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 贵州省卫生厅 童亦滨 2007 年 9 月. 提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信息报告. SARS. 29 个国家,发病 8099 例、死亡 916 例。 中国 27 省(含港、澳、台),发病 7748 例、死亡 829 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 突发事件 的一个类型,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含有公共卫生事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其范围和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升级,突发事件可能演变成为 危机 。.

kat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 贵州省卫生厅 童亦滨 2007年9月

  2. 提纲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 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 信息报告

  3. SARS 29个国家,发病8099例、死亡916例。 中国27省(含港、澳、台),发病7748例、死亡829例。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个类型,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含有公共卫生事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其范围和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升级,突发事件可能演变成为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个类型,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含有公共卫生事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其范围和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升级,突发事件可能演变成为危机。

  5. 任何突发事件的应对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卫生部门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应该成为重要的角色.任何突发事件的应对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卫生部门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应该成为重要的角色. 次生、衍生事件,或几个突发事件(耦合)同时发生 社会安全 以人为本生命为先 相关事件相互交织 公共卫生事件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相关事件相互影响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 重大传染病疫情、 •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 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 其发生是不易预测的,但其发生与转归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公共属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危机的对象,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 • 危害的严重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表现形式) • 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人群中,当病例数累计达到规定预警值时所形成的事件。例如: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反应等,以及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当环境危害因素达到规定预警值时形成的事件,病例为事后发生,也可能无病例。例如:生物、化学、核和辐射事件(发生事件时尚未出现病例),包括:传染病菌种、毒株丢失;病媒、生物、宿主相关事件;化学物泄漏事件、放射源丢失、核污染辐射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尚未出现病例或病例事后发生。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成因和性质) 重大急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预防接种群体性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食物中毒。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急性职业中毒。 核事故和放射事故 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袭击。 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疾病流行。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 • 特别重大(I级) • 重大(II级) • 较大(III级) • 一般(IV级)

  1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 肺鼠疫、肺炭疽在城市发生并有蔓延趋势,或疫情波及2各以上省份,并有扩散趋势; • 发生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 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 周边国家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在我国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 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 • 发生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 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 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 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 • 我过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 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 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10例以上死亡病例; • 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 • 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5例以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 腺鼠疫一个平均潜伏期连续发生10例以上; • 霍乱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 一周内一个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超过5年同期发病水平1倍以上; • 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一次食物中毒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 预防接种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 •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1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 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 一次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 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事件

  15. 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16. 2006年概况 • 共监测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283起。 • 其中88起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直报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 • 283起事件中传染病事件238起,食物中毒事件30起,不明原因疾病事件12起,其他事件3起。

  18. 2006年全省发生238起传染病事件,共报告病例7770人,死亡25人(流脑7例,皮肤炭疽8例,菌痢4例,乙脑2例,伤寒2,其它感染性腹泻2例) 传染病事件

  19. 贵州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20. 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分类

  21. 1990-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情况

  22. 2006年报告前十位传染病及构成

  23. 食物中毒事件 • 30起食物中毒事件共致702人中毒发病,死亡25人,受威胁人数6279人。 • 2007年至今,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4起 • 家庭聚餐17起(71%) • 学校、厂矿食堂5起(21%) • 餐馆2起(8%) • 我省食物中毒主要由农村家庭聚餐引起。

  24. 不明原因事件和其他事件 • 12起不明原因事件共导致285人发病(中毒),死亡9人。 • 其中不明原因疾病3起,不明原因腹泻4起,不明原因死亡2起,不明原因中毒3起。 • 其他事件包括一起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心因性反应事件,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起虫咬性皮炎引起的事件。

  25. 学校事件 2006年,我省发生在各类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共197起,占所有事件的69.61%,共报告发病(中毒)人数7415人,死亡12人,分别占事件总病例的82.06%,20.00%。

  26. 事件报告情况

  27. 事件特点 • 传染病事件仍然是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 •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地。 • 食物中毒事件导致死亡病例较多。2006年我省报告的事件中,15起食物中毒事件导致25人死亡,死亡病例数占事件总死亡病例数的41.67%。 • 鼠疫的威胁依然存在。

  28. 法定管理传染病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2种、乙类25种和丙类10种,共37种。 • 甲类:鼠疫、霍乱。 •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9. 传染病的现状 • 多种传染病居全国前列 • 第一位:狂犬病、乙脑、炭疽 • 第二位:伤寒副伤寒、流脑 • 第三位:甲肝 • 疾病爆发流行的标准低了,社会对传染病正常波动敏感了。 • 政府、领导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更高。 • 当前社会、自然环境中很多传染病发生爆发的危险因素没有消除或减少,疾病发生、反弹不可避免。 • 一些丙类传染病广泛流行。 • 我们的能力建设还相对滞后,还不适应。 • 流行病学调查 • 传染病实验室建设

  30. 案例一 —传染病 • ××镇 8-11月共报告伤寒报病170例,死亡2例 。农职中学生发病108例。 • 2006年10月4日,××镇卫生院防保队在察看卫生院门诊日志时,发现小龙村有4例诊断为发热待查的病例,遂入村调查,发现小龙村有疑似伤寒病例18人,其中学生4人。 • 农职中和小龙村共用一个水源,水源取水点厕所粪水污染水源。村民普遍饮用生水,农职中为封闭式住宿学校,学生多数饮用自来水。病例分布与饮用水分布情况一致,认定为一起水源被污染引起的暴发疫情。

  31. 疫情迟报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 农职中未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9月中下旬陆续出现学生缺课未引起学校的警觉,最多时缺课学生达119人(全校1028名学生),学校没有进行调查。 乡村个体诊所多诊断为发热待查、上感等。 村医多年来无劳务补助,除参加一些指令性的工作(如免疫规划)外,长期在盘信镇街上开诊所,传染病监测工作为按要求开展。

  32. 措施 传染源管理 疑似病例追踪 切断传播途径 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实行晨检制度

  33. 传染病流行过程-三环节 社会因素 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自然因素

  34. 传染病疫情处置 • 加强日常监测。 • 疫点处置要“早、小、严、实”。 • 通过调查,明确主要的流行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主导措施,阻断传播。 • 传染病有潜伏期,采取措施后,还会有病人出现。

  35. 传染病处置 首例 发病 首例 就诊 流行病学预警/确认 开始 应对 潜在的病例预防

  36. 案例二 —食物中毒 • 2006年元月16日至30日,贵州省榕江县塔石乡党相村1组盘××两兄弟家12口人先后有5人发生中毒,2人死亡。 • 起病急,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特征(出现双眼睑下垂、吞咽、发音甚至呼吸困难)。 • 可疑因素的检测分析,用水豆豉浸出物接种试验动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最终于六小时后死亡。结果在水豆豉中检出B型肉毒毒素。 • 3例病人应用肉毒多价抗毒血清治疗后,康复。

  37. 食物中毒处置 • 积极救治病人。 • 查找中毒原因。 • 防止后续中毒。 • 对于可能的投毒事件,要多部门协作。

  38. 案例三—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事件经过: • 2006年××市申请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由市政府组织,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具体实施,对全市14岁以下儿童发放驱蛔药物,安排学生回家服用。 • 9月23日~26日,××市××区、××汇川区所有中小学开始发放驱蛔药,共发放12万多人份驱蛔药物给学生回家服用。 • 9月26日晚,××镇共和小学个别学生在服用驱蛔药后出现腹痛、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学生家长将其送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药物中毒”。一名与病人家长送病人到医院就诊的村干部,在回村后就在村内通知,让服药后有不适的儿童立即到医院就诊。于是,当晚该村又有5名儿童到×医院住院治疗。

  39. 事件经过 • 9月27日上午,××镇共和小学上课后,陆续有数十名学生自述上述不适。学校老师将这些学生送往高坪镇医院进行治疗,学生家长闻讯也赶到镇医院。 • 由于镇医院条件有限,开出的处方,医院无药,病人家属情绪激动。 • 迅速将病人疏散到××市××医院进行治疗。下午12时—晚12时,又陆续有10名学生自述上述症状后入院治疗。 • 截至28日上午12时,共报告类似病例51例,其中××镇共和小学44例。

  40. 处置 • 9月27日,市卫生局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事件进行调查。初步考虑此次疫情为:1、服用驱蛔药引起的副反应;2、群体性心因性疾病。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 由市卫生局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对发病学生进行住院观察治疗,并做好相关的检查; • 建议教育部门停止发放驱蛔药; • 加强信息监测。

  41. 处置 • 9月28日中午,省卫生厅派出的专家组会诊后,认定此次事件为:因服用驱蛔药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并补充制定了以下措施: • 动员病人出院。 • 同教育部门合作,出现类似心因性病例时,尽量在镇医院进行对症治疗,不送入市内的大医院。市卫生局组织临床专家以及相关药品到镇医院协助处理病人。 • 医院尽量以心理疗法为主,可以适当给些安慰剂进行治疗,停止无关的检查和治疗,只能留院观察,不能收住院。 • 对出院病例提供一个24小时咨询、救治热线,待病人回家后如有疑问或再次发病,能得到及时的帮助;组织专家流动上门服务,避免病人集中。 • 控制媒体

  42. 处置 • 9月28日晚,对病人家长进行出院动员。 • 29日,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对剩余药品检验结果示药品为合格产品。 • 9月29日病人开始出院。 • 10月1日后无新增病例,10月7日所有病例出院。 • 此次事件累计报告病例110例。

  43. 经验:媒体 • 本事件刚刚发生,一些媒体立即对事件进行了报道。 • 9月28日,贵阳晚报《服用驱虫药后,××一小学学生集体中毒》报道了此事;贵州都市报《吃药驱虫多名小学生入院》的标题对事件进行了报道。两家媒体,将学生发病分别说成是药物中毒、药物过敏造成的。 • 媒体引导和公众互动对控制此类事件是十分重要的;客观、准确的报道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职责 。 • 在此类事件处置过程中,应统一消息的对外发布的口径,客观介绍事件发生进展;参与调查处理的公共卫生人员、临床救治人员等不能私自接受媒体采访,应由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人员统一接受采访,避免个人观点误导舆论。

  44. 经验:政府 • 9月27日,××区政府在看望住院的学生时,给病人及家庭陪护人员每人发了5元的生活补贴。 • 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起主导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导致事件不同的发展方向。在此次事件中,专家认定此次事件为“因服药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很好的为事件处理指明了方向。但由于缺乏处理经验,政府给病人发放生活补贴,客观上是关心群众,实际为事件的处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45. 案例四—职业中毒 • 5月10日接到报告,黔西南州医院从5月1日起,接诊安龙县盘江锑白厂23人名工人,5例病危 。 • 症状:头痛、头昏、四肢乏力、恶心、呕吐、腰痛、酱油色尿、面部皮肤呈紫黑色 。 • 回顾调查:3月,该厂曾有3名工人因类似症状在州医院住院治疗。 • 确诊为:砷化氢中毒 • 卫生应急:救治病人、查找中毒原因。

  46. 中毒原因 该厂将锌矿石煅烧得到氧化锌,粉碎后与浓硫酸充分反应形成硫酸锌溶液,进行电解产生锌片,熔解后铸成锌锭。 锌矿石中含有硫化砷,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过程中与酸反应,可能产生砷化氢气体。 中毒者均为压滤车间工人。 最后死亡三人。 对违法的厂和医院分别进行处罚。

  47. 案例五—环境污染 • 2007年元月11日,在白云区贵州三钻集团实业有限公司钎具厂务工的基建工人午餐后,于下午4时许,陆续出现胸闷、头昏、乏力、视物模糊、口唇青紫等症状,被送往医院就诊。 • 排查42人,其中17人有症状体征。 • 17名患者分三个不同地点就餐,无共同就餐史;其中一名工人未在该厂就餐 。 • 患者共同特点为:均有饮用该厂管网水经历 。 • 检测发现厂区内生活饮用水含有亚硝酸盐。 • 周边上下方管网水亚硝酸盐含量均为阴性 。

  48. 事故原因为该厂盐溶炉漂洗池内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该漂洗池的补水胶管是连接在自来水管上用闸阀控制的。该厂11日上午9点对供水管网布局进行改动时,没有关闭补水管上端闸阀,导致漂洗水池内的补水管与自来水管接通形成虹吸现象,使漂洗池内含有亚硝酸盐的水被吸入厂区内自来水管网,导致局部水源污染所致。事故原因为该厂盐溶炉漂洗池内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该漂洗池的补水胶管是连接在自来水管上用闸阀控制的。该厂11日上午9点对供水管网布局进行改动时,没有关闭补水管上端闸阀,导致漂洗水池内的补水管与自来水管接通形成虹吸现象,使漂洗池内含有亚硝酸盐的水被吸入厂区内自来水管网,导致局部水源污染所致。 措施 立即封闭该厂进水总阀,切断与城镇供水管网联系 。 对厂区内供水管网进行冲洗—检验。 17名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