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有效地將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提升學習成效. 2. 政府的角色. 提供學校所需的客觀條件 提供將資訊科技應用在學與教上的實際 意見,減少把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障礙. 3. 香港資訊科技教育指標. 在學校及家中有足夠硬件及軟件 小學的學生與電腦比例為 6:1 97% 的學生可在家中使用電腦 所有教師已接受資訊科技基本能力培訓 對使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持正面態度 86% 的小學教師同意資訊科技可令教學更具成效 62% 的小學教師有信心選用合適的數碼資源 略超過 50% 的教師經常於課堂上使用資訊科技

keelt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有效地將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提升學習成效 2

  2. 政府的角色 提供學校所需的客觀條件 提供將資訊科技應用在學與教上的實際 意見,減少把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障礙 3

  3. 香港資訊科技教育指標 在學校及家中有足夠硬件及軟件 • 小學的學生與電腦比例為 6:1 • 97%的學生可在家中使用電腦 所有教師已接受資訊科技基本能力培訓 對使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持正面態度 • 86%的小學教師同意資訊科技可令教學更具成效 • 62%的小學教師有信心選用合適的數碼資源 • 略超過50%的教師經常於課堂上使用資訊科技 與教師相比,學生更為接受及樂於在課堂上使用資訊科技 4

  4. 電子學習資源 電子學習資源的特色: 較容易讓教師剪裁,給不同學習風格或程度的學生使用 可塑性 再用性 因應資源的組織,可分為三個層次: 有既定學習目標、教學法設計。內容包括資訊、互動、評估及學習記錄等。 電子學習課程 由教師或專人就個別課題設計的學習套,每個學習套均為獨立個體。 組裝學習資源 包括文章、工作紙、圖片、錄影片段、動畫等。教師可自行組織教材或學習資源供學生使用。 素材 5

  5. 課程為本學與教資源庫 為老師提供: 由教育局提供的學與教資源 在學與教中應用資訊科技的方案, 以及電子學習及學與教資源 6

  6. http://www.hkedcity.net/edb/teachingresources 7

  7. 8

  8. 參與單位 小學科目專家 各科顧問小組 教育局其他組別 • 課程發展處 • 基本能力評估小組 香港教育城 9

  9. 參與單位

  10. 持續發展 經驗分享 活化資源 同儕評論 質素保證 共同創作 Web 2.0文化 建立社群 專業精神 11

  11. 謝謝 佘 孟 總課程發展主任(資訊科技教育) email: mshe@edb.gov.hk 1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