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海珠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培训班

海珠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培训班. 海珠区疾控中心 二 OO 五年十一月十日.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 A1) 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l)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1 E) 列为 A 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鸡患禽流感又称为真性鸡瘟,. 禽流感病毒的生态流行病学. 传染源:禽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家禽和野禽之中,在迁徙的水禽特别野鸭,排出流感病毒的机会最多。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病毒在水禽的肠道内繁殖,通过粪便排出,由粪便污染的水流以粪-口途径传播病毒。.

jar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海珠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培训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珠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培训班 海珠区疾控中心 二OO五年十一月十日

  2. 什么是禽流感? •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1)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PAl)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1E)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 鸡患禽流感又称为真性鸡瘟,

  3. 禽流感病毒的生态流行病学 • 传染源:禽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家禽和野禽之中,在迁徙的水禽特别野鸭,排出流感病毒的机会最多。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病毒在水禽的肠道内繁殖,通过粪便排出,由粪便污染的水流以粪-口途径传播病毒。

  4. 禽流感病毒的生态流行病学 • 有学者认为禽是流感病毒基因天然的和巨大的储存库,是甲肝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 有学者认为:1957年亚洲甲型(H2N2)流感是由人类H1N1及禽鸟H2N2病毒经基因重组而成。 • 1969年香港甲型(H3N2)流感是由人类H2N2病毒基因重组而成。

  5. 何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禽类和猪以外的动物。但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9N2、H7N7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 • 在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中,并按甲类管理。

  6.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 • 根据2004年WHO医疗机构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指引。 • 甲型(H5)流感的病例定义: • 1.疑似病例: • 2.高度怀疑病例: • 3.确诊病例

  7.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 • 1.疑似病例: • (1)发热(体温≥38.0℃)的任何病人,并有以下一或多项症状:咳嗽、喉咙痛、气促,并符合以下一或多项:A.具有甲型流感实验室检测证据;B.在症状出现前的7天内和H5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有接触史,而该病例具有传染性;C.在症状出现前的7天内和禽类接触史,并且这些禽类都因病死亡;D.在症状出现前的7天内在实验室工作,该实验室处理了采自人或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的标本。 • (2)死于原因不明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并且符合以下一或多项:A.居住于怀疑或确诊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区或疫点;B.在在症状出现前的7天内和H5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有接触史,而该病例具有传染性。

  8.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 • 2.高度怀疑病例:发热(体温≥38.0℃)的任何病人,并有以下一或多项症状:咳嗽、喉咙痛、气促,并且有H5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 3.确诊病例 • 实验室检查符合以下一或多项:A.病毒培养H5甲型流感阳性;B.PCRH5甲型流感阳性;C.用H5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阳性;D.双份血清标本,H5甲型流感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升高。

  9.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 根据市疾控《禽流感疫情及预防控制》相关资料汇编。 • 潜伏期:一般在7天。(现时的个案可增至8-17天) • 临床表现:起病急 • 1.早期有典型的流感样症状:发热(大多为高热)、咳嗽、咽痛、肌痛; • 2.肺炎;(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 • 3.急性呼吸困难; • 4.其他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1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病毒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

  1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治疗 • 一般治疗:休息、补液和退热。但退热忌用阿司匹林。 • 抗病毒治疗: • 1.金刚胺(发病48小时内服用),2004年在越南出现的禽流感病毒株中,发现其中的M2蛋白有变种,因此,对金刚胺有耐药性。 • 2.达菲(神经胺酸酶抑制剂)(发病48小时内服用)。 • 对症治疗

  12.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理 • 传染源的管理 • 传播途径的管理 • 易感人群的管理

  13. 1.传染源管理 • 1、与动物有关的禽畜养殖、运输、屠宰等部门要加强卫生清洁与消毒。病死动物需经消毒后送市卫生处理厂处理或就地深埋(2.5米以上),防止可能感染H5N1的动物污染扩散; • 2、禽流感病毒的重要传播者和携带者是感染的禽、养禽设备、病禽的排泄物以及养禽工作人员的衣服等。其他的携带者还有蚊、蝇、鼠等,它们来往于不同的鸡舍,可以机械地传播病毒。因此,消毒范围包括一切可能被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场所及设备。

  14. 3、加强污染粪便的控制与管理,垫料和粪便可采用掩埋、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堆肥或旋转粉碎等方法处理;3、加强污染粪便的控制与管理,垫料和粪便可采用掩埋、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堆肥或旋转粉碎等方法处理; • 4、病毒常从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除,病毒由于受到存在的有机物的保护而增加了抗灭力,因此,对污染房舍进行消毒时,必须用去污剂清洗以去除有机物,然后再用加热、次氯酸钠、甲醛溶液等祛除房舍污染;

  15. 5、一旦高致病力禽流感疫情暴发,则应采取紧急扑灭的措施。扑灭措施的采取取决于疾病的性质、范围以及病毒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捕杀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所有禽类,对疫区内受污染的场所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5、一旦高致病力禽流感疫情暴发,则应采取紧急扑灭的措施。扑灭措施的采取取决于疾病的性质、范围以及病毒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捕杀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所有禽类,对疫区内受污染的场所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16. 传播途径的管理 • 1、接触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应使用温肥皂水洗手; • 2、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应戴手套; • 3、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消毒; • 4、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禽类的接触,如不得不接触禽类时,应采取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等基本防护措施。

  17. 5、口岸动物检疫机关应随时掌握了解国外禽流感发生情况。一旦出现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采取禁运等紧急措施,防止病毒输入或疫情的蔓延、扩散。5、口岸动物检疫机关应随时掌握了解国外禽流感发生情况。一旦出现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采取禁运等紧急措施,防止病毒输入或疫情的蔓延、扩散。 • 6、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应戴口罩。

  18. 易感人群的管理和保护 • 1、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市民广泛宣传预防禽流感相关知识,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 • 2、从事禽类饲养、销售、运输或管理的个人,工作中要要注意遵守卫生防护规程,防止被患病动物传染;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需及时报告与治疗; • 3、建议有关医药部门做好预防与治疗流感的中西药物采购供应,防止滥用。环境消毒药物亦应及时储备。

  19. 4、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对易感人群进行常规免疫接种,提高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4、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对易感人群进行常规免疫接种,提高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 5、向医院、家禽饲养场,有关的动物买卖市场,动物污物处理场,学校、幼儿园、老人院等单位发出有关禽流感防制指引。

  20. 加强疫情的监测 • 市卫生局的《广州市动物养殖从业人员健康促进与健康监测方案(试行)》(穗卫〔2005〕10号) • 1.在从事野生动物和畜禽养殖从业人员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测,促进和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保护,预防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点是SARS、人禽流感)。 • 2.加强部门间协调,及时沟通信息; • 3.及早发现可疑疫情;

  21. 加强疫情的监测 • 4.各级医院应制定好门诊日志疫情登记报告。一旦发现可疑流感病人、门诊上感发热病人明显增多,或病例有聚集性发生时。应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并加强门诊通风换气消毒工作,对疑似H5N1流感病例,要及时收入院隔离治疗,同时采取病人鼻咽分泌物和血液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验,有条件可自行检验,结果及时上报。

  22. 加强疫情的监测 • 5.各区县级市CDC要做好流感监测工作。发现暴发疫情应迅速电话报告市CDC,并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对病人进行控制和隔离治疗,防止蔓延。对疑似H5N1流感病例做好个案调查及隔离治疗,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动态观察和样品收集,并加强周围环境消毒工作。 • 6.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受感染的动物应就地灭杀和销毁,对疫源地进行封锁并彻底消毒。

  23. 各类相关人员的防护指南 • (一)禽类接触工作人员: • 1、尽量减少与禽类直接接触的时间和机会; • 2、如果必须要与禽类接触,现阶段内在接触禽类前、后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如:接触前戴口罩、手套;接触后用清水多次漱口和用温肥皂水对手进行反复多次的彻底清洗; • 3、当接触或清洗禽笼时,一次性橡胶或塑料手套可能会破损,因此,摘掉手套后也需用肥皂水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24. 4、当穿戴防护服对禽类养殖场进行参观时,在离养殖场时需脱掉防护服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4、当穿戴防护服对禽类养殖场进行参观时,在离养殖场时需脱掉防护服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 5、处理畜体的工作人员或直接从事禽类标本采集的工作人员需戴口罩并穿戴适宜的防护服进行防护; • 6、避免在狭小空间的养殖场进行长时间的工作,特别是在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下更应该注意通风和工作时间;

  25. 7、如果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疾病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曾有禽类接触史,以便采取适宜的处理和调查措施;7、如果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疾病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曾有禽类接触史,以便采取适宜的处理和调查措施; • 8、如果禽类出现大量生病或死亡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 9、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26. (二)流调人员的防护 • 1、现场流调人员尽可能减少与可疑病例、可疑感染禽类的接触; • 2、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可疑病例或禽类养殖场出现可疑暴发疫情时,每位流调人员到现场时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 3、流调人员每年在禽流感疫情高峰期前4周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一次,以确保去现场时机体能产生足够水平的免疫保护性抗体;

  27. 4、随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允许“带病”工作。疫情高峰时期可适当服用一些预防药物;4、随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允许“带病”工作。疫情高峰时期可适当服用一些预防药物; • 5、现场流调人员必须携带的物品: • (1)N95口罩; • (2)一副保护性眼罩; • (3)装废弃N95口罩的塑料袋; • (4)厚型防护性橡胶手套; • (5)一次性长袖防护服和帽子; • (6)一双水靴,用于对禽类养殖场的调查

  28. (7)个人自测体温计;(8)酒精消毒洗手液;(9)擦拭防护眼罩的酒精消毒纸巾;(10)装污染物的大塑料袋;(11)次氯酸钠(应将5%的溶液稀释到1%)备用;(7)个人自测体温计;(8)酒精消毒洗手液;(9)擦拭防护眼罩的酒精消毒纸巾;(10)装污染物的大塑料袋;(11)次氯酸钠(应将5%的溶液稀释到1%)备用;

  29. (12)携带金刚烷胺等预防性药物,75mg规格的金刚烷胺胶囊应带足6周的预防性剂量,每天一粒,共42粒;由于该药治疗剂量2粒/天×5天,因此,建议流调人员在带足预防性剂量后还应多带10粒以备治疗所需; (13)如有必要,建议携带流感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备在实验室设施有限情况下使用。

  30. 2、确诊病例感染的控制: • a.将病人置于单间病房;b.近距离接触病人所处环境时,所有均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具;c.医护人员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在病房时不要接触脸、面罩、眼睛或头发;d.离开病房、脱下个人防护用具后或为另一个受同型病毒感染的病人诊治前,医护人员应洗手;e.如果需要运转病人,病人应戴互相面罩;f.至少每日按要求清洁环境。

  31. 分级防护原则 • 各级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医院或疫点、疫区进行禽流感防治工作时,应遵循以下防护原则: • 1.一级防护 • 1)适用范围 • ①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 ②对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疫点除外)的家禽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及对禽舍和其它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

  32. 防护要求 • ①戴16层棉纱口罩(使用四小时后,消毒更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乳胶手套。 • ②对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宰杀和无害化处理,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还应戴防护眼睛、穿长筒胶鞋、带橡胶手套 。 • ③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33. 2.二级防护 • 1)适用范围 • ①进入医院污染区的人员;采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咽拭子的人员;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处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人员以及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 ②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 ③在疫点内对禽流感染疫动物进行标本采集、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以及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34. 防护要求 • ①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胶手套、穿鞋套。进行家禽的宰杀和处理时,应戴橡胶手套,穿长筒胶鞋。 • ②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方法同一级防护。

  35. 3.三级防护 • 1)适用范围 • 确定禽流感可由人传染人时,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疗卫生人员。 • 2)防护要求 • 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36. 对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 • 1.对洗手的要求 • (1)接触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 (2)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 • (4)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 (5)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37. 对手消毒的要求 • (1)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之后; • (2)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之后; • (3)离开隔离病房、ICU等污染区域脱掉防护用品后; • (4)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之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