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湯瑪斯 • 霍布斯

當代法政思潮報告. 湯瑪斯 • 霍布斯. 電資一. 第二組. 組長 : 何文愷 ------ 電資一 18 號 組員 : 林學勤 ------ 電資一 15 號 吳厚呈 ------ 電資一 31 號 張宏宇 ------ 電資一 14 號 方奕達 ------ 電資一 25 號 鄭智遠 ------ 電資一 21 號. 報告大綱. 1. 時代背景 & 生平 ------------ 鄭志遠 21 號 2. 重要著作 ------------------- 吳厚呈 31 號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湯瑪斯 • 霍布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當代法政思潮報告 湯瑪斯•霍布斯 電資一

  2. 第二組 組長:何文愷------電資一 18號 組員:林學勤------電資一 15號 吳厚呈------電資一 31號 張宏宇------電資一 14號 方奕達------電資一 25號 鄭智遠------電資一 21號

  3. 報告大綱 1.時代背景&生平------------鄭志遠 21號 2.重要著作-------------------吳厚呈 31號 3.主要思想介紹-------------- 方奕達 25號 4.思想對當世&後世之影響--- 林學勤 15號 5.批評&討論-----------------張宏宇 14號 6.結論----------------------- 何文愷 18號

  4. 背景&生平 報告者:鄭智遠 21號

  5. 時代背景 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逝世,都鐸王朝結束,由於伊莉莎白沒有子嗣,所以便把蘇格蘭的統治者詹姆士六世(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接過來英國擔任英王(因為詹姆士一世是伊莉莎白的外甥) 。 詹姆士六世到英國後改稱詹姆士一世,開創了斯圖亞特王朝。

  6. 英國地圖

  7. 詹姆士一世

  8. 詹姆士的宗教信仰 詹姆士一世原本是信仰天主教, 但他到英國接任英王這個位置的條件是改信英國國教,為了這個位置,所以他不得不妥協,改信英國國教。

  9. 當代宗教背景 在1517年~1603年發生了宗教改革,產生了很多新的教派,其中“喀爾文教派”(也就是後來的清教派)為大多平民所信仰。 由於信仰“喀爾文教派”的大多是平民,王公貴族們十分鄙視他們,詹姆士便頒布了一些不利於清教徒的政策。

  10. 清教徒革命背景 1625年詹姆士一世逝世後,其子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繼位,因為其父王與王后(法國的瑪利亞公主Henrietta Maria )是天主教的信徒,查理一世繼續鄙視清教徒,專門壓迫清教徒 ,一再的課徵重稅,加劇了國王與議會的抗爭。

  11. 查理一世

  12. 清教徒革命背景 1628年,議會通過了”權利請願”案,查理一世見議會允諾5種補助金(約35萬鎊)便毫不猶豫的簽了名,可是後來發現內容使他的權力縮小,他又漸漸採取無視的態度,隔年又把議會解散了,再來11年不曾召開國會。

  13. 清教徒革命背景 接著,由於蘇格蘭人開始信仰清教,查理一世要求蘇格蘭全面信仰英國國教,引發了蘇格蘭人的不滿,蘇格蘭人於是起義反抗,查理一世便出兵鎮壓之,意料不到,查理一世的軍隊卻戰敗了,進而促進了對內的爭鬥。 英王為了籌募軍費再度攻打蘇格蘭,於是又召開議會,可是議會不滿,便發表了大諫章以譴責英王。

  14. 清教徒革命背景 由於議會不同意英王的要求,英王又再度解散議會,此次議會僅僅存在3個禮拜,史稱“短期議會” 。 因為英王的軍隊不斷的打敗仗&財政的問題,英王不得不再次與議會計謀,於同年11再度召開議會(此次議會一直存在直到1660年王政復辟為止,史稱長期會議) 。

  15. 清教徒革命 1642年因為英王的挑釁而打開了國王與議會的內戰(The Civil War)的序幕,展開長達8年的內戰。 由於議會的軍隊不敵英王的正規軍,節節敗退下,議會不得不向清教徒請求支援,由克倫威爾(Richard Cromwell,1626年-1712年)帶領議會軍形成了清教徒革命。

  16. 清教徒革命 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軍隊戰勝了國王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646年6月又攻克國王的大本營牛津,國王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 而其子查理二世逃往法國。 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冠上暴君、叛徒、殺人犯及國家的敵人…等的罪名而被推上斷頭台。

  17. 時代背景 查理一世被當眾處決。隨後,克倫威爾逼迫議會先後通過取消上院和廢除君主制的決議。5月19日正式宣佈英國為「沒有國王和上院」的共和國和自由邦(英格蘭聯邦, 但實際上是克倫威爾執政的高壓統治)。 1658年9月,克倫威爾逝世,高級軍官與議會便開始爭奪權力,駐紮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 也就是查理二世)達成復辟協議。

  18. 查理二世

  19. 王政復辟 1660年4月4日查理發表《布雷達宣言》,表示宣言發布後40天之內向國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參加者,可予寬大赦免。 1660年5月查理回到倫敦登位,斯圖亞特王朝完成復辟。

  20. 生平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4/5~1679/12/4 出生在英格蘭威爾特郡的馬姆斯伯里(Malmesbury)。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1. 生平 四歲開始在馬姆斯伯里的教堂接受教育,接著他前往私人學校就讀,由一名自牛津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羅伯•拉蒂默教導。 在大約1603年時他被送至牛津的摩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就讀。

  22. 生平 1608年取得了學位,在這段期間中他曾經因為院長James Hussee爵士的推薦,擔任哈德威克男爵卡文迪許之子威廉的家庭教師(亦即後來的德文郡公爵),霍布斯一生中和這一家族的緊密關係也因此展開。

  23. 生平 1610年陪伴年輕的威廉遊遍歐洲大陸,霍布斯也因此有機會比較他在牛津所接受的經院哲學教育、與歐洲大陸科學而具批判性的研究方式有何不同。

  24. 生平 • 1634–1637年霍布斯遊歷了歐洲,接觸了牛頓、培根、笛卡爾,等等的科學思想。 • 他在1636年前往佛羅倫斯旅行,並在巴黎加入了馬蘭•梅森等人的哲學辯論團體。 • 1637年霍布斯開始自稱他哲學家和學者了。

  25. 生平 • 1642年,英國內戰爆發,保王派的立場於1644年中旬開始惡化,國王的支持者開始流亡歐洲,霍布斯便在巴黎遇到其中幾個認識的流亡者,這使得霍布斯開始對政治感興趣了。

  26. 生平 • 在某個機緣下,霍布斯於1647年當上了威爾斯親王---查理二世的數學老師,也因為這個機緣,霍布斯才會想要為查理一世平反,因而寫下了“利維坦” 。

  27. 生平 由於法國是天主教國家,信仰“君權神授說” ,可是他的”利維坦”明顯違背了這個理念。 也是因為他的 “利維坦” ,導致查理二世身邊的大臣們都想殺他,所以他不得不回國,向革命派歸順,以請求克倫威爾的保護,但是這很明顯的是一個矛盾。 1651年,霍布斯結束了在法國11年的流浪,回到了英國。

  28. 生平 1660年 英國王政復辟後,在英國街頭上,霍布斯遇到了查理二世,查理二世想起霍布斯曾是他的數學老師,便賜予霍布斯一年一百鎊的年金,終生保護他&自由進入王宮的權利。

  29. 生平 • 1664~1666年由於英國發生了一連串的災難例如: • 1664倫敦大瘟疫,超過10萬人死於這場瘟疫之中, 足足是當時五分之一的倫敦人口。 • 1666倫敦大火,大火損失包括13200戶住宅、87座教堂、聖保羅教堂以及多數市政府建築,估計造成城市8萬人口中7萬居民無家可歸。

  30. 生平 • 人們便認為這是天怒,開始譴責無神論著作,下院通過了禁止無神論著作出版的議案,由於國王的干預,霍布斯沒受到進一步的迫害,且逃到卡文迪許家族鄉下隱居,此後霍布斯被禁止發表意見。

  31. 生平 1679年,霍布斯染上了膀胱疾病,並且死於接踵而來的中風發作,享年九十二歲。

  32. 重要著作 報告者:吳厚呈 31號

  33. 1629. 翻譯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1642. De Cive(拉丁文)1650. The Elements of Law, Natural and Political, 寫於1640年1651-8. Elementaphilosophica 1651. 利維坦 1656. Questions concerning Liberty, Necessity and Chance1675. 翻譯荷馬的奧德賽和伊利亞特為英文1681. 死後出版的Behemoth, or The Long Parliament (寫於1668年)

  34.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記述古希臘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與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作者為曾在戰爭中服役的雅典將軍修昔底德。該書被廣泛認為是一部經典作品和最早的學者式歷史作品。該書由後來的編輯者分為八卷。

  35. 霍布斯在1610年陪伴年輕的威廉遊遍歐 洲大陸,當時霍布斯關注的研究領域是 古希臘和拉丁文的著作,他在1628年完 成了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的翻譯,成為第一個將其從希臘文原稿 翻譯為英文的人。霍布斯認為修昔底德 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紀錄清楚顯示了民 主政府是無法打勝戰爭和維持長期穩定 的,也因此他認為民主制度並不可取。

  36. 怪獸命名:為了吸引大家 的注意力,採用《舊約聖 經》裡的巨獸──利維坦 作為書名。 英文寫作:為了讓英國人 更加了解接受他專制主義 的理論。 利維坦是「活的上帝」是 「人們在永生不朽的上帝 之下所獲得的和平與安全 保障就是從它那裡得的」 。意思在比喻一個強大的 國家。

  37. 是記載於《希伯來聖經》的一種怪物 形象原型可能來自鯨魚及鱷魚 利維坦(Leviathan) 希伯來語中有“扭曲”、“漩渦”含義 在基督教則是七宗罪中對應“嫉妒”的惡魔 後世每提到這個詞語 都指來自海中的巨大怪獸 而且大多呈大海蛇形態

  38. 那究竟《利維坦》是如何成書的呢? 由以下的短劇便可略知一二 註:由於實際對話內容已不可考, 因此以下內容皆為設計對白!

  39. 小子 我一見你骨骼精奇, 就是治國的奇才。 為何流落鄉間, 終日與牛糞為伍呢? 老師我跟你講, 這一切的一切, 都是有原因的! 令人不堪回首阿

  40. 當年那個該死的克倫威爾… 嘿嘿! 說的就是我 於是我爸就… 你竟然敢殺神的代言人 DEAD 來人啊! 把查理給我幹掉

  41. 果然是個可憐的孩子 所以我這部 轟動政壇的書籍… 就讓老師來為你想辦法吧! 《利維坦》就此橫空出世!

  42. 一手持杖(權力) 而代表最高權的是國王的頭,臣屬/主體的形成在於臣屬於最高權的權力關係中。 《利維坦》封面中的暗藏了什麼玄機? 其身體是由無數個體所組成,如此眾多個體才形成一個統一體。 一手持劍(武力) 城堡 (國家要素) 領土 (國家要素)

  43. 教會 城堡 主教 王冠 法律 大砲 邏輯 武器 戰爭 宗教法庭

  44. 《利維坦》內容概覽: 第01-05章「人體運作機制」 表唯物主義自然觀和一般哲學觀點,說明宇宙由物質微 粒構成,物體是獨立、客觀、永恆存在,非人所能創造、 消滅,一切物質都於運動狀態中。 第06章「慾望和恐懼」 人們通過權衡慾望和恐懼做出自主選擇。 第07-11章「人與群體」 人類在群體之中以及對他人的不同表現所採取的反應。

  45. 第12-16章「國家的建立」 因人的理性,人們相互訂立契約,放棄各人的自然權利, 把它托付給某人或個由多人組成的集體,這個人或集體 能把大家的意志化為一個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統一為 一個人格;大家則服從他的意地志,服從他的判斷。 第17-31章「政府權力,統治和人民」 第31章始「論基督教國家與論黑暗王國(指羅馬教會)」

  46. 小結 霍布斯由他的經歷歸納出一套跳脫「君權神授說」的劃時代國家學說,並以科學的角度架構了絕對王權──利維坦,更探討了社會的結構,其中的人性論、契約論,以及國家的本質和作用等思想在西方產生了深遠影響,是西方最著名和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著作之一。

  47. 主要思想介紹 報告者:方奕達 25號

  48. 大綱 • 自然狀態 • 自然權利 • 自然法 • 契約論 • 巨靈的產生 • 國家生成

  49. 自然狀態 • 霍布斯是從人性出發開始探究自然狀態的,他提出人生來就是惡的觀點,人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可以做出任何事,也因此他期出自然的狀態將真正成為戰爭狀態。 •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出,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只想保全自己而不顧他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