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第十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分为四期; 一期有轻微的性格和行为改变;二期以精神乱、行为失常为主;三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第十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分为四期; 一期有轻微的性格和行为改变;二期以精神乱、行为失常为主;三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以病人完全丧失神志、不能唤醒、即进入昏迷阶段。. 上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用肝性昏迷一词显然不如肝性脑病更为确切。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肝性昏迷实质是肝功能衰竭的最终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 ( 二 ) 分类 (Classification). 内源性 肝性脑病. 外源性 肝性脑病. 一、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jule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分为四期; 一期有轻微的性格和行为改变;二期以精神乱、行为失常为主;三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分为四期; 一期有轻微的性格和行为改变;二期以精神乱、行为失常为主;三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以病人完全丧失神志、不能唤醒、即进入昏迷阶段。

  2. 上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用肝性昏迷一词显然不如肝性脑病更为确切。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肝性昏迷实质是肝功能衰竭的最终临床表现。上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用肝性昏迷一词显然不如肝性脑病更为确切。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肝性昏迷实质是肝功能衰竭的最终临床表现。

  3. 肝性脑病 (二)分类 (Classification) 内源性 肝性脑病 外源性 肝性脑病

  4. 一、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80%的肝性昏迷患者有血氨升高,肝硬化患者在口服氨盐,尿素等含氨物质或进食大量蛋白质后血氨水平升高,均说明氨代谢障碍与肝昏迷有密切的关系。

  5. 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和去路保持着动态平衡,使血氨保持浓度的稳定,一般不超过59vm/(100vg/dl),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维持此平衡的关键,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因而血氨水平升高

  6. 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引起脑的功能障碍,此即氨中毒学说的基本论点。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引起脑的功能障碍,此即氨中毒学说的基本论点。

  7. 2、血氨水平升高的原因 a 氨清除不足 肝内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是机体清除氨的主要代谢途径,每生成1克分子尿素能清除2克分子的氨,消耗3克分子的ATP。肝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肝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供给鸟氨酸循环的ATP不足;催化鸟氨酸循环的有关酶的活性降低;鸟氨酸循环所需底物的严重缺乏;以及肠道吸收的氨经门-体分流直接进入体循环等多个环节作用,最终导致血氨增高。

  8. 肝脏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OCT: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CPS: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肝脏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OCT: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CPS: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9. 清除2克分子氨,消耗3克分子ATP,肝严重受损时,由于鸟氨酸循环所需底物缺失,由于代谢障碍致使ATP供给不足,同时肝内酶系统受破坏,使鸟氨酸循环更难以进行,尿素合成明显减少。清除2克分子氨,消耗3克分子ATP,肝严重受损时,由于鸟氨酸循环所需底物缺失,由于代谢障碍致使ATP供给不足,同时肝内酶系统受破坏,使鸟氨酸循环更难以进行,尿素合成明显减少。

  10. B 氨的产生过多。 B1肝功能衰竭患者常见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蛋白在肠道内细菌的作用下可产生大量的氨; B2肝硬化时由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致使肠黏膜淤血、水肿,或由于胆汁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吸收和排空都受到障碍,细菌丛生,氨的生成明显增多。

  11. B3 肝硬化晚期可因合并肾功能障碍而发生蛋质血症,使弥散至胃肠道的尿素大增,经肠内细菌尿素酶作用,产氨剧增.

  12. B4目前认为,肌肉中腺甘酶分解是重要的产氨方式,当肌肉收缩加剧时,这种分解代谢增强,因而使产氨增多。肝性脑病前期,患者高度烦躁不安与燥动,使肌肉活动增强,故产氨增多。B4目前认为,肌肉中腺甘酶分解是重要的产氨方式,当肌肉收缩加剧时,这种分解代谢增强,因而使产氨增多。肝性脑病前期,患者高度烦躁不安与燥动,使肌肉活动增强,故产氨增多。

  13. 此外,肠道中氨的吸收与PH值有密切关系。当PH值较低时,NH3与H+结合成不易吸收的NH4+而随粪便排出体外,实验证明,当结肠内PH值降低至5、0时,不但不再从肠腔中吸收氨,反而可向肠道内排氨,称此情况为酸透析。此外,肠道中氨的吸收与PH值有密切关系。当PH值较低时,NH3与H+结合成不易吸收的NH4+而随粪便排出体外,实验证明,当结肠内PH值降低至5、0时,不但不再从肠腔中吸收氨,反而可向肠道内排氨,称此情况为酸透析。

  14. NH3 H+ NH4+ OH-

  15. 血液 管腔 血液 肾小管上皮细胞 H+ NH3 NH4+ 酸中毒时

  16. 和i 管腔 血液 肾小管上皮细胞 OH- NH3 碱中毒时

  17. 3、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A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氨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氧化进行的。

  18. 氨与脑内的@-酮戍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一方面使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酮戍而酸减少,影响糖的有氧代谢,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妨碍了呼吸链中的递氢过程,以致ATP产生不足。

  19. 在氨进一步与谷氨酸结合成谷氨酰氨的过程当中又消耗大量的ATP,因此脑细胞活动所需能量不足,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引起昏迷。在氨进一步与谷氨酸结合成谷氨酰氨的过程当中又消耗大量的ATP,因此脑细胞活动所需能量不足,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引起昏迷。

  20. B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有实验提示,在昏迷早期递质减少是关键,在昏迷后期脑能量减低才发挥作用,因此有人认为,脑氨增多可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乙酰胆碱)减少和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谷氨酰氨)增多,致使神经递质之间的作用失去平衡,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1. 谷氨酸 谷氨酸脱羧酶 γ-氨基丁酸(GABA)

  22. 乙酰辅酶A 乙酰胆碱 + 胆碱

  23. C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有人提出氨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影响到复极后膜的离子转运,使膜电位变化和兴奋异常,氨与K+有竞争作用,以致影响Na+、K+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正常分布,从而干扰神经分泌。

  24. 4、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该学说认为,肝性昏迷是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出部位堆积,使神经突出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的。

  25. 干扰神经细胞膜上Na+、 K+-ATP酶的活性 • 与K+竞争,影响K+在神经 细胞膜内外的正常分布

  26. 细胞外谷氨酸增多可激活突触后谷氨酸离子型受体,特别是NMDA型受体,NMDA受体介导脑细胞损伤。细胞外谷氨酸增多可激活突触后谷氨酸离子型受体,特别是NMDA型受体,NMDA受体介导脑细胞损伤。

  27. Glutamate 突触前 Na+ Ca2+ 突触后

  28. A、网状结构与意识; 网状结构位于中枢神经的中枢位置,对于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和醒觉有特殊的作用。意识的维持是脑干-间脑-大脑皮质相互联系的结果,其中脑干中的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9. 上行激动系统能激动整个大脑皮质的活动维持其兴奋性,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当其活动减弱时,大脑皮质就从兴奋转入抑制,进入睡眠。上行激动系统能激动整个大脑皮质的活动维持其兴奋性,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当其活动减弱时,大脑皮质就从兴奋转入抑制,进入睡眠。

  30. 脑干网状结构与觉醒

  31. B假性神经递质与肝性昏迷 正常时蛋白质在肠中分解成氨基酸,再经肠道细菌的脱羧酶的作用形成氨类,其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转变为苯乙氨和酪氨,这些胺类经门静脉输送至肝,经单胺氧化酶的作用而被清除。

  32. 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或有门体侧枝循环时,这些胺类可通过体循环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些胺类在脑细胞非特异性B羟化酶的作用下被羟化,形成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传递信息的生理功能远比去甲肾上腺素为弱,故称假性神经递质。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或有门体侧枝循环时,这些胺类可通过体循环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些胺类在脑细胞非特异性B羟化酶的作用下被羟化,形成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传递信息的生理功能远比去甲肾上腺素为弱,故称假性神经递质。

  33. Norepinephrine Phenylethanolamine CHOHCH2NH2 CH2CH2NH2 HO HO CHOHCH2NH2 CHOHCH2NH2 HO HO HO Dopamine Octopamine True neurotransmitters False neurotransmitters

  34. 苯乙胺 酪胺 苯乙醇胺 羟苯乙醇胺 酪氨酸 苯丙氨酸

  35. 当脑干网状结构中的假性神经递质增多时,竞争性的取代真性神经递质而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和储存,每当神经冲动时便释放出来,因其传递信息功能较弱,致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失常,传至大脑皮质的兴奋冲动受阻。以致大脑功能发生抑制,出现意识障碍乃至昏迷。当脑干网状结构中的假性神经递质增多时,竞争性的取代真性神经递质而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和储存,每当神经冲动时便释放出来,因其传递信息功能较弱,致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失常,传至大脑皮质的兴奋冲动受阻。以致大脑功能发生抑制,出现意识障碍乃至昏迷。

  36. 5、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1)血浆氨基酸失衡的原因: A激素水平改变:肝功能衰竭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灭活减弱,使其血浆浓度均升高,由于糖异生不足和血氨升高的刺激作用,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升高比胰岛素更明显,

  37. 最终分解代谢增强,AAA产生增多,同时由于血浆胰岛素增加使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摄取BCAA加速,总的结果是血浆BCAA降低而AAA升高。最终分解代谢增强,AAA产生增多,同时由于血浆胰岛素增加使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摄取BCAA加速,总的结果是血浆BCAA降低而AAA升高。 血浆芳香族氨基酸(AAA)升高 支链氨基酸(BCAA)减少

  38. B肝功能障碍 大部分BCAA是在肝外组织代谢。而AAA则主要在肝内进行代谢,故肝功能障碍势必导致AAA浓度升高,此外,肝组织严重坏死时,包括AAA在内的大量氨基酸从肝脏释放入血引起血浆AAA升高。

  39. (2)血浆氨基酸失衡的后果 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在芳香氨基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与颉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在生理性PH值下都是不电离的氨基酸,它们由同一载体转运而通过血脑屏障,在通过血脑屏障时它们和之间发生竞争,

  40. 因AAA过多而竟先进入脑内,当脑内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假性神经递质增多时,或通过抑制酪氨酸羟化酶,或通过抑制多巴胺脱羧酶使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减少,同时在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分别生成羟苯乙醇胺和苯乙醇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