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八組

第八組. 94101111 張家豪 94101131 洪坤福 94101154 王笙權 94101155 黃柏榕. 拿破崙簡介. 1769 年 8 月 15 日 , 拿破崙生於科西嘉島 當波那巴特家族轉而支持法國 ,拿破崙能順利地進 里奧 、 布里安 及 巴黎 的學校就讀 ,並擁有 中尉 的軍銜 1793 年 , 廿四歲 的拿破崙於對抗英軍的「土倫戰役」中一舉成 名 ,被任命為 准將 。. 雄獅初醒. 1795 年 10 月替督政府 平定保皇黨的叛亂 後即聲名大振。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八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組 94101111 張家豪 94101131 洪坤福 94101154 王笙權 94101155 黃柏榕

  2. 拿破崙簡介 • 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生於科西嘉島 • 當波那巴特家族轉而支持法國,拿破崙能順利地進里奧、布里安及巴黎的學校就讀,並擁有中尉的軍銜 • 1793年,廿四歲的拿破崙於對抗英軍的「土倫戰役」中一舉成 名,被任命為准將。

  3. 雄獅初醒 • 1795年10月替督政府平定保皇黨的叛亂後即聲名大振。 • 1796年3月與約瑟芬結婚 • 1796年3月 ~ 1797年10月,「第一次義大利戰役」,拿破崙往義大利北部反擊奧地利的侵略,與奧皇簽署《剛波佛米歐條約》,亦強迫教皇簽訂和平條約。 [自此法國的每個決定都不能沒有拿破崙的參與。]

  4. 1796年第一次義大利戰役圖

  5. 援救法國 • 1798年5月遠征埃及,他想切斷英國與印度交通要道。 [ 文化 :於開羅建立了埃及學院,科學、古文物遺址的記錄以及巨著《埃及的記述》的出版。] [軍事:金字塔戰役,阿布基戰役的勝利] • 1799年10月法國陷入一片混亂,拿破崙決定迅速返回法國; 1801年9月,英軍大敗法軍,法軍投降並撤離埃及。

  6. 第一執政 • 1800年[二次義大利戰役],奧軍利用拿破崙遠征埃及的時機,重新佔領義大利北部。親自率領援軍,拿破崙以極昂貴的代價獲得勝利。 • 1799年11月9-10日,共和八年「霧月政變」,拿破崙奪得政權並被任命為共和國「第一執政」。

  7. 登基 • 1802年,與英國簽訂的和平條約也帶來短暫的休戰。 • 同年拿破崙成為終身執政。 • 1804年5月8日參議院宣告法蘭西共和國政府把全權委託給一個皇帝,他的稱號是『法蘭西皇帝』。 • 1804年,拿破崙在教皇的出席下於巴黎的聖母院加冕為皇,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 • 1804年,在米蘭大教堂中接受了義大利王的加冕。 • 「法蘭西皇帝」與「義大利王」兩個稱號

  8. 拿破崙的統治 • 制定民法典 • 任命各省的行政首長 • 建立法蘭西銀行以重振金融 • 簽署政教和解協議 • 建立中學制度 • 創立榮譽勳位制度 • 建立民主、平等社會 [ 法國在拿破崙數年的統治之下復興起來] 執筆民法典的拿破崙

  9. 統一歐洲 • 1803年與英國的和平協定破裂後,反法聯盟相繼成立。 • 1805年12月2日,於「歐斯特里茲戰役」中大勝奧俄聯軍,改變了歐洲的版圖,也使他能封其家族的成員為王。 • 1806年,與普魯士的「耶拿戰役」,更使得拿破崙的霸權延伸至德國北部。 • 1807年,與俄國的戰役先後獲得勝利。 • 他為了要孤立英國實行「大陸封鎖」。 [此時正是拿破崙帝國的鼎盛時期,整個歐洲不是法國的盟國,就是法國的附庸國。]

  10. 慘敗 • 1808年和1812年,隨著侵略西班牙與征俄敗歸,歐洲才扭轉局勢。 • 1813年「萊比錫之役」戰敗。 • 1814年4月,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反法聯盟就打敗拿破崙並強迫他簽下「楓丹白露條約」並退位,將其流放至厄爾巴島。

  11. 最終之戰 • 拿破崙在厄爾巴島待了十個月後就逃離,並返法重掌政權,維持一百天左右的統治。 • 1815年6月,「滑鐵盧之役」戰敗,他向英國投降後,英國將他永遠流放於聖赫勒那島。

  12. 拿破崙的軍事理念 • 拿破崙認為歷史乃軍事教育之基礎,研究古今名將的戰役即為學習戰爭藝術唯一途徑。 • 拿破崙認為將乃軍之首,指揮統一、冷靜堅定即將道的原則。尤其重要者為爭取時間,行動快速。 • 以戰制戰。所以他卻忘記戰爭並非最高目的,戰爭之上還有和平。

  13. 拿破崙的軍事理念 拿破崙有言:「戰術者,常識也。」也就是說,戰爭理論是源自於戰爭諸要素與人性的合理思維所推論出的結果。由此可知,拿破崙所擅長的「內線作戰」並非單純以一部兵力抗阻敵方大部兵力,或同時集中大部兵力來迅速打擊敵之一部兵力而已,拿翁的勝利關鍵實取決於其智力、判斷力、想像力和健全的決心,並不斷為部隊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下特就「蒙特諾特」一窺拿破崙如何巧妙運用各項作為,來支持其理論之可行。

  14. 蒙特諾特戰役 • 1796年3月,拿破崙3萬大軍正面對著以撒軍在右、奧軍在左,相併列的7萬奧撒聯軍。 • 拿破崙為迫使奧撒放棄同盟,遂對敵採取「中央突破」以遮斷其連鎖——故意以要求當時的熱內亞政府(為中立國)開放該市之喀比要塞,以供法軍通過的佯動措施來欺騙奧軍。當時奧軍主將波里果然受騙,竟以主力向熱內亞方面移動,拿破崙隨即迅速以主力向中央猛進,而於蒙特諾特附近粉碎敵軍。

  15. 解析 • 一、政治及外交謀略的成功運用,欺敵、佯動和絕對祕匿企圖的達成。 • 二、眾所皆知,內線作戰的要領便是採取「各個擊破」,其手段則重視「局部的優勢作為」。局部優勢作為又首在「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進而造成以眾擊寡的優勢。在戰役中能實踐「因應敵情地形之不同,而採取適切的行動」因敵致勝。 • 三、除有優異的戰術作為外,亦有智勇過人的示範能力其激勵士氣、領導突進的作為,使瀕衰的士氣轉為戰意蓬勃,終致勝利。

  16. 遠征俄國 • 拿破崙不能忍受俄國勢力在土耳其的擴張和對大陸封鎖政策的破壞,把俄國看成是自己推行歐洲大陸霸權的主要障礙,於是決定進攻俄國。於一八一二年六月,率領軍隊渡過涅曼河,侵入俄國。九月七日,法、俄軍隊在距離莫斯科一百二十公里的博羅迪諾村激戰,雙方都遭到很大的損失,俄軍退卻,保存實力的策略 。拿破崙在莫斯科白白呆了五個星期,在政治上及軍事上都毫無作為,隨著寒冬來臨,法軍陷入飢寒困苦的絕境,十月十九日,拿破崙不得不下令撤退。法軍在撤退途中,遭到俄國人民游擊隊的襲擊和俄軍的追擊,死傷累累,潰不成軍,十二月中旬,渡過涅曼河離俄境時只剩下二萬餘人。此次戰役法軍死傷十二萬五千人,凍死與疲勞而死者十三萬二千人,被俘虜者十九萬三千人,合計四十五萬人。

  17. 解析 • 拿破崙先後打敗了五次反法聯盟,在軍事上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不顧大家反對 ,堅決出戰。 • 法國人民亟盼和平,將兵對戰事厭倦,而拿破崙的戰力。 • 俄國實行堅壁清野,回避決戰,保存實力的策略 。 • 預估戰爭時間短,沒考慮到俄國季節變化,導致士兵凍死。

  18. 拿破崙失敗的因素 • 拿破崙的最大本錢就是他有素質和數量較優越的兵力,但當戰爭曠日時久之後,在這兩方面也就都日益難於保持優勢,法國部隊連年征戰,損失重大,新兵的素質逐漸低落.而其敵方也已經實施征兵制,並厲行軍事改革,所以到了後來,拿破崙也就不能贏得會戰,於是其整個戰略開始破產。 • 拿破崙未能建立一套適當的指、通、管、情之系統,實為失敗主因之一.拿破崙對他的手下大將只要求他們服從,並不要求他們指揮,誠如他的參謀長貝提爾所說:無人知道他的思想,我們的職責就是服從.這也是古今獨裁者的通病,對於奇才異能之士往往不敢重用,而庸才卻能獲得信任

  19. 拿破崙失敗的因素 • 他的敵人也逐漸明白因為他們彼此間缺乏合作,所以始終不能聯合他們的兵力以來對付拿破崙,而且假使他們不聯合,則他們還是繼續被拿破崙各個擊破.最後在萊比錫戰役中的夏季休戰期內,同盟諸國簽訂了一個萊亨巴赫條約,決定了聯合作戰的原則,這些同盟國同意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他們的軍隊都不應冒險與拿破崙個人所指揮的兵力單獨作戰,假使某一國的軍隊單獨的遭遇到他,就應該立即撒退,等到所有各國的兵力都已經會齊了之後再才聯合對付他作戰。

  20. 拿破崙失敗的因素 • 拿破崙的最大弱點也許還不是在軍事方面,而是他未能從大戰略的層面上來考量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他是法國革命的兒女,但他並不了解工業革命的意義,他只想推翻舊秩序,但完全忽視權力平衡的原則.尤其是他缺乏全球性的眼光,他戰略始終是以歐陸為範圍,到最後,他喪失了平衡的戰略意識,也已經用盡了其國家資源和部隊精力,遂終於不免敗亡。

  21. 拿破崙失敗的因素 • 拿破崙在陸軍或陸戰方面的成就固然有目共睹,但他對於海權卻幾乎毫無了解,他想用所謂歐陸體系來封鎖英國使其經濟崩潰,那完全是幻想,因為英國握有海權可以繼續與全世界維持貿易關係,反而言之,由於他企圖嚴格執行其封鎖禁令,遂終於導致他入侵俄羅斯(因亞歷山大於一八一0年,允許英國的商船進入俄國,使得其大陸封鎖政策,澈底失敗),而敲響了其最後失敗的命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