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31 Vues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乡村和城市. 2、聚落与环境.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乡村和城市.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 —— 乡村和城市称为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不同地方的聚落景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乡村和城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2、聚落与环境. 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定型、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E N D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乡村和城市 2、聚落与环境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乡村和城市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称为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不同地方的聚落景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乡村和城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2、聚落与环境 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定型、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贸、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2、聚落与环境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窑洞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例1:根据表格中我国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数(亿人)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14 12 10 8 6 第一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二次 (1)绘制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如果我国的面积以960万平方千米计算,则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密度是 人/平方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3)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过快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哪些问题?(至少两点)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分析:学习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题提供了有关人口增长的数据,要求转绘成直观图表,这是分析人口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人口密度在计算时要注意数字单位一致。 答案:(1)略(2)134.90(3)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贫困,教育、医疗得不到保障等等(任意两条即可)。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例2:“小桥、流水、人家”以及黑瓦白墙是江南民居的特色,请你从气候、地形、河流分布等自然条件,简要分析说明这种聚落类型的形成原因。 分析:目的主要是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答案:江南地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河汊纵横,因此民居多沿河而居,方便交通和用水。且由于降水较多,以瓦作“人”字形屋顶,利于排水和防水。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中国主要城市带 中国有三个主要城市带,即沪宁杭、京津唐和辽宁中部,其中沪宁杭是世界6个巨型城市综合体之一。据1990年统计,这三个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56%,却有大中小城市33个,城市人口3532万人,占中国467个城市人口总数的23.5%。上海市市镇人口密度高达1403人/平方千米。(转下页)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中国主要城市带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城镇较集中的地区还有珠江三角洲(广州为中心)胶济地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和闽东地区(以福州、厦门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