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张成良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2009 年 10 月. 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IP 流量迅猛增长 - 高速化 全业务经营与统一承载 – 多业务接入,传输与数据技术的融合 光接入发展和业务宽带化. 目录. 1 、 40 G WDM 及超高速传输 2 、 EPON 的发展与应用 3 、 分组传送网发展. 40Gb/s 系统的业务驱动. 目前路由器 40Gbs 端口互联是 40Gs 传输需求 业务驱动: P2P 、 web video 接入速率 业务容量增长:摩尔定律

josia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张成良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2009年10月

  2. 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 IP 流量迅猛增长-高速化 • 全业务经营与统一承载 –多业务接入,传输与数据技术的融合 • 光接入发展和业务宽带化

  3. 目录 1 、40 G WDM 及超高速传输 2、 EPON 的发展与应用 3、 分组传送网发展

  4. 40Gb/s 系统的业务驱动 • 目前路由器40Gbs端口互联是40Gs传输需求 • 业务驱动:P2P、web video 接入速率 • 业务容量增长:摩尔定律 • 到2012年全球的IP流量将保持2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年复合增长率46% • 据Cisco公司统计,互联网业务流量前三项之和达到90% • Web、Email等数据业务流量占20.74% • P2P业务流量占51.02% • PC访问的Video流量占比18.9% • 未来5年,全球移动流量增长率约为25%,驱动:CDMA EV-DO、HSPA及LTE;全球每年新增基站约1000万个。 • 40G 路由器在2006年就已经出现,传输落后于数据发展

  5. 五年后网络容量有多大 • 宽带接入用户增长(包括全球眼类似的专用终端): 20-30%/年, 平均流量增长: 20-30%/用户/年 并发用户数增长:5-10%/年 • 经验是:业务量流量的增长速度是 10倍/5年 • 大胆预测 2014年 平均宽带接入带宽将从目前的2M 增长到 20M 以上 • 2014年各省出口总带宽是2008年的:10-18倍!

  6. 100G WDM传输关键技术 40G WDM 系统已经规模使用,2010年会成为主流 调制技术 PDM/DP:偏振复用,降低50% Baud-rate,缺点是偏振导致的BER Fluctuation较明显 (D)QPSK:正交相位调制,降低50% Baud-rate,非线性效应严重 QAM:进一步降低Baud-rate,非线性效应严重,研究阶段 OFDM:有效克服CD、PMD影响,2005/06开始研究 接收技术 平衡接收:DPSK、DQPSK 相干接收:QPSK、QAM、OFDM 高速电信号处理芯片 几乎所有芯片都没有商用解决方案,现有论文和演示基于离线处理 100G WDM系统走向商用的最大技术瓶颈

  7. 100G WDM 总结 PM-QPSK 是目前最主流调制技术 在OSNR上要实现100G WDM系统 1000公里以上的传输,还需要在FEC 方案、相干接收、软判决等方面有更多的增益,才能满足OSNR的要求。 相干接收需要很强电处理能力,DSP处理能力是相干接收、超强FEC、高速光接收重要支撑,必须取得突破。 100G WDM系统的大规模需求应该在2012年以后,最可能的地区在北美市场。 主流的PM-DQPSK 从40G WDM测试看,受非线性影响很大,无法实现长跨距传输

  8. 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数超过5000万,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数超过5000万,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 截止09年3月底,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数为5303万,占57%市场份额 • DSL用户4526万,约占85% • FTTB+LAN用户767万,约占15% • 年增长均在800万以上,08年净增900万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发展情况 (万户)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统计月报)

  9. 光纤+PON为主 建设模式 • 07年底中国电信明确了接入网转型及光进铜退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向光纤+PON为主的建设模式 1、城市新建区域,主要采用基于PON的FTTB和FTTH建设模式 2、 改造区域采用了 FTTN + 内置DSLAM 功能或者AG • 2009年3月底,其中PON端口超过 1000万线 • 铜缆投资大幅度下降 铜缆投资在整个线缆投资的占比由以前的50%以上下降到30%以下 • 2010年 某些省份新建 PON端口建设容量将超过DSL

  10. 几个应用特点 • (1) 新建以 FTTB +内置LAN功能MDU 为主 • (2) 改造场景多选择,FTTN +内置DSLAM、 FTTN+AG 综合接入设备等方式 • (3)面向家庭客户为主 • (4)基本以同厂商组网为主 • (5)FTTH 目前尚少 • (6)多场景的系列化ONU设备

  11. 与EPON建设的问题-语音承载 2、近期语音接入以综合AG和ONU内置IAD两种方式为主 3、随着家庭网关和FTTH终端的发展成熟和成本的下降,语音接入将过渡到以家庭网关为主 4、语音IP化并逐步向终端延伸是趋势,原来越接近于家庭, 1、语音接入综合AG、内置IAD ONU、IAD、 家庭网关及SIP终端等方式.

  12. 10G EPON技术和标准情况 • 10G EPON标准IEEE 802.3av于06年9月开始,09年1月发布draft3.0 • 目前标准主要内容已经确定,将于09年9月发布正式标准 • IEEE802.3av 10G EPON标准的主要特点 • 提供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 • 物理层误码率不大于 10-12 • 支持下行10Gbps、上行1Gbps非对称和下行10Gbps、上行10Gbps对称两种传输速率,并能兼容现有的1G EPON技术 • 光功率预算至少支持1:16和1:32 分支比,传输距离最小为10公里 和 20公里 • 尽可能沿用1G EPON的MAC、MPCP等协议,只改动PHY层

  13. 10G EPON技术的关键点 • 光模块 • 1G EPON光模块采用FP/PIN 激光器,10G EPON需要DFB/APD 激光器/接收器 • 10G光模块结构复杂、成本高。由于考虑到对1G EPON兼容问题,10G EPON光模块需同时支持1G下行、10G下行和1G/10G上行三个光通道 • 对称模式10G EPON难度大,如10G突发发送,10G突发接收。目前业界正突破10G上行突发技术 • 电芯片 • 目前10G电芯片成本高,如SERDES、Switch等 • PON MAC芯片与应用规模有关,规模应用后与1G差不多 • 目前非对称10G EPON已无核心技术难点,但部分关键器件成本很高 • 成本(特别是光模块)将成为制约10G EPON(非对称模式)规模商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14. FTTH场景下用户数和带宽能力分析 1:N 10Gb/s • 设N为支持的分光比,所需带宽为: • 直播业务:200×8 • 点播业务: N×8M×60% • 上 网:N×90%×6M • 话 音:N×200k • FTTH网络环境下,最大可提供的分光比为:200×8+N×8M×60%+N×90%×6M+N×200k≦10000M×85% N≦663 取N=512 链路资源85%占有率 1)全部支持高清视频、6M高速上网的情况下,10G EPON支持512分光 时其带宽能力可满足各类业务的发展需求 2)从业务带宽能力角度,可考虑提升光模块性能、支持更大分光比,以 降低FTTH网络部署成本

  15. 10G EPON应用场景 • (1)FTTH 应用场景,密集住宅下高带宽要求, 需要更大的分光比 • (2)现有建设EPON系统的容量升级 目前建设的是1个EPON系统带512个端口 ,支持一路标清+2M上网业务 可以提高单个 MDU 的接入能力 • (3)是否存在其他分光比低 大带宽的需求场景

  16. 10G EPON的发展前景 • 10GE PON 技术上已经没有根本性的难题 • 终端与OLT的IOT测试还需要时间 • 对于解决大容量接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促进了EPON的发展,增大了竞争优势 • 产业链还需要增加更多参与者,ASIC制造商、光模块制造商

  17. GPON 试点与发展 GPON技术和设备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成熟性上落后于EPON 1~2年 EPON技术的实施已经解决料PON应用共同面临的问题 目前选择GPON制造商有所减少,但其产业链规模仍较大,许多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仍在支持GPON技术 近两年来单地区单厂商GPON设备在国外开始商用 GPON试点是一项重要发展,但结果还需要观察 17

  18. CDMA RAN承载的要求 18 BTS BTS BTS BTS 2014/10/1 BSC STM-1/N*E1 MSTP 汇聚层 MSTP 接入层 • 大量E1支持能力:当前CDMA网络Abis接口大量采用E1端口 • 低时延、低抖动:当前C网重点为语音业务 • 高可靠性和保护倒换时间,可用性99.999%,保护倒换时间<50ms MSTP STM-1 N * E1 MSTP N * E1 E1 N*E1 DOA阶段,带宽需求不会对现有MSTP承载方式产生很大冲击;LTE阶段,带基站带宽50~100M,带宽成为限制因素。

  19. LTE/SAE与3G系统比较 • No RNC/BSC node equivalent • New inter-NodeB connection, X2 • X2 traffic < 2% of S1 traffic • Pooled CN nodes eNB connected to each node in pool Simplified architecture, Fewer Delay Demands

  20. IP RAN可选承载方案一、二 方案一 CE SR N x E1 STM1/N x E1 传统BSC 采用基站路由器,3层到边缘 城域骨干网 FE IP BSC/AN GE FE 方案二 STM1/N x E1 传统BSC N x E1 端到端PTN方案 汇聚 骨干 接入 IP BSC/AN FE GE PTN 信道化STM-1 N x E1 电路仿真 EoMPLS FE GE

  21. IP RAN可选承载方案三、四 E1 方案三 CR SR BSC SR FE 10GE GE GE STM-1 PTN+路由器 GE GE E1 GE BSC STM-1 FE 接入GE环 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其中PTN 端到端方案多被移动运营商使用 PTN+路由器 是两个技术流派的一种妥协,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实现LSP 的端到端,需要进行重新解读

  22. PTN:分组技术和SDH技术的融合 MPLS Ethernet QoS管理 多播 伪线 ACL PTN 分组交换 时钟 网络管理 保护倒换 SDH 层网络架构 OAM PTN是一种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和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

  23. IP RAN 的可行性 • 目前(1X/DOA)关注成熟性和对E1的支持,MSTP方案依旧可行,容量配置应有一定前瞻性; • 未来(LTE) 实现移动宽带,数据业务占主导,统计复用能力很重要,必须考虑新的承载技术 • 无论采用何种承载技术,RAN的需求不变: • 电信级的OAM&P; • BTS到BSC电路的统一调度管理; • 全网的时钟和时间同步; • IP RAN 的需求 十分重要,是否取全集涉及到 技术的选择 • PTN 是重要的选择之一(已经试点),关键是必须成为统一的接入平台

  24. PTN 与路由器的比较 • 三层功能对于多业务的接入是比较有利的,可以实现多业务 多方向的接入和处理 • 随着基站数量的增加,很难想象所有的基站都采用路由器并且 启动三层路由 • 可能的情形是: 即使基站 放置的PTN 多业务接入设备具有路由功能,更多的完成的是静态的连接 • 目前 PTN 是采用MPLS 来实现以太网有QOS 传输 • 问题是 多大程度地借鉴 路由器技术 • 传输与IP 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两者应该互相借鉴, PTN 是一个很好尝试

  25. 可能的网络结构 • 核心层依然采用 IP/MPLS 技术 • 在接入层考虑到业务多样性,很难采用一种技术来收集所有的业务,既有高质量的基站信号,也有QOS 较低的上网业务 • 考虑到路由域的大小,可能的网络结构是一个IP核心网+ 几种不同的接入技术 • 在组网方面,考虑到多业务承载,在接入层的融合的同时,可能也存在接入技术的多样性 • PTN、二层以太网技术都是可能的接入技术 • 关键点是到底网络的哪一个位置 起三层路由

  26. 总结 • IP 与光传输关系越来越紧密,开始在接入层面出现融合,R入PTN 设备 • 未来在核心层面也需要融合,主要在控制层面 例如GMPLS • 大容量 OTN 交叉设备的引入必要性增大,但需要协同工作 • 100G WDM 系统引入是必然的,考虑到技术的复杂性,40G WDM 系统仍有一定的生存窗口 • EPON技术成熟;GPON尚处于完善中,成熟性落后EPON 1-2年 • 光纤化接入带来改变的不仅是接入速率,而是话音提供方式、颠覆了百年来电话的提供方式,从来带来城域网络等各方面巨大改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