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肥胖与运动减肥

肥胖与运动减肥. 莆田学院体育系 张明军. 序 言 诊断标准 肥胖的流行情况 肥胖发生原因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一、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 一 ) 定义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 ( 或 ) 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 ( 二 ) 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 人体测量法、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 1 .人体测量法 ⑴身高标准体重法 ⑵皮褶厚度法

kay-sala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肥胖与运动减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肥胖与运动减肥 莆田学院体育系 张明军

  2. 序 言 诊断标准 肥胖的流行情况 肥胖发生原因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3. 一、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一)定义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 (二)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 人体测量法、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

  4. 1.人体测量法 ⑴身高标准体重法 ⑵皮褶厚度法 ⑶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BMI的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

  5. 青少年的理想之BMI範圍

  6. 2.物理测量法 全身电传导 生物电阻抗 双能X线吸收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 核磁共振扫描 3.化学测量法 包括:稀释法、40K计数、 尿肌酐测定法。

  7. 皮摺法 (量度皮下脂肪厚度) • 所有量度的位置皆在身體的右邊 • 一般皮摺測量的位置, 女性會在肱三頭肌及腰側, 而男性則在肩胛骨下緣及大腿前側。

  8. 脂肪的平均比率

  9. 設計運動計劃的原則 FITT • Frequency (頻次)-運動的次數 • Intensity (運動量)-運動的強度 • Time(持續期)-運動的持續時間 • Type (種類)-運動的種類

  10. 肥胖分類(一) 1.一般型肥胖─可分蘋果型、水梨型兩種(BMI超過23) 。 2.兒童肥胖─6-12歲的小朋友,以預防為主。 3.產後肥胖及更年期肥胖─因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所造成。

  11. 4.病理性肥胖─肥胖合併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4.病理性肥胖─肥胖合併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 5.病態性肥胖─超級大胖子(BMI超過38)合併症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6.遺傳性肥胖─先天性的問題造成肥胖或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

  12. 二、肥胖流行情况 国外一些国家肥胖发生率 美国超重率54% 肥胖率22%(97年)

  13. 成人超重率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25kg/m2

  14. 成人肥胖率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30kg/m2

  15. 埃及600公斤肥胖妇女去世

  16. 肥胖总的发生情况 1.我国各地人群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差异较大,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经济发达地区偏高,其中以北京最高,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1.1%、8.7%。 2.发展趋势 3.我国肥胖的特点是

  17. 三、肥胖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 摄入能量>消耗能量 1.遗传性肥胖 2.继发性肥胖 3.单纯性肥胖

  18. 与肥胖有关的因素 • 1. 遗传  肥胖的父母所生的儿童比一般儿童变成痴肥的机会率高25-30%。虽然这不是定律,但却会增加变成肥胖的机会,这与遗传及家庭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2. 性别  男性的肌肉通常比女的发达,所以基本代谢率亦较快,有研究指男性比女性在静态时会多消耗10-20%的热量,所以女士常比男士胖。3. 年龄  年纪愈大,肌肉愈少,基本代谢率亦下降,形成体重渐渐上升。所以青少年吃得多也不易长胖。4. 吸烟  吸烟人士的体重常较不吸烟的低,但戒烟后体重便会上升,这是因为尼古丁可提高代谢率。吸烟人士往往在戒烟后又会比以前吃得更多食物,这亦是令体重上升的原因之一。虽然体重会上升,但戒烟对身体的益处远远超过体重增加的坏处,想减肥的人士亦不要以吸烟为减肥方法,因吸烟对自己及身边的人的健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19. 5. 活动量  肥胖人士的活动量通常会较低。事实上,运动可消耗多余的热量,有助控制体重。6. 高脂肪饮食  高脂肪饮食的热量高,容易使身体积聚脂肪,而且脂肪每克含9卡路里,比任何营养素的热量都要高(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只有4卡路里)。7. 疾病  如:贺尔蒙失调、甲状腺功能衰退等都可使体重上升,所以很多女性在更年期后,因荷尔蒙的变化,体重亦会逐渐上升。8. 药物  如:用于治疗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它炎性疾病的泼尼松(Prednisone),或会导致体重上升。  事实上,因患疾病而导致肥胖的人只占需要减肥人士的极少数,大部分人士都是因为运动量不够,饮食的脂肪及热量太高而导致肥胖的。

  20. *Nature雜誌,1994/12科學家發現與肥胖有關之基因(obese gene)Ob蛋白質纖瘦蛋白(造成生物消瘦之荷爾蒙)纖瘦蛋白(leptin)影響腦部,抑制食慾脂質分解,產生熱能 *肥胖 • 體重增加 • 體內積存過多脂肪 *脂肪細胞有2種 • 白色脂肪細胞: • 多餘能量轉成脂肪 • 積存體脂肪,造成肥胖 • 褐色脂肪細胞: • 交感神經抑制 • 分解脂肪,消耗能量 • 體內少有褐色細胞存在

  21. 男從27歲, 女從33歲3-腎上腺素受體異常從事可提高基礎代謝的運動60~70%肥胖者與生活型態有關減量目標BMI<26.4 or 25減0.45kg/wk少1kg脂肪細胞需耗7000千卡低能量食療(-300千卡/天)步行40分,體操10分,肌力訓練10分 • 體脂肪之分布狀態 • 肥胖分布 • 下半身(皮下脂肪型) • 上半身(內臟脂肪型) • 內臟脂肪型肥胖危險性較高 • 易罹患糖尿病等疾病 • 肥胖治療概要(NIH提出) • 連接左右腰骨的線測定腹圍 • 男:超過95cm • 女:超過85cm • 高血壓患者比例隨BMI上升而增加

  22. (一)肥胖发生的外因 ⒈社会因素 肥胖以每年7%~8%的速度递增; 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 由于交通的发达、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量明显减少; 由于电视机、电脑的普及人们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 增多等。 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能量摄入大于支出,从而引起肥胖。 ⒉饮食因素 在胚胎期 另外出生后人工过量喂养 ⒊行为心理因素 行为心理→肥胖→行为心理→肥胖

  23.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既使单纯性肥胖,也同样存在家族性 被领养的儿童 单卵双胞胎之间的BMI 对单卵双胞胎进行长期过度摄食研究,这些例子都说明遗传因子在起作用 另外一些研究(比如移民流行病学)发现 这说明环境因素对遗传因素有重要的影响 遗传因素占30%,环境因素占60%以上

  24. (二)肥胖发生的内因 遗传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环境因素与基因相互作用的五种模式:

  25. 该领域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刚刚起步的研究热点。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实质是, 在肥胖研究中,近几年有了很大突破 表 1 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26. 1.肥胖基因与瘦素 ⑴ob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小鼠ob基因 第6号染色体 长度为4.5kb 蛋白质含有167个氨基酸,命名为瘦素 分子量为16.0KD 瘦素具有抑制食欲,减少摄食量,促进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先天性肥胖小鼠 ob基因第105位点的密码子发生突破,由CGA→TGA(翻译终止信号) 已有许多实验证实 瘦素具有减肥作用

  27. 人的ob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约20kb,由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组成,其转录区(或编码区)亦为4.5kb,编码产物为166或167个氨基酸。ob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小鼠、大鼠和人的同源性高达83%。但在人类并没有找到象小鼠一样的第105位密码子突变,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用ob基因突变解释人类肥胖的原因。但研究发现,肥胖者体内瘦素水平明显地比体重正常者高,即瘦素与BMI(体重、尤其是体脂)成高度正相关。 引起了世界轰动 著名学者在Nature杂志上撰文 甚至有学者认为 美国的两个最大制药公司罗氏公司和剑桥公司 尽管如此,人们对ob基因的研究方兴未艾

  28. ⑵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a.摄食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 b.膳食构成对ob基因表达的调节 高 高 高 高 高 基 能 能 碳 脂 蛋 础 量 量 水 肪 白 膳 2 1 化 食 合 物

  29. c.膳食成分对ob基因表达的调节 铬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血中瘦素的影响 d.其它因素 了解影响ob基因表达的意义在于: 在预防肥胖时 在治疗肥胖时

  30. ⑶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a.研究肥胖病人体内产生瘦素抵抗的原因,并研究改善抵抗的措施。 b.鉴于瘦素的受体是糖尿病基因(db基因),同时瘦素与胰岛素之间有非常密切的相互调节机制,因此国外正研究瘦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c.研究瘦素促进能量和三大营养素代谢的途径和瘦素抑制食欲的信号传导途径。 d.目前已发现瘦素不仅在脂肪组织表达,而且还在许多其它组织中表达,并且许多组织有它的受体,如胃、乳腺、子宫内膜、胎盘等,但它们的生理意义和功能目前还不清楚。 e.研究ob基因及瘦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以便进一步探讨瘦素及其受体与人类肥胖的关系。 ob基因发现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

  31. 2.解偶联蛋白基因(Uncoupling protein gene、UCP gene) 因此这五种解偶联蛋白在机体内的综合作用,可能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体代谢率,决定了热量消耗,从而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肥胖倾向。 UCP2、UCP3表达活性降低可能是肥胖发生的部分原因。

  32. 我们的研究发现,铬和铁能明显增强UCP2或UCP3的表达。 铬对UCP2基因表达影响 铁对UCP3基因表达影响 低 正 5 10 15 20 铁 常 倍 倍 倍 倍 铁

  33. 四、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㈠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⒈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肺活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⒊对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生长激素和泌乳激素大都处于正常的低值;甲状腺素T3升高,T4大都正常;性激素,肥胖男孩血清睾酮降低,血清雌二醇增加,而肥胖女孩雌激素代谢亢进,可发生高雌激素血症。另外,肥胖儿童可发生胰岛素抵抗、糖代谢障碍、患糖尿症危险性增加。 肥胖儿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34. ⒋肥胖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肥胖儿童生长发育提前,第二性征发育显著 早于正常体重儿童。 肥胖对心理行为、智力也有不良影响。 行为商数(ADQ)肥胖儿童明显低于对照组。 肥胖男生倾向于抑郁和情绪不稳 肥胖女生倾向于自卑和不协调 反应速度低、阅读量慢、大脑工作能力指数等指标的均值低于对照组

  35. ㈡肥胖对成年人健康的危害

  36.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冠心病 脑卒中 某些肿瘤 肥胖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 生长激素浓度明显下降 男性的血浆睾丸酮浓度降低 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

  37. 血管閉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