • 1-坚持算法 • 如果传输信道空闲的,则可以立即发送 • 如果信道是忙的,则继续监听,直至检测到信道空闲,然后立即发送 • 如果有冲突(在一段时间内未收到肯定的回复),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重复步骤前面2步 • P-坚持算法 • 首先监听总线,如果传输信道是空闲的,则以概率P进行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时间单位通常等于最大传输时延的2倍。 • 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再重复第一步。 • 如果传输信道是忙的,则继续监听直至信道空闲并重复第一步。

  18. 带冲突检测的CSMA • 发送站点传输过程中仍继续监听信道,以检测是否发生冲突 • 如果发生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以通知其他节点 • 需要最小帧长度的限制,以便冲突能够被检测到 • 优点: • 原理简单,技术上容易实现,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 • 缺点: • 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

  19. 以太网帧格式 • 历史上出现过多种以太网帧格式 • 1980年,DEC、Intel、Xerox制订了DIX Ethernet I的标准 • 1982年,DEC、Intel、Xerox又制订了DIX Ethernet II的标准 • 1982年,IEEE开始研究Ethernet的国际标准802.3,定义了802.3 SAP帧格式 • 1983年,Novell基于IEEE的802.3的原始版开发了专用的Ethernet帧格式 • 1985年,IEEE推出IEEE 802.3规范,后来为解决Ethernet II与802.3帧格式的兼容问题,推出折衷的802.3 SNAP格式 • 现在最常见的是:Ethernet II、802.3 SAP和SNAP

  20. 46~1500B 两种以太网帧格式 1.DIX Ethernet II 帧结构 字节数 7 1 6 6 2 4 前导码 帧首 定界符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帧校验序列 数据 前导码(Preamble):7字节由1、0交替的位串,用于使接收方建立位同步; 帧首定界符(SFD):由10101011组成的1个字节,表示帧开始; 目标地址(DA)/源地址(SA):分别由6B组成的目标/源MAC地址; 类型(type):表示上层(网络层)协议的类型:如:IP=0800H;ARP=0806H;RARP=8035H;X.25=0805H;IPX/SPX=8137H; 数据(data):数据长度在46B~1500B之间。如果少于46B,则应由上层协议填充到46B; 帧校验序列:它是根据从目的地址到数据字段的内容计算得到的CRC校验值。接收端以相同的方法计算CRC值并与该值比较。

  21. 46~1500B 两种以太网帧格式(续) • 2.IEEE(802.3)以太帧结构 字节数 7 1 6 6 2 4 前导码 帧首 定界符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数据长度 帧校验序列 数据 前导码(Preamble):7字节由1、0交替的位串,用于使接收方建立位同步; 帧首定界符(SFD):由10101011组成的1个字节,表示帧开始; 目标地址(DA)/源地址(SA):分别由6B组成的目标/源MAC地址; 数据长度(Length):表示上层(LLC层)协议数据的字节数,其取值不大于0600H(1536); 数据(data):数据长度在46B~1500B之间。如果少于46B,则应填充到46B; 帧校验序列:它是根据从目的地址到数据字段的内容计算得到的CRC校验值。接收端以相同的方法计算CRC值并与该值比较。

  22.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 共享式以太网 • 10Base-5(粗缆以太网802.3: 1985) • 10Base-2(细缆以太网802.3a: 1985) • 10Base-T(双绞线以太网802.3i:1990) • 10Base-F(光纤以太网802.3j:1993) • 交换式以太网 • 100Base-TX(使用5类UTP的快速以太网802.3u:1995) • 100Base-FX(使用光纤的快速以太网802.3u:1995 ) • 100Base-T4(使用4对3类UTP的快速以太网802.3u:1995 ) • 1000Base-X (使用光纤的千兆以太网:802.3z:1998) • 1000Base-T/TX(使用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802.3ab:1999) • 10GBase-X/R/W(使用光纤的万兆以太网802.3ae:2002) • 10GBase-T(使用6a类双绞线的万兆以太网:802.3an:2006)

  23. 课程回顾 • MAC子层和LLC子层 • 以太网概述 • CSMA/CD • 以太网帧格式 • 以太网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