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 社 会 》 下册 专题 1 正确认识自我

《 社 会 》 下册 专题 1 正确认识自我. 上海市建平中学 张晓冬. 教材总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正确应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材结构. 社会生活. 成功. 人际关系. 社会规则. 信息工具. 角色. 自我认识. 城市. 经济. 自我意识( 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与他人和环境关系). 自我认识(个人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自我理想、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指个体自我评价时所产生的满意与否的情感体验) 自我控制(抑制冲动、克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并主动协调个体与他人或环境关系、发挥潜能、寻求或达到远大目标的心理历程).

jen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社 会 》 下册 专题 1 正确认识自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下册专题1 正确认识自我 上海市建平中学 张晓冬

  2. 教材总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正确应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教材结构

  4. 社会生活 成功 人际关系 社会规则 信息工具 角色 自我认识 城市 经济

  5. 自我意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与他人和环境关系)自我意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与他人和环境关系) • 自我认识(个人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自我理想、自我评价) • 自我体验(指个体自我评价时所产生的满意与否的情感体验) • 自我控制(抑制冲动、克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并主动协调个体与他人或环境关系、发挥潜能、寻求或达到远大目标的心理历程)

  6. 初三学生发展特点 • 迅速成长(生理变化、心理冲击、适应变化)——第一节 感受成长(成长的烦恼、多梦的季节) • 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尚未定型)——第二节 认识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性格决定命运吗?) • 社会融合中的适应问题——第三节 走向成熟(幼稚到成熟、在压力下成长)

  7. 本专题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学习,将原有的自我意识、青春期、白日梦、性格类型、心理压力与宣泄等模糊认识重新梳理 • 能力目标:阅读案例、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讨论案例、思辨能力;运用知识迁移解决自身成长问题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自我剖析、自我发展与主动适应社会的动力。

  8. 相关概念 • 青春期:青春期一般是从童年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个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生理、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男生开始长胡须、女生开始来月经,出现青春痘,爱面子,希望独立又害怕独立,逆反心理重等生理、心理现象。

  9. 白日梦 • 白日梦是当人们沉迷于幻想或空想时,现实世界的影响变得很稀薄,形成了一种如做梦般的陶醉状态,产生强烈的视觉性质的思想。白日梦并不是真的梦境,之所以称之为梦,是因为其内容也有与梦相似的心理特征,往往脱离现实。在青少年时期,白日梦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无论健康或有心理障碍的人都会有。

  10. 性格的类型: •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性格分为很多种。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根据力必多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大类。力必多朝向外部环境的人属于外向型,这类人喜交际,厌独居,坦率,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但比较轻率;力必多朝向内心世界的人属于内向型,这类人安静、富于想象,易害羞,喜独居,厌交际,适应环境较困难。荣格认为,完全属于某种类型的人是很少见的,外向和内向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的人并不都是绝对的外向型或者内向型,有些人可能属于混合型性格。

  11. 心理断乳期: •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开始迅速发育,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最明显的表现是独立意识、思维能力、自主意识增强,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自控能力不足,逆反心理重等现象。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12. 压力(stress): • 压力就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面临威胁和不利事件或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大的努力的情境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它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也可以导致行为和情绪问题。

  13. 教学建议 • 本专题3节内容属于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 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理解他人,有所感悟,并促进学生理性对待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 协助学生将原来未知或者知之不清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思维碰撞,从而澄清观念,更好发展自我,更快融入社会 •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共同学习者。 • 态度上开放不指责,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 多渠道开拓学生视野

  14. 关于案例 • 选题关注学生现状,抓住学生认知特点 • 案例可置换,选择紧扣社会的热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适应社会 • 案例反映了矛盾冲突,没有标准答案 • 培养学生思辨性,理解社会的错综复杂性 • 分析案例,可以适当联系拓展,使知识立体化,有些知识理论性不一定强,但是很实用

  15. 第一节 感受成长 教学目标 • 1.  知识 • 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人生盾牌 • 2、能力与方法 • (1)  内省法 • (2)  观察法 • (3)  归纳法 • (4)  分析法 • (5)  分析概括能力 • (6)  比较判断能力 • (7)  迁移能力 • (8)实际运用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 教材分析: 成长的烦恼 • 1、案例解读 •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外貌和形象。 • (2)希望深入了解自己。 • (3)关注自己的成长。 • (4)对个性品质的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日益增长。 • 短、快、多、大 特点

  17. (1)案例所揭示的问题 • 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 小韩出现的这些变化是不是个别现象? • 出现这些成长的烦恼该怎么办?

  18. (2)案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 • A 生理卫生知识。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与变化。如青春痘,在医学上又叫痤疮。随着青春期的发育,因为人体皮脂腺活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好发于面部丘疹,粉刺,浓胞,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常伴有皮脂溢出。由于青少年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青少年面部多发青春痘,但成人也会出现青春痘。 • B 心理学知识。小韩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如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人际适应、独立意识与从众心理等。

  19. (3)学习方法 • A 分析列举法 需要分析列举案例中小韩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小韩相应的烦恼。 • B 内省法: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成长中的类似问题。

  20. (4)几点认识 • A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成长,个体的成长是不断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 • B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青春期的各种变化,但发育时间与程度因人而异。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内激素水平、运动量大小等因素,有些青少年出现青春期变化的时间可能早一些,有些青少年出现青春期变化的时间则可能晚一些,有些青少年青春期的变化明显而有些青少年青春期的变化则不一定很明显。 • C 不同的青少年对自己的青春期态度可能会有差异,有些青少年对自己的青春期变化可能认同度很高,觉得没有什么;而有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一些青春期烦恼,而这些青春期的烦恼一般都是暂时的,绝大多数人只要能了解并勇敢面对自己的青春期变化都能安然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但是少数人可能会因为这些烦恼而改变自我认知与个性,甚至造成人际不良与社会适应不良。

  21. 2、训练系统分析 • [想一想]:小韩出现这些变化是不是个别的现象? • [做一做] • 1、阅读案例,完成下列问题(小韩的生理心理变化、小韩的烦恼以及你对小韩的建议) • 2、案例中的小韩开始“爱面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3、想一想,在现阶段你有哪些类似小韩所遇到的烦心事?请梳理一下,给自己提出应对的建议。

  22. 教材分析:多梦的季节 • 1、案例解读 • 青少年想象力丰富,所以“感受成长”一节把“多梦的季节”也作为成长的重要过程,之所以选择“依佳的‘梦’”这个案例,是因为依佳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通过该案例的解读分析青少年该不该有自己的梦想以及他们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等问题。

  23. (1)案例所揭示的问题 • 喜欢唱歌跳舞的依佳从小就希望自己当节目主持人,可是却在一次招聘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过程中失败,遭受打击,父母劝她以学业为重,音乐老师却劝她坚持,同学们认为她在自寻烦恼,而班主任老师建议她要认清自己,依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案例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是:人生该不该有梦想?依佳为什么要了解自己?依佳该如何真正了解自己?

  24. (2)案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 • A 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与特点。个性发展与职业潜能。想象与思维发展(七年级《思想政治课》),如白日梦是当人们沉迷于幻想或空想时,现实世界的影响变得很稀薄,形成了一种如做梦般的陶醉状态,产生强烈的视觉性质的思想。白日梦并不是真的梦境,之所以称之为梦,是因为其内容也有与梦相似的心理特征,往往脱离现实。在青少年时期,白日梦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无论健康或有心理障碍的人都会有。 • B 社会学知识:社会分工,职业准备等。

  25. (3)学习方法 • A 分析决策法:需要分析案例中依佳的情况并综合多种情况,做出判断与决策。 • B 比较判断法:对依佳的周围支持系统内不同的人的观点进行对比然后进行比较判断。 • C 内省法:由案例出发,重新审视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盾牌”,需要一定的内省能力。

  26. (4)几点认识 • A 青少年时期是个多梦的季节,正是因为有了梦想,青春才值得赞美,生命才充满活力,人生才有追求。青少年的梦想常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而发生改变与调整。 • B 人的梦想应该是基于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了解,否则就可能成为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梦想往往会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由多变到相对稳定的过程。 • C 每个人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都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因此,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除了应该经常反省自己以外,还要注意听取父母、老师和同学等方面的意见,做到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才可能更客观。

  27. 2.训练系统分析 • [想一想]:“人生该不该有梦想?” • [做一做] • (1)依佳是否应该参加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招聘活动? • (2)依佳落选后,音乐老师、妈妈、班主任的劝告以及同学的议论,你认为哪个更有道理?为什么? • (3)你认为依佳应该如何面对这次落选? • (4)重新审视自己,建构你的“人生盾牌”。

  28. 情境教学模式 • 所谓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心理得到充分发展的方法。 • 从教学目标角度看,情境教学模式可吸引学生真正关心自己的实际问题。 • 从教学方法角度看,情境教学模式强调师生间平等、尊重、融洽的关系,强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相互促动。情境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自述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法、讨论法等。

  29. 几种常见教学方法 • 热身活动法:不求最好但求投入,创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 自述法,即通过学生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以达到情绪合理的宣泄办法。 • 角色扮演法,即通过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学生可以借助角色当众把自己的苦恼和焦虑演绎出来。 • 分析讨论法,则可以起到思维碰撞的效果,使学生参与意识得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推理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 情景法,即创设情景,使学生在这种实际情景、模拟情景或情景想象中体验情感,测试学生心理与反应,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 • 心理自述法: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 • 游戏活动法: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自由表达自己,投射内心世界,体验与反思自己行为,分享同伴的经验和感悟。

  30. 1、教学设计(2课时) • 1.教学重点难点 •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案例学习了解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青春期,而青春期常见的烦恼有些源于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只有了解这些并正视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人生成长的正常现象,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安然度过青春期。而教学难点在于能站在自己和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解决自己真正遇到的成长烦恼。 •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多梦的季节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 2.方法 •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当然也可以通过故事表演将案例演绎出来,增加形象性。分析解剖案例,引发思考,课堂讨论。可以放映美国故事连续剧《成长的烦恼》片段。

  31. 3.教学过程 • “一、成长的烦恼”(第一课时) • (1)导入新课 观看美国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部分片段,提问:我们周围是否有类似现象?或者先请学生看三个不同时期的“我”的插图,然后提问三个时期的“我”各有什么特征。或者进行“猜猜我是谁?”活动,请学生带来自己小时侯的照片,然后请同学猜猜是谁? • (2)学习案例 要求学生列出小韩的生理、心理变化。 • (3)引出问题 小韩出现这些变化是不是个别现象?如果不是,还有哪些常见变化? • (4)完成练习 根据案例中的信息和知识窗中的相关内容,随堂完成训练系统的任务。问题1可以部分在读案例的时候就完成,还有部分可以组织小组讨论,特别是建议部分可以群策群力,请各小组先写在海报纸上,然后班级交流。问题2也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然后完成的形式。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问题3则不一定讨论,可以学生自行写在纸上,如果愿意也可以交流。 • (5)课堂小结

  32. “二、多梦的季节”(第二课时) • (1)导入新课 提问:不同时候对于“长大了干什么?”的回答 • (2)学习案例 可以请几个学生扮演“依佳的‘梦’”案例故事,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案例。 • (3)引出问题人生该不该有梦想?如学生争论较大时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当堂辩论。 • (4)完成练习前3个问题都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不一定马上得出什么结论,而第4个问题则可以制作盾牌形教具,请学生先自行填写,有些不能填写的地方可以空着,可以邀请一些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 (5)课堂小结

  33. 四、参考资料 • 1.美国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 2.青春期、青春痘、白日梦等(略) • 3.补充案例:自我中心(略) • 4、自我认同测试

  34. 第二节 认识个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个性 • 2、能力与方法 • (1)内省法:审视自己的性格,找出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词语,并进行满意与否的判断。 • (2)分析列举法:分析案例中“迷茫之人”的行为,列举其欠妥当的行为、可能原因并估计可能后果。 • (3)分析概括能力:分析案例人物大伟和小永的性格,找出恰当的描述词语并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 • (4)实证研究能力:将班级同学所属星座进行归类,然后看看同一星座同学的性格是否一致。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有关资料,分析他们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 (5)迁移应用能力:以学校心理老师的口吻,给“迷茫之人”回一封信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5. 教材分析:(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教材分析:(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 1、案例解读 • 性格话题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社会上的各种说法和研究相对较多,在众多的信息中学生们往往有一些对个性的模糊认识。事实上,由于个性受遗传、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等因素影响,因此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有些情况下会对人的行为和行为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卖花”就是讲述这样一种性格差异和影响的小故事,案例改编于一篇同名小说,故事中的大伟和小永虽是大学社团同学,但是他们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在卖花这件事情上,他们的不同性格导致了不同的卖花效果。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36. (1)案例所揭示的问题 • 大伟和小永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 大伟卖花不利的原因是什么? • 小永卖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性格有无优劣之分? • 如何看待性格对生活的影响?

  37. (2)案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 • A 心理学知识:性格的类型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性格特征。 • B 生活知识:星座知识。回复信件常识。 • C 政治、文化、历史知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资料。

  38. (3)学习方法 • A 分析概括法:学习案例、分析案例、概括案例中人物性格特征。 • B 列举法:找出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词语并填入相应表格。 • C 实证研究法: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星座情况,分析研究星座与性格的关系。

  39. (4)几点认识 • A 性格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通过一系列特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推知一个人的性格。 • B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受遗传、生活环境和所有教育等因素影响。 • C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不是单一的,可能表现得非常复杂,但一般来说,性格没有优劣之分,但是不同的性格在某些特定场合可能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40. 2、训练系统分析 • [想一想]:假如你是企业老板,你是否愿意聘用大伟还是小永? • [做一做] • (1)分析案例,选择恰当的词语(不少于5个),分别概括大伟和小永的性格特征。 • (2)小永卖花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道理? • (3)下面是常用来描述性格特征的一些词语。 • A 找出与自己性格特征相合的词语,分别填入下页有满意不满意之分的表格中。 • 这个题目比较容易回答,只需要勾出那些描述自己性格特征的词语,然后将他们分别填入所满意的性格特征和不满意的性格特征栏内。相对是一个主观题。 • B 分析自己不满意的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谈谈如何改进。 • (4)有人用星座来推测性格。请将班级同学所属星座进行归类,然后找出人数最多的属于某星座的一组同学,看看他们的性格是否一致。

  41. (二)性格决定命运吗? • 1、案例解读 • (1)案例所揭示的问题 • (2)案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 人文知识 ) • (3)学习方法 (分析列举法、 综合评判法、 研究实证法) • (4)几点认识

  42. 2、训练系统分析 • [想一想]: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觉得这句话是否对谁都合适? • [做一做]: • (1)分析案例,你觉得“迷茫之人”哪些行为欠妥当?造成她的行为欠妥当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完成下表。 • (2)“迷茫之人”的行为有哪些可取之处?你是怎样评价的? • (3)请你以学校心理老师的口吻,给“迷茫之人”回一封信,与她探讨个性修养问题。 • (4)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收集中今中外著名人物的有关资料,谈谈性格与命运有没有必然联系。

  43. 三、教学设计(2课时) • 1.教学重点难点 •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客观看待性格以及性格差异,并能对性格对人的影响有一个了解,从而客观对待自己的性格,理性根据社会需要与自我发展有意识调整自己的性格。 • 2.教学方法 • 引导学生阅读案例、小组讨论、查找资料与实践练习。

  44. 3、教学过程: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1课时)3、教学过程: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1课时) • (1)导入 • 画树练习,引出话题:为什么我们画出的树都是不一样的? • (2)学习案例 • 案例的学习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案例或者请学生小品扮演的形式展现,在学习案例同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那些描述案例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 • (3)引出问题 • 请学生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思考,会更愿意聘用谁?为什么大伟卖不出去花,而小永卖得出去? • (4)完成练习 • (5)课堂小结

  45. (二)性格决定命运?(1课时) • (1)导入 • 提问:有没有为自己的性格苦恼过?有没有被别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不好,或者朋友之间因为性格原因产生矛盾? • (2)学习案例 • (3)引出问题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多少人信奉?是否对谁都合适?是否在什么场合都合适?“迷茫之人”的感受如何?你遇到过她这样的情况或者同学吗? • (4)完成练习 • (5)课堂小结

  46. 四、参考资料 • 1.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理论 • 2.如何克服自我中心(略) • 3.补充案例:你好有个性呦。 • 4.如何摆脱孤独(略) • 5、常见的性格缺陷(略)

  47. 第三节走向成熟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成熟、挫折 • 2.能力与方法 (内省法、观察法、分析法、分析概括能力、比较判断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8. 二、教材分析 • (一)从幼稚到“成熟” • (二)在压力下成长

  49. (一)从幼稚到“成熟” • 1.案例解读 • 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必然过程。但是这样一个阶段却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和明确的标准的。加上青少年在“心理断乳”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得不同的人对幼稚和成熟的理解不同,具体表现也呈现不同的特征。不同的人对青少年应该幼稚点还是成熟点的看法不同。本案例就是一位记者对校园“小大人”现象的感悟,记者描述了几种他认为令人担忧的“小大人”现象,如学生老练的用词、多头衔的名片、成人式的客套话、老于世故等,明显他是持有否定态度。但是社会上也会有一些人认为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可能他们认为学生过于幼稚反倒不是好事。所以,这个案例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待“小大人”现象。

  50. (1)案例所揭示的问题 • “小大人”现象指哪些现象? • “小大人”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 青少年言行到底应该怎样才算合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