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p.267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p.267. 1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民主原则主要有哪些? ( 1 )财产权不可侵犯原则; ( 2 )人民主权原则; ( 3 )公民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原则; ( 4 )法治主义原则; ( 5 )分权制衡与有限政府原则。. 2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 1 )宪法及其保障制度,规定了政府权力的宗旨和原则;  ( 2 )代议制政府制度,政府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  ( 3 )围绕代议制度而产生的普选制度和竞争性政党制度,政府权力的产生方式;  ( 4 )选举与任命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公职人员的产生和责任方式;

keij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p.267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p.267 • 1、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民主原则主要有哪些? • (1)财产权不可侵犯原则; • (2)人民主权原则; • (3)公民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原则; • (4)法治主义原则; • (5)分权制衡与有限政府原则。

  2. 2、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制度包括哪些内容?2、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  (1)宪法及其保障制度,规定了政府权力的宗旨和原则; •  (2)代议制政府制度,政府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 •  (3)围绕代议制度而产生的普选制度和竞争性政党制度,政府权力的产生方式; •  (4)选举与任命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公职人员的产生和责任方式; •  (5)对政府权力的社会制约监督制度,公共权力的监督方式。

  3. 3、近代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哪些思想促使了民主观念发生了现代性变革?3、近代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哪些思想促使了民主观念发生了现代性变革? (1)人权和个人自由权利思想; (2)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 (3)权力制衡和“有限的”代议制政府理论; (4)个人独立和宽容精神。 •   以上思想为传统的民主思想注入了新的成分,从而使民主观念发生了现代性变革。

  4. 4、民主观念发生的现代性变革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民主观念发生的现代性变革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5. 5、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 • (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直接参与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这种理论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实现途径就是大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自治”; •   (2)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   (3)精英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民主理论模式。它是19世纪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修正传统民主信念的新民主理论; • (4)多元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认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舞台,不同的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它被认为是介于精英民主和传统民主之间的中间立场。

  6. 6、熊彼特认为古典民主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哪些严重的不足?6、熊彼特认为古典民主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哪些严重的不足? • (1)公民之间不可能就应当实现的公共利益达成一致意见; •   (2)从每个人意志出发的政治决定,并不一定能代表所有公民的意志; •   (3)由于公民对政治问题往往容易产生不合理的偏见和冲动,因此,政治参与往往是带有危险性。

  7. 7、熊彼特的新民主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 (1)他把选举视为民主的主要标志,认为政治精英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 •   (2)民主制度就像市场机制,职业政治家(精英)是政策的生产者,公民是选择政策的消费者; •   (3)公民并不是自己制定政策,也不履行统治职责,只不过是通过定期选举,用选票买取自己最中意的专家和政策; •   (4)公民的作用仅仅限于定期参加选举,民主只不过意味着仅仅给公民承认或否认自己统治者的机会。 •   (5)在公民与精英的关系中,职业政治家集团的政策专家负有统治职责,维护着政治体系,他们因为选民握有在下次选举中变更候选人和政党的权利,所以,在任职期内将按照选民的意志行事。因此,民主实际上只是一种程序或方法。

  8. 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  (1)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实质就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即“自治”; •   (2)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的职位和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 •   (3)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

  9. 9、经验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   (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 •   (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10. (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 10、民主可能具有哪些缺陷? •  民主制度的本质在于多数对于政府的绝对统治,这一本质也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固有缺陷:

  11. (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民主制度以“公意”为重,以“公意”为先,这当然限制了“私欲”的膨胀。(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民主制度以“公意”为重,以“公意”为先,这当然限制了“私欲”的膨胀。 (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从本质上讲,民主制度不以武力和金钱而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治活动的基础,这是它的根本优势。  (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对于一种决策来说,参与的人数越多,产生分歧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决策的效率就可能越低。  民主制度的上述缺陷,虽然不能构成否定民主价值的理由,但是却足以使我们对民主保持一种较为清楚的认识。民主制度是最好的,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要求我们在运用和实施民主制度时,必须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轻视个人权利,

  12. 11、民主应有的限度是什么? • 民主的限度,就是指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所适用的有限范围,这一范围是: (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民主的悖论就在于政府虽然是个人的工具,但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却对个人的权利构成危险。(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社会”是一个与“国家”相对而存在的概念。(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民主政治实则是“多数人的统治”。 •  综上所述,民主必须是有限的才算是合理的。

  13. 12、民主化经历了哪三次浪潮? • (1)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1928年开始了第一波的民主化,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确立了总理(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2)第二波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占领促进了民主制度在西德、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和韩国的确立。 • (3)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在葡萄牙于1975年结束独裁后的15年间,民主政权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30个国家取代了权威政权。

  14. 13、三次民主化浪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 (1)在政治背景方面: • 第一次,取代绝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统治 • 第二次,取代法西斯统治、殖民地统治或个人军事独裁统治 • 第三次,取代一党制、军人政体或个人专制统治

  15. (2)在内因外因关系方面 • 第一次,西方文化和专制实践的自然演化 • 第二次,通过外部压力和非殖民化实现 • 第三次,内部民主条件发育成熟的自然结果,证明民主价值超越文化界限,得到世界认同

  16. (3)在民主化方式方面 • 第一次,暴力革命 • 第二次,军事战争 • 第三次,妥协、选举:非暴力的和平转变

  17. 14、科恩认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1)物质条件:包括民主的地理条件、民主的设施条件、民主的经济条件:平等和福利; (2)民主的法制条件(言论、出版自由); (3)心理条件(社会成员的气质和公平精神、掌权者的自我克制); (4)知识条件(运用智力解决社会问题); (5)防卫条件(有能力防御外来的威胁和内部对参与的威胁)。

  18. 15、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 (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   (2)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   (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19. 16、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  (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 •   (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   (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0. 7、雅典民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1)公民大会享有无上主权; • (2)主权范围囊括城邦的所有公共事务; • (3)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立法与司法活动; • (4)公共官员通过直接选举、抽签和轮流等多种方法产生; • (5)普通公民与公共官员没有任何特权之分等。

  21. 18、直接参与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直接参与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这种理论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实现途径就是大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自治”。 (2)直接参与民主理论以实现普通公民最大限度的政治参与为目标,相信公民的参政能力,认为政治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也应当为全体人民所掌握。 (3)只有在参与制民主制中,公民才能不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 (4)公民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不仅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生活的全部意义。

  22. 19、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 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因为他们: • (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 • (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 • (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23. 20、为什么说精英民主的制度安排更能体现和保持民主统治的精神和原则?20、为什么说精英民主的制度安排更能体现和保持民主统治的精神和原则? • (1)精英通过竞选得到统治权力,所以,他必须维护民众利益; • (2)精英通过定期选举轮换执政,所以,政治权力不可能为单一的团体所垄断; • (3)精英通过其所具有的社会权威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实施统治,所以,减少了政治走向“暴政”的可能性。

  24. 21、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  (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 •   (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  (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25. 复习 • 一、考试时间及卷号 2006年7月16日14:30~16:30 卷号:2208 二、期末考试要求 • 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认识;“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考核要求为“理解”与“掌握”层次的知识点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6. 三、组卷原则 • 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 考核依据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任主编、燕继荣教授任副主编的《政治学原理》(该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 四、试题类型 • 试题类型为:一、填空题;二、选择题(含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含辨析题);五、论述题。 • 以上各种题型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8%、20%、20%、32%、20%左右。

More Related