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席慕蓉

席慕蓉. 電資一 第六組 組長 : 林學勤 組員 : 楊育濃、鍾震、盧映廷、吳厚呈、余熙瑋 指導老師 : 陳美美老師. 目錄 :. 一、前言 二、作者介紹 三、七里香 四、邊緣光影 五、兩者差異 六、新詩與經典 七、結論 八、心得 九、參考資料. 一、前言. 二、作者 介紹. 蒙古女詩人席慕蓉. 報告人 : 余熙瑋. 穆倫.席連勃.

josef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席慕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席慕蓉 電資一 第六組 組長:林學勤 組員:楊育濃、鍾震、盧映廷、吳厚呈、余熙瑋 指導老師:陳美美老師

  2. 目錄: 一、前言 二、作者介紹 三、七里香 四、邊緣光影 五、兩者差異 六、新詩與經典 七、結論 八、心得 九、參考資料

  3. 一、前言

  4. 二、作者介紹 蒙古女詩人席慕蓉 報告人:余熙瑋

  5. 穆倫.席連勃 席慕蓉流著蒙古人的血,外婆寶爾吉特光濂公主是位箭術精準的蒙古王族公主(屬於吐默特部落,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爸爸是察哈爾盟明安旗的拉席敦多克(漢名席振鐸),媽媽是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的巴音比力格(漢名樂竹芳),席慕蓉是個血統純正的蒙古人,本名穆倫.席連勃,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西喇穆倫大江河」,慕蓉就是穆倫的諧音。

  6. 人生過程 民國32(1943)年10月15日出生在四川省重慶市,38年搬家到香港,43年因為國共內戰逃亡到台灣,45年進入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科就讀,48年進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科,53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並在兩年後以第一名畢業,59 年回台到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美術科任教。 小時候的席慕蓉最喜歡畫畫,早就立志當個畫家,平時就把錢拿去買顏料,常常做畫到深夜,大學時為了讓自己的繪畫藝術更精進而選了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科,出了社會後仍在國內外開過大大小小的畫展,但是讓席慕蓉真正成名在華人世界的不是她擅長的油畫,而是她的詩集。

  7. 人生過程 席慕蓉雖然是個蒙古人,但是出生後卻沒見過故鄉的樣子,小時候的生活在大陸四川、香港和台灣度過,師範大學畢業後又留歐深造繪畫,這些都影響了席慕蓉的詩境,除了深受中國古典詩歌影響以外,同時亦也受西方哲理的熏染。透過這東西方教育的薰陶、融匯,繼而造就了詩人的感性、真摯的詩觀。 她的風格分成兩個時期,分水嶺就是在1989 年她回到了故國蒙古。前期的創作較清新,婉麗秀雅,(作品有七里香、無怨的青春…)

  8. 人生過程 而後期因為隨著時光的流逝,對人生的感觸有所改變,詩風轉為沉穩、冷斂(作品有邊緣光影、我的家在高原上…),並且以探索蒙古文化為創作重心,筆觸豪情勁健,與前期的詩風差意甚大。 透過旅行,席慕蓉終能見到蒙古高原。 回到蒙古高原,是作者「生命開始燃點的時刻」,蛻變、轉變、改變,都無法形容作者當下的感受。因為我還是那個我,只是被冰封的心底深處,因為還鄉讓深藏的火種點燃。

  9. 七里香 報告人:盧映廷

  10. 內文篇章: 《七里香》內容大致分為九個部分。除前有序、後有後記外,內文分別為《七里香》、 《千年的願望》、 《流浪者之歌》、 《蓮的心事》、 《重逢》、 《囚》、 《彩虹的情詩》、 《隱痛》、 《美麗的時刻等》。

  11. 寫作背景一條河流的夢   席慕蓉從小一直被寵愛與被保護的環境裡成長。 父母辛苦地將戰亂與流離都擋在門外,竭力設法給她一段溫暖的童年,使她能快樂地讀書、畫畫、做一切愛做的事情。

  12.   那是個五月天,在席慕蓉的婚禮上,父親親自帶他走過布魯塞爾老教堂的長紅毯,將席慕蓉交給了她的丈夫。  那是個五月天,在席慕蓉的婚禮上,父親親自帶他走過布魯塞爾老教堂的長紅毯,將席慕蓉交給了她的丈夫。   當時教堂外花開的到處都是,又在那時候接來一把丈夫給的一把又香又柔又古雅的小蒼蘭,對席慕蓉來說可是感動的代名詞。

  13.   席慕蓉對於寫詩這件事,一直不喜歡做些甚麼解釋。只是覺得一天過得很亂、很累之後,到了晚上,她就會想靜靜地坐下來,寫一些新的或翻一翻以前寫過的,幾張唱片,幾張稿紙,就能渡過一個很安適的夜晚。  席慕蓉對於寫詩這件事,一直不喜歡做些甚麼解釋。只是覺得一天過得很亂、很累之後,到了晚上,她就會想靜靜地坐下來,寫一些新的或翻一翻以前寫過的,幾張唱片,幾張稿紙,就能渡過一個很安適的夜晚。   那時的夜既潮濕又暖,夾雜著自家廊下不分四季開著的桂花和茉莉,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此書取名為七里香。   七里香花期為整年四季,由於當其成簇的白花綻放時,會有一股濃郁的撲鼻清香,有人誇大形容其香氣彷彿可傳播七里外那麼遠都聞得到,因此得名「七里香」。

  14.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而滄桑了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15.   七里香不僅是一直盛開在遙遠的記憶裡,更是永遠綻放於遊子的心田上。七里香”滿園的郁香”彷彿被賦予了一種神奇的魔力,居然穿破厚重的時空之牆而陣陣襲來,頓時讓詩人沉醉迷失於這亦幻亦真的境界理了。七里香的白花、郁香, 把後兩節巧妙自然地融為一體,二十年、千萬里的時空裂痕,就這樣被一株小小的七里香撫平了。

  16. 針筆 針筆是一種製圖工具。 早期針筆是用來畫工程圖用,但是現在也算是漫畫的專業用具。針筆的筆頭由細到粗有許多種,常見有 0.1 公釐、0.2 公釐、0.3 公釐、0.5 公釐、0.8 公釐,一般在工程製圖上選擇 0.1 公釐、0.3 公釐、0.5 公釐、0.8 公釐四種粗細來繪製成工程圖面。針筆有填墨式與卡匣式墨水,前者在筆桿中設計可旋開露出充墨口的墨水管,後者則直接配備墨水匣,每次墨水用盡即拔下空匣、換上新匣。雖然目前市面上有出現代針筆,因使用墨水填充,畫出來的線條顏色十分飽和,在較細(0.1 公釐)及較粗(0.8 公釐)線條的表現上,亦比代針筆優秀,更能維持所繪線條的粗細一致。

  17. 千年的願望 總希望   二十歲的那個月夜   能再回來再重新活那麼一次   然而商時風   唐時雨多少枝花   多少個閑情的少女想她們在玉階上轉回以後   也只能枉然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18. 流浪者之歌 在異鄉的曠野 我是一滴悔恨的溶雪 投入山澗再投入溪河 流過平原再流過大湖 換得的是寂寞的歲月 在這幾千里冰封的國度 總想起那些開在南方的扶桑 那一個下午又一個下午的 金色陽光 想起那被我虛擲了的少年時 為什麼不對那圓臉愛笑的女孩 說出我心裏的那一個字 而今日的我是一滴悔恨的溶雪 在流浪的盡頭化作千尋瀑布 從痛苦撕裂的胸中發出吼聲 從南方呼喚 呼喚啊 我那失去的愛人

  19.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A4mjYgkygEU

  20.   以「一棵開花的樹」比喻少女,樹上每一朵花都是「前  以「一棵開花的樹」比喻少女,樹上每一朵花都是「前 世的盼望」,顫抖的葉是「等待的熱情」,而凋零的花瓣則是「我凋零的心」。   花的盛開與零落,正象徵著少女心境的抑揚起伏。這是一等待的心情寫下的詩。這等待並非埋怨或是焦躁不安的心情,而是靜靜地等、寧靜屏息地等待,且將自己的心思準備好,讓自己遇見等來的歸人。因此, 她道:「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等待的心情,是美麗而喜悅安靜的。並非是求回報,而是求能見上一面。這是一 種祈求、期盼,而非要求的力量或是暴力。就算等著見上了一面,對方毫無感同身受地離去,也並不是埋怨的心情,而是難過、傷心。   整首詩,不是「怨」,而是在一美麗的心境中開展,直至這結果是不是完美滿意的,仍是一美麗的心情去面對,而非報復或怨懟。

  21. 邊緣光影 報告人:楊育濃

  22. 寫作目的:   因蒙古文化從被中國統治後漸漸的被弱勢化。而此書是作者重返故國蒙古後深具省思和感動之作,進而介紹蒙古的文化。

  23. 特色 多元化,回到蒙古後擴大了寫詩的意境,增加了多元寫作的題材 受到張曉風的影響,開闊新視野

  24. 〈高高的騰格里〉 〈高高的騰格里〉 取走了我們的血 取走了我們的骨 取走了我們的森林和湖泊 取走了 草原上最後一層的沃土 取走了每一段歷史的真相 取走了每一首歌裡的盼望 還要 再來 取走我們男孩開闊的心胸 取走我們女孩光輝燦爛的笑容 可是 高高的騰格里啊 我們還有祢 永生的蒼天 請你賜給我們 忍耐和等待的勇氣 求你讓這高原上的 每一顆草籽和每一個孩子都能知道 枯萎並不是滅絕 低頭也絕不等於服從 他們也許可以掠奪所有的土地 卻永遠不能佔領我們仰望的 天空

  25. 重複句型 席慕蓉的筆法擅長運用重複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現著抒緩的音樂風格,而充滿了田園式的牧歌情調

  26. 〈月光曲〉 據說用月光取暖的女子從不受傷 有處曠野容許她重新長出枝葉 學會了煞有介事地遺忘 學會了轉身再轉身然後重新開始 學會了聆聽所有語言理不同的音節 學會了像別人一樣也用密碼去寫詩 讓慾望停頓在結局之前的地方 將巨大的精心繪製的藍圖寄放在 山岡高處 他的木白屋裡向晚微微暗去的牆上《邊緣光影》

  27. 問句的使用 在席慕蓉的詩歌中「問句的使用」亦為一項特色,無論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現,事實上,她想要表達出的可能是一種模糊、不確定的心態,她不僅在自問同時也在向讀者發問。尤其,當席慕蓉在使用問句時,通常會特意放在詩首或詩末,以營造出一股沉重的氣氛將全文籠罩。

  28. 〈請柬〉 我們去看煙火好嗎? 去去看那 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 夢境之上如何再現夢境 讓我們並肩走過荒涼的河岸仰望夜空 生命的狂喜與刺痛 都在這頃刻 宛如煙火《邊緣光影》

  29. 兩者差異 報告人:鍾震

  30. 七里香&邊緣光影的異同

  31. 相異

  32. 相同

  33. 新詩與經典 報告者:吳厚呈

  34. 何謂「經典」? 最具代表性的、有典範性的、權威性的著作, 由時代汰選出來的歷久不衰之作。 「典」是個會意字。 從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冊」字, 下面是大,合起來就是大本的書。 典的本義是指重要的文獻、典籍。

  35. 精品?經典? 精品有一定的質量, 且在當時有代表性。 精品=學說; 經典=定律。

  36. 新詩有經典? 新詩卻是以反對崇尚經典的古代 漢詩的「造反者」身分登台的。 經典常常與傳統相依相存。

  37. 所以沒有嗎? 民族的思想、象徵。 權力體制的干預

  38. 成為經典的前提! 具有典範性、權威性(可能來自政府); 代表民族的思想象徵、傳統文化; 經得住時間的洗鍊。

  39. 席慕蓉有經典之作嗎?

  40. 七、結論

  41. 席慕蓉的詩作絕對足以稱之為精品, 但縱然其詩有典範性, 與代表著草原兒女的民族情懷, 卻仍缺乏那時代的鍛燒, 至少在其封筆之前, 沒有誰能蓋棺論定, 她的詩究竟是一現即逝的曇花, 還是歷久常存的真金, 而最終結果竟如何? 雖然我們此生或許無法見到結局, 但還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42. 心得

  43. 楊育濃: 即將結束的這學期,由我們這組來當最後壓軸,不斷的翻著邊緣光影試圖找出點蛛絲馬跡,要和大家介紹席慕蓉的轉變。這次感謝我們的組長和組員們隨時支援,完成這份報告。

  44. 鍾震: 《七里香》和《邊緣光影》,前者是席慕蓉早期的作品,後者是晚期作品,兩本書我已經把《七里香》過一遍了,《邊緣光影》看到篇四的<母親>。 在讀《七里香》的時候,我覺得文字淺顯易懂,有很多重複的字句還有擬人法、諧音雙關,看完之後能了解說明的重點,感覺用很多自然景物像是月亮、山、流水去描述光陰、青春、愛與美。 在讀《邊緣光影》的時候,我覺得字數就比《七里香》多很多,表達的東西也不一樣,裡面的字數有些都是整面的,需要思考一下才能了解,也有一些字很少的,看完就能了解其中的意義。

  45. 林學勤: 這是我第一次把一本詩集看完,加以分析其中的特色,在與其他書做比較,然而在製作報告中,我發現很難把自己的分析表現出來,導致進度的落後,但還是順利的完成了。

  46. 盧映廷: 七里香這一本書,對我來說讀起來可以說是絲絲入扣阿,裡面述說著面對愛情時的感受,寫的那麼真那麼白,不斷不斷的喚起我們對愛情的渴望與那種嘗盡酸甜苦辣的滋味,在這裡很推薦大家去欣賞,因為真的很切身。

  47. 吳厚呈: 這一次做報告感觸很多, 尤其是自己手繪出很多報告需要的素材,讓我感觸到一個身為蒙古人的驕傲, 他的詩淺顯易懂,雖然讀起來沒有那麼多可以 溢想的空間,但是對於一個入門的讀詩者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入門詩集。

  48. 余熙瑋:   在做作者介紹的時候我一直在很多資料中找到和作者生平相符的資料,找到之後又去google搜尋做第二次確認,然後把找到的各種資料試試看要怎麼樣才能串聯在一起,然後要怎麼樣排版同學才不會看不懂,要照著時間軸還是把相關的是情接在一起就好。因為不常做報告而且對這主題也缺乏興趣,所以做的時候我的頭腦常常很混亂,所以我會休息再來檢查,最後做完的時候覺得沒有很累,但是覺得已經有了一些經驗了,所以做完後除了解脫的感覺之外還有一點小成就感。

  49. 參考資料

  50. 參考書目: 一、七里香 • 作者:席慕蓉 • 採用書籍之版次:1998年10月54版 二、邊緣光影 • 作者:席慕蓉 • 採用書籍之版次:1999年5月1日初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