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林 麗 娟

運動生理實驗室(學群)介紹. 林 麗 娟. 2006 年起招生( 95 學年) / 成立一年. 發展重點 (一)健康促進 朝向利用精密儀器,針對身體評估、處方設計、運動指導與效果評量的完整過程,實施研究、教學與實務操作,培育能夠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體能水準的個體,提出處方建議與指導運動的專業人才。同時,也將針對各種疾病患者的運動療法,以及健身器材的研製開發,進行人才培育。 (二)休閒推廣 致力運動與休閒管理之理論與實務研究,奠定推廣休閒活動的學理基礎,同時針對運動休閒產業的經營實務進行教學,培育運動休閒領域的學術研究、實務規劃設計與行銷管理人才。 (三)師資培育

josia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林 麗 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動生理實驗室(學群)介紹 林 麗 娟

  2. 2006年起招生(95學年)/成立一年 發展重點 (一)健康促進 朝向利用精密儀器,針對身體評估、處方設計、運動指導與效果評量的完整過程,實施研究、教學與實務操作,培育能夠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體能水準的個體,提出處方建議與指導運動的專業人才。同時,也將針對各種疾病患者的運動療法,以及健身器材的研製開發,進行人才培育。 (二)休閒推廣 致力運動與休閒管理之理論與實務研究,奠定推廣休閒活動的學理基礎,同時針對運動休閒產業的經營實務進行教學,培育運動休閒領域的學術研究、實務規劃設計與行銷管理人才。 (三)師資培育 朝向針對在職體育教師、體育背景學生進修健康領域專業知能,以及厚植統整教學能力,進行相關課程的研究與教學,與「成大師培中心」合作以培育「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師資。 (四)運科研究 致力研究實施運動與生理變化、人體動作的分析研究,進行生理適應性變化研究,培育人體運動科學研究人才。同時,也將針對運動選手,進行競技體能訓練以及動作技術分析與運動器材設計的最佳化研究。

  3. 研究群組

  4. 國科會研究計畫 不同負載的運動訓練對急性運動及停止運動後骨骼代謝指標調控之影響(II) (95-2413-H-006-010-) 社區中老年人健康體能及身體活動參與之影響因素探討---十年比較(95-2314-B-006-049-) 不同負載的運動訓練對急性運動及停止運動後骨骼代謝指標調控之影響(I) (94-2413-H-006-007-) 不同類型身體負載的運動習慣對男女性骨質密度及骨骼指標與鈣離子調節激素之影響(II)(92-2413-H-006-006- ) 不同類型身體負載的韻動習慣對男女性骨質密度及骨骼指標與鈣離子調節激素之影響(I) (92-2413-H-006-006- )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林麗娟教授 • 研究主軸 • 運動對人體骨質密度影響 • 運動與社區健康營造

  5. 其他合作計畫案 冠心病患自我照護能力提升計畫 (2006,國民健康局 )共同主持人 2006年台南市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 (教育部)共同主持人 林麗娟(2005)。九十四年度運動團體介入社區推展健康體能工作模式之研究。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4 年度委外研究計畫成果報告,BHP-94034。 林麗娟(2004)。都市型社區推動體能促進之模式建置及成效評估。衛生署國民健康 台南市健康城市計畫 (2003-2005 ,國民健康局)共同主持人 學術期刊發表論文Journal Publications: 林麗娟、羅詩文、王珮如(2006)。運動團體協助社區推展健康體能工作模式之研究-以台南市健康城市推動計畫為例,運動健康與休閒期刊,5,243-248。 Linda Lin and Sandy S. Hsieh, (2005). Effects of strength and endurance exercise on calcium-regulating hormones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Mechan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5(2)267-75. NSC-90-2413-H-006-011. 涂國誠、林麗娟(2005)。不同運動對運動員與非運動員血乳酸及血清免疫球蛋白之影響,體育學報,38(2),1-14 林麗娟(2005)。不同身體負載運動對女性運動員骨質密度與骨骼代謝之影響。體育學報,38(1)69-88。NSC-92-2413-H-006-006. 林麗娟(2005)。身體活動量與腦血管疾病。成大體育,38 (1),15-21。 林麗娟(2005)。台南市民眾體能檢測結果分析。健康城市學報,2。64-73。 林麗娟、洪甄憶、姚維仁(2004)。不同類型身體負載的運動習慣對青少年男女性骨質密度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6(3)167-178。NSC-91-2413-H-006-011. 林麗娟(2004)。都市型社區運動健康休閒活動之推廣。國民體育季刊,142。32-37 林麗娟、林楓敏(2004)。台南市民運動狀況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三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05-115。 林麗娟、謝伸裕(2004)。不同身體活動程度對男女性骨質密度與運動能力之影響。成大體育,37 (1),99-106。NSC-91-2413-H-006-011. 林麗娟、涂國誠(2004)。肌力和耐力性運動對女性不同身體活動程度鈣離子調節激素及骨質密度之影響。體育學報,37, 69-78。NSC-90-2413-H-006-011.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林麗娟教授

  6. 研究主軸 影響骨質的動物研究 國科會研究計畫: 95年, 神經分佈與身體活動在骨骼發展與代謝過程中所扮演之角色探討 94年,跳躍運動(起跳 v.s. 落地)對骨骼發展的影響 93 年,環氧-2在骨骼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討 92年,低強度脈衝式超音波與環氧化抑制劑對骨骼損傷癒合之影響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黃滄海助理教授

  7. 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Journal Publications: Tang, C. H., Yang, R. S., Huang, T. H., Lu, D. Y., Chuang, W. J., Huang, T. F.,Fu, W. M. (2006).Ultrasound stimulates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and increases bone formation throughintegrin, focal adhesion kinas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Akt pathway inosteoblast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69, 2047-2057. SCI: Pharmacology & Pharmacy. I.F.: 5.650. Yang, R. S., Chen, Y. Z., Huang, T. H., Tang, C. H., Fu,W. M., Lu, B. Y., Lin,W. L. (2005). The effects of low-intensity ultrasound on growing bone after sciatic neurectomy.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31, 431-437. SCI: Acoustics. I. F.: 2.033. Yang, R. S., Tang, C. H., Chuang, W. J., Huang, T. H., Peng, H. C., Huang, T. F., Fu, W. M. (2005). Inhibition of tumor formation by snake venom disintegrin. Toxicon 45, 661-669.SCI: Toxicology. I.F.: 2.02. Yang, R. S., Li, W. L., Chen, Y. Z., Tang, C. H., Huang, T. H., Lu, B. Y., Fu, W. M. (2005). Regulation by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integrin expres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clasts. Bone 36, 276-283. SCI: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I. F.: 3.572. Tang, C. H., Yang, R. S., Huang, T. H., Liu, S. H., and Fu,W. M. (2004). Enhancement of fibronectin fibrillogenesis and bone formation by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via protein kinase C-dependent pathway in rat osteoblast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66, 440-449. SCI: Pharmacology & Pharmacy. I. F.: 5.650. 吳家慶、黃滄海& 謝伸裕(2005)。鐵人三項比賽對肌肉損傷指標與脂質過氧化的影響,運 動生理暨體能學報,2,93-102。 黃滄海。(2004)。兒童參與耐力性運動的注意事項。成大體育,37(2),21-28。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黃滄海助理教授

  8. 研究主軸 運動神經功能刺激 發展協調障礙與動作控制 國科會專案研究 下肢發展協調障礙兒童之抑制性反應 ( 內因性 vs. 外因性 ) 、動作時間與視知覺之探討 。NSC 95-2413-H-006-009 。 (95.08-96.07)蔡佳良主持 發展協調障礙兒童之本土化動作篩檢量表之建立與應用分析 。95-2614-B-028-001 。95.08-96.07)國科會專案研究, 協同研究人員 。 發展協調障礙兒童動作表現與視知覺之次族群探討 。計劃編號 NSC 94-2411-H-006-034 。蔡佳良主持 。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蔡佳良助理教授

  9. 學術期刊發表論文Journal Publications: 1.Chia-Liang Tsai, & Sheng-Kuang Wu. (2007,in revise status). Role of visual perceptual skills (non-motor) in the subtype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2006.08. Submitted to Human Movement Science. (NSC94-2411-H-006-034)2.Chia-Liang Tsai, Sheng-Kuang Wu, & Chi-Huang Huang. (2007,in revise status). Static balance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2007.01. Submitted to Human Movement Science. (NSC 92-2614-B-039-001) 3.Chia-Liang Tsai, Sheng-Kuang Wu, & Chi-Huang Huang. (2007,under review).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perceptual skills and coordinated move-ment performances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2007.05 Submitted to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4.Sheng-Kuang Wu, Chuan-Hung Lin, & Chia-Liang Tsai. (2007). Cardio-pulmonary endurance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2007.05. Submitted to Human Movement Science. 5.Chia-Liang Tsai, Yi-Kai You, & Sheng-Kuang Wu. (2007). Effects of additional cognitive demands on postural st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Submitting to Brain Research Bulletin…6.許雅雯,蔡佳良。(2007)。脊柱損傷與運動。大專體育,審查中。 7.許雅雯,蔡佳良。(2007)。運動與休閒活動設施的無障礙環境。大專體育,審查中。 .蔡佳良,吳昇光。(2006)。肌肉萎縮症與運動。大專體育,86,194-200。10.蔡佳良,李曜全,陳威穎,吳昇光。(2006)。發展協調障礙兒童之體適能特性分析。健康促進科學學刊,1(1),25-37。 11.蔡佳良,吳昇光。(2006)。運動與腦震盪。大專體育,83,219-224。 12.蔡佳良,吳昇光,李曜全。(2006)。阻力訓練對兒童與青少年生理層面的探討。成大體育,39(2),1-11。 13.蔡佳良,吳昇光,蔡志權,黃啟煌,鄭勵君。(2005)。國小和國高中體育教師指導身心障礙學生之態度分析。大專體育學刊,7(1),25-36。 14.蔡佳良,黃啟煌,吳昇光。(2005)。腦性麻痺與運動。國立體院論叢,16(1),327-339。 15.蔡佳良,黃啟煌,吳昇光。(2005)。不同定義之慣用腳靜態平衡力、對地反作用力及速度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7(2),1-14。 16.蔡佳良,吳昇光,黃啟煌。(2005)。九歲和十歲發展協調障礙兒童動作特性與盛行率之探討。國立體院論叢,16(1),85-102。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蔡佳良助理教授

  10. 研究興趣 羽球訓練 其它學術著作 Other Publication(s): 涂國誠(2004.02):肌肉適能的評估與提昇。國立成功大學一年級體育課運動處方-實作篇。體育室教學組,40-60頁。 學術期刊發表論文Journal ublications: 涂國誠(2004.07):運動教練的成功領導。成大體育,第37卷,第三期,15-22頁。 涂國誠(2004.12):羽球運動技術訓練要點。藝能新天地 第10期,34-38頁。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涂國誠(2002.12) :運動保健與自由基。成大體育36 卷第一期,35-39 頁。 涂國誠(2003.04 ):運動與免疫。成大體育36 卷第二期,26-30 頁。 涂國誠(2003.06):麩醯胺酸對運動免疫的影響。大專體育 第66 期,153-158 頁。 涂國誠(2003.06):長期氣功運動對中年人免疫功能之影響。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學術研討會,590-598 頁。 涂國誠(2003.09):規律運動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天賦良藥。藝能新天地 第5 期,14-17 頁。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麗娟、涂國誠(2004.09):肌力和耐力性運動對女性不同身體活動程度鈣離子調節激素及骨質密度之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報,第37輯,69-78頁。 生理學群師資陣容-涂國誠副教授

  11. 學生成員 • 2007年國際運動生理與體能領域學術研討會 1. 林欣仕、黃滄海 機械性負荷影響骨骼的動物模型比較 2. 邱馨慧、蔡佳良 園藝治療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成效與應用方式 3. 許雅雯、蔡佳良 身心障礙者的健康促進 4. 巫靜怡、林麗娟 從事規律性瑜珈運動對於減輕身心壓力的效用 5. 吳孟翰、林麗娟 冠心病患者的運動處方與建議

  12. 生理學群課程特色 • 兼顧研究、理論、實務與發展學生職能之養成 • 成功大學教學資源之運用 • 運動生理學(含實驗)(Exercise physiology) • 運動與健康專題研究(Seminar for exercise and health) • 體適能與運動處方專題研究( Seminar for fitness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 • 運動與骨骼肌肉系統專題研究(Seminar for skeleton and muscle system) • 運動生物化學(Exercise Biochemistry) • 健康促進理論與實踐(health promotion: theory & practice )與公衛所合開 • 運動訓練科學專題研究(Seminar for science in exercise training) • 運動與老化專題研究(Seminar for Exercise & Aging)與老人學研究所合開 • 健身運動促進策略專題研究(Seminar for strategies of exercise prommtion) • 健身運動指導人員專題研究( Seminar for health fitness instructor) • 運動傷害與疾病專題研究(Seminar for sports injury and disease) • 動作科學專題研究 • 適應休閒體育專題研究

  13. 運動生理暨體適能實驗室 • 設備 • HELMAS 健康管理系統(含肺活量、肌力、平衡、反應時間、瞬發力等體適能測試) • Inbody 220身體組成分析儀 • Vmax29能量代謝量測系統 • Quinton 65型跑步機與 645型跑步機微電腦控制器 • 無線電心跳率發報與監視器

  14. 運動生理暨體適能實驗室 • 設備 • 全自動免疫測定分析儀 • KODAK血液生化離子分析儀 • KB1-Cmodel 121攜帶式電腦能量代謝系統(Aero Sport) • 超低溫冷凍櫃、抽氣櫃、低(控)溫離心機、高倍數電子顯微鏡與運動神經功能刺激系統

  15. 運動生理暨體適能實驗室 • 96年度預定購買設備 • 等速動力計Biodex system 3 • 肌電圖測試儀( Biopac system) • 腦部動作神經測試系統 • 生化分光儀…

  16. 歡迎蒞校參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