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313 Vues
《 老子 》 三章.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语文教研室. 一、老子简介. 道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 ( 今河南鹿邑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著 《 道德经 》 五千言。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 二、文本解析.
E N D
《老子》三章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语文教研室
一、老子简介 • 道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
二、文本解析 • 译文一: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出来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所以,有了“有”,才产生“无”,有了“无”,才产生“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有了困难,才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难。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二、文本解析 • 译文二:运用道法的德政一旦形成了安定的习俗(法规)就容易持守,德政决策不应依靠兆卜之术,而适合用分析谋划的智慧方式。德政一旦脆弱、力微,就容易导致社会叛乱、瓦解。解决该问题的政治作为方式是不推动私有化,施政要在天下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弱的小苗。九层的祭祀高台,起于一层层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步积累。
二、文本解析 • 译文三:真实的言语无需文辞华丽,华丽的言辞多半不可取信;善良的人多以道修身不巧言,巧言者多半不厚道善良;明白大道的智者不一定博见多闻,博见多闻者不见得就是明道的智者。
三、老子思想及其影响 •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后来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途径(即规律)皆称之为道,遂有天道、人道之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三、老子思想及其影响 • 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
三、老子思想及其影响 •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 •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
四、课后思考 • 谈谈你对老子思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