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胸科手术麻醉

胸科手术麻醉. Anesthesia in thoracic surgery 内蒙古医学院一附院麻醉科 王瑛.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ic Surgery 微创胸外手术. 前言. 胸科麻醉是胸科手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麻醉学,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胸科手术的进步和新术式的出现 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技术 机械通气 单肺通气 直至今天,维护通气、氧合功能,维持循环稳定,最大限度降低创伤应激反应,仍是麻醉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PPCs ) 是影响胸科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围术期工作目标:减少 PPCs.

kame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胸科手术麻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胸科手术麻醉 Anesthesia in thoracic surgery 内蒙古医学院一附院麻醉科 王瑛

  2.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ic Surgery 微创胸外手术

  3. 前言 • 胸科麻醉是胸科手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 麻醉学,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胸科手术的进步和新术式的出现 • 正压通气 • 气管插管技术 • 机械通气 • 单肺通气 • 直至今天,维护通气、氧合功能,维持循环稳定,最大限度降低创伤应激反应,仍是麻醉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4.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是影响胸科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是影响胸科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围术期工作目标:减少PPCs

  5. COPD 高碳酸血症 吸烟 ASA >2级 并发上呼吸道感染 肥胖 年龄 > 70岁 引起PPCs的高危因素 术前因素 麻醉医师 全麻和腰麻 外科手术时间>4h 术中使用潘库溴铵 心、胸手术 术中因素 术后疼痛 术后镇静过度 术后因素

  6. 麻醉医师在减少PPCs中所要做的工作 准确的术前评估 合理的术前用药纠正术前可逆因素 提高氧供储备 术前 麻醉医生 合理的麻醉选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保护性通气策略,避免气道并发症 术中 良好的镇痛 气道管理 通气支持 营养支持 术后

  7. 呼吸道的解剖 • 上呼吸道 鼻咽 喉 • 下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肺内分支

  8. 右总支气管长约2cm,与气管构成20~250角,粗■左总支气管长约5cm,与气管构成40~500角,细长

  9. 气管-肺泡囊呼吸道23级分支 0级 气管 1级 左右主支气管 0~16级 不具备气体交换功能 17~19级 呼吸性细支气管 已具备气体交换功能 20~22级 肺泡管 23级 肺泡囊 肺泡囊 呼吸性细支气管 气体交换 场所

  10. 正常肺 肺大泡 肺癌

  11. 内容 • 开胸对机体病理生理的影响 • 麻醉前的评估与准备 • 胸科手术的麻醉 • 单侧肺通气 • 常见胸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12. 第一节 剖胸及侧卧位引起的生理改变 一、剖胸后呼吸、循环及其他病理生理改变 ㈠剖胸后对呼吸的影响 1.剖胸侧肺萎陷 ⑴维持肺充气状态的因素 ①大气压作用于肺泡 ②肺泡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及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Pulmonary surfactant PS 磷脂,脱辅基蛋白)

  13. ③胸膜腔负压的牵拉作用 ⑵肺萎陷 剖胸后,剖胸侧胸膜腔负压消失,肺泡内及肺表面均受大气压的作用,因而肺泡只受自身回缩力的净作用,导致萎陷。 ⑶危害 ①肺的弥散面积可减少50% ②肺血管阻力↑(萎陷的肺组织压迫肺血管、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HPV) ③肺内分流(pulmonary shunt)↑

  14. 2.纵隔移位及纵隔摆动(Mediastinal shift) + 吸气相 —

  15. 吸气相 + —

  16. 呼气相

  17. 呼气相 + —

  18. 3.反常呼吸(Paradoxical respiration)及摆动气 ⑴概念 ⑵危害 ㈡剖胸后对循环的影响 1.心输出量降低 ⑴回心血量降低 ⑵大血管扭曲 ⑶肺血管阻力增加 ⑷手术操作压迫

  19. 2.心律失常 ⑴缺氧、二氧化碳蓄积 ⑵手术操作刺激 ⑶术前心血管疾患或已有心律失常 ㈢剖胸后其他病理生理改变 1.胸膜肺刺激综合症 ⑴胸膜腔及肺内压力改变 ⑵手术操作对肺门、纵隔及胸壁等部位的刺激 ⑶胸膜腔壁层胸膜干燥引起的刺激

  20. 2.体热和体液散失过多 二、开胸手术时体位改变的生理影响 ㈠功能残气量(FRC): 清醒状态下,直力位→仰卧位,FRC↓ 0.8L;全麻状态下, FRC 在原有的基础上↓0.4L;剖胸后, FRC 进一步下降。 ㈡通气血流比值(VA/Q) 两肺血流分配:仰卧位 左/右45/ 55 左侧卧 左/右55/ 45;右侧卧 右/左65/35 全麻剖胸后,血流分配异常, VA/Q↑

  21. 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2. 侧卧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腹内脏器将膈肌推向胸内膈肌上升约4cm,两肺FRC各减少约0.8L • 全麻使侧卧位病人FRC进一步减少0.4L • 上侧开胸为正压,手术操作,压迫等使上肺膨胀不全,通气不足

  23. V 上肺 上肺 下肺 下肺 P (清醒状态) (麻醉状态) 清醒及麻醉时两侧肺压力/容量曲线变化

  24. 第二节 麻醉前的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Preanesthetic evaluation) ㈠一般情况评估 1.肺功能状态 性质(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 2.吸烟情况 碳氧血红蛋白、支气管黏膜纤毛 3.年龄 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肺泡变薄、肺 大泡 4.体重 肥胖,闭合气量增大,A-aDO2增加

  25. 术后肺病发症的相对发病率 肺功能异常/正常 吸烟者/不吸烟者 年龄>60 /<60 体重超重(>20%标准体重)/不超重 23/1 4/1 3/1 2/1

  26. ㈡呼吸系统情况了解估计 1.临床病史及体征 呼吸道感染史、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哮喘、杵状指、呼衰史等 2.简易肺功能测定 ⑴体力活动负荷试验:3MPH(3miles per huor)转动踏板(倾斜10°)2分钟能否走完。 ⑵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深吸气后最大呼气,正常3秒,>5秒,气道阻塞性肺疾患 ⑶屏气试验:平和呼吸( 15 ~20秒)深呼吸(30秒) ⑷登楼试验:登四楼,10分钟HR、RR恢复 。

  27. 3.肺功能测定: ⑴FVC%:>70% ⑵FEV1%:>80% ⑶RV/TLC: ⑷PaCO2: ⑸PaO2: FVC % FEV1 %

  28. 术前肺功能评估的目的 • 判断患者呼吸系统的病理状态,区分呼吸功能障碍的性质 • 判断呼吸系统功能在手术与麻醉前可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改善 • 制订围术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计划

  29. 呼吸功能可被分为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部分 呼吸动力学 心肺储备功能 肺实质功能

  30. 肺手术有危险的术前肺功能测定 测定方式 测定内容 有手术危险的测定值 全肺试验 分侧肺试验 模拟肺切除后情况 呼吸空气时的PaCO2值 最大通气量(MVV)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 余气量/肺总量的比值 健侧肺术后FEV1预计值 暂时阻断病侧肺动脉 >5.98kPa(45mmHg) <预计正常值的50% <2L或 <用力肺活量的50% >50% <0.85L 肺动脉平均压>5.32kPa(40mmHg) PaCO2>7.98kPa或 PaO2<5.98kPa

  31. 4.分侧肺功能测定 5.预计的术后最大摄氧量 VO2max/kg-PPO(Predicated post-operative maximal oxygen uptake)>20ml·kg-1·min-1 ㈢循环系统情况的评估 1.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心梗史 2.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32. 60 45 30 15 0 肺动脉压 (mmHg) 肺血管阻力增高 肺血管阻力正常 1 2 3 4 5 心排血量增加倍数

  33. 二、麻醉前准备 ㈠全身准备 1.积极治疗伴随疾病; 2.改善人体机能状态; 3.口腔卫生。 ㈡术前改进肺功能的准备 1.停止吸烟 改进粘膜纤毛运动功能,2-4周见效,6-8周效果最佳。

  34. 术前24-48小时停止吸烟反而增加气道分泌物及敏感性。吸烟者术后并发症是非吸烟者6倍。术前24-48小时停止吸烟反而增加气道分泌物及敏感性。吸烟者术后并发症是非吸烟者6倍。 2.治疗支气管痉挛 3.排痰、止痰处理 抗感染,湿化,拍背及体位排痰。 4.锻炼呼吸功能。

  35. ㈢术前用药 原则上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应慎用。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应考虑到“湿肺”问题,(该类病人需做痰引流后方可用药),对有“痰栓”的病人应进行雾化。对心动过速和发热的病人不宜用阿托品。小儿可使用基础麻醉。

  36. ㈣器械准备 1.导管选择、喉罩; 2.监测(ECG、SPO2、ETCO2、A—V穿刺测压); 3.吸引装置; 4.呼吸机(有时需两台,进行两肺分别通气)

  37. 气管内径 气管内径 导管号 导管号 <15mm ≥15mm ≥16mm ≥18mm 35F 37F 39F 41F Chow:亚洲人符合率男性77.3%,女性45.5%

  38. 气管内径 导管号 8~10mm 11~13mm 14~15mm 16~18mm ≥19mm 28F or 30F 35F 37F 39F 41~45F

  39. 三节 麻醉特点与处理 • 、胸科手术麻醉原则 1.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 2.减轻循环障碍; 3.避免肺内物质扩散; 4.保持体热。

  40. 二 、胸科手术麻醉的一般特点 ㈠对呼吸管理的特殊要求: 1.用控制呼吸的方法避免纵隔摆动和反常呼吸,同时处理对侧胸膜的破损; 2.纠正手术侧肺动静脉血掺杂; 3.防治支气管痉挛; 4.避免分泌物及感染向健侧扩散,正确使用单侧肺通气与双侧肺通气技术; 5.手术打开气道,防止血液进入呼吸道。

  41. ㈡剖胸体液散失增多,手术失血多,及时补充液体;㈡剖胸体液散失增多,手术失血多,及时补充液体; ㈢管理好气道,保证其通畅; ㈣安置体位时要防止损伤(臂丛神经损伤); ㈤注意胸内手术对循环的影响; ㈥N2O的使用要避免张力性气胸或囊腔破裂的发生; ㈦关胸后要及时建立胸腔负压。

  42. 三、麻醉选择 ㈠气管和支气管内麻醉 1.吸入麻醉 镇痛完善,不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扩张支气管,但高浓度下对循环有抑制,有肝毒性,气道开放,有溢出的情况,也不宜多次吸引气道,而且抑制HPV,肺内分流增大。 2.静吸复合全麻 3.全凭静脉麻醉 适用于“湿肺”及气管再造。 ㈡硬膜外麻醉

  43. ㈢硬膜外与静复全麻的联合应用 1.气管插管副反应↓ 2.术中镇痛,循环稳定,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3.苏醒快,适于湿肺,气管再造患者; 4.术后镇痛。

  44. 四、麻醉管理 ㈠麻醉深度的控制 注意几个环节:诱导(气管插管)、切皮、骨膜刺激、探查(肺门)、关胸、拔管; ㈡呼吸管理 1.单侧肺通气

  45. 单肺通气

  46. 单侧肺通气 • 胸部手术开胸侧肺的萎陷或经单侧支气管插管进行肺通气 • 肺通气量减少22%,SpO2下降1.2~3.6%

  47. 目的 • 降低非通气肺的血流(减少肺分流率) • 减少通气肺的肺不张

  48. 确 定 分 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