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3-1 三极管放大器

§3-1 三极管放大器. 学习要点: 放大器分析方法 共射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 共集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 三极管放大器. 3-1-1 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3-1-2 三种组态放大器及电路构成. 3-1-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1-4 共射放大器. 3-1-5 共集放大器. 3-1-6 共基放大器. 3-1-7 三种组态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3-1-1 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完整放大电路的构成 —— 信号源、放大器、输出负载 以上三者的连接方式分 ——

jonas-burk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3-1 三极管放大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1 三极管放大器 • 学习要点: • 放大器分析方法 • 共射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 • 共集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

  2. 三极管放大器 3-1-1 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3-1-2 三种组态放大器及电路构成 3-1-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1-4 共射放大器 3-1-5 共集放大器 3-1-6 共基放大器 3-1-7 三种组态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3. 3-1-1 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完整放大电路的构成——信号源、放大器、输出负载 以上三者的连接方式分—— 1)直接耦合:可放大交、直流信号,但静态工作点不稳定 2)阻容耦合: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但静态工作点稳定 3)变压器耦合:可放大交、直流信号,但静态工作点不稳定 电路如图

  4. 3-1-2 三种组态放大器及电路构成 放大器分类:共射、 共集、共基放大器

  5. 以共射放大器为例说明放大电路的结构 其中:uS、RS——信号源(要放大的信号) RL——负载或集电极负载电阻(接收信号) C1、C2——耦合电容(传递交流、隔离直流) 其它部分——放大器(将小信号放大) 在放大器中:V——三极管是核心元件(电流放大作用) VCC——直流电源(通过电阻RC、RB提供三极 管合适的静态偏置,另一方面为电路提 供能量) RC、RB——静态偏置电阻(提供三极管合适的 静态偏置) ui、uo——设定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 RE、CE ——稳定静态工作点

  6. 3-1-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包括——1)直流分析:由直流通路入手 2)交流分析:又称“微变等效电路法”。由交流通路和 微变等效电路入手 下面通过具体电路详细介绍。 3-1-4 共射放大器 共射放大器包括:1)固定偏置 2)分压偏置两种 下面以分压偏置放大器为例介绍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7. 三极管分压偏置共发射极放大器

  8. I1 ICQ C IBQ UBQ= UCEQ B E IEQ= I2 IEQ IBQ= 1.直流通路与静态工作点 UBEQ=0.7V(Si管) UBEQ=0.3V(Ge管) ICQ=IEQ-IBQ UCEQ=VCC-RCICQ-REIEQ

  9. 其中: 2.交流通路与主要性能参数 其中 R12=RB1//RB2 (1)电压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 Ri=RB1//RB2//rbe (3)输出电阻: R0=RC

  10. 例1. 如图示分压偏置共射放大器,RB1=75kΩ、RB2=18kΩ、RC=4KΩ、RE=1kΩ、RL=4kΩ、VCC=9V,三极管为硅管 β=50,(1)试求静态工作点Q;(2)若更换管子使β变为100,确定此时的静态工作点;(3)求Au,Ri,Ro (β=100时)。 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完成

  11. 共射放大器性能小结 • 电压放大倍数较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 • 输入电阻大小适中,一般为几kΩ; • 输出电阻大小也适中,一般为几kΩ。

  12. 例2.图示固定偏置共射放大器,已知三极管为硅管,β= 50 ,求:(1)静态工作点Q;(2)电压放大器数Au及输入、输出电阻Ri、Ro。 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完成

  13. 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 1)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保证放大器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a)为输入信号; b)因工作点太高引起的饱和失真; c)因工作点太低引起的截止失真; 2)一般: IBQ为几十微安、ICQ为几~二十几毫安、UCEQ为 几~十几伏。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上对应一点,称为 “静态工作点”并用Q表示。见书P158 3)当静态工作点Q不合适时,可通过调节RB电阻改变。 4)此电路的缺点:静态工作点受温度影响大

  14. 3-1-5 共集放大器 射极跟随器(射随器)

  15. IBQ= ICQ C IBQ UCEQ B E IEQ 1.直流通路与静态工作点 ICQ=βIBQ IEQ=(1+β)IBQ UCEQ=VCC-REIEQ

  16. 其中: R0=RE// (低) 2.交流通路与主要性能参数 (1)电压放大倍数: 一般满足:Au≈1 (2)输入电阻: Ri=RB//[rbe+(1+β)(RE//RL)] ≈ rbe+(1+β)(RE//RL)  (高) (3)输出电阻:

  17. 共集放大器性能小结 • 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但具有电流放大作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 • 输入电阻高,一般为几十kΩ; • 输出电阻低,一般为十几至几十Ω; • 共集放大器又叫做电压跟随器,简称为射随器。

  18. 3-1-6 共基放大器 三极管共基极放大器

  19. 1.直流通路与静态工作点

  20. I1 ICQ C IBQ UBQ= UCEQ B E IEQ= I2 IEQ IBQ= 1.直流通路与静态工作点 UBEQ=0.7V(Si管) UBEQ=0.3V(Ge管) ICQ=IEQ-IBQ

  21. Ri=RE//rbe (低) R0=RC (较高) 其中: 2.交流通路与主要性能参数 (1)电压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 (3)输出电阻:

  22. 共基放大器性能小结 • 电压放大倍数较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 • 输入电阻很小,一般为十几至几十Ω; • 输出电阻适中,一般为几kΩ;

  23. 3-1-7 三种组态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见书P168 放大器性能的稳定—— 不稳定原因:温度变化和更换三极管(β变化) 采取措施:二极管基极补偿分偏置电路。 课后小结——见黑板

  24. 课前复习及提问:1.三极管有哪3种组态?怎样确定?课前复习及提问:1.三极管有哪3种组态?怎样确定? (每次一个问题)  2.共射放大器的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微变 等效电路画法?共射放大器的特点? 3.共集电路又称为什么?其特点? 思考题:P173 4 作业题:P219 3-1 、 3-2 、3-3(b) 预习内容:多级放大器放大倍数、输入/出电阻的计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