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備審資料準備

備審資料準備. 推甄分二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學測成績為標準,第一階段通過了才能參加第二階段,備審資料就是第二階段所需要的資料。 如何準備備審資料 ◎備審資料的審查在推甄成績上約占總成績的 10-50 %之間。 ◎平常認真準備,能提出的備審資料就比較豐富,被錄取的機率相對會提高。. 備審資料. 2. 各校系指定項目內容不同 , 需詳閱審查資料及甄試說明欄. 審查委員如何看待書面資料. 「審查高中生資料」這件事對大學教授來說優先度可能並不高。 大學教授們只想很快速地知道,這是不是一位優秀且合適本系的學生

kae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備審資料準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備審資料準備 • 推甄分二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學測成績為標準,第一階段通過了才能參加第二階段,備審資料就是第二階段所需要的資料。 • 如何準備備審資料 ◎備審資料的審查在推甄成績上約占總成績的10-50%之間。 ◎平常認真準備,能提出的備審資料就比較豐富,被錄取的機率相對會提高。

  2. 備審資料 2 各校系指定項目內容不同, 需詳閱審查資料及甄試說明欄

  3. 審查委員如何看待書面資料 • 「審查高中生資料」這件事對大學教授來說優先度可能並不高。 • 大學教授們只想很快速地知道,這是不是一位優秀且合適本系的學生 • 書面資料應清晰、簡明、有組織地呈現,讓審查教授快速找到他所要找的內容(或是你希望他看到的重點)

  4. 準備資料的原則 • 資料須有組織,最好能有索引。 • 口試過程中,教授常常是根據備審資料的內容,或是從學生回答的答案中起個話頭,然後一路追問下去,因此資料要誠實的準備。

  5. 備審資料項目 5 • 歷年成績表 • 自傳 • 讀書計畫或學習計畫 • 師長推薦函(視需要提出) • 有利審查資料

  6. 歷年成績表 6 • 各學期各科及平均成績 • 班級或年級排名 • 分數百分比 • 含第五學期

  7. 自傳 7 • 內容:個人背景資料、個性專長與興趣、在校之優良表現、未來規劃 • 凸顯優點 • 不同科系不同訴求 • 談談進取心及理想 • 有系統有條理 • 不要有錯別字及火星文 • 誠實原則 • 前後一致

  8. 讀書計畫或學習計畫 8 • 求學動機 • 為什麼要讀本系 • 為什麼要讀本校的本系 • 就學後的目標及方向 • 將來的規劃 • 「為什麼應該要錄取你?」

  9. 師長推薦函(視需要) 9 • 找熟悉你的人寫推薦函 • 應與學習或學術有關 • 推薦人應多舉實例

  10. 有利審查資料 10 • 競賽成果 • 社團參與 • 學生幹部 • 英文檢定 • 特殊榮譽

  11. 選才重點 • 教授們關心的事: • 面試重點(是否具備基本知識與能力) • 性向(智力、能力) • 學業基礎 • 潛能(人格特質)

  12. 備審資料準備 (一)加分資料的呈現 (1)過去所見到的備審資料缺點: • 過於制式(學校協助太多),無法彰顯學生個人特質與專長(除基礎學科之外)。 • 可以加分的佐證資料(例如:科展資料文藝創作)需要明確,且叮嚀學生所有資料需要作為口試準備說明(例如:公式、原理、物理、化學、數學、或科學的意義與含意)。 • 加強佐證資料,例如:英檢或國際數理競賽,或科展。

  13. 備審資料準備 (2)備審資料的個人特色展現: • 自行設計社團經驗的紀錄(除了指考成績與在校成績之外),尤其是服務性社團或公益性社團經驗。 • 可以加分的佐證資料,例如:科展資料、文藝創作、英檢、國際數理競賽、或校內競賽作品。

  14. 備審資料內容 • 所有需要的資料,建立一個目錄,然後逐步去收集,而且開始的時間愈早,所能收集的資料就可以愈完整。

  15. 如何編輯備審資料 • 一本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備審資料,除了具備豐富的內容,與創意流暢的文辭(尤其:建築、規劃與設計學群更要有完美的美術編排)。 • 通常陳述資料時,宜先有簡單扼要的標題用來表達主題,其次,力求版面的均衡、調和。 • 總之,生動活潑的編輯技巧(尤其:建築、規劃與設計學群) ,才能喚起閱讀者的注意。

  16. 如何編輯備審資料 • 封面、封底裡頁(背面)以整頁空白為宜,首頁應附有單元目錄(自傳、讀書計畫、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在校成績證明、參加社團活動證明、擔任幹部證書、志工證明、競賽成果、個人作品、師長推薦函、全民英檢成績……..等),每一頁的相同位置應有頁碼,以方便檢索。 • 其他單頁設計時,必須顧及版面的整體性及風格,至於每一個單元之前,是否加上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的襯頁,則由自己決定(以簡單樸實為原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與金錢)。

  17. 備審資料的準備要點 1、製作備審資料目錄:呈現清晰資料結構。 2、多利用資源:利用網路及相關校系刊物或透過實地參觀申請學校,瞭解學校概況,即可增加資料的豐富性。 3、資料收集的方法:

  18. 自傳所包含的內容 1.基本資料:包含你的姓名、住址、電話、就讀學校等。至於家庭情況,可以略微提及,除非家庭與你甄選的科系有濃厚的相關,或是引起你甄試該科系的動機。 2.動機與目的:教授們通常會非常注意你選擇該校系的動機。因此,最好多加著墨。 3.求學經歷:若甄試科系相關的學科分數很高,要特別提出。 4.個人成就、競賽成果以及從中學習到的身心成長 5.個性、優點、缺點 6.能凸顯自身能力的課外活動 7.特殊技能 8.興趣、嗜好 9.生涯規劃

  19. 自傳寫作注意事項 ※使用正楷書寫,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使用正楷書寫,保持字跡的端正,切忌潦草,保持紙面的整潔,切忌凌亂污漬。 ※寫作長度要控制 大多數學校會要求自傳的格式與長度,那當然應該遵守學校的要求。若學校沒有要求時,一般自傳應控制600~1200字左右。需要控制各部份的比例,重點資料應多加描述,準確呈現個人特色。

  20. 自傳寫作注意事項 ※都應以電腦文書處理輸出的自傳為主。基本應會使用電腦排版。電腦輸出的文件宜美觀、閱讀容易。排版豐富更可展現同學的功力。若是親筆自傳,應力求工整美觀。 ※具體事蹟的描述 在表現優點的同時,應舉出具體的實例。例如:「熱心公益」,不如說「我在高中三年都是服務股長或班代,提供同學三年清潔、舒適的讀書環境是我最大的驕傲」,需附服務股長證書。

  21. 自傳寫作注意事項 ※用心包裝自傳 精心包裝且圖文並茂的自傳一定較吸引人。言之有物的自傳是最重要的。 ※學生請務必要保留影本進行答辯 第二階段的面試時,通常會根據學生自傳進行詢問,所以熟悉自己的自傳是必要的。 ※誠實為最上策

  22. 讀書計畫 「讀書計畫」書寫格式:依照小論文方式 ,以重點醒目為主。段落要分明,最好在段落間加入「小標題」,讓整篇文章容易閱讀。 8/12

  23. 撰寫讀書計畫的大綱 一、前言 簡單敘述出自己的學習背景,選擇該系的動機,盡量生動有趣,同時描述個人獨特的經驗。 二、對該校系的認識 簡單說明該校系的目標、課程、專長以及相關發展背景等,並說明個人的興趣與該科系的契合程度,以突顯該校系是你唯一或最佳的選擇。

  24. 撰寫讀書計畫的大綱 三、大學四年的讀書計畫 簡單說明未來大學四年(或六年)課程規劃方向,參與社團等。 四、畢業後願景 簡單說明自己畢業後的發展,如:投入工作、報考研究所、參加公職或就業考試,或者出國進修等。

  25. 撰寫讀書計畫的大綱 五、結語 • 簡單說明進入該系是實現個人興趣的重要途徑,並表達個人如何實現未來的理想的企圖心。 • 資料的排列順序:重要的或你最想給教授看的放在前面。 • 推甄專題需要視推甄什麼科系,製作相關領域的資料時,一定要熟讀,因為被詢問的機率很大。

  26. 「讀書計畫」書寫格式:依照小論文方式 ,以重點醒目為主。段落要分明,最好在段落間加入「小標題」,讓整篇文章容易閱讀。 8/12

  27. 作 品 集

  28. 準備作品集的要點 每件作品需解說創作理念:包含創作時間與尺寸、說明文字以電腦繕打。 作品集的作品水準要一致。 10/12

  29. 作品集評分重點 作品成熟度 創意 表現技法 發展潛力 11/12

  30. 一般的備審問題

  31. 是否以更精緻的備審資料,才能勝出? • 與其說:「更精緻的備審資料」,不如說:「更真實的備審資料」。主要原因:大部分的資料過渡包裝,太浪費時間與金錢,尤其是金錢(太多彩色影印)。 • 同時,一般高中生除了讀書之外,有一些表現已經不容易,所以真實呈現最重要。

  32. 如何排除學測成績的影響 • 學測成績僅能對於前30%具有鑑別度 • 由於學測成績30%~50%鑑別度弱。各校系在教育部指示之下:已經沒有將學測成績放入備審與面試中。 • 但是,考生自行放入以凸顯學測成績較佳,無法避免。不過,大學教授覺得因30%~50%鑑別度弱,所以會謹慎評定備審與面試成績。

  33. 大學教授們對於備審資料評審經驗: 我們歸納出8項要點,分列如下: ●多請教老師:在準備「備審資料」的時候,最好的請教途徑,就是詢問老師的意見。以他們多年的豐富經驗,一定可以給予你良好的建議,無論是自傳、讀書計畫、或是整體的準備,都會讓你更能掌握正確的方向。 ●社團表現與參賽成績是重要的能力指標,以系統性整理與規劃事物的處事方式,可稱為「理想學生」。可將辦活動的成功事蹟展現。另外,若有參加校內或校外的比賽,獲得的獎狀、證明,都是有效的實證。

  34. 大學教授們對於備審資料評審經驗: ●若學生平常有相關的作品可以作為備審資料,也有加分的機會。例如:推甄電機系,可以將自己科展的作品拍照,做成一份報告。 ●整個備審資料的封面需要清楚明瞭、吸引目光,影響閱讀的意願。封面的製作,以「清楚」為最優先考量!可讓人能知道重點。 ●有系統、有條理整理備審資料。準備齊全後,一定要有條理的整理排放,務求清楚表現自己。 ●讀晝計畫切實具體。

  35. 大學教授們對於備審資料評審經驗: ●擬定讀書計畫方面,一定要確實可行,千萬不要講得天馬空、虛無飄渺。否則會導致認為這個學生不切實際,只會講空話。在規劃時,一定要有一個讀書的中心思想,依照這個堅定的圓心,拓展自己的學識為方向,而且是確實可行的目標才行。 ●自傳展現個人特色自傳的部份,必須要能展露自己的特色。藉由短短的文字,將自己的專長、自己的背景、自己的求學歷程,做一個切實的表達。

  36. 附錄:談人格特質 • 工程學群人格特質 • 工程學群:備審重點呈現 • 人格特質: (1)興趣領域---數學、物理、化學、化學 生活科技。 (2)喜愛分析與獨立思考或創新。 (3)喜愛動手做。

  37. 研究人員的特質需求 •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入學推薦書 • □光電工程研究碩博士班 □光電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顯示科技 研究所碩士班 • 請就下列項目,選擇您認為最適合申請人在班上(或工作單位)計位學生(或員工)中的評述。 • 學業(或工作)成績:□前5%以內、□510%、□1025%、□2550%、□50%以後、□無從評估。 • 獨立研究能力:□前5%以內、□510%、□1025%、□2550%、□50%以後、□無從評估。 • 原創能力 :□前5%以內、□510%、□1025%、□2550%、□50%以後、□無從評估。 • 寫作能力 :□前5%以內、□510%、□1025%、□2550%、□50%以後、□無從評估。 • 口頭表達能力:□前5%以內、□510%、□1025%、□2550%、□50%以後、□無從評估。 • 合群性 :□前5%以內、□510%、□1025%、□2550%、□50%以後、□無從評估。 • 其他說明:

  38. 4.您認為申請人在學或在職期間的工作態度如何?4.您認為申請人在學或在職期間的工作態度如何? • 自動自發、□嚴謹小心、□被動、□馬馬虎虎、□惡劣,若方便的話請舉例說明: • 5.申請人擬研讀博士或碩士學位,您認為他對選讀之研究方向所需之基本認識及課程的基礎如何? • 充實、□佳、□尚可、□差、□無從觀察,若方便的話請舉例說明: • 6.其他補充說明: • (1)請就申請人之基礎學科、實驗能力、原創力、語言能力、工作、學習與研究態度作一概述。 • (2)請簡述申請人令您印象深刻的具體事情。 • (本表若不敷使用。可另紙書寫) • 7.綜合上述,您認為申請人的研究潛力等級是: • 極為突出、□相當優秀、□很好,沒有特別弱點、 • 無從觀察 • 稍有弱點,例: • 推薦人(簽章): 填寫日期: 年 月 日

  39. 結語:備審資料的幾個觀念 46 • 這不是作文比賽 • 也不是美工競賽 • 重點是如何將過去的紀錄及表現適當呈現 • 並讓審查者感受到學習態度與動機 • 沒有標準答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