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梅 瑟 五 書

梅 瑟 五 書. 新 的 開 端. 歷史背景 亞巴郎 雅各伯 若瑟. 歷史背景. 底格里斯和幼發拉的兩河流域大平原,時常是大帝國的戰場 輝煌的烏爾第三王朝在公元前 2060 — 1950 年之間陷於阿加得人手中。當時半遊牧民族阿摩黎人也正在大遷移。 亞巴郎家裏的人可能也在這遷移的阿摩黎人之中。 他的祖先本來住在烏爾,以後由那裏遷移到哈蘭,亞巴郎就在那裏住下了 ( 創 11 : 31) 。. 考古學的證據.

jarv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梅 瑟 五 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梅 瑟 五 書

  2. 新 的 開 端 • 歷史背景 • 亞巴郎 • 雅各伯 • 若瑟

  3. 歷史背景 • 底格里斯和幼發拉的兩河流域大平原,時常是大帝國的戰場 • 輝煌的烏爾第三王朝在公元前2060—1950年之間陷於阿加得人手中。當時半遊牧民族阿摩黎人也正在大遷移。 • 亞巴郎家裏的人可能也在這遷移的阿摩黎人之中。 • 他的祖先本來住在烏爾,以後由那裏遷移到哈蘭,亞巴郎就在那裏住下了(創11:31)。

  4. 考古學的證據 • 「希伯來」一名,可能來自「阿皮魯」(apiru)或「哈皮魯」(habiru) ==移民工人,常指下層社會階級的人,含有污辱的意味(見創39:14—18)。

  5. 亞巴郎

  6. 依撒格、雅各伯 • 聖祖們信任天主的許諾而生活,天主是他們的領導。 • 他們的宗教與鄰居有許多共同之處: • 他們認為天主是他們「祖先的天主」,是家神,因而我們無須見怪,有時聖祖們使用了客納罕的神聖處所,或者使用了當時對於神的稱呼,如:「強有力者」(EI),「至高者」(Elyon),或「全能者」(Ei-Shaddai)。 • 同時我們也應記得:他們的生活標準,應以當時的文化、道德水準來評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正義的,因為亞巴郎時代還沒有天主十誡,更沒有山中聖訓。

  7. 埃及 • 約在公元前1720年希克索斯人(Hyksos—外地的掌權者)開始統治了埃及。 • 公元前1550年埃及人忘卻了內訌打敗了希克索斯人,終於獲得了獨立。

  8. A.亞巴郎 • 記載天主如何揀選了一個名叫亞巴郎的人,召叫他成為地上萬國的福源 • 亞巴郎是新的開端,是天主拯救人類計劃的成功的開端。由他開始,一切都按照天主的旨意進行。 • 「重覆事件」:最後的編者沒有拋棄其中的一個,因為這些史料為許多人很寶貴,所以作者便都予以保留,全部編入,而成了目前的記述。

  9. 創12:1—4 • 一個真正的天主的人的輪廓勾劃得十分清楚明朗,天主的人全心信任上主。

  10. 創12:5—9 • 亞巴郎離開了客納罕地,去了埃及 創12:10—20 • 亞巴郎的信德需要淨化。 • 這是他第一次想用人的努力來促使天主許諾的完成。 創13:1—18 • 天主再次向他作出許諾 • 他不但是有信德的人,而且是個很大方的人。

  11. 創14:1—24 • 把亞巴郎描繪成一個保護羅特的戰士 • 亞巴郎蒙受了國王兼司祭的默基瑟德的尊崇與祝福。 • 傳統視他為默西亞的預像(詠110); • 我們視他為基督司祭職的預像(希7),餅和酒是聖體聖事的表徵。 創15:1—21 • 訂立盟約

  12. 創16:1—16 • 是人為的方法,為使天主的預許實現。 創17:1—27 • 指出割損是以色列與上主建立盟約的標記。 • 改名是召選的一個特別的記號,指他們的生活應予徹底的改變

  13. 創18:1—15 • 三位客人說出:預許之子將由亞巴郎和撒辣而生。 • 亞巴郎的好客精神。 • 依撒格是由動詞「笑」而來的,表示微笑、大笑、喜樂、高興。 創18:16—53 • 亞巴郎用東方做生意的機智,與天主討價還價的描述

  14. 創19:1—38 • 看出羅特品格的缺陷 • 兩個兒子的誕生,純以人為的方法,來解決無子嗣的問題,與亞巴郎無子嗣的問題,以天主的方式來解決,正成對比。

  15. 創22:1—24 • 人祭的問題,時常困擾著天主的選民。 • 法律中不准奉獻人祭。 • 主題是要顯示亞巴郎真是一個具有完備信德的人,要他犧牲他的獨生子,比要他犧牲自己的生命,價值還大。 • 傳統在本段裏見到聖父的唯一聖子,基督犧牲的預像,是有其道理的

  16. 創23:1—20 • 亞巴郎以精明的手段買到了一塊墓地。 創25:7—11 • 依撒格的重要性,是在於他接受了天主對亞巴郎的預許(創26:3—5)。 • 依撒格只是由亞巴郎到雅各伯中間的橋樑。

  17. B. 雅各伯:創25:19—35:20 • 雅各伯與天主三次相遇作骨幹: • 在他去哈蘭(阿蘭)討妻的路上,在貝特耳所做的夢(28:16—22); • 在他與妻室由哈蘭回來,中途在雅波克河畔與天主搏鬥(32:23—33); • 最後在貝特耳再與天主相遇(35:9 —13)。 • 鬥爭是雅各伯小史中,恆常見到的主題。 • 亞巴郎是天主要求「盲目信德」的榜樣 • 雅各伯依賴的是降福善用智慧的人的天主

  18. 創25:19—34 • 感性的人 Vs 理性的人 創27:1—45 • 他雖然逃亡到哈蘭,但仍要面對厄撒烏的威脅。 • 他在夢中看見了一個「梯子」,由這些石級可以到達塔頂上的神廟,即神的住所。 創28:10—22 • 天主自由的揀選 • 天使下來:將天主的命令給予雅各伯和他的子孫 • 天使上去:是把人類的回應捧到天主台前

  19. 創29—31章 • 記述雅各伯在阿蘭為他的舅父拉班工作 • 顯示了他的勇敢和決心。由於雅各伯個人的努力,天主降福了他,使他順利,成了一個大家族的始祖。 • 顯示出雅各伯的聰敏: • 先對付他刻薄奢求的舅父拉班。 • 後應付厄撒烏 • 在這場理智與筋骨的戰鬥中,理智完全佔了勝利。

  20. 創32:4—33和創33:1—7 • 搏鬥 • 「你叫什麼名字」和「告訴我你的名字」: • 知道某人的名字/給某人起一個名字就是對某人有些實際的權力 • 第二個思想貫通其中:祝福。

  21. 創32:23—33 • 雅各伯有能力影響天主,沒有完全得到勝利。天主給他改名叫「以色列」,表示天主對雅各伯的主權。 • 教會的傳統認為這段記述表示人與天主的交往,尤其在祈禱中的交往。人藉祈禱具有大能,但對天主不能有絕對的權力。雖然如此,祈禱,與天主接近,不能使人不起變化。

  22. C. 若 瑟 • 藉著若瑟,雅各伯的家族才得以在埃及順利成長。 • 聖作者用若瑟的事跡,刻劃了另一型天主的人。 • 亞巴郎是一個滿懷信德的順命服從的人; • 雅各伯是一個信任天主又信任自己的努力,敢作敢為的人 • 若瑟是一個絕頂天才,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由天主處理的人。

  23. 創37:2—36和創39:1—23 • 若瑟由寵愛之子的高位上,落到最低下的處境:奴隸:。 • 在埃及又高居首位,依靠的是智慧 創41:1—45 創42—46章 • 若瑟以其精明的打算與計劃,使他全家都遷移到埃及。

  24. 創47:13—26 • 土地、牲畜、一切所有,最後連人也都一步一步地歸為國有。這就是埃及,「奴役之家」。 • 「有位不認識若瑟的新王興起」,坐上了埃及的寶座。壓迫人所需的組織工具都已準備妥當,新法郎願意壓迫誰,就壓迫誰。法郎真地如此去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