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心 脏 检 查

心 脏 检 查. 概述. 心脏的物理检查是全身体检的重要部分 检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视诊. 心前区 ﹡ 心前区隆起:先心病、风心病 ﹡ 心前区饱满:大量心包积液 心尖搏动 ﹡ 正常心尖搏动 ﹡ 心尖搏动的变化 ﹡ 心前区其他搏动. 心尖搏动的变化. 1 、位置的改变 ⑴ 生理情况下的改变:呼吸、体位、体型、年龄 ⑵病理情况下的改变: ①心脏本身的病变:左心室大-左下移位;右心室大-左移位。 ②心外因素:纵隔-左右移位;膈肌-上下移位。 2 、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心尖搏动的强度和范围与下列因素有关: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心 脏 检 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 脏 检 查

  2. 概述 • 心脏的物理检查是全身体检的重要部分 • 检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3. 视诊 • 心前区 ﹡心前区隆起:先心病、风心病 ﹡心前区饱满:大量心包积液 • 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 ﹡心尖搏动的变化 ﹡心前区其他搏动

  4. 心尖搏动的变化 1、位置的改变 ⑴生理情况下的改变:呼吸、体位、体型、年龄 ⑵病理情况下的改变: ①心脏本身的病变:左心室大-左下移位;右心室大-左移位。 ②心外因素:纵隔-左右移位;膈肌-上下移位。 2、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心尖搏动的强度和范围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心脏距胸壁的距离 ②心肌的收缩力

  5. 触诊 • 触诊的方法及必要性 • 触诊的内容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二、震颤 1、定义 2、发生机制:层流→湍流 3、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狭窄、异常通道、严重的关闭不全 三、心包摩擦感

  6. 叩诊 • 叩诊的方法 • 正常心浊音界 1、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2、相对浊音界的正常范围 • 心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脏本身病变: 左心室大→靴形心﹙主动脉型心脏﹚ 左心房大合并肺动脉扩张→梨形心﹙二尖瓣型心脏﹚ 右心室大→裸区大→左右两侧大 心包积液→烧瓶心﹙随体位改变﹚ 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心底大 2、心外因素的影响

  7. 听诊 • 心脏瓣膜听诊区及听诊顺序 •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8. 心率 • 定义 • 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 60~100次/分 • 病理改变 一、心动过速 ﹥100次/分 1、生理性 2、病理性 二、心动过缓 ﹤60次/分 1、生理性 2、病理性

  9. 心律 • 定义 • 正常人心律规则 • 异常情况 一、窦性心律不齐 二、期前收缩 听诊的三个特点: 分类及联律 三、心房颤动 1、定义 2、听诊特点:三个绝对不等

  10. 心音 ★心音的产生:S1、S2、S3、S4 ★正确区别第一、二心音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一、强度的改变 1、 S1、S2同时改变: 影响因素:心肌收缩力及心脏距胸壁的距离 2、 S1改变: 影响因素:心肌收缩力、心室的充盈度、房室瓣的位置及瓣膜的弹性 3、 S2的改变: 影响因素: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关闭的压力梯度→动脉内压力、关闭的速率、瓣膜本身的结构情况、有无杂音掩盖 二、心音性质的改变

  11. ★心音分裂 一、定义 二、第一心音分裂 当二、三尖瓣的关闭明显不同步,相距0.03S以上时出现。 1、电活动延迟:完右 2、机械活动延迟;右心衰、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二狭、心房粘液瘤等。 三、第二心音分裂 1、肺动脉瓣明显延迟于主动脉瓣关闭:①生理性分裂;②通常分裂:最常见a.肺动脉瓣延迟;b.主动脉瓣提前关闭;③固定分裂 2、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反常分裂:

  12. ★额外心音 一、定义 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音。 二、收缩期附加音 1、收缩早期喷射音 动脉扩张或主、肺动脉阻力增高 2、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三、舒张期附加音 ﹙一﹚奔马律 1、舒张早期奔马律 2、舒张晚期奔马律 3、舒张中期奔马律﹙重叠性﹚ 四音律 ﹙二﹚其他附加音 1、开瓣音 2、心包叩击音 3、肿瘤扑落音 四、医源性附加音

  13. 心脏杂音 • 概念 • 杂音产生的机制 层流→湍流 • 杂音的特性 • 杂音的临床意义

  14. 杂音的特性 • 最响部位 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响则提示该瓣 膜病变 • 时期 分为收缩期杂音﹙早、中、晚﹚、舒张期杂音﹙早、中、晚﹚、连续性杂音 • 性质 功能性杂音较柔和,器质性杂音较粗糙; 收缩期-吹风样 舒张期:二狭-隆隆样 主闭-叹气样 感染性心内膜炎-乐音样 动脉导管未闭-机器样

  15. 杂音的特性 • 强度与形态 1、强度一般按Levine6级分级法,主要指收缩期杂音 2、形态是指心动周期中杂音强度的变化规律①递增型②递减型③递增-递减型④一贯型 • 传导方向 杂音沿着产生杂音的血流方向传导 • 杂音与体位的关系 • 杂音与呼吸的关系 吸气→右心杂音增强; 呼气→左心杂音增强 • 杂音与运动的关系

  16. 心包摩擦音

  17. 血管检查 • 视诊 1、检查手背浅静脉充盈情况 反应上腔静脉回流情况 2、肝颈静脉返流征 反应上、下腔静脉回流情况 3、毛细血管搏动征 阳性见于脉压差增大

  18. 血管检查 • 触诊 1、水冲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见于脉压差增大 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见于心肌受损 3、重搏脉脉波降支上的重搏波增高被触及。见于周围血管松弛、周围阻力降低 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 包填塞 5、无脉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

  19. 血管检查 • 听诊 1、正常动脉音 2、杜氏双重杂音 见于脉压差增大 3、其他血管音 • 周围血管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