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學生學習評量

報告人: 北區賢北國小 校長 林泓成 103.04.02. 學生學習評量. 臺南市 103 年市立國民中小學主任儲訓班. 個人簡介 ~ 林泓成校長. ~學歷 台南市立第二幼稚園 (1968~1971) 台南市北區公園國民小學 (1971~1977) 南市立延平國民中學 (1977~1980) 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普通科學校行政組 (1980~1985) 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組 (1990~1993) 私立致遠管理學院教育 研究所. 民國 54 年 (1965)7 月 24 日生於台南市,籍貫為台南縣麻豆鎮.

jonn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學生學習評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人:北區賢北國小 校長 林泓成 103.04.02 學生學習評量 臺南市103年市立國民中小學主任儲訓班

  2. 個人簡介~林泓成校長 ~學歷 • 台南市立第二幼稚園(1968~1971) • 台南市北區公園國民小學(1971~1977) • 南市立延平國民中學(1977~1980) • 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普通科學校行政組(1980~1985) • 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組(1990~1993) • 私立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 民國54年(1965)7月24日生於台南市,籍貫為台南縣麻豆鎮

  3. 個人簡介~林泓成校長 ~教職資歷 • 台南市安南區海東國民小學教師、教師兼訓育組長(1985~1993) • 台南市安南區海佃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創校總務主任,完成海佃國小各項校舍工程(1993~1998) • 台南市安南區海佃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負責推動小班教學精神試辦九年一貫課程)(1998~2000) • 台南市北區大港國民小學校長 (創辦資源班、幼稚園、設立新移民學習中心) (2000~2006) (榮獲教育部「標竿一百~九年一貫課程推手」績優學校團隊獎) • 台南市北區賢北國民小學創校校長(2006~迄今 )

  4. 個人簡介~林泓成校長 ~重要經歷 • 81年通過全省73期主任甄試儲訓(1992) • 88年通過本市第一屆國小校長甄試(1999) • 獲聘台南市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屆教育審議會委員 • (2001、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 95年當選台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2006~2008) • 97年當選中華民國校長協會理事(2008~2010) • 98、99、100年獲聘教育部全國攜手計畫(補救教學)績優學校評選委員(國小召集人)(2009~2011) • 100年當選台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常務理事(2011) • 101年代理台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2012) • 102年當選台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2013) • 102年獲聘教育部補救教學諮詢、審查、訪視委員(2013)

  5. 學校簡介~賢北國小 校史: • 92年4月14日教育部列入綠校園推廣示範學校(全國3所) • 93.01.07開工 • 94.09.10第一期工程竣工 • 95年8月01日正式對外招生 學區:賢北里 大港里22~36鄰 西湖里 西賢里1~24鄰 願景:永續關懷 多元創新 追求卓越 校徽: • 以學校永續校園理念設計。 • 結合校園設計構想,把賢北之英文S融入校徽中,S字母拆開後即為中文的”北”字。 • 以校園建築所採用之色彩搭配,結合永續校園之精神。 綠色S-代表綠水,即北邊之鹽水溪;三條拱形象徵觀海橋。此二者乃賢北之地標。

  6. 第一部分 學生學習評量

  7. 大綱 • 評量的意義 評量的概念 評量的目的 評量的功能 • 評量的種類 • 多元化教學評量 傳統教學評量之省思 多元評量理念 • 目前評量的法規

  8. 探 討 • 曾實施多元評量的經驗及優劣 • 對畢業成績門檻由三大領域提高到四大領域的探討

  9. 評量的概念 教學評量在教學歷程的角色 目標 教材 教法 評量 提供回饋

  10. 評量的功能 • 瞭解教學與學習成效現況 • 診斷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缺失 • 衡量學生學習成長 • 檢視個別或組別差異 • 提供分級、分等與分組依據

  11. 各類評量種類

  12. 各類評量種類

  13. 多元化教學評量 傳統教學評量之省思 • 評量目標 (1)較少顧及教學目標 (2)忽略技能和情境評量 • 評量方式 (1)大多均採紙筆測驗 (2)忽略其他評量方式 • 評量時機(1)多數以總結性評量為主 (2)形成性評量大多採坊間測驗 (3) 忽略診斷性、安置性評量 • 結果解釋(1)過份強調個別間競爭 (2)過份重視各班成績的比較 (3)公布成績常損及學生尊嚴 • 命題觀念(1)忽略較高層次思考的評量 (2)命題未編製細目表 • 命題技術(1)題目形式不當 (2)忽略命題原則 (3)忽略教科書重要內容 • 家長觀念(1)斤斤計較卻忽略人格發展 (2)過度期盼或放任不管

  14. 多元評量理念 多元評量的意義 多元評量係以教師教學與評量專業為基礎,依據教學目標研擬適切的評量方式、評量內涵、評量人員、及評量時機與過程,並呈現多元的學習結果,以提供更適性化的教學來增進學生成長。

  15. 多元評量理念 多元評量迷思 • 多元評量並非廢除紙筆測驗 • 多元評量並非一種評量 • 多元評量莫為多元而多元 • 多元評量並非目的 • 多元評量並非學習終點 • 多元評量並非主觀評量 • 多元評量並非萬靈丹

  16. 多元評量的多元特質 專業多元 • (1)掌握教學目標 (2)專業判斷知能 (3)兼顧技能與情意的評量 • (4)剖析教材內容 (5)設計細目表 (6)規畫評量方式或慎選題目類型 • (7)善用命題技術 (8)適切解釋評量結果 內涵多元 • (1)兼顧認知、情意、技能等內涵。 • (2)兼顧學生的學習歷程、生活世界與社會行為。 • (3)Gardner多元智慧(八項半智慧):語文、邏輯-數學、肢體-動覺、音樂、空間、自然觀察者、人際、內省,及半項智慧--存在。 過程多元 • (1)安置性評量 (2)形成性評量 (3)診斷性評量 (4)總結性評量

  17. 多元評量的多元特質 時機多元 • (1)定期評量:兩至三次的定期評量 • (2)平時評量:充分考量學校願景、教師素養、學生特質、家長需求等因素 情境多元 • (1)評量情境包括教室、教室外情境 • (2)隨著評量方式的多元化,常跳脫教室情境 方式多元 • (1)紙筆測驗(筆試) • (2)檔案評量(資料蒐集整理、書面報告) • (3)實作評量(表演、實作、作業、鑑賞、實踐、軼事記錄) • (4)口語評量(口試、口頭報告、晤談)

  18. 多元評量的多元特質 人員多元 • (1)教師評量 (2)同儕評量 (3)組長評量 (4)自己評量 (5)家長評量 計分多元 • (1)直接給單一學習總分。 • (2)經由基本分數與加權分數合計而得單一學習總分 。 a.個別學習時,教師為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歷程,先給予基本分數,再視其學習歷程與結果給予加權分數,兩者合為個別學習的分數。 b.小組合作學習時,基本分數常為小組的分數,而加權分數則為組內個人的表現分數或組內人員互評所得的分數。 結果多元

  19. 目前評量的法規 •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 臺南市國民小學學生成績評量補充規定 • 臺南市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補充規定 (由台南市教育局課程發展科法令規章下載http://boe.tn.edu.tw/boe/wSite/lp?ctNode=398&mp=21&idPath=393_398)

  20. 目前評量的法規 修正事項 • 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八月一日以前入學國民中小學之學生修業期滿,有三大學習領域以上畢業總成績達丙等以上,或有三大學習領域以上應屆畢業當學期成績達丙等以上,且日常生活表現良好,並經學校審核通過者,發給畢業證書;不符規定者,發給修業證書。但有特殊情形經學校審查,同意其畢業者,不在此限。 • 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八月一日以後入學之國民中小學學生,其畢業標準依國民中小學學生修業期滿,符合下列規定者,為成績及格由學校發給畢業證書;未達畢業標準者,發給修業證明書:1.學習期間扣除學校核可之公、喪、病假,上課總出席率至少達三分之二以上,且經獎懲抵銷後,未滿三大過。2.七大學習領域有四大學習領域以上畢業總平均成績丙等以上。

  21. 目前評量的法規 目前討論修正事項 • 第十條學校應成立學生成績評量輔導組織,研議、審查學生成績評量相關事項,以發揮預警、輔導之功能,其組成與權責,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訂定之,主要任務如下: 一、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領域之成績評量結果未達及格基準者,應施以補救教學,除依教育部所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規定辦理外,應研擬各學習領域補救輔導措施。 二、學生之日常生活表現不佳者,學校應依所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相關規定施以輔導,必要時得與家長(或法定代理人)聯繫,且提供學生改過銷過及功過相抵之機會。

  22. 注意事項 • 了解評量的目的與意義 • 善用多元評量於教學現場 • 充分了解相關法令 • 應事先多宣導評量的規定與方式 • (行政人員 老師 老師 學生與家長)

  23. 第二部分 補救教學概論

  24. 探 討 • 對補救教學整體計畫的了解度 • 對補救教學實施建議

  25. 大綱 • 補救教學推動的內涵 •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辦理時程表 •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生篩選及學習成長測驗期程 •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預期效益 • 核心觀念與重點 • 結語

  26. 補救教學推動的內涵

  27. 補救教學推動的內涵 • 就12年國教而言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配套措施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並有效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落實補救教學之成效,特訂定本要點。 • 目的 • 篩選出學習低成就學生,施以補救教學。 • 提高學生學力,確保教育品質。 • 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想,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目標。 因免試入學,更應了解、加強學生基本能力指標的達成,故國中部份只要是檢測篩選成績低落者均應參加補救教學

  28. 補救教學推動的內涵 • 實施原則 • 弱勢優先:優先補助弱勢地區學校、學生,並視經費狀況及需要逐年擴大補助。 • 公平正義:依公平正義原則,給予弱 勢學生積極性差別待遇,提供教學之教育扶助資源。 • 個別輔導:對於需要特別扶助之學生,依其需要給予個別扶助與補救教學。

  29. 補救教學推動的內涵 • 就政府政策而言 • 95年起辦理攜手計畫幫助雙低學生(身分弱勢、學業弱勢) • 實施小班制之個別化補救教學 • 實施補救教學科目 • 自102年起整合下列三項而成補救教學實施方案 • 原攜手計劃之一般扶助(國小雙低、國中只需學業弱勢) • 原攜手計劃之國中基測方案 • 原教育優先區之課業輔導(原鄉及偏鄉)

  30. 補救教學推動的內涵 • 就教學系統而言 • 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 是一個不斷檢討循環的系統 補救教學

  31.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辦理時程表

  32.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辦理時程表

  33.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生篩選及學習成長測驗期程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生篩選及學習成長測驗期程 填報網站: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學生評量系統(http://exam.tcte.edu.tw/tbt_html/)

  34.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一、該申請何種方案?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共有二種方式 • 一般學習扶助學校 • 特定學習扶助學校 • 申請特定學習扶助學校須符合以下條件 • 原住民學生合計占全校學生總數百分之四十以上者。 • 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屏東縣琉球鄉、臺東縣蘭嶼鄉及綠島鄉等離島地區國民中小學。 • 偏遠地區學校,其住宿學生總數占全校學生總數百分之三十以上者。

  35.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二、宣導時,下列事項要加以強調: • 說明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與一般國小課後照顧或國中課業輔導有何異同? •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的兩個方式的內容為何?為何本校選擇方式一或二? • 參與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對象為何? • 上課的時間,尤其是國中絕不可以與課後輔導併班上課。 • 每班上課人數為何?上限及下限人數為何? • 上課的內容或教材為何? • 實施領域及年級為何? • 教學人員資格、教學節數規定及限制為何?

  36.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三、篩選學生 (一)初步篩選:因應申請方式而有不同篩選方式 一般學習扶助方案 • 由導師或學習領域任課教師(國語文、數學及英語三科)以該科成績為原班級後百分之三十五之學生參加測驗。 • 各校已依前項提報率提報並施測者,得依前兩年線上測驗之通過比例為依據,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後調整提報率。 • 如屬偏遠地區或具特殊原因者,應專案報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得放寬篩選範圍至後百分之四十,班級人數低於十人者,得全班進行施測;其須再放寬篩選範圍者,應專案報經本署同意。 特定學習扶助學校:全校所有學生一律提報參加測驗。

  37.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二)篩選測驗: 1、每年9月為全國篩選測驗實施時間。 2、測驗科目 • 國語文:二年級至三年級實施紙筆測驗,四年級至九年級實施電腦化測驗 • 數學:二年級至三年級實施紙筆測驗,四年級至九年級實施電腦化測驗。 • 英語:四年級至九年級實施電腦化測驗(含英語聽力測驗)。 3、施測學生 •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生管理系統之個案學生名單,無論現行是否參加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皆需參加測驗,以利長期之追蹤輔導。 • 符合初步篩選資格之學生名單。 4、國語文、數學、英文之篩選標準為評量成績在全國常模後百分之三十五者即符合補救教學方案學習成就低落之標準。 以通知單通知家長是否同意學生參加,如家長回條是不同意時,承辦人一定要請導師(級任教師)或親自打電話給家長,甚至做家庭訪問,以確定家長不參加的原因為何?

  38.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三)成長測驗: 1.受測條件:補救教學資源平臺學生管理系統之個案管理名單學生,無論現行是否接受本署補救教學資源扶助,均應參加成長測驗。 2.測驗時間: • 以翌年二月及六月為全國學習成長測驗實施時間。 • 補救教學資源平臺學生管理系統「個案管理」之一年級學生僅需參加六月學習成長測驗。

  39.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四、申請計畫 • 各校承辦人員參加縣市說明會後,就必須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申請流程及補助項目內容,透過「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網路填報系統」(網址:http://priori.moe.gov.tw/reportdb/)進行線上申請 • 已獲得民間團體贊助、社會資源挹注辦理,或因特殊原因有辦理之困難者,應先報所屬縣市政府同意,且透過「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網路填報系統」進行線上填報,始得不申請參加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 • 五、行政單位的支持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成功與否,除了校長的支持及老師能依學生的能力設計不同的課程外,最重要是學校各處室的配合,經瞭解補救教學方案承辦處室,有些學校是由教務處承辦、有些是由輔導室承辦,不論是教務處或輔導室承辦,各處的協調與配合是很重要的,如總務處要配合提供適當教室及校園安全維護、輔導室提供心理輔導服務等。

  40.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六、教學人員聘用 • 除由校內現職教師及不支鐘點費之退休教師擔任外,其餘所需教學人員,均應透過本署「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人才招募專區」(http://priori.moe.gov.tw/recruit/)公開招募 • 倘學校情形特殊、實施確有困難,應專案報經縣市政府備查。各期所需之教學人員,各校得優先聘任儲備教師、家庭經濟弱勢或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之大學生擔任。 • 參與補救教學之教學人員,現職教師須參加8小時、非現職教師須參加18小時補教教學系統培訓及認證。 • 七、教學人員的培訓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方案與一般課輔不同,在於補救教學方案是以小班制且進行補救教學,所以對於教學人員,需參加由縣市政府所辦理的補救教學現職教師及退休教師8小時,非現職教師18小時師資研習課程

  41.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各校可以針對教學人員規劃一些研習課程 • 職前訓練:請補救教學人員到校,認識校長、主任,並且了解本方案精神目的,請導師介紹課輔學生狀況,上課作息情形,使教學人員對於學校運作有基本了解,並且教師能夠處理上課突發狀況,意外狀況緊急連絡方法等必要認識。 • 專業對話:請各科專任教師及班級導師協助補救教學人員教師,了解學校課程進度、提供補充教材、給與教學建議,使經驗較為不足之教學人員,能夠增進補教教學效果,進而使學校教師授課更能發揮。 • 依照教學人員之專長科目,給予參與學生配對,以國、英、數三科為主,最好能與大學系所互相配合,以發揮所學專長。另外若教學人員能夠同時教授英、數,盡可能安排同一位教師與學生組合,以減少師生互動適應時間,增進學習效果。

  42.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八、編班及課程安排 (一)編班人數 • 每班以十人為原則,至多不超過十二人,不得低於六人。 • 每位大專學生以輔導三人至六人為原則。 • 不支鐘點費之退休教師得視需要採一對一、一對二方式進行輔導。 (二)編班方式 • 一般學習扶助學校:以抽離原班或協同教學進行為原則。 • 特定學習扶助學校:以原班級人數實施為原則,班級人數未滿六人時,國民小學採同年段混合編班,國民中學採同年級合併編班。 • 視、聽障學生之輔導需求,應以直轄市、縣(市)整體規劃或由重點學校開設專班,每位教師輔導學生人數得酌減至多二人。

  43.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九、教師授課品質管理 • 補救教學教師應就學生起點行為進行學習診斷,設定適合學生需求之個別化學習目標,並依學生能力進行分組教學,提供個別化之學習輔導。 • 定期巡堂記錄 • 學生心得回饋 • 召開期中期末檢討會 • 製作教學檔案 • 十、學生學習情形管理 • 學生點名表及上課日誌 • 家庭親師聯絡簿 • 電話追蹤 • 導師協助 • 建立學生學習檔案 • 期末獎懲

  44.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十一、個案管理 • 接受補救教學之學生,應於入班決定十四日內於本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學生管理系統登錄。 • 凡進入「學生個案管理系統」之學生均應參加每年二月及六月之成長測驗,以追蹤學生學習成就進步情形。 • 受輔學生經學習輔導小組會議決議,得予結案 • 受輔導學生結案後,至「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網站通報結案,其個人資料仍於系統上留存備查。 • 國中三年級學年結束後,系統自動將學生以畢業方式結案。 • 經「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為疑似身心障礙學生,並達篩選標準者,經持續輔導,相關輔導資料應再提報鑑輔會鑑定;通過者,轉介特殊教育服務。

  45.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十二、表揚學生及教師 各校對於參與補救教學方案的績優老師及表現良好的學生,校長可以不定期或定期表揚表現良好的學生,對績優教學人員應給予行政獎勵 • 十三、夜間安全 • 學校留守 • 社區巡守 • 十四、尋覓社區資源 • 社區公共場所:補救教學方案班級設置場所以學校或社區公共場所為佳 • 家長委員:社區公共場所之維護與借用需要人力介紹支援,可藉由家長會力量協助,透過家長會長及社區之家長委員,可獲得更多支援 • 課輔家長:參加補救教學方案課輔家長對於補救教學方案會有更深刻認識,也能體諒學校資源有限,更能協助學校辦理本項計畫

  46.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層級應注意事項 • 十五、彈性規定 • 教學人員來源:學校情形特殊,實施確有困難,應專案報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備查。 • 編班人數:確有成班困難之偏遠或小型學校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得依實際情形編班。 • 大專生之輔導學生數: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補救教學培訓課程達18小時以上者,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得酌予放寬至(含)8人。 • 上課時間:以課餘時間進行為原則,午休不實施。但學校有特殊情形報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者,或經專業評估確有必要於正式課程時間抽離實施效果較佳,提報學校輔導會議或特教推行委員會通過,並經家長同意者,不在此限。 • 經費支出:各學校執行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有剩餘款時,可依規定作彈性調配

  47. 預期效益 • 完成各年級之基本學習內容,客觀界定出學生之基本學力。 • 正確篩選出學習低成就學生,系統監控受輔後之學習進展。 • 扶助每一位學習低成就學生,實現民主社會之公平、正義。 • 學生、教師、學校、家長及主管機關均能正視基本學力之重要性。

  48. 核心觀念與重點 • 避免交接落差,校長、承辦主任、組長應確實掌握本方案之目的與作法 • 加強對全校教職員工及家長的宣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佳照顧 • 全校教職員工在建立共識後,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學校補救教學整體方案 • 讓補救教學早日成為教學上重要之一環,而不再只是專案

  49. 核心觀念與重點 • 提報率、施測率、受輔率、進步率、積極因素、結案率之意義與作法 • 提報率:依學校所申請之子方案提報各班學生之比率。 (分子為學校提報人數,分母為全校學生人數。) • 施測率:參加篩選測驗之學生比率。 (分子為參加測驗之學生人數,分母為提報參加測驗人數。) • 受輔率:實際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比率。 (分子為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人數,分母為篩選符合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數) • 進步率: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進步比率。 (分子為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於兩次學習成長測驗皆進步之人數,分母為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人數。) • 因進步回班率: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成績進步而能結案回原班上課之比率。 (分子為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於兩次學習成長測驗進步而能結案回原班上課人數,分母為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人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