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公民抗命和「佔領中環」

公民抗命和「佔領中環」. 於 2013.12.10 更新. 公民抗命的例子: Rosa Parks. Rosa Parks 的故事 當年實施吉姆克勞法,有白人與黑人分開座位的規定,在 1955 年 12 月 1 日,帕克斯因拒絕聽從公車司機 James Blake 的命令,不肯將其使用的「白人座位」,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而被警方逮捕,從此一「佔」成名。 揭開了 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一場大規模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5p5HB-FpjI (3:18). 公民抗命的例子:甘地.

karl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公民抗命和「佔領中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民抗命和「佔領中環」 於2013.12.10更新

  2. 公民抗命的例子:Rosa Parks • Rosa Parks的故事 • 當年實施吉姆克勞法,有白人與黑人分開座位的規定,在1955年12月1日,帕克斯因拒絕聽從公車司機James Blake的命令,不肯將其使用的「白人座位」,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而被警方逮捕,從此一「佔」成名。 • 揭開了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一場大規模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5p5HB-FpjI (3:18)

  3. 公民抗命的例子:甘地 • 建議教材:甘地傳http://www.youtube.com/watch?v=5FKRP0_J8og • 向民眾講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8:09-30:55) • 法庭上的自辯 (1:55:52-1:1:58:38) • 食鹽長征(2:04:19-2:19:08)

  4. 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 信件背景 •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生於美國亞特蘭大市,得神學士及哲學博士學位,祖父和父親均為浸禮會牧師。 • 當時美國仍然實施種族隔離的法例,例如巴士分開白人和黑人的座位,乘客須按種族入座;連餐館等公眾場合也有類似的種族隔離規定。金認為這些法例違反了人人平等的人權原則,於是領導民權運動,爭取立法,禁止種族隔離。

  5. 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 信件背景 • 1963年,在伯明罕市的一次示威遊行中,有數百人被捕。金寧願進獄坐牢也不服從法院停止示威的命令。在單獨監禁的日子裏,金收到七位重要的教會領袖來信,信中要求他取消示威,改以談判來解決問題,並遵從法院的判決。《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是金對他們的回覆,寫於1963年4月16日。 • 金因為領導了民權運動,於1964年獲授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於孟菲斯市遇刺身亡。

  6. 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 信中有關公民抗命的意涵: • 「你們或會問:『為甚麼要直接行動?為甚麼要靜坐、遊行等等?談判不是更好的途徑嗎?』你們要求談判是對的,這正正是直接行動的目的所在。面對一個經常拒絕談判的社區,非暴力的直接行動正是為了營造一次危機,以及加強一種張力,逼使對方面對問題,也使問題呈現出來,讓其不再受到忽略。」

  7. 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 • 「我用到『張力』一詞,多少會使人震驚的,但我必須承認,我並不懼怕這個詞。我認真地反對暴力的張力,但也有一種建設性的,為進步所必需的非暴力的張力,可以使人們從偏見和種族主義的黑暗深處,提升到那高貴的理解和團結,我們的直接行動是要營造一個情境,使談判之門必須打開。所以,我同意你們要求談判的呼籲,我們已被困在獨白而非對話之中太久了。」

  8. 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公民抗命例子:馬丁‧路德‧金《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 • 戴耀廷教授講解《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 • 資料來源: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九日晚上在九龍佑寧堂舉辦的「公民抗命的信仰及教會反思」公開交流會。http://www.youtube.com/watch?v=B_GFlIz6i0A

  9. 公民抗命的例子:民間電台 • 民間電台的公民抗命 • 鏗鏘集 - 民間電台 (2008-12-22)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bKAbkIU-TY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F0mXgzQa5Q

  10. 公民抗命的例子:民間電台 • 思考問題 • 爭取什麼的社會公義? • 違反什麼法律?刑責如何? • 是否非暴力? • 有否爭取到社會關注? • 成功修改相關法例?

  11. 公民抗命的意涵 四大要義: • 公開和非暴力的抗爭手段 • 搜集事實,判別相關法律是否不公義 • 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下,參與者故意違抗他們認為不公義的法律,並願意接受法律制裁 • 藉此爭取公眾的關注、同情與支持,以營造張力 爭取: • 爭取法律的修訂,或改變政府的政策

  12. 公民抗命的個案討論 • 可使用「05b1 公民抗命個案研討.doc」及「05b2 公民抗命個案研討.ppt」來分析公民抗命的四大要義

  13. 佔領中環和公民抗命的關係 思考問題: • 「佔領中環」是否公民抗命?符合四要義? • 「佔領中環」違抗了什麼法律?刑責如何? • Rosa Parks和甘地的例子,是否可和「佔領中環」相題並論? • 是否別無他法,非要「佔領中環」不可? • 「佔領中環」會否打開落實真普選之門?

  14. 有關公民抗命的教材 • 丁若芝。(2003)。《公民抗命》,香港:進一步

  15. 有關公民抗命的教材 • 葉蔭聰。(2010)。《直接行動》,香港:進一步。

  16. 有關公民抗命的教師參考 • 莎拉‧馮‧吉爾德及Yes!雜誌(編)。《我抗議──佔領華爾街,改變一切》,新北:遠足文化。睿若譯。

  17. 有關公民抗命的教師參考 • 許煜。(2012)。《佔領論:從巴黎公社到佔領中環》,香港:Roundtable。

  18. 參考文章 • 吳靄儀:<佔領中環的抗與爭>,明報,2013-3-18 • 楊庭輝:<再談公民抗命的違法>,成報,2012-11-3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