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第 9 章 河口環境

第 9 單元. 第 9 章 河口環境. 台大海洋研究所 范光龍.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創用 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2.5 版 授權釋出. 河口環境的重要. 河口就是河、海交接的地方 , 是早期城市發源、人口聚集的地方,例如紐約、倫敦、上海等,它是河川上游下大雨時洩洪的出口、 都市廢水的主要排放口,也是鮭魚必經之處。河口環流除了垂直剖面的環流外,另有一種水平面環流 。. 河口分類 ( 垂直剖面 ). 1. 鹽楔型 2. 混合良好型 3. 部分混合型. 台大 范光龍. 河口環流 ( 垂直剖面 ) -- 鹽楔型.

ju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9 章 河口環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單元 第9章 河口環境 台大海洋研究所 范光龍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2. 河口環境的重要 河口就是河、海交接的地方,是早期城市發源、人口聚集的地方,例如紐約、倫敦、上海等,它是河川上游下大雨時洩洪的出口、 都市廢水的主要排放口,也是鮭魚必經之處。河口環流除了垂直剖面的環流外,另有一種水平面環流 。

  3. 河口分類(垂直剖面) 1.鹽楔型 2.混合良好型 3.部分混合型

  4. 台大 范光龍 河口環流(垂直剖面) --鹽楔型 常見於潮差不大,急流入海的河川,上面有一層淡水往外流,而海水由下層”楔”入上層河水中。

  5. 台大 范光龍 河口環流(垂直剖面) --混合良好型 常見於河川流速緩慢而潮差較大的地方,海水上、下混合較好,鹽度比較均勻,也少見下層海水逆流入河的情形 。

  6. 台大 范光龍 河口環流(垂直剖面)--部分混合型 常見於河口寬而潮差也大的地方,其環流特徵介於上述兩種河口之間。

  7. 台大 范光龍 河口環流--垂直剖面環流 河口垂直環流的特徵

  8. 感潮河段 台灣冬季時乾旱,河川流量不大,在漲潮時段,甚至連上層海水都可能往內陸流,例如台中與彰化的縣界大肚溪,由於河口潮差較大,河川水量不大時,再碰上大潮的漲潮時段,海水可一直逆流上溯至離出海口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河川受到潮汐影響的河段稱為感潮河段,台灣河川的感潮河段一般在3~20公里的範圍。汐止又叫水返鎮,在漲潮時,是海水由基隆河上溯到達最遠的地方,這兩種地名都跟潮汐有關。

  9. 河口環流--水平面環流 河口環流除了垂直剖面的環流外,另有一種水平面環流,它的特徵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各不相同。在北半球,一個運動的物體,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會受到一種往右偏的力量(在南半球為左偏),也就是所謂的科氏力,它會影響河口的環流,例如長江往東流,在出海口北側流速稍緩易積沙,崇明島就是在北側因淤沙而形成的小島。巴西的亞馬遜河在南半球,向東流往大西洋出海,沙洲在河口南側較多。

  10. 台大 范光龍 河口環流--水平面環流 淡水河出海口南側易形成淺灘

  11. 河口積沙 河川多發源於山區,山區的坡度一般較大,水中多含泥沙,河川流至平原後,坡度變小了,水流也減緩了,河水中較大的沙先沈積下來,剩下的泥沙除了流出海之外,一部份沈積於出海口,另有一些沈積於感潮河段,出海口的積沙有時會形成沙洲,甚至形成海埔新生地,但是沈積多了,可能會影響河川排水造成水災,甚至令河道改變而造成更大的災害。黃河九次大改道都是因為河水含沙量很高,河口淤沙太多使河道不通,因而改變出海口而成災。

  12. 河川淤沙 河川大多發源於山區,下雨時常會把山上的泥沙沖刷入河,在水流急處,沙仍懸浮於河水中,到了平原,水流稍緩,到了出海口附近,河漸寬廣,水流更慢,懸浮的沙便會沈積下來。河川淤沙之害:第一它會影響水庫壽命,第二它會造成下游河床淤積,使水道不通易成災。為了減輕河口的污染,一定要先讓河川水流暢通,而為了使河川暢通,當然首需瞭解河川上游沙源的問題,所以防治河川污染,一定要談沙源。

  13. 河川淤沙--汐止淹水 汐止原本是個不常淹水的地方,後來因整治基隆河不當,再加上汐止山區過度開發,尤其是在山坡地上興建大量住宅,又未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因而造成每逢大雨,汐止就會淹水的景象。2005年基隆河上游的員山子分洪道完工後,當基隆河上游水位超過某一限度時,分洪道可隨時啟動,自然溢流分洪,將洪水引排入海。從此以後,汐止每逢大雨必淹水的情況就大大改善了。

  14. 台大 范光龍 河川淤沙--汐止淹水 早年汐止每逢大雨必淹水

  15. 台大 范光龍 台灣的原始森林 台灣山地佔2/3面積,森林佔52%, 但樹幹直徑大於140cm的原始森林只佔 0.03%,樹幹直徑小於 20cm 佔95%。這代表了很多原始森林已被砍伐,許多樹木是近三、四十年來新栽植。

  16. 河川沙源 1. 坡地開墾 2. 山地道路 3. 採 礦 4. 坡地崩塌 5. 坡地社區

  17. 河川沙源--坡地開墾 早年坡地開墾主要是為了種植蔬菜或果樹,尤其以梨山附近開墾最多,除了種植蘋果、梨子等高經濟水果,也種植高麗菜等高冷蔬菜,當年確實為原住民及退伍軍人帶來一些財富,但由於開墾地區坡度太陡,加上大量使用農藥,除了製造河川大量沙源外,同時也污染了河川的水質。坡地開墾也會讓河川的逕流量大增,河水對於河岸以及河床的沖刷力量也會增強。2008年9月辛樂克颱風侵台帶來豪雨,橫跨大甲溪的后豐大橋北側橋面因而斷裂,造成6人死亡或失蹤的慘劇。

  18. 台大 范光龍 坡地開墾 陡坡上的果樹

  19. 台大 范光龍 坡地開墾 台灣高山上種植了許多的蔬菜

  20. 台大 范光龍 坡地開墾 斷裂的后豐大橋

  21. 河川沙源 1. 坡地開墾 2. 山地道路 3. 採 礦 4. 坡地崩塌 5. 坡地社區

  22. 河川沙源--山地道路 台灣南北長不到400公里,東西寬也不過200公里,但陸上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兩百多座,台灣登山界還挑選出其中一百座較為雄偉峻秀的山稱為百岳。為了交通,也為了開發土地,台灣山地到處開挖道路,山地道路必經陡峻山坡,尤其是橫貫東、西部的道路,水土保持的工作很難做到完善。

  23. 大霸尖山 台大 范光龍 山地道路 台灣山區多陡峻地形

  24. 台大 范光龍 山地道路 台灣山區修築 太多道路

  25. 台大 范光龍 山地道路 台灣山區道路不易保養

  26. 河川沙源 1. 坡地開墾 2. 山地道路 3. 採 礦 4. 坡地崩塌 5. 坡地社區

  27. 河川沙源--採礦 台灣在日本佔領期間以及光復初期,開採甚多煤礦,開採期間的水土保持或開採結束後的復舊工作沒做好的話,很容易造成河川的大量沙源。近年來,由於開礦不敷成本,無利可圖,採礦所造成的環境災難也少了。

  28. Martin H. 河川沙源--採礦 採礦後一般廢棄礦坑沒有做好復舊工作

  29. 河川沙源 1. 坡地開墾 2. 山地道路 3. 採 礦 4. 坡地崩塌 5. 坡地社區

  30. 台大 范光龍 河川沙源--坡地崩塌 坡地原本就容易被沖刷,如果再加上開路、種蔬果、建房舍等,水土更不易保持。

  31. 河川沙源 1. 坡地開墾 2. 山地道路 3. 採 礦 4. 坡地崩塌 5. 坡地社區

  32. 河川沙源--坡地社區 1980年代前後,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房地產交易活絡,然而平原土地有限,再加上都會地區房價太貴,山區道路的興建也使得交通方便,於是大家一窩蜂在鄰近都會地區的山坡地大量興建住宅。1997年8月汐止的林肯大郡有一棟樓房遇大雨而倒塌,造成大量傷亡,經此教訓後,大家才警覺任意開發坡地的嚴重後果。

  33. 台大 范光龍 坡地社區 台灣很多房子蓋在山坡上

  34. 坡地崩塌問題 台灣山區坡地易崩塌之自然原因有四﹕ 1.地形--陡! 2.地質--脆弱! 3.地震--有感地震多! 4.豪雨--集中! 除了上述四項自然因素,再加上人為因素:很 多山區過度開發,因而造成山區甚多容易發 生崩塌的情形。

  35. 坡地崩塌問題--地形 台灣坡地在21°以上者佔53%。台灣地形很陡的原因是由於它形成陸地的年代輕,歐洲、北美都是屬於古大陸,陸地經風吹雨打及侵蝕等作用使陸地的起伏較小。而台灣形成陸地的歷史較短,因此在這小島上有許多起起伏伏的高山、平原。愈陡的地形自然愈容易崩塌。

  36. 台大 范光龍 坡地崩塌問題--地質 由於年代太輕,因而地質也較脆弱。

  37. 坡地崩塌問題--地震 有感地震每年二百多次, 地震除了可能造成崩塌外,也會造成地質不穩而增加將來再度崩塌的機會。 921大地震造成崩山

  38. NOAA 坡地崩塌問題--豪雨 台灣年平均雨量約2,450mm,且集中於夏季,颱風平均每年侵襲台灣3.7次,常帶來豪雨,有時一天可下1,000mm以上。

  39. 台大 范光龍 台灣山區常見的邊坡崩塌

  40. 河川淤沙--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也跟一般水庫一樣,具有四項主要功能﹕灌溉、發電、給水、防洪。1963年5月啟用,9月葛樂禮颱風帶來豪雨,送沙入庫約等於24.5年的自然淤積量。當年建石門水庫時,號稱要用200年,結果開庫6年後,已淤積100年之預估沙量。為了延續石門水庫的壽命,先後在大漢溪上游興建巴陵壩、榮華壩以及義興壩,兼具儲水及攔砂之功能。由於注入石門水庫的主要河川就是大漢溪,而北部橫貫公路很多路段也剛好沿著大漢溪修建,每遇大雨,大漢溪河水很混濁,儼然是一條〝黃〞河,結果大漢溪上游的巴陵壩只用了3年就被填平,形成了一個人工瀑布,在2007年9月,巴陵壩禁不起韋帕颱風的豪雨摧毀而發生坍塌,結果在其下游的榮華壩很快就被淤沙填平,因而喪失了攔砂及發電的功能。

  41. 台大 范光龍 石門水庫--巴陵壩 已被沙填平的巴陵壩

  42. 台大 范光龍 石門水庫--巴陵壩 巴陵壩在2007年9月被沖毀

  43. 台大 范光龍 台大 范光龍 巴陵壩 2007年9月之前 2007年9月之後

  44. 台大 范光龍 石門水庫--榮華壩 2007年9月之前

  45. 台大 范光龍 石門水庫--榮華壩 榮華壩2007年9月已被沙填平

  46. 台大 范光龍 台大 范光龍 榮華壩 2007年9月之前 2007年9月之後

  47. 台灣西部河口環境 台大 范光龍 台灣西部河川中下游的汙染嚴重

  48. 台灣西部河口環境 台灣西部河川出海口的汙染嚴重 環境資訊中心,環境資訊電子報,2007.04.07。本作品轉載自http://e-info.org.tw/2007/04/070417A.htm,瀏覽日期2012/0709。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49. ~The End~ 請多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