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並制定及參考各相關法令應有防治步驟及策略

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並制定及參考各相關法令應有防治步驟及策略. 防治 入侵外來種及植物病蟲害北區輔導團 計畫 主持人 黃基森. 大綱. 外來種與 入侵種 防治管理依據 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 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 蟻 簡介及危害現況 防治 入侵紅火蟻相關法規 及防治策略 學校館所紅火蟻防治管理 銀 膠菊 銀膠 菊簡介及危害現況 防治銀膠 菊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學校館所銀膠菊防治管理 小花蔓澤蘭 小花蔓 澤蘭 簡介及危害現況 防治小 花蔓 澤蘭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學校館所銀膠菊防治管理. 外來種 V.S. 入侵 種.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並制定及參考各相關法令應有防治步驟及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並制定及參考各相關法令應有防治步驟及策略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並制定及參考各相關法令應有防治步驟及策略 防治入侵外來種及植物病蟲害北區輔導團 計畫主持人 黃基森

  2. 大綱 • 外來種與入侵種 • 防治管理依據 • 學校常見外來入侵種 • 入侵紅火蟻 • 入侵紅火蟻簡介及危害現況 • 防治入侵紅火蟻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 學校館所紅火蟻防治管理 • 銀膠菊 • 銀膠菊簡介及危害現況 • 防治銀膠菊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 學校館所銀膠菊防治管理 • 小花蔓澤蘭 • 小花蔓澤蘭簡介及危害現況 • 防治小花蔓澤蘭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 學校館所銀膠菊防治管理

  3. 外來種 V.S.入侵種 指外來種在自然或半自然環境中建立一穩定族群,並會威脅到原生種生存並影響該環境之生物多樣性。嚴重者會危害人體健康或造成經濟損失。 指外來生物藉由人類的活動,諸如貿易、運輸甚至非法走私等,直接或間接地被攜帶、販售至非該生物原始的生活領域或其自然分布之疆界。

  4. 防治管理依據 一、法律規定-植物防疫檢疫法 立法目的: • 早期僅有行政命令,無相關罰則,對入侵之重大病蟲害問題,如:福壽螺、香蕉黃葉病、木瓜輪點病、非洲菊斑潛蠅及松材線蟲等及植物檢疫工作並不足以因應。 • 在防止對農林作物有害之病菌、昆蟲及其他生物在國內蔓延或自國外侵入,以確保農業生產及產品外銷。

  5. 防治管理依據(續) • 一、法律規定-植物防疫檢疫法-防疫 • 第8條-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特定疫病蟲害之種類、範圍,並公告之。 • 第10條-中央主管機關得劃定疫區,限制或禁止植物、植物產品、土壤及其包裝、 容器、栽培介質之遷移。 • 第11條-中央主管機關認為防疫上有必要時,得採取下列措施: 一、限制或禁止種植相關之感受性植物;必要時,對已種植者,限期清除或銷燬之。 二、限期清除或銷燬罹患、疑患特定病蟲害之植物或植物產品。 三、強制撲殺相關之有害生物,並禁止養殖。 四、實施區域性共同防治。 五、在金馬、澎湖離島地區之交通要道設置檢疫站施行檢查,植物或植物產品未經檢查或經檢查不合格者,不得運出或得為必要之處置。

  6. 防治管理依據(續) 二、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生物多樣性」方案,「控制入侵種威脅」業務 • 建置外來種輸出入管理機制(包括物種輸出入管理及檢疫措施)。 • 建立外來種輸入風險評估及引入生態影響評估體系,並將評估結果據以擬定監(偵)測及防治策略。 • 建立外來種監(偵)測、鑑定及早期預警機制,包含輸入之外來種後續追蹤管理(含寵物管理)。 • 強化外來(入侵)種走私查緝。

  7. 防治管理依據(續) • 入侵種生物防治:(1)研擬新入侵生物緊急撲滅計畫,並聯合地方政府定期演習。(2)建立已入侵生物長期防治計畫,將入侵種造成之經濟損失及生態衝擊降至最小。 • 建立名錄:(1)建立國內外來及入侵生物清單,研析生態、經濟危害及管理策略。(2)建立國際高風險入侵種生物清單,研析入侵管道及預防入侵措施。 • 建立與執行生物技術研發與衍生產品對人類健康與生物多樣性衝擊之評估能力與管理體系。

  8. 常見外來入侵種 • 十大入侵種—入侵紅火蟻、緬甸小鼠、多線南蜥、蘇鐵白輪盾介殼蟲、福壽螺、布袋蓮、小花蔓澤蘭、松材線蟲、中國梨木蝨、河殼菜蛤 • 林務局與特生中心另提出褐根病、銀合歡、刺桐釉小蜂、大陸藍鵲、白腰鵲鴝、亞洲錦蛙、埃及聖環、八哥、掠鳥、美國螯蝦、琵琶鼠魚、多線南蜥 • 學校館所曾發現的外來入侵種尚有熱帶火蟻、小花蔓澤蘭及銀膠菊等物種。

  9. 入侵紅火蟻

  10. 入侵紅火蟻簡介 • 「入侵紅火蟻」(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學名為Solenopsisinvicta, 又稱”紅火蟻”,原本分布於南美洲,先後入侵美國及澳洲,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已於2003年於台灣有首次發生紀錄。螞蟻顏色為紅褐色,在腹錘有一根螫針,叮咬會有火燒感,故為「火蟻」 • 對農業環境、生態、公共衛生、家畜、醫療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11. 入侵紅火蟻快速分辨特徵 擾動後,螞蟻湧出具攻擊性 隆起超過10公分的蟻丘 1 3 4 2 蟻巢內部蜂巢狀結構 全身油亮,體型由大到小

  12. 入侵紅火蟻危害現況 • 2003年10月在桃園及嘉義發現蟻蹤,證實紅火蟻入侵台灣 • 依據國家紅火蟻中心資料顯示,紅火蟻主要發生地區仍為桃園縣、新北市;另在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及台中市等仍有個案發生。 表、台灣地區歷年防治面積 資料來源:農委會防檢局

  13. 歷年學校館所紅火蟻危害增加數量 圖、93~101年度學校館所紅火蟻危害增加數量 表、學校館所紅火蟻危害一覽表(單位:所)

  14. 紅火蟻危害學校館所分佈與危害現況 圖、192所紅火蟻危害學校館所分佈與危害現況

  15. 校園內常見入侵紅火蟻分布地點 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溫度適宜,夏季均溫28℃,冬季均溫16℃,終年適合紅火蟻生長繁殖。 入侵紅火蟻喜愛陽光,校園內綠地多且陽光充足是紅火蟻築巢與活動的優良場所

  16. 行政院永續會 「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植物防疫檢疫法 有害生物清單 防治入侵紅火蟻法規、計畫及標準作業程序架構 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全面防除計畫 紅火蟻標準作業程序(第五版) • 營建基地紅火蟻偵察、防治及植栽與土石方移動管制標準作業程序 • 營建剩餘土石方移動管制入侵紅火蟻監測防治標準作業流程 • 苗圃紅火蟻檢查標準作業程序 • 花卉、種苗及栽培介質防範紅火蟻移動管理作業要點 人為擴散管理

  17. 紅火蟻防治督導權責分工 防治入侵外來種與植物病蟲害輔導團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

  18. 紅火蟻傳播方式 被動擴散(風雨、擾動) 人為擴散 (苗木、土方) 主動擴散(婚飛交配)

  19. 紅火蟻防治策略 • 偵察監測 • 目視法 • 掉落陷阱法 • 誘餌誘引法 • 通報 •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 • 農業改良場 • 防治外來入侵種及植物病蟲害輔導團 • 防治 • 餌劑防治 • 接觸型藥劑防治 • 物理防治 • 花卉、種苗栽培介質管理 • 營建基地植栽、土方及剩餘土方管理 • 人為擴散管理

  20. 學校館所紅火蟻防治管理 防治期程 1日 1日 防治階段 半年 火蟻危害狀況 嚴重 輕微 人為擴散管理 教育宣導

  21. 教育部各類疫情(外來入侵種及植物病蟲害)通報暨緊急應變作業流程教育部各類疫情(外來入侵種及植物病蟲害)通報暨緊急應變作業流程

  22. 學校確認有各類疫情(外來入侵種及植物病蟲害)應變措施架構學校確認有各類疫情(外來入侵種及植物病蟲害)應變措施架構

  23. 防治作業-藥劑防治 餌劑 1.需新鮮使用(開封後一次用畢) 2.使用前後一日需無下雨,保持地面乾燥(灑水暫停) 3.灑藥時溫度應介於21~38℃ 4.勿將藥劑覆蓋整個蟻丘,施用後勿擾動蟻丘 芬普尼粒劑 1.使用時需全面性施灑 2.使用時須灑水使用或於雨天施用 3.為緩效型藥劑,保護效果長達一年

  24. 二階段監測作業說明

  25. 人為擴散管理 • 學校校園內常見人為擴散來源包括:種苗、植栽、及興建校舍時大量移入之土方 • 若學校之營建基地已遭紅火蟻危害,應依「紅火蟻標準作業程序」(第五版)、「營建基地紅火蟻偵察、防治及植栽與土石方移動管制標準作業程序」進行防治 縣市政府入侵紅火蟻檢查合格證明書

  26. 教育宣導 • 入侵紅火蟻為都市、農業及環境害蟲,學校遭受危害時其周邊區域往往也已遭紅火蟻入侵,各級學校館所肩負教育之責任,應協助教育宣導認識紅火蟻 • 學校老師應定期參加輔導團舉辦之「教育部防治外來種入侵種子師資培訓研習會」以做為種子教師,協助宣導。 公佈欄宣導認識紅火蟻

  27. 銀膠菊

  28. 銀膠菊簡介及危害現況 • 銀膠菊(PartheniumhysterophorusL.),分類地位屬於菊科,銀膠菊原產於熱帶美洲、西印度群島;銀膠菊在1988年才證實於台灣南部發現其蹤跡,2009年的調查已蔓延至新竹縣市,銀膠菊在25-35℃時生長速率遠超過低溫時,所以台灣的條件非常適合。 • 銀膠菊為菊科銀膠菊屬中唯一產膠的種類,又名銀色橡膠菊,產膠植物,因葉具銀灰色而得名;可提煉一種低粘度膠料稱為銀菊橡膠,為天然橡膠的另一重要來源。 楠梓國小校園裡發現整片銀膠菊

  29. 銀膠菊簡介及危害現況(續) • 生態-銀膠菊侵佔性強且能快速擴散,有極強的棲地侵占性,其植體中含剋他物質。種子於一周內迅速完成發芽,壓縮本土物種生存空間。 • 農產-銀膠菊藉極強的棲地侵占性及剋他物質抑制牧草生長。此外,銀膠菊會影響家畜如牛隻或馬匹的健康及產量,且可能污染肉品及乳品,而影響畜牧產值。 • 健康-由於銀膠菊的莖葉和根含有parthenin,此化合物會產生毒他作用,對人及動物均有致死危險的毒性物質,吸入其具毒性的花粉或接觸其植株、乾燥植物或根部會造成過敏,直接接觸則會引起皮膚發炎、紅腫 parthenin

  30. 銀膠菊在台灣分布情形 • 臺灣在1988年發表記錄為新歸化植物,在高雄、屏東一帶發生 • 迅速由南往北蔓延,據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調查結果(2009年4月),目前分布縣市如下:屏東縣、高雄縣市、台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新竹縣市、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

  31. 銀膠菊鑑定方法-外觀形態特徵 莖具深凹深淺縱紋,同樣具短糙毛 互生羽狀葉,葉背具短糙毛,搓揉後無味 (艾草葉背灰白色柔毛,搓揉具香味) 1 3 2 花朵具5枚鈍角苞片(滿天星為5枚萼片)

  32. 校園內常見銀膠菊分布地點 • 輔導團於校園內操場旁、草皮、綠地或校園角落荒地皆曾發現銀膠菊危害情形 C A B

  33. 防治銀膠菊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依照農委會2009年發布之「銀膠菊防治行動計畫」主要防治方式可分為以下二類: (1)機械防治: 在銀膠菊開花前,使用人力拔除時應穿戴手套和口罩,避免與植體直接接觸,必要時以清水沖洗沾附之花粉及腺毛,拔除之植株應進行曝曬悶腐或乾燥後集中焚燒。 (2)化學防治:萌前除草劑草脫淨、汰草滅、達有龍、滅草胺、滅必淨和復祿芬,丁基拉草、撻乃安和施得圃亦有90%以上的防治效果。萌後除草劑固殺草、嘉磷塞、巴拉刈。

  34. 防治銀膠菊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續) 農委會已於2009年11月發布「銀膠菊防治行動計畫」, 其主要防治措施包括: (一)調查蔓延面積及監測擴散情形 (二)推動全國防治- 優先辦理道路兩側及活動頻繁地區之防治作業 (三)法令管理-如空地空屋管理自治條例 (四)加強政策宣導- 學校、公務機關宣導,傳播媒體宣導,印行作業手冊 (五)防治技術及其他相關研究-生物防治或化學防治之提升 (六)執行檢討

  35. 學校館所銀膠菊防治管理 教育宣導

  36. 小花蔓澤蘭

  37. 小花蔓澤蘭簡介及危害現況 世界百大入侵種 • 小花蔓澤蘭(MikaniamicranthaKunth)為菊科,蔓澤蘭屬之蔓性植物,喜歡生長在高溫高濕且充滿陽光之地春季萌芽、夏季生長、自10月至翌年2月之冬季開花。 • 因其強勢的入侵特性,為世界級的惡性雜草,且列名於「世界百大入侵種」名錄之中 (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 2011)。

  38. 小花蔓澤蘭的危害 • 小花蔓澤蘭普遍發生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林緣、坡地、荒廢地、休閒地、果園及道路旁,學校館所也常見小花蔓澤蘭之危害。 • 在臺灣小花蔓澤蘭快速擴散的原因乃因其無性繁殖及有性繁殖的能力皆非常強,其可藉由有性生殖大量產生種子,亦可採無性繁殖方式由斷落莖、葉生根萌發,使其具備快速擴散、生長及建立族群的能力,使其族群不斷擴張 。

  39. 小花蔓澤蘭在台灣分布情形 • 台灣最早於1986年始有採集紀錄,目前除基隆市及離島(金門除外)未發現小花蔓澤蘭入侵報告外,其餘縣市均已遭入侵。 • 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調查資料顯示,97年底為止防治面積累計約3萬5千公頃,自辦理防治作業以來,面積已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惟由於其不易根除之特性,故應積極辦理防治作業

  40. 大專院校受小花蔓澤蘭危害情形

  41. 小花蔓澤蘭防治方法 • (一)機械防治:對於已覆蓋於樹冠的小花蔓澤蘭,比較有效且唯一的方法是以人力或刀具等進行刈斷及拉除,將藤蔓清離林地。本法對環境影響較小且操作難度較低。 • (二)化學防治:對於在休閒地、荒廢地等平面生長且沒有栽植作物的地區,可採用巴拉刈、嘉磷賽、固殺草等除草劑進行防治,經濟省工,惟須注意對環境的影響。 • (三)生物防治:使用致病性微生物促使罹病,或藉由昆蟲取食或寄生等方式進行防治,以降低其生長勢、繁殖力及族群量。惟適用的生物種類及其專一性暨生態影響須審慎評估。

  42. 防治小花蔓澤蘭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 農委會自98年起進行「小花蔓澤蘭四年防除計畫」, 具體措施包括: • (一)蔓延面積調查 • (二)推動全國分區防治 • 1、規劃分年防治區域各地方政府將所轄行政區依鄉鎮劃分若干「分年防治區域」。依其規劃之分年防治區域執行「公私有地」、「國有林班地」、「其他國有地」除蔓作業 • 2、加強重點區域(東部地區)除蔓 • 3、每年11月底將當年度執行面積、位置及經費彙報農委會(林務局)統計 • (三)優先辦理景觀點及道路兩側防治作業

  43. 防治小花蔓澤蘭相關法規及防治策略(續) • (四)辦理收購活動 • 每年定期舉辦小花蔓澤蘭收購活動,鼓勵民眾除蔓 • (五)生物防治技術研究 • 銹病菌及本土病原真菌防治 • (六)開發利用價值 • 研議製作青貯飼料之可行性 • (七)加強政策宣導 • 製作宣導手冊或宣導品並訂定「小花蔓澤蘭全國防治月」 • 透過網路、海報、廣播、舉辦宣導活動等宣導政策訊息

  44. 學校館所小花蔓澤蘭防治管理 教育宣導

  45.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