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章 緒  論.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1-2 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 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 空氣帶來的爭議 2. 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 歐帕林 & 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 無機物→有機物 3. 小分子→大分子 4. 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 異營→自營 2. 厭氧→好氧 3. 原核→真核 4. 單細胞→多細胞.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karif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 緒  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緒  論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1-2 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2.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3.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4.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有許多種假說 .....

  5.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神創論… 隕石論… 自然發生論(無生源論)…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 大多數的魚係自卵發育而成,可是有些魚係自淤泥和沙礫發育而成……其他的昆蟲並不來自活的親代,而是自然形成的;有些來自動物的羽毛;腐爛的肉也可以生蛆。 腐草化螢、腐肉生蛆 V.S. 生源論

  6. 生源論(biogenesis) 生命是由親代產生而來 生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產生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7.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8.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1668,義大利醫生(Radi) 控制變因,設計對照組,讓數據說話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9.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結論:生物皆由上一代形成,無法自然發生。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0.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11. 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爭議長達數世紀之久… 17世紀,雷文霍克(Leeuwenhoek)以顯微鏡發現水中微生物後,大家對微生物從何而來又起爭議…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的爭議

  12. 18世紀,英,尼丹(Needham):煮過肉汁有微生物…18世紀,英,尼丹(Needham):煮過肉汁有微生物… 空氣帶來生命 義,史巴蘭贊尼(Spallanzani):重複上述實驗沒有發現微生物… 空氣中”微生物”帶來微生物 反對者:無空氣,無生命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的爭議

  13.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14.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1864,法,科學家 巴斯德(Pasteur) 鵝頸瓶實驗

  15. 生源論 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的實驗 a.加水煮沸後,使鵝頸瓶中水蒸氣排出 b.冷卻後,水汽凝結成的水聚集在S型底部,故即使瓶口未密封,但平內仍無微生物生長

  16. 二、生源論與無生源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1864,法,科學家 巴斯德(Pasteur) 結論:除非來自瓶外,否則微生物絕不可能在肉汁中自然發生! 終結百年爭論,生源論立足世界 科學證據的重要性

  17. 小結 17世紀以前是神創論、無生源論為主 17世紀以後開始有實證科學探討此問題的記載,但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難以改變 經多位科學家、歷經數百年接力累積科學研究的證據,才在19世紀末說服生物學家,使生源論成為學術界的主流…

  18.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19. 三、有機演化 巴斯德的實驗無法說明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如何起源… 生物體皆為有機物 原始地球只有無機物 細胞中的有機物從何而來?

  20.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21.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1920年代 俄,有機化學家,歐帕林(Oparin) 英,生化學家,荷頓(Haldane) 原始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成分可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22. 有機演化論 太陽能、閃電是環境中的主要能量來源 地表瀰漫的氣體:甲烷、氫、氨、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至於氧及水分可能尚未存在。 40億年前地球剛形成時 地表溫度逐漸冷卻,水蒸氣逐漸形成。 下雨的現象產生了許多湖泊,雨水沖刷的結果,使水中溶解了各種無機物, 在這種劇變的地表環境中,有機分子的形成很有可能是經由無機物自發性的化學反應所產生。

  23.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24. 三、有機演化 2.無機物→有機物 1953年 美,米勒(Miller) & 尤雷(Urey) 以實驗證明有機演化論

  25. 三、有機演化 2.無機物→有機物 結論:無機物在”適當”條件下可合成小分子有機物 許多生命的功能必須由複雜大分子執行,小分子如何形成大分子呢?

  26.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27. 三、有機演化 3.小分子→大分子 1965,美,福克斯(Fox) 混合數種胺基酸加熱後冷卻得到似蛋白質物質。 模擬實驗蛋白質大部分可以形成微球體,而與水溶液隔離 但從大分子→細胞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生命如何複製再生?

  28.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29. 三、有機演化 DNA RNA 蛋白質 酵素 酵素

  30. 三、有機演化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1980年代,美,謝克(Cech)、奧爾德曼(Altman)發現某些RNA具有酶的催化特性 • DNA RNA 蛋白質 酵素 酵素 RNA世界

  31.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32.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地球上第一個細胞出現→ 現今種類繁多的生物(多樣性)…

  33.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原始生命結構簡單,不能自行製造有機物,需靠外界環境中的有機物獲得能量以維持生命 【異營生物】 有機物變少,異營生物演化為【自營生物】以自製有機養分 有機物質的增加使異營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

  34.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35.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2.厭氧→好氧 原始大氣沒有氧,故應為厭氧生物 光合自營生物出現後,使大氣中氧漸增(20億年前) 好氧生物在生存上占優勢而大量繁殖 大氣中O3累積,隔絕UV light,使地球上大分子更穩定。

  36.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37.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3.原核→真核 最早的細胞化石為原核細胞(35億年前) 細胞膜伸出或內陷才區隔出有特殊功能的區域如細胞核、胞器之真核細胞(15~20億年前)

  38.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3.原核→真核 美,瑪格麗斯(Margulis) 內共生說

  39. 真核生物 較小的原核細胞生存在其細胞中,並進行內共生現象(endosymbiosis) 現今真核細胞中的粒線體及葉綠體都是內共生現象的結果 類似藍菌的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40.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一、生源論與無生源論 1.雷迪首先提出生源論 二、生源註與無生源論的爭議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有機演化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41. 四、生命形式的多樣化 4.單細胞→多細胞 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群體生→多細胞生物

  42. 1-1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本節架構 我已了解… 一、了解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差別 二、了解生源論與無生源論的爭議如何解決 1.空氣帶來的爭議 2.生源論的確立 三、了解有機演化的特性 1.歐帕林&荷頓提出有機演化論 2.無機物→有機物 3.小分子→大分子 4.能自我複製及環境隔離因子 四、了解各種生命形式的多樣化的可能發生過程 1.異營→自營 2.厭氧→好氧 3.原核→真核 4.單細胞→多細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